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后一旦被收购,是否意味着本土知名品牌的又一次湮没?
在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之后的第三年,本土日化又传出强生收购大宝的消息,尽管大宝一直三缄其口,但从强生等方面的高调反应与媒体的密集报道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强生就是大宝最终垫的归宿。
或被强生收购?
其实大宝将被收购的传闻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去年,就一直盛传雅芳有意收购大宝,强生有意收购郁美净。
今年8月初,强生公司收购大宝的消息开始盛传:强生将收购大宝51%的股权,而且收购方案已经达成一致,目前只是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正式文件。另外除强生这个最大的买家外,有消息透露雅芳和上海家化也有兴趣,甚至已派人去大宝考察过。
对此,大宝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文兵在接受《品牌世界》采访时,声称“那是个传闻”,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强生、雅芳和上海家化也都不愿透露任何进展。
虽然当事双方不置可否,但多位业内高层均表示此消息属实。“就像当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样,此次大宝‘外嫁’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
美国强生公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之。而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主要有四大产品系列婴儿健康护理品系列(强生婴儿沐浴露、爽身粉等),妇女卫生用品系列(娇爽卫生巾/卫生护垫和卫生棉条等),成人护肤品系列(可伶可俐和露得清等)和创伤护理品系列(邦迪创可贴等)。
化妆品行业咨询师黄志东分析,“目前,虽然强生婴儿健康护理品系列和邦迪伤口护理产品系列在中国取得市场份额绝对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强生在成人护肤品系列和妇女卫生用品系列产品方面依然需要努力:因此,强生收购大宝一是为了进军二三级(低端)护肤品市场,完成其金字塔式的品牌结构;二是可以形成上海、西安、北京的铁三角生产与营销布局”。
品牌核实战策划机构总裁李玉国也强调强生并购是出于品牌和渠道考虑,“强生有自己在婴儿用品和针对年轻人群体的清洁用品,缺少中老年的护肤用品,因此通过收购大宝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下一步强生将开发年轻女性和中年女性护肤用品及针对男士的清洁用品市场。”
而对于三家同时竞购的传闻,专家一致认为花落强生的可能性最大。理由是,“因为强生拥有在全国非常领先和完善的渠道模式,很容易就可以整台大宝”。
“雅芳虽然主要为化妆品,但是其产品多为美容院专业线产品,而且现在已经获得中国市场直销第一牌,其精力应该更多放在直销上;上海家化自己有包括‘美加净、佰草集、清妃’等几个护肤品品牌,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取得较大成功。”
大宝称绝不放弃品牌
反观大宝,如果收购传闻属实,它将从一个国有企业蜕变成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按照外方拥有的股权来看,其将拥有控股权。那么,大宝品牌将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国家二级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结果。“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并连续8年排名全国护肤品市场销量第一。除了化妆品外,大宝还涉足美容美发服务业、出租车行业、广告业、培训业、饭店业物业管理等,先后成立了中日合资北京大宝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出租车公司广告公司、驾校、大宝饭店、物业管理公司等。
但是,如同国内大部分日化企业样,大宝也遭遇了发展瓶颈。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大宝的销售业绩就始终在七八亿元附近徘徊、发展速度明显放慢。2005年在整个中国化妆品7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大宝仅占到1%。
另一方面,在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大宝也曾作过诸多努力但起色不大,先后推出过晚露等中档化妆品,并曾涉足于彩妆领域,但人们记住的仍然还是平民化的SOD蜜,有影响的新品并不多,品牌一直停留在低端市场。
“企业的特殊体制是其可能被收购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营销没有创新,再次为产品没有创新,利润缺失;另外,其多元化为非关联多元化,对主业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所连累。”黄志东认为。
