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科造成截瘫或四肢瘫。绝大多数病人虽救治及时,但对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的丧失却是终身的,这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往往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218例SCI病人,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18例,其中男136例、女82例;年龄22岁~72岁;颈髓损伤112例、腰髓损伤68例,胸髓损伤38例;致伤原因为车祸、高空坠落、重物砸伤、摔伤;职业有民工、农民、工人、司机、军人、教师、商人;医疗费用:自费161例,部分自费32例,非自费25例。
2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2.1入院初期:恐惧、焦虑
SCI的病人多是由于突发意外造成,病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没有认识,剧烈的疼痛和对生命的担忧,使他们的心理异常的紧张和恐惧,迫切渴望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治,针对此期的心理特征,护理对策主要突出“急”及“安全”[1]。要急病人所急,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时时体现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同时要注意沉着冷静,给予病人以安全感。认真倾听病人的每一次主诉,仔细分析检查,不断去安慰病人,让病人觉得护士很关心他,很重视他,减轻病人的恐惧及焦虑,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好基础。
2.2认知期:烦躁、愤怒
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逐渐了解其身体的变化,心理反差大,加上此伤多为意外伤害所致,往往要进行医疗费用、家庭琐事、工作交接等的处理,病人会更加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甚至恶语伤人。此期要给病人宣泄的机会,适时给予同情、关怀,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尽力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尽力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2.3否认期:悲观、抑郁
由于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多数病人存在侥幸心理,渴望通过手术大多治愈目的,当意识到将面临终身残疾时,都会经历极其痛苦的心理历程,时常被悲观、拟于的情绪所困扰,进而对以后的康复训练也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此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情绪以及对外界的态度和反映,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2]。如:主动与其交谈,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以饱满的精神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多与其家属沟通,提醒陪护人员对病人的时刻陪伴,危险物品的妥善保管,也可适当的动员社会、单位、家庭、亲友的力量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促进其产生积极情绪,树立生活的信心,防止意外发生。
2.4康复期:依赖
少数病人由于较长时间给予药物治疗及精心陪护,到康复期仍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总希望通过药物治疗给予一些康复的方法,且不主动配合功能锻炼,生活上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3]。针对此期病人,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应用成功病例疏导病人,介绍成功经验方法,使病人对康复前景充满信心,能积极主动配合训练,并为其制定可行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初期目标不宜过高,要容易实现,适时鼓励病人,培养和恢复病人的自信心。
2.5适应期:孤独、无助
由于长期卧床,生活自理困难,不能自由活动,病人担心原来的亲友、同事疏远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强烈企盼亲友的时刻陪伴及回归社会[4]。此期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其亲友多关心、多探视病人;合理安排病人的康复训练计划,鼓励病人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借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2.6出院前期:矛盾
病人长时间住院后,既希望早日回归家庭,又担心出院后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会不安全。对此:医护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并帮助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教会病人一些自我护理知识,使之愉快出院。
3结果
本组218例SCI病人,除一例因病情严重死亡,一例转院外,其余病人在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经及时心理疏导后,情绪稳定,生存意识坚定、主动配合治疗、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4讨论
SCI病人多为突发事故造成,病人的生理状况和社会地位的突然转变,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据有关资料报道SCI病人94%有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焦虑和抑郁[5]。心理调整和适应需要经过一段艰苦和缓慢的过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震惊、否定、抑郁、对抗独立、承认及适应5个阶段[6]。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反应规律,因势利导,循序善诱地进行护理干预,使病人尽快过渡到适应阶段,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使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脊髓损伤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临床护理杂志,2003.3(2):35-36.
[2] 高萍、庞清江等.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7(11):591.
[3] 董记平.脊髓患者的心理护理.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6(8):84.
[4] 陈淑贤、曾小芳等.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5.8(12):2120.
[5] 校柏年、徐德艺等.截瘫患者心理康复体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5(6):371.
