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夜漫漫、拥炉取暖,任窗外白雪飘落,内心却充满了惬意与满足??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心生向往?而要享受这种温情,手炉是一样必不可少的道具。
美得神秘
提到古玩,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会集中在瓷器、玉器、青铜器、字画这几大门类上。诚然,我们不能去否定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过依照笔者所感,上述这些门类之所以众所周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被开发认识得早,并且不乏后来者前赴后继地去探索、去研究,因而使得有关这几种门类的古玩文化日趋完整,从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但在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会有很多未知领域被人们不断发掘、考证、探究、认知,使得其精美贵重的价值逐渐得到社会主流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手炉就是其中之一。
笔者多年与手炉相伴,也从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每每仔细观察,感觉手炉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之美都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变幻无穷,以至于很难用语言来表现,可堪称古旧工艺之最。我时常想,人们之所以没有过早地开发认识它,或许是因为它的曲高和寡,也可能因为它的文化内涵深奥。不管怎样,总会因为它的独到之美,因为它是个未知领域而显得越发神秘,因而也越凸显出收藏它的意义。可以说,对手炉怎样描绘也不过分,无论是从包浆、造型、纹饰等角度欣赏,还是从制作工艺到款识方面进行研究,都是那么丰富多彩、无所不及。
而在欣赏之余,对于手炉,笔者早已产生了真情实感,同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感慨:这么美的东西,不被知晓、不被了解,真的太可惜了。于是,为手炉“正名”似乎成了第一要务。
“雅玩”出身“官窑”
从字面上来理解,手炉自发明问世那天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取暖。准确地讲,是焐手,即在寒冷之时保持双手的温暖,进而灵活自如地活动。当然,也有部分作为殿堂摆设,使其散发温热。这种用作装饰物件的炉更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同时也印证了手炉具备的两重性,即兼具使用与观赏价值,至于哪个方面体现得更突出,这要取决于炉主。
有关手炉的“出身”,我们不妨参照瓷器,民间对此早有“民窑”、“官窑”之分,而且平民百姓也可以普遍使用。依照笔者的考证,如果以此来定位手炉,则以“官窑”居多,因为它出身于官府,且百姓用不起或者不会轻易去用。它作为上层人物的观赏之物,可定为“雅玩”,从某种程度上比较,更胜瓷器一筹,应与字画、文房用品、观赏摆件和饰品相媲美。
这样的定位不是没有依据。从史料记载的手炉出土于皇室,到传说中的手炉出身于官府,都可以证明手炉从诞生那天起就打上了“官家”的烙印。从为数不多的史料,图片,文字记载中我们恰恰可以给手炉的使用人群作出定位,即达官贵人、宫廷小姐、大家闺秀、文学雅士、读书人、小姐陪嫁、皇家随葬品。
身份不同?使用有讲究
在唐代,手炉器型以“簋之属为之”,既有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也有那种款式小型,内置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手炉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灸火”。白居易的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短短的20个字将隆冬欲雪之夜与友人围炉对酒的情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时,手炉是文人诗意勃发的见证。
而在俞樾《茶香室三钞,神佛中画帝后像》中,引《图画见闻志》称:“景佑中有画僧于市中见旧功德一幅,乃慈氏菩萨像,左边一人执手炉,遂以半千售之,持炉入内,阎都知一见惊曰:执香炉者,使帝圣御像也。”这里所说的“手炉”则是僧人做法事时手中端的那种有柄香炉。这可看作是辞源中对手炉解释的实物证明。
