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行与实施,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增速相对于之前的高速增长有所放缓,想必相当多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效果。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这种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遇到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转型与发展,权当抛砖。
一、原有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标志性阶段。上世纪80年代,依靠劳动力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90年代,依靠土地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2000年以后,依靠货币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以上经历,造就了我国经济目前的两个支柱性产业: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这两个支柱性产业将退居次要地位,不会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我国的传统加工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依托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带来的人口红利,跟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到了2000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适龄劳动力的巨幅下降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所产生的用工荒,使得很多传统加工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涨
我们先来看一组牛津经济研究院之前发布的一组关于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预测的数据。以2015年为分界点,相对于2000年,过去15年的劳动力成本,增长了近2倍。而2000年前后,恰恰是传统加工制造业的顶峰时期。接下来到2040年,劳动力成本还将增加一倍。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劳动力成本将成为企业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不解决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将严重制约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细分劳动力成本的组成,可以按以下的简单乘式来计算: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
其中,劳动力价格,是以市场规律定价的,不以企业或者个人的意志力为转移。所以,我们能够调整的,只有劳动力的数量。
在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并不打算具体讨论生产过程中的人员配置以及生产管理优化,仅从大方向上对于可以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方法进行两方面粗浅探讨。
第一,未来基于智能化的无人工厂,成为可能。
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德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这是一场可以和蒸汽机,电气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并迅速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
而我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与德国政府合作,提出了中国版本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内涵相似。基于云计算技术,包含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部分。可以说,这三大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将在生产环节大大减少传统加工制造业对于人力的需求,转向对高科技系统,网络以及智能化设备的需求。
基于此,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及时完成生产模式的升级与转型,主要体现在: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升级与更新,及时引入包含机器人等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淘汰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线模式。虽然从短期看,一个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往往动辄几十万人民币,加上配套设备等费用,价格远高出数十名传统制造业劳动力价格,但这种投入是一次性的,根据现行劳动力价格,很容易能够计算出成本的临界点;且机器人相对于人力,有着耐疲劳,易管理,效率高等优点。②学习引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的先进运算法则,替代人工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零库存的高效生产模式,从而降低仓储、运输、检验等环节所需人力资本。
第二,细化社会分工,将大量初级加工制造分包出去。
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其第一章就明确提出了分工的概念,并指出正是由于分工,才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这一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效。
普遍地说,商品的加工制造链来计算利润,可以类比食物链,只是这是一个倒三角形,越接近成品,其利润率越高。盲目扩产,求大求全,往往是很多大型加工制造企业的通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德国的加工制造业,你会发现多数企业其实工厂规模有限,大量的初级加工装配业务被分包给很多下游企业,而他们本身只保留核心技术以及最终的整机装配业务。更有甚者如美国的苹果公司,甚至所有的加工装配都进行外包,自己只保留最核心的研发和销售环节。
通过大量的分工,可以为企业节省相应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只需控制外包产品部分的采购价格和质量,从而规避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威胁。只是有一点切勿忘记,分包的前提是,企业要保留核心技術以及核心竞争力。
2、 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造成企业利润下降
传统加工制造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造成了产能过剩。随着世界经济的萧条,之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了要解决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化的问题,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过剩制造业外迁,推动制造业进行升级换代(下文会进行说明)。
作为加工制造企业,一定要深刻领会“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深层次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走出去,开辟沿线国家市场,以消化过剩产能,避免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必要时,可以将生产线迁移到沿线第三世界国家,以享受当地的人口红利以及低劳动力价格优势,而核心业务保留在国内,从而完成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随着政府将若干产业扶持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如果有可能,企业一定要紧跟调整潮流,完成企业自身的升级与换代。下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若干新兴支柱产业的形成
随着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不再作为支柱性产业,将形成新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它们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及现代制造业。若企业能够抓住这三大新兴支柱性产业方向,就能够顺利地完成企业的转型,谋求更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于前文的讨论,这是一种战略性,方向性的转型。
1、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方面。如果企业的转型能与这些新兴产业挂钩,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注意的是,这些产业虽然以这些名目来命名,但它们会辐射出相当广泛的产业链,比如新能源汽车,包含上万个零部件,会辐射到橡胶,电池,机床,电器元件,轴承等各个细分行业。
2、服务业的地位将大大上升。服务业从以餐饮家政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服务业,拓展到商务服务,如金融、咨询等;生产服务,如技术服务,设计服务,外包服务;精神服务,如影视音乐戏剧,旅游休闲娱乐等。在这里,传统生产型企业,不妨向技术服务方向转型,以服务换取更大的市场利润,来替代传统的以商品销售为主的利润来源。比如汽车销售行业,一辆汽车终身保养维修所带来的利润,将远远超过新车销售带给商家的利润。
3、现代制造业。在这里,现代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可以按照其生产产品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划分。生产私人产品,如吃穿用的,归为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的,归为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目前有五大重点方向:飞机制造、高铁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现代军工制造。当然,现代制造业相对于前面的两个新兴产业,准入门槛会比较高,直接转型的难度较大。但社会是需要分工的,这些行业所辐射的下游产业链,其体量足够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要顺应改革大潮流,认清方向,抓住机遇,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所说的那样,“‘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十三五”与中国经济新常态》,魏杰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李慧泉译,立信会计出版社
