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学科的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篮球运动自身存在丰富的思政元素,其运动本质和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高度契合。篮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因此对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机理进行研究,从理论基础到实践融合做到精准思政,不仅可以丰富高校篮球运动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而且可以提升篮球运动课程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思政
1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1.1篮球运动的哲学基础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契合
篮球运动反映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 攻守与对抗、速度与节奏、高矮与内外、观形与造 势、强盛与弱败、质量与数量、空间与地面、全面与 特长的对立与统一,是篮球运动在矛盾中发展的基 本特征。
1.2篮球技术的变化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契合
篮球技术中的三大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是经过几个时段的演变,才形成现有的共性特征,同时随着规则的改变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方法孕育而生,这又进一步推动了规则的修改。投篮技术的演变是从由低到高扔球动作方式到腹前投篮的动作方式到原地单手肩上的动作方式再到低手、高手、反手、抛投、扣篮的动作方式;运球技术的演变是从手段单一到逐渐强调前臂、手腕、手背、肩膀协调发力到变向运球再到强调攻击性、战术性的决策应变能力;传球技术的演变从手段单一到传球方式、手段增加再到与投篮、运球结合更加紧密。在防守强度的增加和规则修改的刺激下,篮球技术在不同时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进步,现代篮球运动正在朝着快速发展和形式创新的轨道向前奔騰。
从篮球运动三大基本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篮球技术是为了不断适应规则和防守强度,从而最终取得胜利而不断发展变化发展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出任何事物(事件或物质)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近似螺旋式的不断向前运动变化中。因此在讲授篮球技术时,应注重讲解和示范篮球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则变化,让学生理解篮球技术发展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识,学会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结合规则的变化和要求让学生领会篮球技术的创新。同时, 应要求学生在环境变化中完善自己,引导他们根据环境的变化规划自己的目标,积极适应各阶段的发展要求,练就符合时代要求的过硬本领。
1.3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与质量互变规律契合
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是由多元因素累加的结果,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篮球技术的数量及质量,主观因素包括心理品质、战术意识、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等。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一般有几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掌握全面、正确的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达到规范和熟练的程度 把掌握的技术动作有效组合成为比赛中实用的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 在比赛中应对各种变化具有灵活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掌握理解篮球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根据个人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特长技术,具备一定的篮球竞技能力。这个过程是篮球训练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竞技水平的提高,其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1.4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与爱国情怀的契合
篮球运动 1896 年传入中国,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播,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篮球运动蓬勃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及我国篮球竞赛制度的建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包括竞技篮球代表队的优异成绩:男、女球队逐渐成为亚洲霸主并走向世界;群众篮球运动广泛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深度普及;著名篮球运动员及裁判员走向世界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貌,等等。
中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正是国家在体育领域的支持,让篮球健儿全力为国争光成为现实。在党的领导下,体育领域深化改革,为群众篮球和校园篮球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其二,中华民族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无数的篮球前辈致力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让中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普及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他们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积极拼搏,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教师可以采用人物介绍的方式,发掘牟作云、钱澄海、蒋兴权、宫鲁鸣、姚明等在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的代表人物的奋斗经历,以此鼓励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习惯,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情怀,激励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此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2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体系的思考
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就是是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篮球运动的方方面面,这是实现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
从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中,可以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奋进精神、社会道德规范、法治精神、遵规守规精神、突破自我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2个一级思政教育元素指标。体育教师应深入浅出,采用契合式、植入式、点睛式、案例式等不同的融合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篮球课堂教学、课外篮球活动、课余篮球训练、篮球竞赛、校园篮球运动文化建设等教学环节,实现篮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覆盖。体育教师应采用讲授与讨论、启发与探究、训练与实践、竞赛与角色、体验与感知等方法,在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规划、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竞赛的组织与保障、竞赛成绩、篮球精神文化建设等教学细节上融入思政元素,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
3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要想实现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精准化,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将篮球教学内容过程化,无论是在理论的讲解还是在技术战术的实践练习上,都需要注重介绍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以及篮球运动背后所存在的隐性教育价值,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体会得出问题的答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等进行引导,做到思政元素的精准渗入,使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术战术的同时,让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以此实现高校篮球运动课程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 朱广琴.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思政