对业内的指责,大宝方却一律否认。王文兵不仅明确澄清了。“大宝因利润下滑被迫自卖”的说法缺乏依据,而且强调,“大宝这个品牌是我们公司建设了20多年的,我们不会放弃”,“大宝绝对不是卖厂,而是在寻求做大做强之路”。
但是,大宝的这番表态似乎更像是一种期望而非事实。因为从以往经验看,保留独立品牌对于被收购的企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品牌存在,合并后企业是否会将重心放在原有品牌上也很难保证。
整合难题
这桩可能的并购案还有一个并购双方一直秘而不宣的特殊之处,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强生公司收购大宝,是在双汇被美国高盛集团收购的同一时期递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的。后者早于今年4月就已曝光,而强生收购大宝,却至今仍未得到双方公开证实。
这是“因为大宝企业的特殊性(既是国企又是福利企业)和强生国际化企业的严密性,牵涉国有资产的流失与残疾员工的安置等问题”,“在外资收购的敏感时期,不希望造成与徐工类似的结局”。
据悉,大宝身份非常特殊——其前身北京三露厂是全国明星福利企业,安置的残疾员工(主要是聋人职工)占到35%,其中大宝公司副总裁刘再军就是与大宝一同成长起来的一名聋哑人。而大宝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斌同时兼任北京市民政工业总公司总经理。
因此,就大宝公司而言,除了业绩的增长,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民政系统就业问题。1990年到2004年,大宝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11亿多元,贡献了1亿多元资金,支持民政局系统内困难福利企业发展生产,维持系统内近3000名残疾职工基本生活;所以,大宝一旦被收购,残疾员工的安置将成为竞购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对此,有传闻称,强生提出愿意无条件接收所有大宝残疾员工,并签订无限期劳动合同。
不过,台资后一般员工的合同都会从国有企业的“大包揽”改为一年制等有期合同。虽然残疾员工仍然保留无固定期限合同,但是对其他员工而言,年龄偏大、离退休员工的安置可能还会引起争议。
而且虽然外资的加入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资本的支持有助于大宝成为国际化的企业。但是,“仅凭目前大宝的产品肯定不足以支撑未来,强生肯定会考虑推出新的产品。”不过,要生产新品,生产工艺流程都要改变、员工必须重新培训,对于多年来习惯了同一流程能残疾员工而言,改变不太容易。“强生可能会保留一部分生产线,同时对员工进行新的培训,生产新产品。”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晓明 说。
这无疑将给并购带来更大的整台难题。
会不会成为“小护士”第二?
从之前的先例来看,本土品牌被外资介入后,大多日渐式微甚至被湮没。有数据显示,小护士被收购之后,每年的销量在逐年下滑。大宝一旦被收购是否意味着本土知名品牌的又一次湮没?
“大宝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小护士消亡的可能性很大。”李玉国认为外资在整合上不存在难题,因为外资企业已经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不会水土不服。
但他同时指出,日化行业本土知名品牌未来并非只有被外企吞并一条出路。“关键是这个行业的国家政策导向,以及这个行业的自身成熟度。民族品牌应该加强研发、营销、品牌、渠道、融资、团队等”。
黄志东则比较乐观“大宝与强生的产品在渠道上没有任何冲突,因此,他们在渠道整台上应该不会有小护士的难题,即小护士与卡尼尔的产品定位、价格、渠道类似,只能够是二选一。欧莱雅低档大众化的品牌从高到低依次为:巴黎欧莱雅、羽西、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因此小护士被卡尼尔取代的命运就在情理之中。而强生在低端没有自己的品牌,因此大宝品牌应该会成为强生在中国市场低端产品的强势品牌,不会成为另一个小护士”。
专家认为,在跨国公司“资本运作多元化、渠道掠夺、传播变革”等多管齐下的新一轮洗牌中,中国本土化妆品公司只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实施差异化战略,成为某一河流或池塘里的鲨鱼、即做小众市场的领导者,如六神花露水;二是与跨国公司或国内大集团联姻,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如欧珀莱;三是接受跨国公司的招安,即将自己卖个好价,迅速解脱,如小护士。
为此,本土品牌应该做到逐渐远离低价恶性竞争的泥潭;联姻合作,共同突围跨国公司的围剿;加强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技术研发合作;提升品牌运作与营销创新能力。
或许,现在给大宝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毕竟,大宝的现在有太多难以言说的痛苦,它的未来也有太多的不确定。在“中国所有化妆品企业销售额加起来,可能还不如欧莱雅集团的一个品牌”这句现实咒语之下,大宝只是中国日化品牌的一个缩影。但是,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必须承认有些东西在现阶段已然是输了,这些应该引起日化行业的集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