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四个自信”的深基沃土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ue7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了解党和国家事业来龙去脉,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赢得未来的思想基础。
  16日出版的12期《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强调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理解为什么“能”,坚持道路紧跟党。百年大党,引领道路;历经风雨,风华正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史中含隐秘诀。深入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拥有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百年奋斗,始终伴随着党的建设,通过不断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为“能”提供了过硬的组织载体。在文化层面,把先进性与创新的民族禀赋相融合,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潮流,赢得民心。
  理解为什么“行”,坚持理论不迷航。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行,是由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本性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光芒灿烂、果实丰硕。共产主义的美景,与中国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神韵相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具传统文化土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生三大里程碑事件,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是历史的响亮回答。
  理解为什么“好”,坚持制度不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在于其道路的成功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及文化的时代价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贯穿“四史”的一条红线。它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艰辛探索,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的产物。中华文明5000多年传承发展,中国近代以来由衰落到复兴的接续探索,最终由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汗水、泪水和智慧,铸就这一伟大文明成果。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孕育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要素,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之所以好,缘于实践已经证明,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由之路。
  从民族衰落到复振图强,历史给出答案。“能”“行”“好”不是一厢情愿的历史摆拍,而是颠扑不破的历史铁雕。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蕴藏“能”“行”“好”真谛,是培育坚定“四个自信”的高端营养基。
其他文献
不管高考怎么变革,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必考的。现代文学的四大文体中,小说和散文成为阅读文本的概率最高,这是因为:现代诗歌意旨隐晦,不宜设置规范性试题进行考察;现代戏剧剧情推动较慢,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进行文本选择。
“你怎么和她做同桌了?”座位表一贴在讲台上,许多同学都好奇地凑上去看,三尺讲台一时间挤满了人。林银艰难地挤出人群,第一件事就是睁大了眼向陈静发出疑问。  “那又怎么了?”陈静对她夸张的反应感到不解。  林銀向她身后看了看,像是怕被听到似的凑近她小声说道:“她可是一进班就被称作‘不良少女’的人,传闻脾气不好,可凶了。”  陈静想了想对方名列前茅的成绩排名,笑着说:“不至于吧。”  “反正你以后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