据悉,1984年8月,在无锡发掘了一座明代华师伊夫妇合葬墓,其中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明代工艺品,这当中就包括两件鎏金铜手炉——一件盖部镂成如意纹和万字纹,一件镂成六瓣花纹和圆孔。这又可以作为明代皇家使用手炉殉葬的佐证。据考证,旧时达官贵人在其居住的高堂大殿中的条案或八仙桌上摆放一手炉,材质精良、包浆油亮、精雕细琢、造型优美,更显其主人雍容华贵。炉内放炭火,散发温热,经久不息。不过,如今的我们要想再觅此情景,恐怕只能在《康熙王朝》这样的电视连续剧中来追寻了。
除了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以外,手炉也是大家闺秀们冬日不可或缺的宠爱之一。旧时宫中的小姐大都习惯随身藏一小巧玲珑、轻薄剔透之袖炉,炉内放一炭球,吞于袖中,出入宫廷尽显大家闺秀之娇媚。我们可以从《红楼梦》、《扬州梦》等一些文学名著中发现常有关于手炉的描述。比如《红楼梦》第八回有这么一段话:“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接了,抱在怀中”。而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贾母和凤姐手握珐琅手提式手炉,更成了体现其身份的象征。另外,在古代的绘画作品中,也不乏手炉的身影。例如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绘有12幅《月漫清游》。在“寒夜探梅”一画中,有一位贵妇人怀抱一金色手炉,其纤细白嫩的手露在袖外,置于手炉之上;在另一幅“踏雪寻诗”画中,穿一身黑色裘皮大衣、头戴貂帽的贵妇人手拎一铜制手炉,侍女为其撑伞,踏雪前去赴诗会。这两幅画形象描述出清代宫廷小姐与贵妇人使用手炉的品位与特征。
使用手炉的款式和人群也有讲究。手提炉者一般为书香门第,求学来去途中,有暖炉相伴,每到一地,身飘暖意,以防冻手而难于操笔;手捧炉的多为文学雅士,炉捧手中暖人心,娓娓道来叙家理,人也与炉融为一体,如此温馨;使用烘炉时多是家人、亲朋围坐在炉前,烤衣烘裳、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据此而知,在古代,手炉不失为各阶层人士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但不论你属于哪一类人群,能够用上手炉,都是一种身份地位、文化品位的象征。
历代人们喜爱手炉,都不忘拓展它的功用。早在唐代,手炉除了用作焐手取暖外,有时也用作熏香,比如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中写道:“丫头们又拿了个手炉,烧了块炭,抓了一把香烧着??”这里就是用来熏屋子、去恶味。
直到明清时期,手炉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真正进入了手炉史上的辉煌期。在清代,手炉也是皇室的常备之物,除宫内使用之外,也会作为恩宠之物赏赐给臣子属下。据清宫《皇太后六旬庆典》档案所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准备了大批赠品,其中便有铜手炉1500个。这说明手炉被历代贵族人群使用的同时,已经在不断拓展它的功能并注重了它的观赏价值。 民国年间,手炉在民间渐为普遍,有老年人在忆儿时情形时,常提到家中手炉,或大或小、或简或繁。当时对他们来说,手炉既可取暖,又可玩赏,可谓“掌中之宝”。这也是全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日益普及。但任何时候,手炉均不会普遍存在贫民百姓家中。
依据不同使用者的档次和炉的材质、做工等,手炉分为特品、(极品)高、中、低档,并根据使用者不同而赋予炉体丰富广博的内涵,通过精美之图案来表现,使其使用与观赏价值皆具,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研究领域。一只上品手炉,大都表现为几层功,且錾刻、透雕、镂雕兼有,刀工娴熟,刀法流畅,浑然一体,无脱节感。炉身、炉盖严丝合缝,开合方便;耳轴与提梁活动自如但不松动。人们评价手炉,首要的就是看它的工艺,这是关键。制炉工艺表现复杂完美,工匠们千刀万刻、千锤万敲,一锤一刀,惟妙惟肖。它需要技术,更需要毅力!从设计构思到制炉的过程,定是画家与工匠净化心灵、追求艺术之美的过程,该没错吧?(文中所有藏品均藏于中国手炉文化博物馆)
黄铜“大官印”方形单梁手炉
此炉形似官印,带有霸气,应该为蒙古王爷所用。炉身画面布局合理,刻工规整仔细,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炉底工整刻有“张鸣岐制”四字印章款识,无疑是明代手炉家张鸣岐的经典之作。
黄铜“松竹梅”纹饰“蒙古包”型单梁手炉
