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而且逐渐被认识和受到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中小学不能回避的紧迫任务。如何“加强”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教师所面临和关心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据此有人说,“心理健康”是作为一,项教育内容提出的,不能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看待。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而且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
  一般认为,课程有三种涵义:第一,课程作为学科既指一门学科和一类活动,也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各种活动的总和:第二,课程作为目标计划,是指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的预期结果;第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从课程的涵义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门课程。
  另外,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更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程。
  当前,课程内涵表现出如下一些发展趋势:
  第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第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
  第三,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第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第五,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第六,从只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一提课程,有些人就把它等同于学科课和正规的课堂教学,于是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恰恰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实践表明,学生之所以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因为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心灵的放松。
  目前,许多学校有意或无意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使之成为一种“空无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把这个“空无课程”转化为“实际课程”,是许多学校所面临的并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其理论依据
  
  在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以学科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第二,以经验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
  第三,以问题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这三种课程模式分别以不同的课程流派为理论依据,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它们的涵义如下表表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组织
  
  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不是“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不是“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也不是“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而是“问题一经验一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强调“问题”旨在提高它的针对性,强调“经验”旨在提高它的活动性,强调“学科”旨在提高它的系统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综合。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学问或普通教育,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选择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功能为重点,所以说它是核心课程,在某些年级应当成为必修课程。就解决心理问题而言,它又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个别性,所以,常常采取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单就课程形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也常常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的知识、心理、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等产生影响的各种学习环境。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显性课程”的依据。然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远远超出“显性课程”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此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工作的综合。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外,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即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的综合。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及评价学习结果的整个过程。在教育界,教学设计模式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其特点是从人的行为出发,通过行为控制完善人的行为。
  第二,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如布鲁纳的“发现学 习”,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加涅的“指导教学”,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等。主要特征是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如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完善人格”和“自我实现”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上三类教学设计模式共存,都有其合理性。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曾经如此评价这三类教学设计模式:《管子·权修篇》讲“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行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视外显行为的改变,可视为“树谷”工作,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重视知识获得,可视为“树木”工作,人格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人格培养,可视为“树人”事业。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当采取兼容并蓄的教学设计。这里所说的兼容并蓄不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而是指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学目标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学内容上,虽然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切入点不同,框架结构有很大差别,但是,它们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或者说大同小异。在教学评价的问题上,几乎一致认为,必须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绝不能仅仅采取考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有些教师擅长“提示型教学法”,往往只采用口述形式进行教学。
  有些教师擅长“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有些教师擅长“自主型教学法”,教师往往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在学生需要时提供适当帮助。
  以上三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各有利弊。“提示型教学法”适合于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法”适合于彼此影响、相互启发和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自主型教学法”适合于独立探索、发现和自主性人格的发展。三种类型的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必须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其实施原则应当包括:
  第一,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活动、训练、暗示、辅导、咨询等方法综合运用。
  第二,活动性原则即充分解放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
  第三,自主性原则即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针对性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如此才能收到实效。
  第五,开放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范围很广,涉及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
  第六,过程性原则即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坚持过程性评价。教师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应当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一起探讨问题;在共同探讨问题时,教师不应采取灌输的方式,应当保持中立,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而且无须达成一致的意见。
  第七,本土性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一般而言,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凡是适合于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特点,适合于问题性质的方法,就是最适当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成功的经验如何上升到理论还需要一个过程。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构提出一点粗浅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
其他文献
一、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项任务:(1)发展性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发展成熟。(2)补救性教育,即对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专门的帮助和矫正,使个体得到正常发展。学校心理教育,应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补救性教育为辅。结合心理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选修课、课外活动,以及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年初,我收到小萧同学的一封来信,她在信中说:“自从进入高中以来,我常常感到很苦恼。其实,在学习上,我一直很努力,但却总有许多科目学不好,而我的父母又不能给我什么帮助,我真的很担心自己的升学问题。另外,朋友的不理解,老师的偏向,都让我感到十分苦恼。张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看完信以后,我的心情很沉重。在对她的情况做进一步了解以后,我找到她的症结所在。我迅速给小萧回了信并对她进行了心理辅导。我的信是
期刊
一、个案基本资料    Z生,13岁,女,汉族,小学五年级。  Z生出身于工人家庭,家庭条件一般,父母老实忠厚。因全家从农村迁进城里的时间不太长,市里没什么亲属,因此与人交往不多,尤其是母亲先天残疾——跛脚,经常受到周围人的嘲弄,所以全家很少与人交往。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较少。    二、问题行为概述    1.Z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从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即使同学和她说话,她也总是勉强从牙
期刊
这些年来,公共服务的质量管理或质量保证已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但在学校心理学领域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原因之一在于学校心理学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组织、提供日常服务的经常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学校心理学服务还没有系统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主动性。  公共服务的质量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商业或私营企业中,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依据顾客的要求确定的,这一点十分重要。而在公共服务领域,公众不了解他们的服务偏好,甚
期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是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新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统筹规划下,由中央教科所和开明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为心理健康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