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表现是儿童的天性,表现性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以下三各方面加以阐述。(1)学生是表现的主体,(2)为学生表现性学习提供空间,(3)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赞赏者。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 表现主体 鼓励 欣赏 兴趣。
一、 学生是表现的主体
学生都有想展示自我的欲望,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抛头露面,但是,如果在老师的鼓励下、其他学生的感染下,也可以大胆的走向表演舞台。当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促进学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当保护好学生的这种表现欲望,让学生在表现中发展自我,同时也是对自身力量的尝试。因为一个人能为世界所做出的最好贡献就是充分展现自己。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多姿多彩的表演,能充分展露学生的天性,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我在上《中国结编制》一课时,在同学们评价交流了他们的作品后,让学生带上自己别具一格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国结上台,当他们像模特一样走台表演时,很多学生要求上台表演,充满自信的展示着自己的那份与众不同,自由自在的做着各种表演动作,赢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充分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多学生主科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对综合实践很感兴趣,喜欢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就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释疑,直至问题解决。也非常乐意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如果能敏锐觉察到他们的思维火花,并能及时引导或即兴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设计系列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学生定会有让教师想不到的精彩表现。例如:我在上《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一课时让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带的种类多,利用率高,思维独特,设计有趣味,他们的奇思妙想让你大开眼界,不由的要为他们喝彩!此时的他们竟成为我的老师。
2、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表现性学习的结构是以问题为中心,获取、释义、生成、表现、评价五个基本阶段构成一个表现性学习圈。表现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搜集、获取、整理和吸收信息;学生要自主学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能自己选择和判断。学生还要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留下有用的,删除无用的,对精选出来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解释与分析,并反复地进行思维加工,逐步达到对他们所获取的信息能详细而深入的理解。例如我在上《印章的篆刻》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篆刻艺术的资料,结果学生查阅得非常详细,包括什么时候兴起的,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有哪些著名的雕刻家等等,有很多知识老师都不知到。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对篆刻艺术有了很深的了解,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三得。
二、为学生表现性学习提供空间
不是每一课都要学生表现,但是,教师要尽一切可能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创设适宜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成果展示。例如在教《陶瓷的装饰技法》一课时,在欣赏了许多作品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尝试制作,表演的时候课堂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充满了新奇和成就感,个个都兴奋不已,此刻的他们在享受着表现性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综合实践课的作品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舞台。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构思,想法,确定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交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一节课不管成功与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深有感触,因为他们是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指出每一课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喜好。表现性学习可以从最初的沟通开始,一步一步向更深入的表演发展。
三、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赞赏者
学生的表现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的掌声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的则是来自教师的认可。有的时候学生的表演不一定精彩,回答问题也未必得体,但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能让表演的学生心理欣慰,也能给没有表演的学生吃棵定心丸,心理有底,不用害怕表现的不够好,老师是支持自己的。表现性学习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一种学习,鼓励人人参与,在实践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帮助学生设计主题;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于表现;明确要学习和表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并时常展示自我;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合作中的快乐。
1、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如果过于神圣和威严,学生即使有强烈的表现欲,有时也会战战兢兢,如果教师的神态表情是不欣赏的,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收敛和克制自己的表现欲,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的积极与否息息相关。只有教师的鼓励,教师自身强烈的表现意识,才能点燃学生的表现欲望。
2、组织表现性学习评价。评价是在鼓励赞赏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表现性学习的功能。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行为表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整体发展。表现性学习要多方法、多途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评价结果转化为激发学生表现的动力。总之,综合实践教学中的表现性学习是比较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才能教学相长。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 表现主体 鼓励 欣赏 兴趣。
一、 学生是表现的主体
学生都有想展示自我的欲望,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抛头露面,但是,如果在老师的鼓励下、其他学生的感染下,也可以大胆的走向表演舞台。当学生的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可以促进学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当保护好学生的这种表现欲望,让学生在表现中发展自我,同时也是对自身力量的尝试。因为一个人能为世界所做出的最好贡献就是充分展现自己。
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多姿多彩的表演,能充分展露学生的天性,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我在上《中国结编制》一课时,在同学们评价交流了他们的作品后,让学生带上自己别具一格的、具有独特内涵的中国结上台,当他们像模特一样走台表演时,很多学生要求上台表演,充满自信的展示着自己的那份与众不同,自由自在的做着各种表演动作,赢得了台下学生的阵阵掌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充分相信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多学生主科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对综合实践很感兴趣,喜欢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就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释疑,直至问题解决。也非常乐意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如果能敏锐觉察到他们的思维火花,并能及时引导或即兴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设计系列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学生定会有让教师想不到的精彩表现。例如:我在上《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一课时让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带的种类多,利用率高,思维独特,设计有趣味,他们的奇思妙想让你大开眼界,不由的要为他们喝彩!此时的他们竟成为我的老师。
2、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表现性学习的结构是以问题为中心,获取、释义、生成、表现、评价五个基本阶段构成一个表现性学习圈。表现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搜集、获取、整理和吸收信息;学生要自主学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能自己选择和判断。学生还要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留下有用的,删除无用的,对精选出来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解释与分析,并反复地进行思维加工,逐步达到对他们所获取的信息能详细而深入的理解。例如我在上《印章的篆刻》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篆刻艺术的资料,结果学生查阅得非常详细,包括什么时候兴起的,每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有哪些著名的雕刻家等等,有很多知识老师都不知到。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对篆刻艺术有了很深的了解,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三得。
二、为学生表现性学习提供空间
不是每一课都要学生表现,但是,教师要尽一切可能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教师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创设适宜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成果展示。例如在教《陶瓷的装饰技法》一课时,在欣赏了许多作品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先尝试制作,表演的时候课堂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充满了新奇和成就感,个个都兴奋不已,此刻的他们在享受着表现性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综合实践课的作品展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舞台。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构思,想法,确定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内容。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交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一节课不管成功与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深有感触,因为他们是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指出每一课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喜好。表现性学习可以从最初的沟通开始,一步一步向更深入的表演发展。
三、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赞赏者
学生的表现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的掌声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的则是来自教师的认可。有的时候学生的表演不一定精彩,回答问题也未必得体,但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能让表演的学生心理欣慰,也能给没有表演的学生吃棵定心丸,心理有底,不用害怕表现的不够好,老师是支持自己的。表现性学习是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的一种学习,鼓励人人参与,在实践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帮助学生设计主题;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于表现;明确要学习和表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并时常展示自我;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合作中的快乐。
1、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如果过于神圣和威严,学生即使有强烈的表现欲,有时也会战战兢兢,如果教师的神态表情是不欣赏的,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收敛和克制自己的表现欲,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的积极与否息息相关。只有教师的鼓励,教师自身强烈的表现意识,才能点燃学生的表现欲望。
2、组织表现性学习评价。评价是在鼓励赞赏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表现性学习的功能。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行为表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整体发展。表现性学习要多方法、多途径,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评价结果转化为激发学生表现的动力。总之,综合实践教学中的表现性学习是比较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