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美国特色”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公司频繁在美国遭遇挫折。
  例如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认为华为和中兴通讯的设备可能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因此建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禁止美国电信运营商采购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又如三一集团的关联公司在美兴建风电场,地基都已打好,但CFIUS认为有碍美国国家安全,提交报告给奥巴马总统建议否决,奥巴马下令三一关联公司拆除设备走人。再如美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A123,本已决定向万向集团出售80%的股份,但其在国会压力下将这些资产出售给了一家美国公司。
  这些事情显然让当事中国公司很沮丧,因为在各行各业,美国几乎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市场;同时这也令中国公司愤怒,因为无论国会还是CFIUS,都没拿出像样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指控。因此,华为认为众院报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碍竞争、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三一更是以违法违宪为名,将CFIUS和奥巴马总统告到了美国法院。
  这些事情在中国国内也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是其加强贸易和产业保护的借口,奥巴马此举是为选举拉票,中国公司遭遇了歧视性待遇。他们因此建议,中国政府应采取反制措施,例如启动对思科、苹果、微软公司的安全审查,将美国公司挡在中国市场之外。
  这样的解读固然解气,但未必勾勒了真实、完整的图景,中国政府果真照此思路行事,恐怕与前些时候某些人士鼓动对日开打经济战一样,最终只能收获巨大的“双输”。
  我们当然不是要肯定美国议员和CFIUS做得对,而是希望提醒中国公众和当事公司,无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还是对美国市场,我们需要有更为客观且全面的认识,否则就容易采取小赢大输、短期赢长期输的不理智行动。
  首先,国家安全审查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美国有,欧洲有,中国也有。从历史数据来看,CFIUS是美国一个跨部门的政府机构,立场基本中立,不受党派影响。1988年至2010年这23年间,外国企业共向CFIUS通报了1997个投资项目。CFIUS启动审查程序的有121个,占6%;被CFIUS否决的有70个,占3.5%。金融危机爆发后,审查比例迅速提高,2009年至2010年审查比例达38%,否决率也高达12%。
  即使如此,数据也未显示出中国企业受到了格外严厉的对待。2010年,35个投资项目受到CFIUS审查,为23年来之最。其中来自中国的有六个,四个通过,两个否决。被否决的项目一个涉及稀有矿产,一个涉及光纤通信设备。CFIUS当年顶住了国会和行业协会的压力,坚持不对鞍钢在密西西比州的投资启动安全审查。
  传统上,事关军工、能源、高科技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是CFIUS的审查重点。而2010年通过审查的项目,三个是能源,一个是高科技。事实上,连续几年,中国对美投资都在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这个势头仍在延续之中。
  其次,自由贸易仍是美国的主流思想和政策选择,对于选举期间少数政客的过激言行,我们不必过于当真。《华尔街日报》在上个月的一篇社论中指出:“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保护主义者赢过白宫宝座。”这的确是美国的历史现实。数十年来,美国均是全球头号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和资本流入国,同时也是全球头号贸易逆差国。这其中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因素,更与美国根深蒂固的自由贸易理念直接相关。
  因此,中国不要轻言“反制”。且不说我们有无实力反制,比如,美国可以没有华为,中国可不可以没有微软?即使我们有这个实力,也不应轻易开启贸易战。
  当今世界,中国是自由贸易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整体而言,美国的市场开放度要比中国高得多,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也高过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如果说中日开打贸易战对中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中美开打贸易战的结果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所以,携手维护已不牢固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既符合中国利益,也符合美国利益。
  对那些因安全审查因素被挡在美国市场之外的中国企业来说,正确的做法,首先是坚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无法放弃。其次要适应“美国特色”,学会用美国人的方式跟美国人打交道。美国人重程序、讲法治,因此三一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就是很好的尝试。
  另外,美国是多元社会,美国媒体尤其主流媒体是重事实信证据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多元结构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透明也是美国社会的特色,“如果你告诉人们你有不能说的秘密,人们自然就会假設你在做坏事”,这句概括普通美国人心态的话,尤其值得华为这样过度内敛、形象封闭的中国公司参考。
  最后,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更多的是政治制度和国家战略层面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灵丹妙药,中国企业对这一点要有足够认识。否则,因“不公”而产生的挫折感,可能令原本有机会的中国企业,错失在美国长远发展的机会。
其他文献
黄金市场终于结束了2008年10月以来的上扬格局,金价预期在近几个月中也发生了改变。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黄金堪称最受追捧的资产。而现在, 随着“尾部风险”(tail risk),即可能造成市场混乱的小概率事件,消失殆尽,黄金热开始降温,虽然上线仍可看好,但由于存在短线压力,投资者最好不要追跌。  今后一段时间,金价仍有下跌空间,鉴于持续了近四年的上升行情正式告终,高度活跃的投机性投资者有可能对多头仓
期刊
