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教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
  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关爱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往往是从这一学科的老师开始的。如果学生喜欢该学科的任课老师,那么他也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所以我们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起这一点,用“爱”来激发和维护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1.生活上关心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崇拜老师,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或者与老师在课堂之外有所交流、接触,学生都会表现的很兴奋,对这一学科也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在生活中无人体贴和照顾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爱。所以我们教师有必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一下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他们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动机。
  2.学习上帮助差生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表现的很强烈。而对于那些学习很吃力的差生,则会对数学的兴趣表现的越来越消极。所以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我们不仅要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讲课时多注意他们;提供给他们较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练习及时的检查讲解,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对学生存在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表扬、鼓励。这样从点点滴滴中帮助差生,他们就会逐步转变,渐渐喜欢上数学,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
  二、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伊始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在使用情境导入、实验导入、演示导入、设疑导入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悬念。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烈,它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来源。强烈的好奇心会紧紧的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从而牵引着小学生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原因。因此,在数学的导入中,教师应巧设问题,制造悬念,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铺垫。
  2.在探讨新知中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数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只是一系列单纯的数字或符号。那将不再是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了,整个数学都会失去存在的价值的。那我们学习数学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数学中我们要把生活实际和数学充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来实现,如: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竞争情境等,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数学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手段。是学生对所学新知的巩固,也是教师对学生新知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同时它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新知。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那如何才能使所设计的练习既使掌握快的同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又不至于使掌握慢的同学感到吃力呢?那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做到多层次、多样化,使其难度逐步提高,同时尽量设计到班里的每一个人。
  4.精心设置课堂小结,延续数学学习兴趣。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是上课伊始调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要在课堂结束时,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使学生再次回顾所学新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堂课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收获,体会到成功,从而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时的乐趣。此外,课堂小节还可以为下节课的学习创设悬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在没有任何老师或家长的要求下,自己主动的预习下节课所要讲的新知,由此便起到了延续学生兴趣的作用。
  三、让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殿堂
  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具体的活动,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给了学生更多的实践数学知识的机会。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时候,设计一次超市购物的活动,把不同的商品标价定为各个小数,让一部分学生作为顾客购买商品,另一部分学生作为售货员,计算“顾客”所购买商品的总价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体验超市购物的同时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活动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的机会,他们体验到了数学应用的乐趣和数学学习的快乐。设计精彩的活动会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参与意识强烈,对于数学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多方面给学生感观刺激,从而调动积极性
  1.让教学语言“有血有肉”。众所周知,在诸多科目的教学中,数学被普遍是比较单调和乏味的,因为数学本身是非常严谨和讲究逻辑的学科,其内容安排不如语文、英语那样生动形象,又没有科学那样直观易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若不花点心思就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语言表达就是感染学生最直接的要素。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力求措辞用语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和缓而帶有变化。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性的鼓励赞扬。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使自己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动口到想动手。因为动口和动手都是促使学生动脑的最好途径。   2.领略数学教材无声语言的作用。在数学教材的每一节都安排了例题,而这些例子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多都是图文并茂的。我在教学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例题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当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3.运用现代手段,多层次增加数学知识给学生的各種感观刺激。多媒体软件或课件,让我们把数学知识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元素,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刺激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细胞。
  五、直观教学,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身比较枯燥,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要求较高,只凭用嘴巴叙述,不易理解,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无趣。如果利用教具,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问题变明了。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单纯画几个图形是不够形象的,应当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一数,画一画,通过具体感知,是学生能够由实物抽象出图形,这样就将课本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同样,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丽的三角形状的实物图,接着抽象成几何图形,并利用多媒体具有动画与声音的特点,一一出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出示的同时还伴有悦耳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练习时还让学生利用鼠标操作,在众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找对了电脑会鼓励学生“你真棒”、“你了不起”等,这样利用美丽的图像、形象的动画和悦耳的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唤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不断地改变和充实自己的教法,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的要求。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授课,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宽松的环境,注重学生交流等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求异、求新、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灵活的思维,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精心设计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巧妙的练习安排还有助于学生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认知建构并将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实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单一、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式的练习,只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厌倦感。相反,形式新颖、情节有趣的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大受学生的喜欢,并能在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形成人人积极思考,人人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答方法的积极学习的氛围。因此,教师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体验成功,激励学生的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次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凉泉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但走进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让学生分组围聚在一起,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学生汇
期刊
[摘要]城市群图书馆联盟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信息需求和有效信息资源利用率,对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城市群图书馆联盟必须由政府牵头,建立稳定的联盟机构和多元化的经费渠道,并在联盟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  [关键词]城市群 图书馆 联盟 构建  我国城市群建设战略,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在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十分重要,而且是构建和谐中华的伟大实践。图书馆联盟通过特殊的一种组织
期刊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及学业指导,同时可使教学安排更合理,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导师制毕业论文科研能力本科生导师制是美国的学分制与英国的导师制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在英美等国的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效果[1]。在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对高校本科生的学业、品行和
期刊
[摘要]针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近几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教学体会,文章从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探讨了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想法和体会,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 教学改革 电子竞赛 科研创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不仅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多方面调动课堂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品质。然而,令广大教师感到最突出的问题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为此,我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概括为“六步攻略”。实验之后,反馈结果是: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兴趣都得到了提升。  第一步、科学组建小组分工要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等等这些都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内容的运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期刊
[摘要]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明确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一些教师根本不注重“以身作则”,他们的实际作为与言谈不够一致,造成了他人对教师乃至教育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时下我们仍然有必要大力强化教师的“以身作则”精神。  [关键词]以身作则要求尊重师道尊严身体力行一、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  1.以身作
期刊
近几年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有关少年儿童跳楼自杀的事件,引发了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2013年10月30日,一名叫军军的10岁成都男孩被老师批评后,因为写不出1000字的检查从30楼跳下身亡;孩子留下了:“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2013年12月11,深圳市一名一年级女生因被老师冤枉认为她偷钱,从教学楼一楼跳下。去年下半年广州初中生跳楼身亡跳楼见报者就有3名。  还有在2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的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能真正展开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上还必须明确,开展这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与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喜爱,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前提下,更好的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人沟通。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小组成员间的如何相处也是有一定技巧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如下的见解:  一、组长的技巧  组长即是领导,学生通常认为领导能够帮助小组成功的完成任务和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