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现点对职教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本文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中培训代替教育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教育
2005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会议要求,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应运而生。这一口号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就业,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无疑将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巨大贡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片面理解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前。就业难成为各类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人才市场又对高级技术人才发出迫切的呼唤。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很多职业院校也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培养培训上,力图通过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使学生成为掌握娴熟技艺的“工具人”,“‘就业导向’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就要上岗’,‘马上有工作’上。‘能力本位’的教学课程往往只注重‘技能’的根本要求。”在能力本位观念指导下,很多职业院校纷纷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和实习实训的时间,甚至为此不惜牺牲专业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对于人文教育课程,则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上。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与精神的培养相融合。扭曲了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质要义。”
这种做法虽考虑了学生近期生存竞争的需要,迎合了学生家长的要求,缓解了就业难问题,但很难使毕业生乐业、敬业,进而实现个人的幸福。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表面看是学生家长的急功近利,社会的就业压力造成的,深究一步就会发现,这是学校的生存压力造成的,学校的生存压力又是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造成的。但本文更想从文化思想上探究其根源:“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中含有文化误读的成份。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虽然依据个体品质的不同把现实中的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仅仅只有某种具体“功能”。但却认为不应该因人在现实社会中有“类”而在“教化”上区别对待,教育者要根据人的不同“材质”来施不同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君子不器”却成了职业教育的先验假设:既然职教学生是学业上的失败者,他们就不能甚至不配在心智上有所发展。在道德品质上也不可能成为“君子”,最多只能是一个学有专长的“器”,并为人所用。孔子是以个人的品质作为化分君子和小人的依据,当代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者是以学生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成绩作为划分可能成为君子和小人的依据,并对君子和小人进行分别培养。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将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而将职业教育看作是“二等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既然是“就业教育”就没有必要在技能以外再下功夫。正如比机器的作用是人的智慧的延伸,但机器本身并不需要智慧,更谈不上思想的启蒙和情感的启迪,即使做了也是白花功夫。所以,作为就业教育的对象,其本质就是“工具”。因此,职业学校在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越来越精专,文化课被大量消减,所有的课外活动也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职业学校的课外活动成为技能训练课,职业学校成为文化荒漠。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徒有技能的技工,而不是一个外向发展内向丰富的人。基于这样的先验观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基础课以“够用”的课程设置原则也相应出台。
在文化读的前提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提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素质教育,事实上素质教育并没有被社会、政府和学校重视。这种现象在职业学校表现得尤其突出。从社会看,一般人认为素质教育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从政府看,政府的口号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以“够用”为标准教育课,这样势必对学校产生一个暗示性的理念影响;从学校看,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力量本身就不太强,学生的原有水平较低,即使做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也收效甚微,因此学校在得到政府的暗示后,理论课时在实施过程中被大量消减。这样做一方面迎合了政府的意愿;一方面也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从而节省了办学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家长的就业愿望,减轻了家庭经济紧张的压力。目前,职业学校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班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文化一般为一个学年,有的学校甚至仅有一个学期。这样因材施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为使学生有业可能就业和尽快就业,就按照工厂的要求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至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学校并没有真正考虑,而是一味迎合市场要求,强行地要求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进行批量化生产。
这种“因需施教”的教学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丛林法则在教育上的运用。它包含着这样一个推论: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市场服务的,市场的需要就是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就是要适应市场竞争,所以职教学生也必需适应市场需要。由于职教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来看,根本不可能达到‘高级”’,“高职生与中职生在技能熟练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因此有人提出“要让高职生低下头,弯下腰,从生产、建设、服务的最基层起步”。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强调职教生要具有服从意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环境。而不必向他们提供思想批评的武器和方法。这势必使学生养成被动适应心理,对客观现实采取忍让妥协的态度,使学生的理性批评精神受到压制,对不合理现象不敢也不会提出自己的主张,在工作中缺少创新。由于职教生尤其是中职生,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处于较低的竞争位置,往往不得不忍受厂方压低工资水平,延长工作的时间,降低工作环境条件等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又会用“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自己的社会投机心理进行辩护,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国格作为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手段。
这种误导的影响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但却损害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职校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学到真正的就业本领,他们所学的是暂时的谋生手段,他们没有后汞学习的基础,他们丧失了发展的潜能。所以在“分类成器”的前提下,进行“因需施教”的“就业教育”或“器”的教育,必然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使这部分人变成暂时性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牺牲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经济转形或职业转换中处于不利的社会竞争中。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这部分人的自主意识、公平理念的缺失,在就业中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沦为雇主肆意压榨的对象成为永久的产业工人阶层,从而加大社会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不仅是经济收入上的分化。还包括文化教育、政治地位的分化。这种现状既与目前世界上尽可能缩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趋势相背离,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社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高科技,离不开各类技术娴熟的人才,但社会不是只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文价值的建设与发展是什么时候都不可缺少、不可轻视的。否则,人类必将自食其苦果。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和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黄炎培先生早就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制器”而是“育人”,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的着眼点仅放在传授职业所需知识、技能上,而应重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正不断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向‘发展型’的适应性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必须既重工具性的一面,又重人文性的一面。这是职校学生能否有持续发展后劲。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职业教育在“就业为导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真正把“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落实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现实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⑤童山东,《学会做事》——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②陈建华,对职业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③王素军,职校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03,(3)
④陈水生,“下得去”与“下哪儿去”——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教育