[6] 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68.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18例,其中男136例、女82例;年龄22岁~72岁;颈髓损伤112例、腰髓损伤68例,胸髓损伤38例;致伤原因为车祸、高空坠落、重物砸伤、摔伤;职业有民工、农民、工人、司机、军人、教师、商人;医疗费用:自费161例,部分自费32例,非自费25例。
2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2.1入院初期:恐惧、焦虑
SCI的病人多是由于突发意外造成,病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疾病没有认识,剧烈的疼痛和对生命的担忧,使他们的心理异常的紧张和恐惧,迫切渴望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治,针对此期的心理特征,护理对策主要突出“急”及“安全”[1]。要急病人所急,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时时体现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同时要注意沉着冷静,给予病人以安全感。认真倾听病人的每一次主诉,仔细分析检查,不断去安慰病人,让病人觉得护士很关心他,很重视他,减轻病人的恐惧及焦虑,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打好基础。
2.2认知期:烦躁、愤怒
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逐渐了解其身体的变化,心理反差大,加上此伤多为意外伤害所致,往往要进行医疗费用、家庭琐事、工作交接等的处理,病人会更加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甚至恶语伤人。此期要给病人宣泄的机会,适时给予同情、关怀,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尽力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尽力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2.3否认期:悲观、抑郁
由于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多数病人存在侥幸心理,渴望通过手术大多治愈目的,当意识到将面临终身残疾时,都会经历极其痛苦的心理历程,时常被悲观、拟于的情绪所困扰,进而对以后的康复训练也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此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表情、言语、情绪以及对外界的态度和反映,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2]。如:主动与其交谈,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以饱满的精神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多与其家属沟通,提醒陪护人员对病人的时刻陪伴,危险物品的妥善保管,也可适当的动员社会、单位、家庭、亲友的力量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促进其产生积极情绪,树立生活的信心,防止意外发生。
2.4康复期:依赖
少数病人由于较长时间给予药物治疗及精心陪护,到康复期仍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总希望通过药物治疗给予一些康复的方法,且不主动配合功能锻炼,生活上完全依赖他人的照顾[3]。针对此期病人,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应用成功病例疏导病人,介绍成功经验方法,使病人对康复前景充满信心,能积极主动配合训练,并为其制定可行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初期目标不宜过高,要容易实现,适时鼓励病人,培养和恢复病人的自信心。
2.5适应期:孤独、无助
由于长期卧床,生活自理困难,不能自由活动,病人担心原来的亲友、同事疏远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强烈企盼亲友的时刻陪伴及回归社会[4]。此期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其亲友多关心、多探视病人;合理安排病人的康复训练计划,鼓励病人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借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2.6出院前期:矛盾
病人长时间住院后,既希望早日回归家庭,又担心出院后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会不安全。对此:医护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并帮助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教会病人一些自我护理知识,使之愉快出院。
3结果
本组218例SCI病人,除一例因病情严重死亡,一例转院外,其余病人在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经及时心理疏导后,情绪稳定,生存意识坚定、主动配合治疗、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4讨论
SCI病人多为突发事故造成,病人的生理状况和社会地位的突然转变,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出现,据有关资料报道SCI病人94%有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焦虑和抑郁[5]。心理调整和适应需要经过一段艰苦和缓慢的过程,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震惊、否定、抑郁、对抗独立、承认及适应5个阶段[6]。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病人心理反应规律,因势利导,循序善诱地进行护理干预,使病人尽快过渡到适应阶段,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使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脊髓损伤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临床护理杂志,2003.3(2):35-36.
[2] 高萍、庞清江等.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7(11):591.
[3] 董记平.脊髓患者的心理护理.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6(8):84.
[4] 陈淑贤、曾小芳等.脊髓损伤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策.实用医技杂志.2005.8(12):2120.
[5] 校柏年、徐德艺等.截瘫患者心理康复体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5(6):371.
[6] 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