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微课辅助数学教学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MOOC的兴起,微课逐步走进了中小学学科教学,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制作实效的学科微课,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延伸课堂有限的空间,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微课教学学习高效课堂
  数学微课能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因此,借鉴他人或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制作高效的教学资源——微课来辅助优化数学教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切实可行的.那么该如何制作并合理利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呢?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制作并运用《拆分问题各个击破》的微课辅助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择与教学设计构思
  微课的主题要小而精,选择对象一般是该课程中的重点、疑点或借助课堂讲授也不能达到较好效果的难点知识.因此,在数学微课制作前,一定要先对章节知识要点进行梳理,通晓哪些知识点可以借助微课的动态演示、模拟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再结合该知识点选择贴切的主题进行设计.
  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的教学中,出现了“通过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来还原几何体形状”的问题,这是本节乃至本章学习的难点,除了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外,还需用到分类讨论思想,这对于七年级的新生而言,无疑较为困难.但若能借助微课分步引导学生,模拟动手操作探究(这正是课堂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实现的),再由特殊到一般抽象出几何模型,就能突破难点,实现高效教学了!于是笔者立刻有了想法,录制了一節可操作的探究学习类型的习题答疑拓展课,实践探究“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又取了一个贴切的课题名《拆分问题各个击破》.
  制作微课需构思教学设计,笔者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第一,引入问题,情境呈现.第二,实践探究,即把原题先拆分为三个小问题,以追问的形式,再借助教具演示、在俯视图的小正方形标注数字等方法,更直观形象地呈现问题的发生过程(如图1,图2).第三,归纳提升,即解决“如何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来还原几何体形状”这类问题(如图3).第四,巩固练习,这样设计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理解掌握此类问题的拆分探究方法,最终实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
  目的.同时,能较好增强师生交互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课件制作与摄制脚本撰写
  为了更形象地再现三个小问题的分析探究过程,在课件制作中,笔者先利用小立方体模型拼搭出各个拆分出的小问题中出现的三视图情境,分别用相机拍照,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用简洁明了的框图和文字,借助各环节小标题、各种分析的图标,把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图片串起来.同时课件要注意字体合适,版面素雅美观,能很好地辅助分析问题,整体效果较好(如图1,图2).
  为了防止后续录制微课的过程中出现语言不通畅、语塞、语病或多余的非专业术语等,应对摄制过程撰写脚本.就像演员只有熟悉了剧本,演出时才不会出现纰漏一样,撰写脚本要结合每张PPT画面呈现的内容与动画形式,适时组织语言,使语言具有条理性和严谨性.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亲和力,脚本撰写时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对一地辅导学生.需模拟出师生互动,用赞许的语言,例如:“你画对了吗”“你一定想到了……”“你学会了吗”.同时还要留有中途停顿的时间与语言提示,例如:“请按下屏幕下方的暂停键,自行思考并作答.”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自己动脑、动手以及在生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思考、操作的督学效果.
  三、成品录制与辅助教学应用
  采用PPT结合录屏软件录制是最常用的微课制作方法.本节微课,我采用了Camtasia Studio 6录屏软件全屏录制PPT,按照自己撰写的脚本,依次按PPT呈现内容的顺序,富有情感地模拟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在录制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杂音和外界干扰,应选择安静的场所并配以耳机上的话筒进行录制,后期制作中借助软件中的“降噪”“剪辑”等功能,让影像效果更加生动.
  在后续教学中,把“通过从两个方向看小立方块组合体来还原几何体形状”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时,果然有一些同学考虑问题不周全.但苦于手头没有模型可以来拼搭演示,讲评练习时,我把这个微课分段播放给学生看,借助微课中的引导性话语引领学生探究互动,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感性认识,还加强了学习效果.尤其是第二种方法的介绍,让学生能顺利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图形的拼搭变为借助数字实现物体“三视图”的绘制,虽然微课只有短短9分钟,但能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倾听和参与互动,直至真实有效地实现问题的解答和练习巩固的目的,使学生受益良多.
  这次微课小试身手后,我没有浅尝辄止,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陆续制作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微课,如用于新授课课前预习设疑的微课;插播于课堂中的操作、动态演示类微课;用于专题复习或方法总结的课后巩固学习类微课等;或借鉴他人优秀的微课作品,结合教学实践合理运用,增强了课堂互动性与实效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教学实际,制作并合理运用数学微课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做好微课,用好微课,大有可为,微课一定能在有限的课堂里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章飞.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初中数学学案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胡铁生.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作品征集活动广受好评\[J\]教育信息技术,2011(6)
  (责任编辑:李珺)
其他文献
【摘要】求解一般三角形,通常通过添加高線将原三角形分割为直角三角形再进行求解.但是怎么添高大可斟酌.  【关键词】确定性思想已知角高
期刊
一、引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曾说过: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简单的一句话反映了词汇在交流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没有词汇多方面的参与,想要进行深刻而又广泛的交际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词汇教学现状  首先是学生的片面认知.学生对词汇学习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学习英语必须记住大量的单词,而记忆单词主要靠记住单词
期刊
当今历史课堂流行学生的独立探究、彼此互动,强调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传统讲述法被看作“非启发”的“灌输式”教学.上海市晋元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主张“大道至简”,看重并素以讲述法见长.在有幸听了李惠军老师“古代希腊”一课之后,发现李老师的课堂确实以讲述法为主,但其讲述法早已在新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推陈出新,变化丰富,为学生们提供的是一场视听的盛宴.  一、时空结合刻画的
期刊
学生在接触一个新概念时,由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等不同,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些个性化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起点,但它们往往是零散的、浅层的、未达本质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概念,重视学生这些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地去修正、完善认识,使学生达到对概念更为本质、科学的个性化理解.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之《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为例,谈
期刊
【摘要】随着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例,将信息技术与其教学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整合,形成新型的教学结构,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小班环境信息技术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整合  随着教学小班化浪潮的盛行,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当今势在必行的选择.依据国家明确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对话课堂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做法.课前预习是实现对话课堂的前提,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积极参与交流,生生、师生对话才能有深度.对话课堂要遵循先试后教的原则,才能使课堂方法多样、旁逸斜出.同时,教师的刨根问底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差情况,从而确定导学点.  【关键词】课前预习 对话课堂 先试后教  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
期刊
【教学背景】  课文是由一篇古文改写而成的寓言故事,原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围绕“急”字展开——起事突然,而且紧急.齐景公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内心越发焦急,以致乱了阵脚,干出“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故事篇幅短小,学生很容易了解大概意思,初读后,基本能用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课前预习,同学们比较集中的问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班级中出现了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由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所组成,并且有逐渐壮大的趋势.他们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本文主要针对这个群体,谈谈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单亲孩子班级管理教育方法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知不觉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度过了许多个春秋.但是近几年来,笔者惊讶地发现,由于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环境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提出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五点支撑”策略.  【关键词】案例课程改革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具体教育行为,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活动应照顾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需求.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在交
期刊
【摘要】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支架式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引导到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本文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