该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集錾刻中浮雕、镂雕、透雕于一体,完美地表现了整体的文化寓意。炉身刻有诗文,字迹工整秀美,足见工匠书法之功力。炉身诗文处刻有规范的款识,更显其高雅别致。从材质到工艺,从造型到纹饰,从包浆到款识,均显示明代工艺特色,是罕见的手炉珍品。
紫铜花卉几何纹饰方形单梁手炉
整体美观素雅,各部位比例适中,精致。炉身呈酱紫色的传世包浆,深邃油亮。炉盖采用几何纹饰,均匀地刻满圆形花卉,规矩大方;刀工细腻、刀法流畅,工整秀美。该炉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是典型的文人用品,炉底刻有规范工整的“鸣岐”二字款,系明代手炉家张鸣岐制作。炉虽精巧,又不失结实耐压,是“张炉”特点的体现,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1.白铜“刘海戏金蟾”长方形双梁手炉
该炉为银白铜质,细腻滑润,呈现漂亮的银色绸缎般的感觉。炉盖上完整地表现了“刘海戏金蟾”的图案,做工非常精细,力度均匀,有些地方可与微雕相媲美。人物表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爱至极。炉身圆润饱满,过渡自然;精巧的双梁嵌在一对漂亮的如意耳上,非常得体,更增添了此炉的靓丽。定是浪荡公子玩耍之物,属炉中佳品。
2.白铜烧蓝“八仙过海”圆形单梁手炉
该炉选用银白铜,材质细腻且有光泽。炉身六个开光面上加烧蓝来突出显现,上刻“八仙过海”纹饰,情节完整,刻画活灵活现。炉内带有长条式“补子”,表现出典型的乾隆年制品特征,应为文人享用,是件绝世珍品。美中不足的是,炉的一只耳曾惨遭破坏,原本的炉盖被换,留下了永久遗憾。
3.黄铜“十六棱瓜瓣”圆形双梁手炉
金子般的颜色和美丽的造型,工艺精美绝伦,寓意完美深刻。该炉材质好、做工细、造型奇、包浆美,是手炉极品。
4.红铜“八卦”圆形双耳手炉
该炉选用红铜材质,经数年精心呵护,包浆格外油亮并泛出纯正的枣红色,十分抢眼。此炉最引人注目的是炉肩处刻有“八卦”纹饰,端正规矩,整齐有序。整个炉体几部分做工均是那么到位和无可挑剔。此炉带有明显宗教色彩,大概是僧人做法事时熏香所用,且如此精美,定为高僧拥有。
5.红铜花卉纹饰椭圆单梁手炉
该炉小巧玲珑,约有一两重。形似一只大而周正的鸭蛋。炉全身用针织套包裹,历经数年完好无缺。小炉仅暴露在外的炉盖为橙黄色,上面刻有精细漂亮的网眼,炉盖的正中刻有一束梅花,细致入微,连花蕊都清晰可见。花瓣及枝叶的合理搭配也尽显其美。它是宫中小姐随身携带使用的。
红铜“十六瓣”圆形双梁手炉
该炉包浆深邃油亮,应为传世佳品。周身刻有寿纹,且以不同写法的“寿”字来表现,更显其文化内涵。一定是上层人士祝寿所作之礼品。在双细线圈起的图章形中工整刻有篆字体“潘祥丰制”,定是清代手炉大家之杰作,非常难得。
美得神秘
提到古玩,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会集中在瓷器、玉器、青铜器、字画这几大门类上。诚然,我们不能去否定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过依照笔者所感,上述这些门类之所以众所周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被开发认识得早,并且不乏后来者前赴后继地去探索、去研究,因而使得有关这几种门类的古玩文化日趋完整,从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但在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会有很多未知领域被人们不断发掘、考证、探究、认知,使得其精美贵重的价值逐渐得到社会主流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手炉就是其中之一。
笔者多年与手炉相伴,也从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每每仔细观察,感觉手炉的造型、纹饰、制作工艺之美都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变幻无穷,以至于很难用语言来表现,可堪称古旧工艺之最。我时常想,人们之所以没有过早地开发认识它,或许是因为它的曲高和寡,也可能因为它的文化内涵深奥。不管怎样,总会因为它的独到之美,因为它是个未知领域而显得越发神秘,因而也越凸显出收藏它的意义。可以说,对手炉怎样描绘也不过分,无论是从包浆、造型、纹饰等角度欣赏,还是从制作工艺到款识方面进行研究,都是那么丰富多彩、无所不及。
而在欣赏之余,对于手炉,笔者早已产生了真情实感,同时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感慨:这么美的东西,不被知晓、不被了解,真的太可惜了。于是,为手炉“正名”似乎成了第一要务。
“雅玩”出身“官窑”
