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的“金字招牌”

来源 :农产品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寿光市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产业是寿光的支柱产业,自1989年开始发展蔬菜大棚以来,全市共有日光温室14.6万个、拱棚2.7万个,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蔬菜已经成为寿光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
  今年4月,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山东寿光举行,开启寿光蔬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从买“洋种子”到打造种业“硅谷”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曾经是中国蔬菜高质高效发展的痛点。以往,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优良品种,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
  2011年前的十年间,寿光的蔬菜发展也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上世纪末,全球顶尖的种子公司纷纷进驻寿光,因为产量高、效益好,进口种子迅速取代了国产种子。
  寿光人深知种子的力量。
  近年来,寿光市以打造“全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为抓住种子话语权,寿光自2012年开始相继出台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目前,寿光本地育种研发主体日益多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纷纷涌现。
  在寿光博收种业公司的育种大棚里,记者现场摘下一枚甜椒,将汁水滴进甜度计,数字显示含糖度高达9.3。据介绍,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星云”水果椒,不仅甜度高,同等质量下其维C含量可与猕猴桃媲美。此外,公司的拳头产品还有“辉腾”“旗舰”“圣宴”等番茄系列。这得益于公司坚持走独立知识产权新育种之路,就在去年,公司还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包含现代分子标记实验室等在内的一整套设施,进一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
  为突出企业在蔬菜种业研发中心的主体地位。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寿光市政府连续出台3项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推动。2020年3月,寿光市又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蔬菜种业创新发展,扶持企业繁育加工推广,吸引蔬菜种业企业落户。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寿光的育种企业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始集中发力自主育种技术。
  年近60的刘树森是山东寿光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打破国外垄断局面。2010年起,刘树森和技术团队全心投入到新品种研发。目前,企业主推的番茄、辣椒、西瓜、甜瓜等品种,具有高产、高抗等特点。2020年,企业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有35个。
  出政策还要引智力!
  为保证育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寿光市建成投用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研发中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0多家国家级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寿光研发中心等相继落户。目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7个课题组在寿光开展工作,累计开展8830个蔬菜品种、新组合的试验示范与展示观摩工作,11项国家级课题落户寿光,育成蔬菜新品种13个,其中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
  据了解,从新世纪以来的自主探索到2010年之后的系统推进,寿光先后实施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种业科技创新工程、种业品牌工程以及现代种业人才培养工程等,让设施蔬菜产业有了一个强劲有力的“中国芯”。目前,全市已带动发展从事种子生产经营企业74家,研发企业19家,培育新品种140个,年育苗能力达17亿株以上,种子交易额19亿元以上。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已由2010年之前的54%提升到现在的80%。
  从种蔬菜到定标准
  黄色的粘虫板、正艳的番茄花、授粉的小熊蜂……山东省寿光市金投田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吊蔓、打叉。“你看这番茄棵子长得多壮,叶片发黑,也没什么病虫害,这都是按照标准化种植带来的好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工作时还分不清灰霉病和灰叶斑,之后技术专家下来指导,我们很快弄懂了这些病虫害,种植技术又提高了一大截,这让我们的西红柿口感好、颜色正、营养价值高、精品果多,质量过硬,价格上来了,品牌也提升了。”
  标准是质量兴农的基石,是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寿光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目前,中心已经完成了蔬菜质量标准数据库建设,收集梳理相关标准2369条,先后编制了涉及37种蔬菜的日光温室建设、实用技术、产品安全等54项生产技术规范,启动了2项国家標准、12项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编制工作,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在中心推动下,由67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组成的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也于2019年7月成立。
  “在相关蔬菜标准起草和制定过程中,我们向大量菜农、种植企业、基层技术人员征求意见。通过广泛收集数据,统计和修正,再次征求种植户意见,再经过专家审核审定,逐渐形成各方认可的行业标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标准起草负责人胡永军说。
