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交际能力。要想达到这种标准,笔者尝试过多种方法,总结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归纳出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从兴趣入手,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了兴趣,不但基础知识打不扎实,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强烈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与学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具备其原来的充分含义。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尝到成功的欢乐,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如何达到此目的,就要求教师循循善诱,唤醒学生处在朦胧状态的潜意识,提高尚处在感性阶段的兴趣、爱好等,激励其转化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而学的正确动机,从而使其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英语的学习由教师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在于进行交际,所以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如此,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要力求做到学用统一,经常练习,逐步用英语占领交际阵地。随着语法、词汇量的扩大,每周我抽出一节课作为会话课,会话课的内容与每周所学内容一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善模仿,爱表演,再经过自己的充分准备,他们已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于是表演会话就成为学生崭露头角的舞台。教室成为万能场所,如餐厅、车站、医院等。学习用品则成为表演不可缺少的道具,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演员”表情自然大方,英语对话有板有眼;台上、台下思维同步,“演员”“观众”情感交融。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借助多种多样的优化组合,寓于趣味横生、令人向往的情景之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二)精心设计教学。注重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形象的表情动作表演手段,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尽量利用实物、录音机和挂图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集中其有意注意力,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把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显出理解—识记—复用—活用—交际的教学过程。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我就把大小不一的三个球摆在讲桌上,或者利用学生手中长短不一的三把直尺,或者将高矮不同的三个同学叫到黑板前,反复练习;然后让同学们总结一下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不同的用法,收效较好。
有人说:“初一英语朵朵红花,初二开始分化,初三距离更大。”为了防止分化,必须使学生的兴趣稳定而持久,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当演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努力做到面向全体。以教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the direction交际项目为例,我先和几个学生分角色进行排练,然后到班上作示范表演。在课上鼓励其他同学自愿登台,展示各自的才能,让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声情并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稳定和发展。
二、强化基本功训练
(一)把好语音关。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对于初一新生,教师更应勤纠正、严要求。为了使学生读好每一个读音,我经常要求他们“掌握要领、观察口型、模仿口型、听辨语音”。经过多次示范,让学生细心体会直到发音正确为止。我结合不同的读音对相应的音标词进行训练,同时结合读音穿插那些口语、小诗等,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拼读过后,再集中进行一次词汇学习,把好朗诵关,最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拼读所学课本后的总词汇表。
语音训练要持之以恒,否则只能是前功尽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单词的拼法和读音之间的关系,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拼读规律,逐步培养他们根据单词的拼法判断其读音和根据读音记其拼法的能力。因此,在单词教学中教师不能为教单词而教单词,而是以旧带新,以新单词复习旧知识。如在教“week”时,我先让学生复习tree,sheep等单词,然后让学生根据旧单词总结“ee”的读音,进而推断出“week”的读音,利用新旧知识相同的因素做到温故知新,常学常新。把单词串成串来学也是训练语音的一种好方法,如学horse时把类似的单词总结一下;学习sunny时,把表达“大气”的词回想一下,这样既学习了生词又复习了旧词,还便于记忆。
(二)狠抓落实。落实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艰苦而又重要的环节,应从“词汇”、“课文”、“口试”三方面着手。
一是勤反馈。对词汇应天天听写,一课一测。要求学生对一个单词应写出其几种形式,即“单词、单标、词性、中文”。目的在于让学生看清音与形之间的联系,掌握一词多义和兼类词,以便今后的学习。
二是积累語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语言积累的重要作用。学英语也是如此,对于学习过的课文,教师应根据内容的不同,挑选有代表性的课文让学生背诵;对于不要求背诵的课文则应让学生记住其常用表达法及其俗语。在骨干的带动下,同学们都行动起来了,连后进生也掌握得很好。
三、加强对话练习
一个人无论掌握的基础知识多么扎实,如果不能交际运用那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因此,“听、说、读、写”要全面训练,不同教学阶段要有所侧重,发挥“听、说”作用,注意口语领先,最后突出阅读。因此,“听、说”应成为主要训练手段。教师可采取定期进行测评;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同学之间练习对话,不但在课上而且在课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表演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等不同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把老师当成拐杖,造成高分低能的被动局面,教师必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后,为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一)重点点拨,做好铺垫。为学生预习扫清障碍,每讲一单元,首先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归纳词汇的用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单元预习,提出问题;教师再利用教学磁带,做听力训练,以达到听的要求。同时,也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预习的内容。这样从基础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阅读整体理解的好习惯,以提高其自学能力。
(二)为防止两极分化,开设小课堂。为了防止两极分化,教师要经常组织学习较差的学生,开设小课堂,把单元的重点句型、词组和语法知识再重点讲解。并单独给他们出一些练习、小测验,进行阶段反馈,不仅能把他们落下的课补上,还能使之跟上下一段的学习。