从字面上来理解,手炉自发明问世那天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取暖。准确地讲,是焐手,即在寒冷之时保持双手的温暖,进而灵活自如地活动。当然,也有部分作为殿堂摆设,使其散发温热。这种用作装饰物件的炉更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同时也印证了手炉具备的两重性,即兼具使用与观赏价值,至于哪个方面体现得更突出,这要取决于炉主。
有关手炉的“出身”,我们不妨参照瓷器,民间对此早有“民窑”、“官窑”之分,而且平民百姓也可以普遍使用。依照笔者的考证,如果以此来定位手炉,则以“官窑”居多,因为它出身于官府,且百姓用不起或者不会轻易去用。它作为上层人物的观赏之物,可定为“雅玩”,从某种程度上比较,更胜瓷器一筹,应与字画、文房用品、观赏摆件和饰品相媲美。
这样的定位不是没有依据。从史料记载的手炉出土于皇室,到传说中的手炉出身于官府,都可以证明手炉从诞生那天起就打上了“官家”的烙印。从为数不多的史料,图片,文字记载中我们恰恰可以给手炉的使用人群作出定位,即达官贵人、宫廷小姐、大家闺秀、文学雅士、读书人、小姐陪嫁、皇家随葬品。
身份不同?使用有讲究
在唐代,手炉器型以“簋之属为之”,既有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也有那种款式小型,内置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手炉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灸火”。白居易的诗中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短短的20个字将隆冬欲雪之夜与友人围炉对酒的情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时,手炉是文人诗意勃发的见证。
而在俞樾《茶香室三钞,神佛中画帝后像》中,引《图画见闻志》称:“景佑中有画僧于市中见旧功德一幅,乃慈氏菩萨像,左边一人执手炉,遂以半千售之,持炉入内,阎都知一见惊曰:执香炉者,使帝圣御像也。”这里所说的“手炉”则是僧人做法事时手中端的那种有柄香炉。这可看作是辞源中对手炉解释的实物证明。
据悉,1984年8月,在无锡发掘了一座明代华师伊夫妇合葬墓,其中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明代工艺品,这当中就包括两件鎏金铜手炉——一件盖部镂成如意纹和万字纹,一件镂成六瓣花纹和圆孔。这又可以作为明代皇家使用手炉殉葬的佐证。据考证,旧时达官贵人在其居住的高堂大殿中的条案或八仙桌上摆放一手炉,材质精良、包浆油亮、精雕细琢、造型优美,更显其主人雍容华贵。炉内放炭火,散发温热,经久不息。不过,如今的我们要想再觅此情景,恐怕只能在《康熙王朝》这样的电视连续剧中来追寻了。
除了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以外,手炉也是大家闺秀们冬日不可或缺的宠爱之一。旧时宫中的小姐大都习惯随身藏一小巧玲珑、轻薄剔透之袖炉,炉内放一炭球,吞于袖中,出入宫廷尽显大家闺秀之娇媚。我们可以从《红楼梦》、《扬州梦》等一些文学名著中发现常有关于手炉的描述。比如《红楼梦》第八回有这么一段话:“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接了,抱在怀中”。而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贾母和凤姐手握珐琅手提式手炉,更成了体现其身份的象征。另外,在古代的绘画作品中,也不乏手炉的身影。例如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绘有12幅《月漫清游》。在“寒夜探梅”一画中,有一位贵妇人怀抱一金色手炉,其纤细白嫩的手露在袖外,置于手炉之上;在另一幅“踏雪寻诗”画中,穿一身黑色裘皮大衣、头戴貂帽的贵妇人手拎一铜制手炉,侍女为其撑伞,踏雪前去赴诗会。这两幅画形象描述出清代宫廷小姐与贵妇人使用手炉的品位与特征。
使用手炉的款式和人群也有讲究。手提炉者一般为书香门第,求学来去途中,有暖炉相伴,每到一地,身飘暖意,以防冻手而难于操笔;手捧炉的多为文学雅士,炉捧手中暖人心,娓娓道来叙家理,人也与炉融为一体,如此温馨;使用烘炉时多是家人、亲朋围坐在炉前,烤衣烘裳、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据此而知,在古代,手炉不失为各阶层人士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但不论你属于哪一类人群,能够用上手炉,都是一种身份地位、文化品位的象征。
历代人们喜爱手炉,都不忘拓展它的功用。早在唐代,手炉除了用作焐手取暖外,有时也用作熏香,比如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中写道:“丫头们又拿了个手炉,烧了块炭,抓了一把香烧着??”这里就是用来熏屋子、去恶味。
