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与分析,对白附子临床应用如抗肿瘤、三叉神经痛、抗炎抑菌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合理开发白附子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附子,抗肿瘤,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中文学名:白附子;别称:独角莲;门:被子植物门;科:天南星科;属:犁头草属; 种:獨角莲;分布区域:河北、山东、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毒性:有毒;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来源: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干燥块茎;性 味:辛、甘、大温、有毒;归脾胃经;化学成分: 块茎含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糖等[1] 。
1.抗肿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上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白附子在我国传统中医治疗中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白附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兰海滨[2]于晓红等[3]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端粒酶浓度,中药组端粒酶浓度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SGTR可抑制H22荷瘤小鼠体内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也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有效手段。抑制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梅蕾等9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22肿瘤组织中突变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模型组荷瘤小鼠的肿瘤细胞中PCNA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SGTR组与模型组比较,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提示白附子可通过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从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4]。
2.三叉神经痛
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不仅对偏头痛有效,而且对三叉神经痛亦有佳效。取白附子、白芍、全蝎、娱蚣、僵蚕等份研为细末冲服,每次服6g,日2次,疗效显著。病案举例:男,68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病史,近日左侧头面掣痛如触电,说话或进食时更甚,采用多种镇痛药及局部封闭仍未控制,给予上方,服后2h即感轻松,次日疼痛基本缓解。嘱其再隔日服1次,巩固疗效。观察半年,迄今未复发[5]。
3.美白护肤
白附子虽然是中药,但它具有美容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莹面粉(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份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涂之,久则令面莹如玉)治面黑不白或面部黑褐斑。也可以使用由白芷、白附子、白芥子、红花等合成的白芷香肤保健液来调理皮肤。由此可见,白附子具有美容功效。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在我国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均有栽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以氨基酸、β-谷甾醇、脂肪酸等含量较高。含有的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
白附子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皆有应用;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的美容功效主要是面部美容,可用于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很多产品有使用了白附子,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由于白附子含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对皮肤有增白作用,对痤疮、雀斑、皮疹等具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3.1治赤白清真斑
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3.2消除黑色素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这是因为白芷具有美白抗氧化的作用。
4.副作用
白附子品有毒,宜慎用。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生品一般不内服。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记载有小毒。《大明本草》记载无毒。
4.1毒性试验
毒理试验LD50制白附子小鼠静注的LD50为32.58g/kg±2.05g/kg。
生禹白附小鼠静注的LD50为29.57g/kg±2.7g/kg,与制禹白附的LD50无明显差异。
关白附之关附甲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21.69 mg/kg+22.49mg/kg。小鼠静注的LD50为134mg/kg。95%可信限为116~154mg/kg。
毒性反应:制禹白附小鼠静注多数在20分钟内死亡。死亡前表现呼吸变慢,倦卧不动,或有短时惊厥。
制禹白附子小鼠灌服180g/kg,3天内均无死亡。
兔灌服40g/kg,未发现有异常变化。以上说明制禹白附静脉注射有严重的毒性反应,可导致动物死亡,但口服没有明显毒性反应。
临床观察生关白附有毒。制禹白附、制关白附无毒。
4.2临床毒性研究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可有内热升火或胃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没有明显副作用。生禹白附与南星、半夏相似,煎汤饮服无毒,药渣可能有毒。
白附子的副作用是有的,很多爱美女士用白附子做面膜,但一晚上过后会发现脸部有些红肿,因为白附子的药性属温,味辛,是带有毒性的,会导致出现红肿现象。在使用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指导。故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都不适合食用白附子,以免产生不良的症状。
5.中毒表现
初期为咽喉疼痛、口、舌麻木、烦躁不安、头晕、流涎、胃部烧灼痛;继之大量呕吐、腹痛剧烈、出汗、面色苍白、脱水、脉弱无力、虚脱、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严重时,喉头痉挛。全身麻木。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2]兰海滨白附子混悬液对H22荷瘤小鼠端粒酶活性及p16和bcl-2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1
[3]于晓红,丛珊,梅蕾.白附子混悬液对荷瘤小鼠p16、bcl-2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1.天津中医药,2012.
