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教师的生育意愿对于研究职场高知识女性的生育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海淀区的221份女教师调研数据,考察了北京市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以及从经济、文化、个人追求等多个层面分析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精神追求等因素对其生育意愿有不同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政策研究
现代社会,女性开始大规模接受高等教育,女性自主、独立意识不断增强,逐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部分女性尤其是一些白领阶层开始在社会上占据了一定地位。伴随着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己人生具有较大自主权,与此同时,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在生育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权,即对于是否生育子女和生育几个子女都有自己的权利,因而女性生育意愿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育状况,对我国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从政策层面来看,在我国人口逐渐陷入“低增长”陷阱的当代社会,计划生育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露,国家开放了双独和单独的二胎政策,但实践数据显示,我国单独二胎、双独二胎政策并没有给我国人口结构带来实质性改变,女性生育二胎的比率并不高,为此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标志着全体公民都可以生育两个小孩。自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以来,全社会鼓励生育二胎,更有学者提出“二胎救中国”的观点,总之从当前阶段来看,二胎生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女性作为生育行为的主导者,她们对自己的生育有很高的决定权,女性群体的生育意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社会中的实际生育行为。而高校女教师作为高知女性、职业女性的代表人物,接受教育程度高,职业稳定,研究其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市学院路八大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高校女教师的生育意愿,旨在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影响了女教师生育意愿,并论述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成因是什么,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实践支撑。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7年6-7月,调查问卷共涉及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18个问题,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女教师,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2份,收回问卷252份,其中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约为87%。
调查对象的特征:年龄:25-35岁(不含35岁)的高校女老师占比为55%,35-45岁(不含45岁)占比为33%,45岁以上占比为8%,25岁以下占比为4%;学历:硕士研究生51%,博士研究生38%,本科及其以下11%;初次生育年龄:26岁-36岁(含36岁)占比66%,25岁及其以下占比9%,37岁以上占比1%,未生育调查对象占比24%;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0元及以下占比为21%,10000-20000元(不含20000元)间的占比为37%,20000-30000元(不含30000元)间占比为23%,30000元及以上占比为19%。样本对象以25岁-45岁的硕士和博士为主,其中以教学岗为主。样本特征也反映出体现出高校女教师学历层次高,初次生育较晚,以及家庭收入较高的特点。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
在对北京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中,221人中表示愿意生育二孩的为111人,表示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为110人,二孩生育意愿基本各占50%,这表明,从当前阶段来看,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并没有十分强烈。
2.2 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愿意生育二孩的因素?”提供选项“对小孩的喜爱、增进夫妻感情、家庭乐趣、利于独生子女成长、养孩防老、性别偏好、其他”;通过设置问题“您不愿生育二孩的因素”,提供选项“经济压力、自我追求、身体健康、社会制度、其他”得到从女教师内部影响生育二孩的因素,(详见图1-3)。調查显示,愿意生育二孩的因素以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以及对小孩的喜爱,增进夫妻感情和家庭乐趣为主,而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偏好以及养孩防老的思想因素在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占很小比例。而不愿生育二孩的因素较为统一,其中经济压力、自我追求和社会制度占主要原因。
为了了解北京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访谈法等方法从经济层面、人际文化层面、工作层面、精神层面、健康层面、社会制度层面这6个层面来调查显著影响女教师生育二孩意愿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2.2.1 经济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的家庭月收入”得出北京高校女教师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如图3所示,其中21%的样本对象(包括未婚)收入在10000元(不含10000元)以下,37%的样本对象收入在10000-20000元(不含20000元)之间,23%的样本对象收入在20000-30000元(不含30000元)之间,19%的样本对象的收入在30000元(包含30000元)以上。高校女教师具有高知识水平、职业性强等特点,在婚恋市场占据较高地位,一般组织高经济水平的家庭,利于生育二孩。