2005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会议要求,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应运而生。这一口号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就业,如果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无疑将会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巨大贡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片面理解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前。就业难成为各类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人才市场又对高级技术人才发出迫切的呼唤。因此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很多职业院校也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培养培训上,力图通过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使学生成为掌握娴熟技艺的“工具人”,“‘就业导向’教育目标往往只落实在‘就要上岗’,‘马上有工作’上。‘能力本位’的教学课程往往只注重‘技能’的根本要求。”在能力本位观念指导下,很多职业院校纷纷增加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和实习实训的时间,甚至为此不惜牺牲专业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对于人文教育课程,则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上。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与精神的培养相融合。扭曲了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本质要义。”
这种做法虽考虑了学生近期生存竞争的需要,迎合了学生家长的要求,缓解了就业难问题,但很难使毕业生乐业、敬业,进而实现个人的幸福。爱因斯坦曾深刻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从表面看是学生家长的急功近利,社会的就业压力造成的,深究一步就会发现,这是学校的生存压力造成的,学校的生存压力又是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造成的。但本文更想从文化思想上探究其根源:“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中含有文化误读的成份。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倡导“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虽然依据个体品质的不同把现实中的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仅仅只有某种具体“功能”。但却认为不应该因人在现实社会中有“类”而在“教化”上区别对待,教育者要根据人的不同“材质”来施不同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君子不器”却成了职业教育的先验假设:既然职教学生是学业上的失败者,他们就不能甚至不配在心智上有所发展。在道德品质上也不可能成为“君子”,最多只能是一个学有专长的“器”,并为人所用。孔子是以个人的品质作为化分君子和小人的依据,当代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者是以学生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成绩作为划分可能成为君子和小人的依据,并对君子和小人进行分别培养。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将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而将职业教育看作是“二等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既然是“就业教育”就没有必要在技能以外再下功夫。正如比机器的作用是人的智慧的延伸,但机器本身并不需要智慧,更谈不上思想的启蒙和情感的启迪,即使做了也是白花功夫。所以,作为就业教育的对象,其本质就是“工具”。因此,职业学校在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越来越精专,文化课被大量消减,所有的课外活动也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职业学校的课外活动成为技能训练课,职业学校成为文化荒漠。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徒有技能的技工,而不是一个外向发展内向丰富的人。基于这样的先验观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也就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基础课以“够用”的课程设置原则也相应出台。
在文化读的前提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口号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提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素质教育,事实上素质教育并没有被社会、政府和学校重视。这种现象在职业学校表现得尤其突出。从社会看,一般人认为素质教育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从政府看,政府的口号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以“够用”为标准教育课,这样势必对学校产生一个暗示性的理念影响;从学校看,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力量本身就不太强,学生的原有水平较低,即使做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也收效甚微,因此学校在得到政府的暗示后,理论课时在实施过程中被大量消减。这样做一方面迎合了政府的意愿;一方面也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从而节省了办学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家长的就业愿望,减轻了家庭经济紧张的压力。目前,职业学校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班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文化一般为一个学年,有的学校甚至仅有一个学期。这样因材施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为使学生有业可能就业和尽快就业,就按照工厂的要求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厂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至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学校并没有真正考虑,而是一味迎合市场要求,强行地要求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进行批量化生产。
这种“因需施教”的教学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丛林法则在教育上的运用。它包含着这样一个推论: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市场服务的,市场的需要就是职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就是要适应市场竞争,所以职教学生也必需适应市场需要。由于职教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来看,根本不可能达到‘高级”’,“高职生与中职生在技能熟练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因此有人提出“要让高职生低下头,弯下腰,从生产、建设、服务的最基层起步”。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强调职教生要具有服从意识,顺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环境。而不必向他们提供思想批评的武器和方法。这势必使学生养成被动适应心理,对客观现实采取忍让妥协的态度,使学生的理性批评精神受到压制,对不合理现象不敢也不会提出自己的主张,在工作中缺少创新。由于职教生尤其是中职生,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处于较低的竞争位置,往往不得不忍受厂方压低工资水平,延长工作的时间,降低工作环境条件等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又会用“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自己的社会投机心理进行辩护,甚至不 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国格作为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手段。
这种误导的影响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但却损害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职校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学到真正的就业本领,他们所学的是暂时的谋生手段,他们没有后汞学习的基础,他们丧失了发展的潜能。所以在“分类成器”的前提下,进行“因需施教”的“就业教育”或“器”的教育,必然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使这部分人变成暂时性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牺牲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经济转形或职业转换中处于不利的社会竞争中。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这部分人的自主意识、公平理念的缺失,在就业中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沦为雇主肆意压榨的对象成为永久的产业工人阶层,从而加大社会两极分化。这种分化不仅是经济收入上的分化。还包括文化教育、政治地位的分化。这种现状既与目前世界上尽可能缩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趋势相背离,也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背离。
社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高科技,离不开各类技术娴熟的人才,但社会不是只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文价值的建设与发展是什么时候都不可缺少、不可轻视的。否则,人类必将自食其苦果。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和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黄炎培先生早就认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制器”而是“育人”,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的着眼点仅放在传授职业所需知识、技能上,而应重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正不断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向‘发展型’的适应性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必须既重工具性的一面,又重人文性的一面。这是职校学生能否有持续发展后劲。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职业教育在“就业为导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以服务为宗旨”。职业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真正把“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落实到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现实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⑤童山东,《学会做事》——职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与必然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②陈建华,对职业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③王素军,职校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03,(3)
④陈水生,“下得去”与“下哪儿去”——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