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野下的“龙”和“dragon”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解构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在保护、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时候,要让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建构,破除以西方的“文化霸权”为特征的西方话语权力中心。建议给“龙”改名,这对于“龙”的形象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的重构和传播是有利的。
  关键词:解构主义;“龙”和“dragon”;文化霸权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9-023-007
  
  一、引言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解构主义,他以一种全新的批判的不破不立的目光去看待事物,引起了思想界和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德里达认为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不是一种分析。也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但解构并不是否定,它总是带着肯定的要求去看待事物,对物持有一种既怀疑又肯定的批判的态度。“解构”是一个文化时代性的特征,从字义来看,解构主义是指对于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保持一个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独立性变得更加重要,我们更要重视保护、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让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建构,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西方认识我们,让西方逐渐地以他们的方式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而应当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主动的方式,让我们的文明在当今的全球文化中拥有更大的更具影响力的一席之地!
  
  二、解构主义视野下的“龙”和“dragon”
  
  2008年北京奥运日益临近,但人们始终对“龙”落选2008奥林匹克圣火形象久久无法释怀,“中国龙”落选!而鱼,大熊猫,藏羚羊和可爱的小燕子当选!许多人对此很是纳闷,这里就关系到一个很长时间至今还没有解决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中的误读问题。“龙”在当今许多词典中被误译成“dragon”。在这儿先来分别看看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
  
  (一)中国“龙”
  先秦时,龙是一种神兽。商代时,龙是作为神人坐骑或一种祥兽出现的。《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麟、凤、龟’,谓之四灵。”
  国人的传统思维认为,非真龙天子不能称帝,而龙亦成为皇帝的专利。皇帝的身体是龙体,皇帝的脸色为龙颜,皇帝的居处叫“龙庭”,皇帝的服饰称“龙冠”、“龙服”。当今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北京故宫太和殿共有龙12654条。
  在华人看来,龙是吉祥的神物,是“四灵”之一。它是尊严的化身。华人大多有龙的情结,十二属相里有龙,有大龙、有小龙,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水嘴儿,叫龙头;灯火游动叫火龙;桂圆叫龙眼。在中国文化中,一切与龙沾上关系的事物似乎都是吉祥的象征:天上的星宿有龙星,地下的风水有龙脉。食物中有龙虾、龙眼,衣饰中有龙袍、龙冠,行具中有龙船,建筑中有龙亭,动物中有龙马,植物中有龙葵、龙柏;端午节有赛龙舟,元宵节有舞龙灯。关于龙的成语更是数不胜数:龙腾虎跃、车水马龙、画龙点睛、龙潭虎穴、成龙配套、藏龙卧虎、叶公好龙……。由此可见,“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
  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说中的“dragon”是看守财宝的怪物,类似鳄鱼,长有翅膀。口吐烈焰,生性凶残,令人望而生畏。有研究称,在西方有关屠“dragon”的故事有一千多。这些故事中的“dragon”无一例外都是邪恶的,与人类为敌,需要英雄来铲除。英国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有杀死巨大“dragon”的故事。
  在现代英语口语中,“dragon”是性情暴烈的老妇人的象征(a fierce bad-tempered old woman)。再看看“dragon”在最新权威词典里的解释吧!
  1、a large angry,imaginary animal usu,able to fly and breathe fire(附有插图)。
  (The Basic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外研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84页)。
  2、a mythical 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 In Euro-pean tradition the dragon is typically fire-breathing and tends to symbolize chaos or evil,whereas in the Far East it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associated with warer and the heavens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638页)。
  由此可见,英语的“dragon”大概有以下特征。这是一种传说中或想象中的动物,类似蜥蜴,体形庞大,性情凶猛,长着双翅。一条长尾。爪象鹰爪,通常会飞,口中喷火。
  