1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1.1篮球运动的哲学基础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契合
篮球运动反映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 攻守与对抗、速度与节奏、高矮与内外、观形与造 势、强盛与弱败、质量与数量、空间与地面、全面与 特长的对立与统一,是篮球运动在矛盾中发展的基 本特征。
1.2篮球技术的变化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契合
篮球技术中的三大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是经过几个时段的演变,才形成现有的共性特征,同时随着规则的改变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方法孕育而生,这又进一步推动了规则的修改。投篮技术的演变是从由低到高扔球动作方式到腹前投篮的动作方式到原地单手肩上的动作方式再到低手、高手、反手、抛投、扣篮的动作方式;运球技术的演变是从手段单一到逐渐强调前臂、手腕、手背、肩膀协调发力到变向运球再到强调攻击性、战术性的决策应变能力;传球技术的演变从手段单一到传球方式、手段增加再到与投篮、运球结合更加紧密。在防守强度的增加和规则修改的刺激下,篮球技术在不同时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进步,现代篮球运动正在朝着快速发展和形式创新的轨道向前奔騰。
从篮球运动三大基本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篮球技术是为了不断适应规则和防守强度,从而最终取得胜利而不断发展变化发展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出任何事物(事件或物质)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近似螺旋式的不断向前运动变化中。因此在讲授篮球技术时,应注重讲解和示范篮球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则变化,让学生理解篮球技术发展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识,学会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结合规则的变化和要求让学生领会篮球技术的创新。同时, 应要求学生在环境变化中完善自己,引导他们根据环境的变化规划自己的目标,积极适应各阶段的发展要求,练就符合时代要求的过硬本领。
1.3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与质量互变规律契合
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是由多元因素累加的结果,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篮球技术的数量及质量,主观因素包括心理品质、战术意识、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等。篮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一般有几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掌握全面、正确的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达到规范和熟练的程度 把掌握的技术动作有效组合成为比赛中实用的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 在比赛中应对各种变化具有灵活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掌握理解篮球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根据个人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特长技术,具备一定的篮球竞技能力。这个过程是篮球训练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竞技水平的提高,其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1.4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与爱国情怀的契合
篮球运动 1896 年传入中国,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播,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篮球运动蓬勃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及我国篮球竞赛制度的建立,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包括竞技篮球代表队的优异成绩:男、女球队逐渐成为亚洲霸主并走向世界;群众篮球运动广泛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深度普及;著名篮球运动员及裁判员走向世界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貌,等等。
中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正是国家在体育领域的支持,让篮球健儿全力为国争光成为现实。在党的领导下,体育领域深化改革,为群众篮球和校园篮球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其二,中华民族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无数的篮球前辈致力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让中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普及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他们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积极拼搏,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教师可以采用人物介绍的方式,发掘牟作云、钱澄海、蒋兴权、宫鲁鸣、姚明等在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的代表人物的奋斗经历,以此鼓励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习惯,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情怀,激励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此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学生的国家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2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体系的思考
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就是是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篮球运动的方方面面,这是实现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
从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中,可以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奋进精神、社会道德规范、法治精神、遵规守规精神、突破自我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12个一级思政教育元素指标。体育教师应深入浅出,采用契合式、植入式、点睛式、案例式等不同的融合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篮球课堂教学、课外篮球活动、课余篮球训练、篮球竞赛、校园篮球运动文化建设等教学环节,实现篮球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覆盖。体育教师应采用讲授与讨论、启发与探究、训练与实践、竞赛与角色、体验与感知等方法,在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活动规划、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竞赛的组织与保障、竞赛成绩、篮球精神文化建设等教学细节上融入思政元素,构建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
3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要想实现高校篮球运动课程思政的精准化,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将篮球教学内容过程化,无论是在理论的讲解还是在技术战术的实践练习上,都需要注重介绍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以及篮球运动背后所存在的隐性教育价值,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体会得出问题的答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等进行引导,做到思政元素的精准渗入,使学生在掌握篮球技术战术的同时,让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以此实现高校篮球运动课程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 朱广琴.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