  此外,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还建成了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与分析实验室。该实验室累计完成18种番茄和13种黄瓜感官评价试验和指标测定。“实验室是让消费者从色、香、味、形、触多个维度对蔬菜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筛选出消费者喜爱的品质指标参数,再借助仪器对这些指标成分一一分析检测,从而把抽象的蔬菜品质指标用数字表达出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认证科负责人高珏晓说。
  目前寿光市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大型蔬菜生产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已经遍布全国,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可以说,寿光在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上从不“藏着掖着”,而是积极向全国分享先进种植经验。   从设施农业到智慧农业
  寿光是我国暖冬式大棚的发祥地,从第一代大棚到如今的第七代大棚,寿光农业早已从之前简单的设施大棚发展到了“云”上智慧农业。
  从最初的“土棚子”到嫁接互联网的第七代大棚——“云棚”,寿光蔬菜种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当地农民只要点开手机APP,就能随时看到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数据,能用手机遥控卷帘、放风、浇水等,在家喝着茶、哄着孩子就能办了。
  “云棚”的出现,让寿光蔬菜生产从设施农业迈向了“智慧农业”。一方面是劳动强度的降低,菜农们挺直了腰板。另一方面是实现了对光、温、水、气、肥等生产要素的精准调节,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寿光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70%。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集成推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除了蔬菜大棚更新换代之外,寿光还探索建起了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规划设计,应用了120多项专利技术,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智能调控、智能工厂、多功能机器人等尖端设备一应俱全。
  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为全国蔬菜生产竖起了全新的“风向标”。智慧种菜的高效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回乡发展。
  “这两个大棚是我2019年底新建的,每个都长260米,宽45米,总占地35亩。”在洛城街道,30多岁的年轻菜农李吉祥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新大棚安装了物联网管理、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自动控制、轨道运输等新设备、新技术,现在手机是最主要的农具。”
  谈及为何选择返乡种大棚?李吉祥告诉记者,一是在外打工不如父母在家种大棚收入高;二是寿光近年来推动新型大棚建设,新大棚棚体高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三是寿光农村条件大幅改善,蔬菜产业势头强劲,生活方便,收入有保障。“新建的两个大棚建棚投入在120万元左右,到现在生产了还不到一季,俺已经净挣了29万元。你看,回村当个‘棚二代’,这条路子走对了。”李吉祥自豪地说。
  如今,寿光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年轻人选择返乡成为“棚二代”,近年来,寿光市新建智能化大棚80万平方米。
  一个新建大棚,就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生產车间。寿光通过推广新大棚,在三个方面聚焦发力,大幅提升了设施蔬菜生产智慧化水平。同时,寿光全面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全域网格化监管,对全市所有蔬菜大棚和市场经营主体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建成了覆盖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可追溯体系。
  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寿光市发布了寿光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口号“健康中国菜篮子”,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全民健康的理念高度匹配,彰显出“寿光蔬菜”的品质和品牌价值。在打造“种业硅谷”、推动标准制订、发展智慧农业等方面持续发力的山东寿光,应该配得上“健康中国菜篮子”这一口号!
其他文献
此刻,风姿绰约的荷就在我的视野里漫溢开来,那样恣睢,那样无拘无束!于是,叶海漫漫,花海漫漫,心海也漫漫。  荷,本是属于江南,屬于水乡的;而今,却能在塞北边地、燕山脚下的避暑山庄里看到如此满满一池的荷,怎不令人惊喜!正值盛夏清晨,一场朝雨过后。一柄柄荷叶似浅浅大大的碧玉碗,盛满了晶莹剔透的珍珠,摇来晃去。而亭亭玉立于其上的粉一朵白一朵的荷花,则在晨风中翩翩起舞着了;白的圣洁,红的娇艳,一派端庄贤淑
期刊
在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去杠杆化会导致资产价格水平下降、利率市场化,最终会使得房地产市场流动性问题凸显,从而加大了公司的运营风险。本文结合去杠杆化下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对现金流量管理的需求,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在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故高效合理的现金流量管理应对策略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不可或缺。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间交易往来日益频繁,应收账款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然而,在应收账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同时,其风险性也不容忽视。在实务中,由于应收账款发生频繁、范围广、管理难度较大,应收账款舞弊容易成为会计舞弊的常用手段。许多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采取各种方式扭曲应收账款的真实账面水平,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严重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介绍了应收账款的舞弊特点及成因,分析应收账款舞弊的一般特征表现和背后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