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认识到校企共赢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简述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指出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企业实践经费、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7;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01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能力强、素养高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能够让教师接触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优化过程,让教师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下面简述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指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的措施。
一、高職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是青年教师,很多教师往往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学校任教,没有企业从业经历,导致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难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部分教师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习惯于“纸上谈兵”,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况,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年龄较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能让教师了解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境,丰富教学维度,更新知识体系,让教学内容有更强的落地性和可执行性,便于教师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夯实能力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1.实践资源有限,教师参与比例失衡
部分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有正式编制的专业理论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覆盖面较小,其他类型的教师或者那些临时聘用的教师则没有太多进入企业参加实践的机会,但这些教师与有正式编制的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一样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能够为教师提供的实践岗位并不多,无法做到完全覆盖。这一问题导致部分教师失去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影响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2.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之后,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应的考核制度如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进行全程管理。但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相关考核制度,只是让教师进入企业完成实践任务,忽视对整个实践过程的跟踪与指导,导致实践结果不够理想。
3.部分教师对实践锻炼不积极
部分教师缺乏对企业实践重要性的认知,进入企业之后没有深入学习的紧迫感,只是“走形式”,在企业挂个名,甚至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只是在实践结束之后请企业盖章证明。这些缺乏实际内容的锻炼,是谈不上理想效果的。
4.企业对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支持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与高职院校进行实践合作的目的及意义,对教师的接纳程度不高,为教师提供的岗位也很少涉及生产经营核心,还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承担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甚至担心商业秘密外泄。这种封闭的心理,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所学所得。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的措施
1.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在为教师选择实践基地时,要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然后再进行选择。实践基地的建立也要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让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企业,找到自己的位置,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要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实践基地长期稳定存在并不断完善。因此,高职院校要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以便长期合作。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之前,为了让教师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要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教师具备解决企业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确保实践基地长期稳定存在的有效手段。
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在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时,学校要向教师提出相关要求,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有更多的收获。要让教师在进入企业实践之前填写实践申请表、制订相应的实践计划等,同时要安排相关人员了解教师的实际出勤情况,督促教师完成企业实践日记,并对相关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形成实践报告。这种全程跟踪的实践方式,需要高职院校结合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以及企业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待教师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对其进行专业技能测试。若考核结果不理想,可要求教师重新参加实践学习。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制定与教师薪酬以及职称评定挂钩的奖罚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切实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在企业实践中表现较好的教师,学校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只有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真正重视企业实践,才能提高实践质量,增强教师综合素质。
3.保障企业实践经费
为了推动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高职院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经费。实践活动经费不仅要针对教师,也要针对企业,要为企业提供相关补贴,让企业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能力发展平台。要通过经费支持,扶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让教师不仅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而且抱着科研的心态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对于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学校要进行嘉奖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
当教师在企业实践结束之后,企业要对教师的实践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考核教师的相关操作能力。这种企业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改变高职教师进入企业之后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况,无形之中强化教师对于下企业实践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也要重视来自企业的评价,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同步跟进,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并借此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以促成社会范围内更为广泛的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认识到校企共赢对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企业实践经费、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际效果,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應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7).
[2]谭宏,袁晓文,李守林.《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在职业院校的执行情况及对策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02).
[3]闫志利,李欣旖,邰牧寒.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阻力因素与动力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0).
[4]瑛娟.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实践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
[5]颜炼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
[6]周丽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9).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Practice Training for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Ganghua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nd realize that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and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ppropriate practice base, improv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ensuring enterprise practice fund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reasonable enterprise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staff; enterprise practic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7;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01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主要为生产一线培养专业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能力强、素养高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能够让教师接触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管理者需要优化过程,让教师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技能。下面简述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指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的措施。
一、高職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是青年教师,很多教师往往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学校任教,没有企业从业经历,导致缺少足够的实践经验,难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部分教师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习惯于“纸上谈兵”,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况,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年龄较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为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能让教师了解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境,丰富教学维度,更新知识体系,让教学内容有更强的落地性和可执行性,便于教师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夯实能力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1.实践资源有限,教师参与比例失衡
部分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有正式编制的专业理论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覆盖面较小,其他类型的教师或者那些临时聘用的教师则没有太多进入企业参加实践的机会,但这些教师与有正式编制的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一样的。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能够为教师提供的实践岗位并不多,无法做到完全覆盖。这一问题导致部分教师失去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影响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
2.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之后,高职院校要根据相应的考核制度如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进行全程管理。但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相关考核制度,只是让教师进入企业完成实践任务,忽视对整个实践过程的跟踪与指导,导致实践结果不够理想。
3.部分教师对实践锻炼不积极
部分教师缺乏对企业实践重要性的认知,进入企业之后没有深入学习的紧迫感,只是“走形式”,在企业挂个名,甚至不参加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只是在实践结束之后请企业盖章证明。这些缺乏实际内容的锻炼,是谈不上理想效果的。
4.企业对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支持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与高职院校进行实践合作的目的及意义,对教师的接纳程度不高,为教师提供的岗位也很少涉及生产经营核心,还有一些企业不愿意承担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甚至担心商业秘密外泄。这种封闭的心理,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所学所得。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效果的措施
1.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在为教师选择实践基地时,要先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然后再进行选择。实践基地的建立也要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让教师能够真正融入企业,找到自己的位置,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要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实践基地长期稳定存在并不断完善。因此,高职院校要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以便长期合作。高职院校在安排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之前,为了让教师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要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教师具备解决企业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确保实践基地长期稳定存在的有效手段。
2.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在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时,学校要向教师提出相关要求,确保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有更多的收获。要让教师在进入企业实践之前填写实践申请表、制订相应的实践计划等,同时要安排相关人员了解教师的实际出勤情况,督促教师完成企业实践日记,并对相关案例进行收集整理,最终形成实践报告。这种全程跟踪的实践方式,需要高职院校结合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以及企业岗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待教师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对其进行专业技能测试。若考核结果不理想,可要求教师重新参加实践学习。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制定与教师薪酬以及职称评定挂钩的奖罚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切实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在企业实践中表现较好的教师,学校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只有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真正重视企业实践,才能提高实践质量,增强教师综合素质。
3.保障企业实践经费
为了推动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高职院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实践活动经费。实践活动经费不仅要针对教师,也要针对企业,要为企业提供相关补贴,让企业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能力发展平台。要通过经费支持,扶持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让教师不仅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而且抱着科研的心态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对于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学校要进行嘉奖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4.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
当教师在企业实践结束之后,企业要对教师的实践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考核教师的相关操作能力。这种企业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改变高职教师进入企业之后没人管、没人问的情况,无形之中强化教师对于下企业实践的重视程度。高职院校也要重视来自企业的评价,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同步跟进,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并借此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以促成社会范围内更为广泛的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要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认识到校企共赢对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建立合适的实践基地、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企业实践经费、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际效果,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應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困境与对策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7).
[2]谭宏,袁晓文,李守林.《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在职业院校的执行情况及对策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7(02).
[3]闫志利,李欣旖,邰牧寒.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阻力因素与动力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0).
[4]瑛娟.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实践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2).
[5]颜炼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4(15).
[6]周丽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09).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Practice Training for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Ganghua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and realize that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and discuss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appropriate practice base, improv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ensuring enterprise practice fund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reasonable enterprise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staff; enterprise practic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