通过设置问题“您不愿的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中设置答案“经济压力”,其中38.5%的高校女教师选择经济压力,其中家庭月收入在2万以下的高校女教师选择经济压力的比例较大。原因可能如下,高校女老师家庭平均月收入可能差距较大,但都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并且由于高校女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相对应的对生活质量、精神追求较高;其次,高学历层次的人群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投入以及计划期待比普通人高,所以经济压力加大。
2.2.2 精神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为生育二孩对您的生活质量有消极影响吗?”,如图5所示,其中7%非常不认同,25%比较不认同,38%一般,26%比较认同,4%非常认同。由调查可知,关于生育二孩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在高校女教师具有分歧较大。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有消极影响,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没有消极影响。生活质量是主观的体验,但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有消极影响,这可能与生育二孩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有关。 2.2.3 工作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为生育二孩对您的职业生涯有所阻碍吗”,如图6所示,其中5%非常有,38%比较有,38%一般,15%比较没有、4%非常没有,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高校女教师认为生育二孩是对职业生涯有影响的。值得注意的是,相对私企和民营的职工而言,高校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面对的职业歧视较小,在此情况下,大多数的高校女教师还是认为生育二孩对职业生涯有消极影响,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教师工作除教学外还有科研,科研压力大,而生育二孩会影响教学以及科研;第二,高校政策中,评职称主要与科研成果挂钩,而二孩的生育与养育时间成本高。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同在大学工作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对您生育二孩有利吗?”,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工作弹性制度都二孩生育的影响,如图7所示,其中10%认为非常有利,41%认为比较有利,39%认为一般,10%认为没有利。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女教师大学工作的弹性工作制度有利于二孩生育,而持相反态度的女教师主要集中于管理岗。工作弹性制度是高校的工作的一大特征,不用坐班意味着更自由的时间去平衡生育二孩和工作安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生育二孩。
2.2.4 社会制度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对当前的北京市的生育保险制度是否满意?”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北京市的生育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其中60%一般,1%非常满意,17%比较满意,17%比较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这一定程度表明高校女教师对于生育保险制度的直接感受较低,呼应问卷中“您认为生育二孩的经济压力来源于什么?”的结果显示生育和哺育的费用不构成大部分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的经济压力的来源。
通过设置问题“您对当前北京市公共托幼服务是否满意?”,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北京市的公共托幼服务的满意程度。其中,62%一般,20%比较不满意,9%非常不满意,9%比较满意。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表示不满意,只有不到10%表示比较满意,这表明北京市高校女教师对公共托幼服务的关注,证明了3岁以下的儿童照料问题的确成为了生育二孩的顾虑。在北京市妇联2016年启动的《北京市0-3岁儿童照料之社会需求和对策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从对“二孩”政策落地的影响来看,孩子的照顾的问题是一些女性是否生育二孩的主要顾虑,目前公立幼儿园主要为3-6岁儿童提供托幼和教育类服务,3岁以下的儿童则缺乏合理的公共托幼服务体系。
通过设置问题“如果我国推行‘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是否会激励您生育二孩?”,得出女教师对“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对于生育二孩的态度。其中,11%非常激励,34%比较激励,38%一般,12%比较不激励,5%非常不激励。“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非常激励超过百分之十的女教师生育二孩,比较激励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教师生育二孩。可能是因为高校女教师和其他女性一样在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配偶付出的多,且具有更先进的育儿观念,“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且提供了父亲在二孩生育和养育过程中的更多存在的可能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2.2.5 社會交往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外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周围女性是否生育二孩、长子女的意愿、长辈的意愿和配偶的意愿的重要程度,如图2所示,其中长子女和配偶的影响程度较高,而认为长辈的意愿分歧较大,将近45%的女教师认为重要,其余人认为一般或者不重要。这可能是与高校女教师本身的高知性和独立性有关,高知识性使将近80%的教师认为长子女的意愿重要,其中认为一般或不重要的调查对象中认为长子女过小而不适合太过考虑长子女的意愿,这呼应了愿意生育的原因中“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
