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19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太强烈的学习意识,课堂知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课,学生的思维跟不上的情况。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才能够调动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相应的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习惯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十分的强,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得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奠定语文的学习基础,从而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身为教师也需要有责任感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一、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去模仿的学习榜样。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于榜样是十分崇拜的,并且会下意识地模仿榜样的行为动作。所以教师可以让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一下自己具备的专业语文素质,比如诗歌朗诵或者是作文创作等,然后告知学生自己的这些能力的養成都是来源于平时良好习惯的积累,这样学生就会下意识的跟着榜样去养成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夜书所见》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背诵下来,养成这个好习惯,就可以发挥自己榜样带头的作用,在早自习或者大课间的时候带领学生一同背诵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随机的抽查检验学生的背诵成果,让学生体验一次将故事流利的记忆下来的成就感,从而推动学生逐步的养成日常背诵的习惯。
  二、开展集体监督,确保养成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集体互相监督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身缺乏足够的意志,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于有些挫折受到了打击而选择放弃。为了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全体的学生开展某一方面练习,并让学生之前相互监督,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这种监督学习的方式在课下依旧可以继续保持,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针对作文练习当中的记日记习惯的养成,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生活中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不需要学生每天都要记录生活,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写流水账作文,只需要保持在一周一到两次选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即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将自己写的东西念出来,让大家一同的评价监督,这样若是有谁没有去分享自己的日记,那么就是没有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由散漫的行为。
  三、开展语文比赛,展现习惯养成的优势
  教师若想要检验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效果,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比赛的方式去检验学生习惯的养成效果,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写作或者是朗读。在比赛的过程中按照教师的要求保持学习习惯的学生在比赛当中的成绩就会十分的耀眼,不但对学生本身是一种激励,对于其他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刺激,这样学生就都会遵守教师的要求去保持自己的好习惯。而且教师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掌握学生对于好习惯保持的状态,从而依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练习当中的故事续写,让学生进行一场比赛的较量。在比赛的过程中,谁平时按照教师的要求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谁的优势就会十分的明显。而对于那些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教师需要和他们进行谈心,鼓励他们向优秀的学生看齐,并建议他们去坚持养成阅读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清晰地看到养成好习惯的好处,从而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任务。
  四、家长和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体系
  教师除了在课上叮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外,还需要与家长多加沟通,保持亲密的练习,从而逐渐加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掌握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建立家长和学校的良好沟通合作体系,有助于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学的压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这不但关系到学生眼前的学习状况,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能够及时的纠正从而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靠拢。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苑教育,2020(13):21.
  [2]赵惠娉.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才智,2020(02):59.
  何国英 广西省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以学生掌握汉语知识为主要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着重去强调记忆、背诵,追求汉语诗词的理解,教学过程始于讲解诗词意思和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再教学。帮助学生对语文的诗句、词语的练习,解释其意思。微课采用的教学法主要是讲解示范、分析教学、重复训练法、理解和帮助等。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展示学生学习的差异,又可以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从而加深对汉语的理解。传统的汉语教学只注意传授词汇,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实现教学质量最大化。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从多元视角进行考虑,给予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习惯等,才能使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多元视角;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漏洞,
期刊
摘要:小学生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都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学生的心理是进行高效教学的基础,所以应该注重心理教学,但是老师应该意识到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相对有限,对事物的认知多以个人兴趣为前提,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便捷方式是进行游戏教学,但是部分老师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游戏教学感到相应的苦恼,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游戏教学;策略探讨  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引起重视。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使用较为简单易懂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从身边小事就能真切感受到品德的重要性,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并树立起文明与道德的意识。本文将重点介绍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分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生从小学
期刊
摘要:德育是一个塑造学生灵魂的重大工程,不仅需要涵盖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点滴生活的关怀,局限于死板的德育模式,使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功能产生不信任感。基于此,期望德育的应用,能更好地为小学教育形式丰富化提供有价值的方向引领。  关键词:期望德育;应用;实践  最好的德育,应是给予学生无限成长的希望,只有让学生看到了成长的希望,才能主动成长。美
期刊
摘要:从“主题阅读”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来看,即围绕某一个主题而展开的阅读活动,属于新时期教育环境下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勇于创新、勇于突破,研究小学语文的主题阅读策略,力求在充满生机的课堂环境下使学生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帮助学生得到语文水平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提炼主题;合作情境;课外延伸  在传统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填鸭式”教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日趋多样化,加上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量多且重,所以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篇文章就将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作用以及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两方面内容展开论述。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艺术;实施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着,是学生成才的引路
期刊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先进思想和知识的学习者和践行者。承担着大学生主要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项具体的工作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的需要,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本文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从大学生个体、辅导员自身和民族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技能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欢迎,而作为输出专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越发受到关注,但在被寄予厚望的同时,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将专业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在此基础上敢于创新、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潜力的开发者、正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师生地位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双边互动关系。学生主动参与的实现,需要其自身发展具备一定条件。其中一个主要条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发展水平。而主体参与意识的最终形成又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理性思维能力等为制约条件。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这些条件尚未成熟,还处在自我主动参与意识的感性理解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对如何实现初中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行特殊研究。  关键词:精心策划;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