(三)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每学一个单元,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练习写小短文,从几句话开始,由易到难,从少到多,逐步积累,不断提高。如:在学习一册中的“自我介绍”、“我的卧室”、“我的家庭”时,我就让学生写出相应的介绍说明性短文。学习了“一封信”后让学生试着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对于一篇篇短文教师不是全批全改,而是召开专题会,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的短文,由同学评析,老师总结。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最后由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从兴趣入手,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了兴趣,不但基础知识打不扎实,更谈不上培养能力。强烈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与学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整体,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具备其原来的充分含义。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尝到成功的欢乐,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如何达到此目的,就要求教师循循善诱,唤醒学生处在朦胧状态的潜意识,提高尚处在感性阶段的兴趣、爱好等,激励其转化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而学的正确动机,从而使其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英语的学习由教师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在于进行交际,所以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作为交际工具来学。如此,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要力求做到学用统一,经常练习,逐步用英语占领交际阵地。随着语法、词汇量的扩大,每周我抽出一节课作为会话课,会话课的内容与每周所学内容一致。初中阶段的学生善模仿,爱表演,再经过自己的充分准备,他们已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于是表演会话就成为学生崭露头角的舞台。教室成为万能场所,如餐厅、车站、医院等。学习用品则成为表演不可缺少的道具,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演员”表情自然大方,英语对话有板有眼;台上、台下思维同步,“演员”“观众”情感交融。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借助多种多样的优化组合,寓于趣味横生、令人向往的情景之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二)精心设计教学。注重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形象的表情动作表演手段,使学生获得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尽量利用实物、录音机和挂图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集中其有意注意力,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把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显出理解—识记—复用—活用—交际的教学过程。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我就把大小不一的三个球摆在讲桌上,或者利用学生手中长短不一的三把直尺,或者将高矮不同的三个同学叫到黑板前,反复练习;然后让同学们总结一下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不同的用法,收效较好。
有人说:“初一英语朵朵红花,初二开始分化,初三距离更大。”为了防止分化,必须使学生的兴趣稳定而持久,教师则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当演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努力做到面向全体。以教asking the way and giving the direction交际项目为例,我先和几个学生分角色进行排练,然后到班上作示范表演。在课上鼓励其他同学自愿登台,展示各自的才能,让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声情并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稳定和发展。
二、强化基本功训练
(一)把好语音关。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对于初一新生,教师更应勤纠正、严要求。为了使学生读好每一个读音,我经常要求他们“掌握要领、观察口型、模仿口型、听辨语音”。经过多次示范,让学生细心体会直到发音正确为止。我结合不同的读音对相应的音标词进行训练,同时结合读音穿插那些口语、小诗等,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拼读过后,再集中进行一次词汇学习,把好朗诵关,最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拼读所学课本后的总词汇表。
语音训练要持之以恒,否则只能是前功尽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单词的拼法和读音之间的关系,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拼读规律,逐步培养他们根据单词的拼法判断其读音和根据读音记其拼法的能力。因此,在单词教学中教师不能为教单词而教单词,而是以旧带新,以新单词复习旧知识。如在教“week”时,我先让学生复习tree,sheep等单词,然后让学生根据旧单词总结“ee”的读音,进而推断出“week”的读音,利用新旧知识相同的因素做到温故知新,常学常新。把单词串成串来学也是训练语音的一种好方法,如学horse时把类似的单词总结一下;学习sunny时,把表达“大气”的词回想一下,这样既学习了生词又复习了旧词,还便于记忆。
(二)狠抓落实。落实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艰苦而又重要的环节,应从“词汇”、“课文”、“口试”三方面着手。
一是勤反馈。对词汇应天天听写,一课一测。要求学生对一个单词应写出其几种形式,即“单词、单标、词性、中文”。目的在于让学生看清音与形之间的联系,掌握一词多义和兼类词,以便今后的学习。
二是积累語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语言积累的重要作用。学英语也是如此,对于学习过的课文,教师应根据内容的不同,挑选有代表性的课文让学生背诵;对于不要求背诵的课文则应让学生记住其常用表达法及其俗语。在骨干的带动下,同学们都行动起来了,连后进生也掌握得很好。
三、加强对话练习
一个人无论掌握的基础知识多么扎实,如果不能交际运用那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因此,“听、说、读、写”要全面训练,不同教学阶段要有所侧重,发挥“听、说”作用,注意口语领先,最后突出阅读。因此,“听、说”应成为主要训练手段。教师可采取定期进行测评;利用新教材的特点,同学之间练习对话,不但在课上而且在课下,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表演对话;听录音回答问题等不同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了避免学生把老师当成拐杖,造成高分低能的被动局面,教师必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开阔视野、丰富头脑。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后,为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一)重点点拨,做好铺垫。为学生预习扫清障碍,每讲一单元,首先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归纳词汇的用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单元预习,提出问题;教师再利用教学磁带,做听力训练,以达到听的要求。同时,也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预习的内容。这样从基础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阅读整体理解的好习惯,以提高其自学能力。
(二)为防止两极分化,开设小课堂。为了防止两极分化,教师要经常组织学习较差的学生,开设小课堂,把单元的重点句型、词组和语法知识再重点讲解。并单独给他们出一些练习、小测验,进行阶段反馈,不仅能把他们落下的课补上,还能使之跟上下一段的学习。
(三)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每学一个单元,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练习写小短文,从几句话开始,由易到难,从少到多,逐步积累,不断提高。如:在学习一册中的“自我介绍”、“我的卧室”、“我的家庭”时,我就让学生写出相应的介绍说明性短文。学习了“一封信”后让学生试着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对于一篇篇短文教师不是全批全改,而是召开专题会,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的短文,由同学评析,老师总结。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最后由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