图2 外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3.总结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中愿意生育于不愿生育的基本持平。高校女教师由于在事业单位编制内,受之前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限制较强,在“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后其生育意愿可能释放更明显,加上大学工作的职业特性——弹性时间工作制度为生育二孩提供了便利,但只有一半的女教师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可能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刺激女教师生育二孩而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生育二孩的可能。而女教师不愿生育二孩的原因中社会配套制度占比较高,且调查显示女教师对北京市生育保险制度、公共托幼服务、生育保障制度等全面二孩政策配套制度满意程度不高,这说明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完善生育相关配套政策,减轻女教师生育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并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只有真正解决以高校女教师作为代表的职业女性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才能使全面二孩政策发挥其效果,让女性真正敢生。其中公共托幼服务尤其是值得补充的短板。关于公共托幼服务,一是要制定1-3岁托幼机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托幼机构的安全、卫生、保教人员的专业性等方面,并要对财政支持性政策提出具体建议。二是多措并举,推进1-3岁托幼机构建设,可鼓励集团化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创办托儿所,实现托幼一体化;发挥民办幼儿园办园优势,降低入园年龄至1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区家庭托幼机构建设。
其次,降低生育、养育二孩的成本。当今社会,物价攀升,生存成本提高。许多家庭面临着买房、买车、养老的问题,这给想生育“二孩”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家为鼓励“二孩”生育,可以对选择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适当的政策帮扶,来减少生育、养育“二孩” 的成本,例如:减免孕妇产检、分娩费用,增加儿童津贴或家庭生育补贴。同时,可以进一步健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这不仅有利于鼓励女教师生育“二孩”的实际行为,而且对于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淑娉.谁想要生二孩?--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7,29(3):59-64.
[2]王霞.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女性的生育意愿研究[D].郑州大学, 2016.
[3]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推进托幼服务[J].北京观察,2017(2).
作者简介:
卢丽君(1996-),女,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族:汉 职称:学生 学历,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量化分析.
关键词: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政策研究
现代社会,女性开始大规模接受高等教育,女性自主、独立意识不断增强,逐渐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部分女性尤其是一些白领阶层开始在社会上占据了一定地位。伴随着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己人生具有较大自主权,与此同时,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在生育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权,即对于是否生育子女和生育几个子女都有自己的权利,因而女性生育意愿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育状况,对我国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从政策层面来看,在我国人口逐渐陷入“低增长”陷阱的当代社会,计划生育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露,国家开放了双独和单独的二胎政策,但实践数据显示,我国单独二胎、双独二胎政策并没有给我国人口结构带来实质性改变,女性生育二胎的比率并不高,为此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标志着全体公民都可以生育两个小孩。自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施以来,全社会鼓励生育二胎,更有学者提出“二胎救中国”的观点,总之从当前阶段来看,二胎生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女性作为生育行为的主导者,她们对自己的生育有很高的决定权,女性群体的生育意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社会中的实际生育行为。而高校女教师作为高知女性、职业女性的代表人物,接受教育程度高,职业稳定,研究其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北京市学院路八大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高校女教师的生育意愿,旨在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影响了女教师生育意愿,并论述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成因是什么,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实践支撑。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7年6-7月,调查问卷共涉及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18个问题,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女教师,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2份,收回问卷252份,其中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约为87%。