金融危机可能起源自美国的银行,但席卷欧洲多国,波及较脆弱的市场,特别是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欧洲通过推出第一轮及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处理许多和银行业流动性相关的问题,但目前面对的问题更多是结构性方面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解决。   现在的投资机会很多,但我们应对欧洲经济面临的问题时刻保持警觉,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任何形式的复苏距离我们都很遥远。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的就业情况
期刊
目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债券回购利率、二级市场利率和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经过2004年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的放松,我国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也已顺利实现“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如何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回避利率自由化可能形成的风险,更好的运用利率和价格手段拓
期刊
汉斯·莫德罗颇感吃惊。在苏共中央的大厦里,苏共中央书记瓦连京·法林竟然以讥讽的口吻议论党的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选择干部十次有九次出错,而且这第十次能选对一次就是好的。”  更让莫德罗意外的是,一个小时之后,党中央大厦就被关闭了。就在双方谈话的这一天,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并建议解散该党。这是苏共中央大厦最后一次接待外国客人。  “事先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次会见和谈话。事情
期刊
中国金融业深受大一统管理体制影响,这一体制造成高度的金融垄断、金融压抑和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奠定了近30年来我国金融制度演进的内在基础。   中国入世后,我国金融业掀起新一轮横断层面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由于改革主线没有在纵向层面进行放权让利、打破金融垄断,而是中央金融部门进一步集中了各方面的金融资源,成为金融资源主要供给者和垄断者。   地方作为资金支撑项目的落脚点,金融资源稀缺进一步加剧,存在
期刊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了柏林,结束了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役。5月8日,德军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夜空被发射的火箭弹照得雪亮。街上回响着轻武器发出的噼啪声,那是红军在庆祝他们的胜利。华沙劫掠之后,米沃什和一帮作家、艺术家躲到古老的克拉科夫城,在那里避难。  那是春日里美好的一天,米沃什和他的朋友们坐在一家波兰电影公司的房间里,讨论一部电影剧本。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院子的另一端,一座巨大的建筑已被改
期刊
M去年末今年初以来,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明显加速,包括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扩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启动、扩大QFII及RQFII额度等资本项目开放政策等陆续推出。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部分无可回避,其进程决定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深度及广度,从而决定了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从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为主导转向直接融资为主导的发展进程。  2004年以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相对迟缓的。尽管如此,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
期刊
在过去几个月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关于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可靠性的问题,又开始浮出水面。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确如官方数字所示超过8%吗?月度工业产值和进口数据均显示出经济活动要弱得多。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数据的内涵,才能清楚理解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事实上,即使在经济健康的时候,如果我们要构建一幅中国经济的完整画面,这方面的知识也是必要的。  欧乐鹰(Tom Orlik)的新书《解读中国经济指标》,使这
期刊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祭出的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在实现中国经济“V”型反转的同时,也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快膨胀这一后遗症,2011年几起地方负债“违约风险”事件引发了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短期内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但这种缺乏足够约束机制下形成的债务如同慢性病一样,带来的伤害将一直隐隐作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今年4月13日召开的
期刊
从目前来看,我们已经成功度过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度过了欧元危机的前两个阶段——由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过度杠杆化而导致的银行业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欧元区政府信心的急剧丧失。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面对此次危机中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危险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解决欧元区南部和北部国家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先说说好消息:如今,人们对因欧洲银行陷入崩溃、惊慌失措的投资者拼命逃生而导致欧洲陷入大萧条的恐惧,似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