  (三)解构主义视野下的“龙”和“dragon”之何去何从?
  通过对比分析,很明显“龙”和“dragon”在中国和西方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许多学者和专家提出给“龙”改名,由“dragon”音译成“loong”。但也有许多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的逐步走出家门,踏入世界。在地球上有了五星红旗的一大块立足之地,中国人咳嗽一声。地球人吓一跳,“龙”的形象慢慢会被接受和理解,他们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试想一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如果哪个国家的形象是“猪”。他们无论怎么美化,怎么大力宣传,“猪”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如何的神圣!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他们始终是“猪的传人”啊!
  从“龙”英译成“dragon”历史看,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建构的结果,这就涉及到一个超越了跨文化交流界限的哲学问题:如何看待后殖民时代民族国家的自我形象的认同和重构?在西方话语中心者的眼里,原始落后和积贫积弱的东方只是—个证明了西方的强大的“他者”。西方虚构了一个适合自己利益要求的“东方”,并反过来将这个形象强加于东方,使东方纳入西方中心的权力机构,从而在语言上和文化上完成对东方的殖民和新殖民。在这个过程之中,东方语言文化再次陷入了被殖民、消灭的危险境地。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我们必须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另一方面,我们更要重视保护、发展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让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建构,破除以西方的“文化霸权”为特征的西方话语权力中心。
  1985年,“象牙海岸”这个名字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取代的是一个新的响亮的名字:“科特迪瓦”!就是因为“象牙海岸”是一个法语单词的音译!最近韩国的首都“汉城”这个称呼也被韩国人民的呼声吞没,取而代之的是“首尔”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汉城”听起来很象中国的一个小地方!他们都是通过政府征求国民的意见,然后向全世界宣布他们的决定。树立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形象。中国的“龙”就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结语
  
  全球化并非要“砸烂一个你,揉碎一个我,最后再和在一起,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四不像”,文化多元化向来为大多数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所倡导。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居民。人们对是否在多元文化中生活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把不同文化的人们连在一起的力量是动态的,不可抗拒的,而且是无处不在的。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达到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减少文化的冲击,对抗和误读,实现全球文化的和谐,是学习和研究跨文化甚至是全人类需要思考的话题。我们既要理解尊重学习不同于我们的异国异域文化,又要实现我们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中如鱼得水。美国大片《怪物史莱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为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形象,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是否也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呢?我们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我们的文化内涵,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爱好和平、谋求和谐、颂扬美好、向往幸福的理想境界,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是一门技能性课程,可是体育与其他文字学科也保持着紧密联系,跨越学科界限,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跨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28-040    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课程之间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形成课程的综合化。因此,体育教师要勇于突破模式,跨越学科界限。挖掘理想的教学资源,拓展体育
期刊
摘要:工业产品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尚不十分完备,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想、手段落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等现象。在课程体系上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实用性等一系列,使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设计单位的用人标准之间发生了较大的偏差,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学生设计表现技能方面的能力的不足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到了用人单位往往不
期刊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教育,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教育实力和地位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本文从知识管理为图书馆创造的优势着手,着重论述了高职高专图书馆应从多方面创新知识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读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第二课堂作用。  关键词:高职高专图书馆;知识管理;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
期刊
摘要: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英汉亲属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本文试将英汉亲属称谓语进行分析,并从宗教信仰角度审视了亲属称谓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异。  关键词:英汉称谓语;儒家思想;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9-020-006    前言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的称呼,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
期刊
摘要:抗震精神是全国军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的坚强不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光辉写照。更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一次伟大彰显。抗震精神是我们取得抗震胜利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无形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食粮。把抗震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这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交际语言能力培养的要求,针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文化导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32-042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精读课作为一门既重知识又重技能的综合性课程,为建构主义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建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精读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同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别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贷、勤、奖、助、补、减、免”资助体系。在这些政策中,勤工助学由于具有持续性、实践性、灵活性等优点,得到了学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学生的普遍青睐。由于贫困生数量不断增加,对勤工助学的需求持续上涨。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必须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开拓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政策性,实践性强。针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8)12-0114-036    伴随着加入WTO,中国急需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惯例,通晓进出口业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