调查对象的特征:年龄:25-35岁(不含35岁)的高校女老师占比为55%,35-45岁(不含45岁)占比为33%,45岁以上占比为8%,25岁以下占比为4%;学历:硕士研究生51%,博士研究生38%,本科及其以下11%;初次生育年龄:26岁-36岁(含36岁)占比66%,25岁及其以下占比9%,37岁以上占比1%,未生育调查对象占比24%;家庭平均月收入:10000元及以下占比为21%,10000-20000元(不含20000元)间的占比为37%,20000-30000元(不含30000元)间占比为23%,30000元及以上占比为19%。样本对象以25岁-45岁的硕士和博士为主,其中以教学岗为主。样本特征也反映出体现出高校女教师学历层次高,初次生育较晚,以及家庭收入较高的特点。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
在对北京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中,221人中表示愿意生育二孩的为111人,表示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为110人,二孩生育意愿基本各占50%,这表明,从当前阶段来看,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并没有十分强烈。
2.2 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愿意生育二孩的因素?”提供选项“对小孩的喜爱、增进夫妻感情、家庭乐趣、利于独生子女成长、养孩防老、性别偏好、其他”;通过设置问题“您不愿生育二孩的因素”,提供选项“经济压力、自我追求、身体健康、社会制度、其他”得到从女教师内部影响生育二孩的因素,(详见图1-3)。調查显示,愿意生育二孩的因素以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以及对小孩的喜爱,增进夫妻感情和家庭乐趣为主,而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偏好以及养孩防老的思想因素在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占很小比例。而不愿生育二孩的因素较为统一,其中经济压力、自我追求和社会制度占主要原因。
为了了解北京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访谈法等方法从经济层面、人际文化层面、工作层面、精神层面、健康层面、社会制度层面这6个层面来调查显著影响女教师生育二孩意愿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2.2.1 经济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的家庭月收入”得出北京高校女教师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如图3所示,其中21%的样本对象(包括未婚)收入在10000元(不含10000元)以下,37%的样本对象收入在10000-20000元(不含20000元)之间,23%的样本对象收入在20000-30000元(不含30000元)之间,19%的样本对象的收入在30000元(包含30000元)以上。高校女教师具有高知识水平、职业性强等特点,在婚恋市场占据较高地位,一般组织高经济水平的家庭,利于生育二孩。
通过设置问题“您不愿的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中设置答案“经济压力”,其中38.5%的高校女教师选择经济压力,其中家庭月收入在2万以下的高校女教师选择经济压力的比例较大。原因可能如下,高校女老师家庭平均月收入可能差距较大,但都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并且由于高校女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相对应的对生活质量、精神追求较高;其次,高学历层次的人群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投入以及计划期待比普通人高,所以经济压力加大。
2.2.2 精神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为生育二孩对您的生活质量有消极影响吗?”,如图5所示,其中7%非常不认同,25%比较不认同,38%一般,26%比较认同,4%非常认同。由调查可知,关于生育二孩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在高校女教师具有分歧较大。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有消极影响,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没有消极影响。生活质量是主观的体验,但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有消极影响,这可能与生育二孩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有关。 2.2.3 工作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为生育二孩对您的职业生涯有所阻碍吗”,如图6所示,其中5%非常有,38%比较有,38%一般,15%比较没有、4%非常没有,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高校女教师认为生育二孩是对职业生涯有影响的。值得注意的是,相对私企和民营的职工而言,高校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面对的职业歧视较小,在此情况下,大多数的高校女教师还是认为生育二孩对职业生涯有消极影响,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教师工作除教学外还有科研,科研压力大,而生育二孩会影响教学以及科研;第二,高校政策中,评职称主要与科研成果挂钩,而二孩的生育与养育时间成本高。
通过设置问题“您认同在大学工作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对您生育二孩有利吗?”,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工作弹性制度都二孩生育的影响,如图7所示,其中10%认为非常有利,41%认为比较有利,39%认为一般,10%认为没有利。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女教师大学工作的弹性工作制度有利于二孩生育,而持相反态度的女教师主要集中于管理岗。工作弹性制度是高校的工作的一大特征,不用坐班意味着更自由的时间去平衡生育二孩和工作安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生育二孩。