一、原有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标志性阶段。上世纪80年代,依靠劳动力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90年代,依靠土地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2000年以后,依靠货币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为特点。以上经历,造就了我国经济目前的两个支柱性产业: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这两个支柱性产业将退居次要地位,不会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我国的传统加工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依托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带来的人口红利,跟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到了2000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适龄劳动力的巨幅下降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所产生的用工荒,使得很多传统加工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上涨
我们先来看一组牛津经济研究院之前发布的一组关于关于中国劳动力成本预测的数据。以2015年为分界点,相对于2000年,过去15年的劳动力成本,增长了近2倍。而2000年前后,恰恰是传统加工制造业的顶峰时期。接下来到2040年,劳动力成本还将增加一倍。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劳动力成本将成为企业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不解决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将严重制约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细分劳动力成本的组成,可以按以下的简单乘式来计算: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
其中,劳动力价格,是以市场规律定价的,不以企业或者个人的意志力为转移。所以,我们能够调整的,只有劳动力的数量。
在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并不打算具体讨论生产过程中的人员配置以及生产管理优化,仅从大方向上对于可以减少劳动力数量的方法进行两方面粗浅探讨。
第一,未来基于智能化的无人工厂,成为可能。
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由德国政府首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这是一场可以和蒸汽机,电气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并迅速在全球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
而我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与德国政府合作,提出了中国版本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内涵相似。基于云计算技术,包含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部分。可以说,这三大部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将在生产环节大大减少传统加工制造业对于人力的需求,转向对高科技系统,网络以及智能化设备的需求。
基于此,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及时完成生产模式的升级与转型,主要体现在: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升级与更新,及时引入包含机器人等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淘汰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线模式。虽然从短期看,一个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往往动辄几十万人民币,加上配套设备等费用,价格远高出数十名传统制造业劳动力价格,但这种投入是一次性的,根据现行劳动力价格,很容易能够计算出成本的临界点;且机器人相对于人力,有着耐疲劳,易管理,效率高等优点。②学习引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的先进运算法则,替代人工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零库存的高效生产模式,从而降低仓储、运输、检验等环节所需人力资本。
第二,细化社会分工,将大量初级加工制造分包出去。
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其第一章就明确提出了分工的概念,并指出正是由于分工,才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这一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效。
普遍地说,商品的加工制造链来计算利润,可以类比食物链,只是这是一个倒三角形,越接近成品,其利润率越高。盲目扩产,求大求全,往往是很多大型加工制造企业的通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德国的加工制造业,你会发现多数企业其实工厂规模有限,大量的初级加工装配业务被分包给很多下游企业,而他们本身只保留核心技术以及最终的整机装配业务。更有甚者如美国的苹果公司,甚至所有的加工装配都进行外包,自己只保留最核心的研发和销售环节。
通过大量的分工,可以为企业节省相应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只需控制外包产品部分的采购价格和质量,从而规避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威胁。只是有一点切勿忘记,分包的前提是,企业要保留核心技術以及核心竞争力。
2、 产能过剩,恶性竞争造成企业利润下降
传统加工制造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造成了产能过剩。随着世界经济的萧条,之前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了要解决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化的问题,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过剩制造业外迁,推动制造业进行升级换代(下文会进行说明)。
作为加工制造企业,一定要深刻领会“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深层次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走出去,开辟沿线国家市场,以消化过剩产能,避免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必要时,可以将生产线迁移到沿线第三世界国家,以享受当地的人口红利以及低劳动力价格优势,而核心业务保留在国内,从而完成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随着政府将若干产业扶持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如果有可能,企业一定要紧跟调整潮流,完成企业自身的升级与换代。下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若干新兴支柱产业的形成
随着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不再作为支柱性产业,将形成新的三大支柱性产业,它们分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以及现代制造业。若企业能够抓住这三大新兴支柱性产业方向,就能够顺利地完成企业的转型,谋求更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对于前文的讨论,这是一种战略性,方向性的转型。
1、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八个方面。如果企业的转型能与这些新兴产业挂钩,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注意的是,这些产业虽然以这些名目来命名,但它们会辐射出相当广泛的产业链,比如新能源汽车,包含上万个零部件,会辐射到橡胶,电池,机床,电器元件,轴承等各个细分行业。
2、服务业的地位将大大上升。服务业从以餐饮家政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服务业,拓展到商务服务,如金融、咨询等;生产服务,如技术服务,设计服务,外包服务;精神服务,如影视音乐戏剧,旅游休闲娱乐等。在这里,传统生产型企业,不妨向技术服务方向转型,以服务换取更大的市场利润,来替代传统的以商品销售为主的利润来源。比如汽车销售行业,一辆汽车终身保养维修所带来的利润,将远远超过新车销售带给商家的利润。
3、现代制造业。在这里,现代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可以按照其生产产品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划分。生产私人产品,如吃穿用的,归为传统制造业。生产公共产品的,归为现代制造业。现代制造业目前有五大重点方向:飞机制造、高铁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现代军工制造。当然,现代制造业相对于前面的两个新兴产业,准入门槛会比较高,直接转型的难度较大。但社会是需要分工的,这些行业所辐射的下游产业链,其体量足够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要顺应改革大潮流,认清方向,抓住机遇,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所说的那样,“‘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
《“十三五”与中国经济新常态》,魏杰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李慧泉译,立信会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