[4]郭姗姗;于海食.白附子抗肿瘤研究进展.中国肿瘤2013年第22卷第6期China Cancer,2013,Vol.22,No.6
[5]黄映.白附子应用举隅.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9月
关键词:白附子,抗肿瘤,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中文学名:白附子;别称:独角莲;门:被子植物门;科:天南星科;属:犁头草属; 种:獨角莲;分布区域:河北、山东、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毒性:有毒;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来源: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干燥块茎;性 味:辛、甘、大温、有毒;归脾胃经;化学成分: 块茎含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糖等[1] 。
1.抗肿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在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上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白附子在我国传统中医治疗中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白附子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兰海滨[2]于晓红等[3]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端粒酶浓度,中药组端粒酶浓度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低于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SGTR可抑制H22荷瘤小鼠体内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酶活性也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有效手段。抑制细胞核抗原的阳性表达:梅蕾等9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22肿瘤组织中突变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模型组荷瘤小鼠的肿瘤细胞中PCNA蛋白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SGTR组与模型组比较,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提示白附子可通过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从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4]。
2.三叉神经痛
白附子善祛头面之风,不仅对偏头痛有效,而且对三叉神经痛亦有佳效。取白附子、白芍、全蝎、娱蚣、僵蚕等份研为细末冲服,每次服6g,日2次,疗效显著。病案举例:男,68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病史,近日左侧头面掣痛如触电,说话或进食时更甚,采用多种镇痛药及局部封闭仍未控制,给予上方,服后2h即感轻松,次日疼痛基本缓解。嘱其再隔日服1次,巩固疗效。观察半年,迄今未复发[5]。
3.美白护肤
白附子虽然是中药,但它具有美容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莹面粉(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份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涂之,久则令面莹如玉)治面黑不白或面部黑褐斑。也可以使用由白芷、白附子、白芥子、红花等合成的白芷香肤保健液来调理皮肤。由此可见,白附子具有美容功效。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在我国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均有栽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以氨基酸、β-谷甾醇、脂肪酸等含量较高。含有的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
白附子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皆有应用;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的美容功效主要是面部美容,可用于用于美白、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很多产品有使用了白附子,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由于白附子含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对皮肤有增白作用,对痤疮、雀斑、皮疹等具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3.1治赤白清真斑
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3.2消除黑色素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这是因为白芷具有美白抗氧化的作用。
4.副作用
白附子品有毒,宜慎用。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生品一般不内服。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记载有小毒。《大明本草》记载无毒。
4.1毒性试验
毒理试验LD50制白附子小鼠静注的LD50为32.58g/kg±2.05g/kg。
生禹白附小鼠静注的LD50为29.57g/kg±2.7g/kg,与制禹白附的LD50无明显差异。
关白附之关附甲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21.69 mg/kg+22.49mg/kg。小鼠静注的LD50为134mg/kg。95%可信限为116~154mg/kg。
毒性反应:制禹白附小鼠静注多数在20分钟内死亡。死亡前表现呼吸变慢,倦卧不动,或有短时惊厥。
制禹白附子小鼠灌服180g/kg,3天内均无死亡。
兔灌服40g/kg,未发现有异常变化。以上说明制禹白附静脉注射有严重的毒性反应,可导致动物死亡,但口服没有明显毒性反应。
临床观察生关白附有毒。制禹白附、制关白附无毒。
4.2临床毒性研究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可有内热升火或胃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没有明显副作用。生禹白附与南星、半夏相似,煎汤饮服无毒,药渣可能有毒。
白附子的副作用是有的,很多爱美女士用白附子做面膜,但一晚上过后会发现脸部有些红肿,因为白附子的药性属温,味辛,是带有毒性的,会导致出现红肿现象。在使用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指导。故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都不适合食用白附子,以免产生不良的症状。
5.中毒表现
初期为咽喉疼痛、口、舌麻木、烦躁不安、头晕、流涎、胃部烧灼痛;继之大量呕吐、腹痛剧烈、出汗、面色苍白、脱水、脉弱无力、虚脱、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严重时,喉头痉挛。全身麻木。最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2]兰海滨白附子混悬液对H22荷瘤小鼠端粒酶活性及p16和bcl-2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1
[3]于晓红,丛珊,梅蕾.白附子混悬液对荷瘤小鼠p16、bcl-2的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1.天津中医药,2012.
[4]郭姗姗;于海食.白附子抗肿瘤研究进展.中国肿瘤2013年第22卷第6期China Cancer,2013,Vol.22,No.6
[5]黄映.白附子应用举隅.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