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农村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种社会现象在无形中给农村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孩子们从小离开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教育,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情感缺失,本文就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农民常年都在外打工,留下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照料,造成了孩子们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感情也逐渐缺失。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一直是社会、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问题,而语文课程更是情感内容丰富的一门课程,语文教材中把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价值放置其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的情感化教育来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弥补他们的感情缺失,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精神世界
由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相对是枯燥、乏味的,就导致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是相对贫瘠的。而在语文教材中恰好有着丰富的文章供学生们阅读,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情感经验还不够丰富,对文章中的情感细节捕捉和体会能力不够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课文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去激发留守儿童的情感认知,促进留守儿童们精神世界的富足。
例如,笔者在教学《海的女儿》时,带领学生们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爱好,引导学生们走进童话,走进作者——安徒生。使学生们通过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们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的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感悟安徒生及作品中呈现的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通过阅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随后,笔者进行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和自己向往的生活,以此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二、挖掘教材情感,弥补情感缺失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而语文学科内容具备着强有力的情感性和人文性,教材课文中更是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状态和发展,而农村教学条件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来帮助留守儿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和情感的缺失,在教学中就应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利用文章中饱满的情感思路来感化留守儿童们的脆弱的心灵,弥补他们内心情感的缺失。
例如,笔者在教学《母鸡》时,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朗读和赶赴,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知识与方法,自读自悟课文的内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想要歌颂的母爱之情。由于学生们都生活在农村,笔者就让家中养鸡的学生来讲一讲自己对母鸡的看法,对母鸡有没有特殊的感情?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在结束授课后,笔者拓展文本,升华母爱,问学生们还想不想听其他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呢?在给学生们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最后,笔者希望这些孩子都能理解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希望他们通过文章来体会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来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
三、开展励志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在成长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人格发展不太健全,多数儿童养成了自卑的心理,没有安全感,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问题和精神挑战,所以他们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更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勵志活动,进行励志教育,来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用健康的力量和精神来克服生活中的多种困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笔者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们理清课文线索,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使他们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通过这种深刻的情感认知和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励志和上进的信念,使富足和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成为支撑他们克服困难的力量。
综上所述,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语文教师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和励志教育,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养成积极向上健康心理,让语文课程更好地“服务”于留守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认知,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有亮.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策略[J].新课程(中),2018(2).
[2]易春芽.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照顾留守儿童学生心理[J].祖国,2018(15):241-242.
关键词:小学教育;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农民常年都在外打工,留下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照料,造成了孩子们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感情也逐渐缺失。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一直是社会、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问题,而语文课程更是情感内容丰富的一门课程,语文教材中把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价值放置其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的情感化教育来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弥补他们的感情缺失,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精神世界
由于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相对是枯燥、乏味的,就导致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是相对贫瘠的。而在语文教材中恰好有着丰富的文章供学生们阅读,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情感经验还不够丰富,对文章中的情感细节捕捉和体会能力不够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通过课文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去激发留守儿童的情感认知,促进留守儿童们精神世界的富足。
例如,笔者在教学《海的女儿》时,带领学生们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爱好,引导学生们走进童话,走进作者——安徒生。使学生们通过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小鱼为了别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们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的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感悟安徒生及作品中呈现的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通过阅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随后,笔者进行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和自己向往的生活,以此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二、挖掘教材情感,弥补情感缺失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而语文学科内容具备着强有力的情感性和人文性,教材课文中更是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状态和发展,而农村教学条件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有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来帮助留守儿童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和情感的缺失,在教学中就应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利用文章中饱满的情感思路来感化留守儿童们的脆弱的心灵,弥补他们内心情感的缺失。
例如,笔者在教学《母鸡》时,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朗读和赶赴,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知识与方法,自读自悟课文的内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想要歌颂的母爱之情。由于学生们都生活在农村,笔者就让家中养鸡的学生来讲一讲自己对母鸡的看法,对母鸡有没有特殊的感情?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在结束授课后,笔者拓展文本,升华母爱,问学生们还想不想听其他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呢?在给学生们讲完故事后引导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做了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最后,笔者希望这些孩子都能理解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希望他们通过文章来体会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来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
三、开展励志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在成长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人格发展不太健全,多数儿童养成了自卑的心理,没有安全感,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问题和精神挑战,所以他们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更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勵志活动,进行励志教育,来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帮助他们用健康的力量和精神来克服生活中的多种困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笔者引导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们理清课文线索,深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使他们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通过这种深刻的情感认知和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励志和上进的信念,使富足和健康饱满的精神状态成为支撑他们克服困难的力量。
综上所述,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语文教师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和励志教育,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养成积极向上健康心理,让语文课程更好地“服务”于留守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认知,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有亮.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策略[J].新课程(中),2018(2).
[2]易春芽.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照顾留守儿童学生心理[J].祖国,2018(15):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