直到明清时期,手炉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且真正进入了手炉史上的辉煌期。在清代,手炉也是皇室的常备之物,除宫内使用之外,也会作为恩宠之物赏赐给臣子属下。据清宫《皇太后六旬庆典》档案所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准备了大批赠品,其中便有铜手炉1500个。这说明手炉被历代贵族人群使用的同时,已经在不断拓展它的功能并注重了它的观赏价值。 民国年间,手炉在民间渐为普遍,有老年人在忆儿时情形时,常提到家中手炉,或大或小、或简或繁。当时对他们来说,手炉既可取暖,又可玩赏,可谓“掌中之宝”。这也是全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日益普及。但任何时候,手炉均不会普遍存在贫民百姓家中。
依据不同使用者的档次和炉的材质、做工等,手炉分为特品、(极品)高、中、低档,并根据使用者不同而赋予炉体丰富广博的内涵,通过精美之图案来表现,使其使用与观赏价值皆具,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研究领域。一只上品手炉,大都表现为几层功,且錾刻、透雕、镂雕兼有,刀工娴熟,刀法流畅,浑然一体,无脱节感。炉身、炉盖严丝合缝,开合方便;耳轴与提梁活动自如但不松动。人们评价手炉,首要的就是看它的工艺,这是关键。制炉工艺表现复杂完美,工匠们千刀万刻、千锤万敲,一锤一刀,惟妙惟肖。它需要技术,更需要毅力!从设计构思到制炉的过程,定是画家与工匠净化心灵、追求艺术之美的过程,该没错吧?(文中所有藏品均藏于中国手炉文化博物馆)
黄铜“大官印”方形单梁手炉
此炉形似官印,带有霸气,应该为蒙古王爷所用。炉身画面布局合理,刻工规整仔细,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炉底工整刻有“张鸣岐制”四字印章款识,无疑是明代手炉家张鸣岐的经典之作。
黄铜“松竹梅”纹饰“蒙古包”型单梁手炉
该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集錾刻中浮雕、镂雕、透雕于一体,完美地表现了整体的文化寓意。炉身刻有诗文,字迹工整秀美,足见工匠书法之功力。炉身诗文处刻有规范的款识,更显其高雅别致。从材质到工艺,从造型到纹饰,从包浆到款识,均显示明代工艺特色,是罕见的手炉珍品。
紫铜花卉几何纹饰方形单梁手炉
整体美观素雅,各部位比例适中,精致。炉身呈酱紫色的传世包浆,深邃油亮。炉盖采用几何纹饰,均匀地刻满圆形花卉,规矩大方;刀工细腻、刀法流畅,工整秀美。该炉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是典型的文人用品,炉底刻有规范工整的“鸣岐”二字款,系明代手炉家张鸣岐制作。炉虽精巧,又不失结实耐压,是“张炉”特点的体现,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1.白铜“刘海戏金蟾”长方形双梁手炉
该炉为银白铜质,细腻滑润,呈现漂亮的银色绸缎般的感觉。炉盖上完整地表现了“刘海戏金蟾”的图案,做工非常精细,力度均匀,有些地方可与微雕相媲美。人物表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爱至极。炉身圆润饱满,过渡自然;精巧的双梁嵌在一对漂亮的如意耳上,非常得体,更增添了此炉的靓丽。定是浪荡公子玩耍之物,属炉中佳品。
2.白铜烧蓝“八仙过海”圆形单梁手炉
该炉选用银白铜,材质细腻且有光泽。炉身六个开光面上加烧蓝来突出显现,上刻“八仙过海”纹饰,情节完整,刻画活灵活现。炉内带有长条式“补子”,表现出典型的乾隆年制品特征,应为文人享用,是件绝世珍品。美中不足的是,炉的一只耳曾惨遭破坏,原本的炉盖被换,留下了永久遗憾。
3.黄铜“十六棱瓜瓣”圆形双梁手炉
金子般的颜色和美丽的造型,工艺精美绝伦,寓意完美深刻。该炉材质好、做工细、造型奇、包浆美,是手炉极品。
4.红铜“八卦”圆形双耳手炉
该炉选用红铜材质,经数年精心呵护,包浆格外油亮并泛出纯正的枣红色,十分抢眼。此炉最引人注目的是炉肩处刻有“八卦”纹饰,端正规矩,整齐有序。整个炉体几部分做工均是那么到位和无可挑剔。此炉带有明显宗教色彩,大概是僧人做法事时熏香所用,且如此精美,定为高僧拥有。
5.红铜花卉纹饰椭圆单梁手炉
该炉小巧玲珑,约有一两重。形似一只大而周正的鸭蛋。炉全身用针织套包裹,历经数年完好无缺。小炉仅暴露在外的炉盖为橙黄色,上面刻有精细漂亮的网眼,炉盖的正中刻有一束梅花,细致入微,连花蕊都清晰可见。花瓣及枝叶的合理搭配也尽显其美。它是宫中小姐随身携带使用的。
红铜“十六瓣”圆形双梁手炉
该炉包浆深邃油亮,应为传世佳品。周身刻有寿纹,且以不同写法的“寿”字来表现,更显其文化内涵。一定是上层人士祝寿所作之礼品。在双细线圈起的图章形中工整刻有篆字体“潘祥丰制”,定是清代手炉大家之杰作,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