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07-01
军队饮食精神文化作为某一时期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等关于军队饮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各时期军队饮食保障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军队饮食精神文化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饮食文化、军事实践的发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而变迁。
(一)古代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古代是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形成与成熟时期。从军事后勤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在所有勤务保障中,以饮食保障为核心的给养勤务是最古老的后方勤务工作。后勤是近代才出现的专用词语。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粮草”是后勤的代名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就是指后勤。后来出现的“军需”、“军实”等概念则包括了被装、财务等工作。精神文化是社会物质、制度文化的反映,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队饮食精神文化,并成为军队后勤文化、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军队饮食保障理念开始产生并在军事斗争中加以运用,折射出军队饮食保障在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上的文化光芒。西周姜子牙的重粮思想在军事上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如提出以粮食为核心的攻防策略:一是深入敌境,必保粮道;二是绝敌粮道,致敌困败;三是兵少粮食,亟撤设伏;四是集中兵力,打击乏食奔袭之敌。春秋末期的孙子更是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著名论断,强调后勤保障特别是饮食保障的重要性。他还指出“因粮于敌”可以适时补充自己的给养并损耗敌人的供给,达到我长敌消的军事目的。这一军事思想一直为后人所运用。而孙膑“减灶”诱敌破庞涓的战例既反映了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埋锅造饭的历史,更是军队饮食保障手段在军事计谋运用上的经典范例。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粮谷军中之要最”的思想,指出军队要以以粮食为中心来筹划军事行动,如:对粮少器劣而又疲惫之敌,即可攻之;对粮盈兵利者,则应避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军事斗争方针。他在长期的征战中,提出“用兵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战,胜多少败”的保障思想,对明代固内守边的军事行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是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引“汉武屯田定西戎,魏武务农足军食”的经典,大兴屯田;三是广设粮仓,积粮备战,保证军队征战时有充裕的粮草。清代康熙帝提出了“大兵未起,粮草先行”的思想,对粮饷的及时供应非常重视,因粮饷缺乏导致误军机的官员决不轻饶。
(二)近现代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近现代是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东西方的烹饪方法不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这种相互交流和影响,也促进了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助餐的饮食方式逐渐传入,出现中西合璧的宴席和自助餐方式的宴会。在西方饮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用现代科学观点认识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丰富了中国军队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如啤酒、蛋糕及各类西式快餐,渐渐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同时也加快了国人的生活节奏。另外,西菜中做,中菜西做,中西合璧也为人们所接受,使中国军队饮食生活中出现了创新。
人民解放军的饮食精神文化随着给养建设的进步不断发展,是历代给养工作者不懈奋斗、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不同时期人民解放军饮食保障的特点不同,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主题词”各放异彩。如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形势下物质生活极度贫乏。
毛泽东曾就此指出:“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伙食,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败,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从中可以看到,“五分钱伙食费”体现了官兵平等、勤俭节约、经济民主的饮食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此后,20世纪60年代的“备战备荒为人民”、80年代的“斤半加四两”、90年代初期的“标准加补助”、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军队吃皇粮”、“早餐一个蛋、一杯奶,午晚餐有水果”,无不凝聚着历代给养人对搞好军营饮食保障的执着追求。从历史的视角看,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所倡导的“健康、文明、安全、质量、人文、效益”理念是对人民解放军军营饮食文化理念的创新发展,体现了给养建设目标从温饱到营养到健康、从数量品种的简单累加到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一理念变化。
军队饮食精神文化作为某一时期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等关于军队饮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各时期军队饮食保障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军队饮食精神文化来源于实践,随着社会饮食文化、军事实践的发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而变迁。
(一)古代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古代是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形成与成熟时期。从军事后勤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在所有勤务保障中,以饮食保障为核心的给养勤务是最古老的后方勤务工作。后勤是近代才出现的专用词语。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粮草”是后勤的代名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就是指后勤。后来出现的“军需”、“军实”等概念则包括了被装、财务等工作。精神文化是社会物质、制度文化的反映,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队饮食精神文化,并成为军队后勤文化、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军队饮食保障理念开始产生并在军事斗争中加以运用,折射出军队饮食保障在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上的文化光芒。西周姜子牙的重粮思想在军事上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如提出以粮食为核心的攻防策略:一是深入敌境,必保粮道;二是绝敌粮道,致敌困败;三是兵少粮食,亟撤设伏;四是集中兵力,打击乏食奔袭之敌。春秋末期的孙子更是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著名论断,强调后勤保障特别是饮食保障的重要性。他还指出“因粮于敌”可以适时补充自己的给养并损耗敌人的供给,达到我长敌消的军事目的。这一军事思想一直为后人所运用。而孙膑“减灶”诱敌破庞涓的战例既反映了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埋锅造饭的历史,更是军队饮食保障手段在军事计谋运用上的经典范例。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粮谷军中之要最”的思想,指出军队要以以粮食为中心来筹划军事行动,如:对粮少器劣而又疲惫之敌,即可攻之;对粮盈兵利者,则应避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军事斗争方针。他在长期的征战中,提出“用兵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战,胜多少败”的保障思想,对明代固内守边的军事行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是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引“汉武屯田定西戎,魏武务农足军食”的经典,大兴屯田;三是广设粮仓,积粮备战,保证军队征战时有充裕的粮草。清代康熙帝提出了“大兵未起,粮草先行”的思想,对粮饷的及时供应非常重视,因粮饷缺乏导致误军机的官员决不轻饶。
(二)近现代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近现代是中国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东西方的烹饪方法不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这种相互交流和影响,也促进了军队饮食精神文化的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助餐的饮食方式逐渐传入,出现中西合璧的宴席和自助餐方式的宴会。在西方饮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用现代科学观点认识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丰富了中国军队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也引起了中国近现代饮食生活的较大变化,如啤酒、蛋糕及各类西式快餐,渐渐受到中国人的欢迎,同时也加快了国人的生活节奏。另外,西菜中做,中菜西做,中西合璧也为人们所接受,使中国军队饮食生活中出现了创新。
人民解放军的饮食精神文化随着给养建设的进步不断发展,是历代给养工作者不懈奋斗、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不同时期人民解放军饮食保障的特点不同,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主题词”各放异彩。如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形势下物质生活极度贫乏。
毛泽东曾就此指出:“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伙食,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败,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从中可以看到,“五分钱伙食费”体现了官兵平等、勤俭节约、经济民主的饮食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此后,20世纪60年代的“备战备荒为人民”、80年代的“斤半加四两”、90年代初期的“标准加补助”、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军队吃皇粮”、“早餐一个蛋、一杯奶,午晚餐有水果”,无不凝聚着历代给养人对搞好军营饮食保障的执着追求。从历史的视角看,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所倡导的“健康、文明、安全、质量、人文、效益”理念是对人民解放军军营饮食文化理念的创新发展,体现了给养建设目标从温饱到营养到健康、从数量品种的简单累加到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这一理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