2.2.4 社会制度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您对当前的北京市的生育保险制度是否满意?”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北京市的生育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其中60%一般,1%非常满意,17%比较满意,17%比较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这一定程度表明高校女教师对于生育保险制度的直接感受较低,呼应问卷中“您认为生育二孩的经济压力来源于什么?”的结果显示生育和哺育的费用不构成大部分高校女教师生育二孩的经济压力的来源。
通过设置问题“您对当前北京市公共托幼服务是否满意?”,得出高校女教师对北京市的公共托幼服务的满意程度。其中,62%一般,20%比较不满意,9%非常不满意,9%比较满意。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女教师表示不满意,只有不到10%表示比较满意,这表明北京市高校女教师对公共托幼服务的关注,证明了3岁以下的儿童照料问题的确成为了生育二孩的顾虑。在北京市妇联2016年启动的《北京市0-3岁儿童照料之社会需求和对策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从对“二孩”政策落地的影响来看,孩子的照顾的问题是一些女性是否生育二孩的主要顾虑,目前公立幼儿园主要为3-6岁儿童提供托幼和教育类服务,3岁以下的儿童则缺乏合理的公共托幼服务体系。
通过设置问题“如果我国推行‘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是否会激励您生育二孩?”,得出女教师对“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对于生育二孩的态度。其中,11%非常激励,34%比较激励,38%一般,12%比较不激励,5%非常不激励。“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非常激励超过百分之十的女教师生育二孩,比较激励超过三分之一的女教师生育二孩。可能是因为高校女教师和其他女性一样在生育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配偶付出的多,且具有更先进的育儿观念,“父育假”和“父母育儿假”减轻了母亲的负担且提供了父亲在二孩生育和养育过程中的更多存在的可能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
2.2.5 社會交往层面的因素
通过设置问题“外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出周围女性是否生育二孩、长子女的意愿、长辈的意愿和配偶的意愿的重要程度,如图2所示,其中长子女和配偶的影响程度较高,而认为长辈的意愿分歧较大,将近45%的女教师认为重要,其余人认为一般或者不重要。这可能是与高校女教师本身的高知性和独立性有关,高知识性使将近80%的教师认为长子女的意愿重要,其中认为一般或不重要的调查对象中认为长子女过小而不适合太过考虑长子女的意愿,这呼应了愿意生育的原因中“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
图2 外界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3.总结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中愿意生育于不愿生育的基本持平。高校女教师由于在事业单位编制内,受之前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限制较强,在“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以后其生育意愿可能释放更明显,加上大学工作的职业特性——弹性时间工作制度为生育二孩提供了便利,但只有一半的女教师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可能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没有刺激女教师生育二孩而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选择生育二孩的可能。而女教师不愿生育二孩的原因中社会配套制度占比较高,且调查显示女教师对北京市生育保险制度、公共托幼服务、生育保障制度等全面二孩政策配套制度满意程度不高,这说明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才能实现预想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完善生育相关配套政策,减轻女教师生育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并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只有真正解决以高校女教师作为代表的职业女性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才能使全面二孩政策发挥其效果,让女性真正敢生。其中公共托幼服务尤其是值得补充的短板。关于公共托幼服务,一是要制定1-3岁托幼机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托幼机构的安全、卫生、保教人员的专业性等方面,并要对财政支持性政策提出具体建议。二是多措并举,推进1-3岁托幼机构建设,可鼓励集团化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创办托儿所,实现托幼一体化;发挥民办幼儿园办园优势,降低入园年龄至1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区家庭托幼机构建设。
其次,降低生育、养育二孩的成本。当今社会,物价攀升,生存成本提高。许多家庭面临着买房、买车、养老的问题,这给想生育“二孩”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家为鼓励“二孩”生育,可以对选择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适当的政策帮扶,来减少生育、养育“二孩” 的成本,例如:减免孕妇产检、分娩费用,增加儿童津贴或家庭生育补贴。同时,可以进一步健全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这不仅有利于鼓励女教师生育“二孩”的实际行为,而且对于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淑娉.谁想要生二孩?--高校女教师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7,29(3):59-64.
[2]王霞.全面二胎政策背景下女性的生育意愿研究[D].郑州大学, 2016.
[3]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推进托幼服务[J].北京观察,2017(2).
作者简介:
卢丽君(1996-),女,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族:汉 职称:学生 学历,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