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外服饰文化交流引起的民族服饰变异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交通路线,也是思想、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碰撞与交流的途径,服饰文化在交流中发生了变异。本文首先对中西服饰设计文化的比较进行探究,然后对丝绸之路的范围界定进行阐述,以为后文做出铺垫,最后从空间、时间的角度对丝绸之路上中外服饰文化交流引起的民族服饰变异做出分析。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外服饰文化;民族服饰变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因为社会文化背景、宇宙观、文明系统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服饰设计文化也存在不同。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深入,中国已经在服装的制作工艺等方面结合了西方技术,引入了西方的服饰,而西方服饰也融合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对中外民族服饰变异的研究可以让艺术交流的研究更为深入。
  一、中西服饰设计文化比较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西服饰设计文化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中方的民族服饰设计和礼制是交融的,面料、款式都需要符合社会礼法,中方古典文化要比西方古典文化更能表现出人文特质。服饰消费行为决定了服饰的设计,而服饰消费行为会受到政治伦理的干预,汉代的“见其服而知贵贱”是对其的最好反映。而西方以人的需要为宗旨,要求符合生活需要,如一些少数民族就要求服装方便骑马射箭,如希腊就需要服装适合海上生活[1]。
  (二)宇宙观不同的影响
  《易经》的宇宙观是中方民族服饰宇宙观的来源,“五行学说”是服装设计文化中的观点之一,服饰审美在于能否做到天人合一,需要立足于整体的感觉来将服饰比例进行确认,西方自我为中心的观点较为突出,因此,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西方服饰都有着对人体优美体态进行反映,也就使得西方传统服饰在设计中使得服装各个结构部位比例与三维空间塑造的精确度更为重视,利用一些技术来让人体美得到强调和夸张。
  (三)文明系统不同的影响
  依照张光直先生的“两个文明起源”假说,我们可以暂时认为,不同的文明系统对中西服饰文化造成了影响,在最初时期,中西方的服饰都是宽衣文化,但随着不断发展,封建礼教的延续让中原服饰文化在长时间内依然以宽衣为主,而西方在经过文化的不断变迁后,慢慢朝着窄衣文化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范围界定
  在学术界,丝绸之路的主干线路可以理解为三条:(1)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绸之路,此带路可以分成南北两条线路,北匈奴西迁促使了北道开拓,起于西伯利亚经过盟国高原到达东欧,南道东起辽海,经过燕山、阴山到西欧。(2)起于我国南部,经过东南亚、斯里兰卡以及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3)经过中亚大沙漠的绿洲丝绸之路,此条线路最为著名,起于长安,经过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通往中亚,其商贸文化中心为敦煌,自张骞出塞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在唐代时已经出现多条支线,交通网已较为完善,而在唐代之后,虽然还有变更,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此线路绵延几千公里,涉及诸多民族、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政权变换十分频繁,商旅的交流只能用“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来形容。按广义来讲,西域既包含了新疆地区、青藏高原,也包含了中亚、西亚等地,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体现在饮食、娱乐风习以及服饰等多个方面。
  三、丝绸之路引起的民族服饰变异
  (一)中原的民族服饰变异
  丝绸之路的开拓让中原和西域之间发生了生活习俗与生活文化的交流,而服饰文化的交流让民族服饰发生了变异。单从服装设计文化的角度来看,赵武灵王早在战国时期就将胡服引入了中原地区,此时引入的主要原因是战事的需要,“胡服以骑射”的战略得到了有力提倡,这也讓原本中原地区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设计文化得到了一定改变,转变为长裤皮靴和紧身窄袖,对于征战会更为方便,赵武灵王和军队将领均身着胡服。后汉灵帝对胡服、胡床等元素有着独特喜爱,这也就使得京城贵戚受到了充分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后来发展中逐渐消失。在北齐时期,中原有北方游牧民族进入,胡汉的民族文化发生了融合,孝文帝对于汉文化非常推崇,在迁都洛阳之后,让鲜卑族人身着汉服,让西域服饰文化受到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同时,汉服也反受到了西域服饰的影响,因此,在《旧唐书·舆服志》中,说道“北朝的常服杂以戎夷之制”。
  因为丝绸之路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中原服饰文化在隋唐时期受到西域服饰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在贞观期间,汉着胡帽、胡着汉帽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胡服在盛唐期间成为了当时的服装设计流行元素,故《宫词》中说“回鹘衣着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在深宫之中,原本属于西域的鹘装已经在此流行,在民间,鹘装同样受到了喜爱。唐代服装中受到胡风影响最为典型的是胡帽与幞头,幞头的形式变化较多,如“英王样”、“武家样”等形制纷纷出现。胡帽的盛行让武则天时期的禁止露出面部向着大露面发生了转变,影响十分深远。对其设计文化的转变进行概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其设计文化分为三类,即初唐的自然清丽,盛唐的丰美华贵和中晚唐的绚丽怪诞,以女性服装为例,在初唐时期,诸如荷叶绿长裙等服装受到了喜爱,服饰构图的主要素材为花卉,受到先前西域文化的影响,其服装和隋朝基本相同,同样为窄袖襦裙;在盛唐时期,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原和西域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唐朝社会整体的自信也更为充足,思想的开放服饰文化形成一种包容的态度,吸取西域文化,唐朝女性开始身着低矮胸领服装,融合本土的服装技术,服装面料十分轻薄,其色彩也要更为浓艳、华丽;在中晚唐时期,西域服饰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原服饰文化中,在经过发展之后,其变得夸张且怪诞,在法令禁止下,服饰设计的制作变得更为精致,有很多花鸟图案加入,边角装饰极其讲究。中原地区的服饰文化吸取了西域文化,这让我国服饰文化在款式、色彩、工艺等方面更为丰富,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西域的民族服饰变异
  丝绸之路的中外服饰文化交流同样对西域服饰设计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立足于时间的角度,从新疆、甘肃等地的考古发现来看,在公元4~5世纪,当地已经通过仿制中原的织棉而形成了平纹纬棉,其主要以棉线作为经纬,是破茧短纤维纺织而成的,团的骨架是云纹,其造型也有鸟兽。在《北凉承平五年道人法安弟阿奴举锦券》中,记载到“绵经绵纬,长九尺五寸,广四尺五寸”,在公元5~6世纪,西域在织造织锦时已经采用了平直丝线,图案上既有波斯纹样也有汉锦纹样,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摹仿。而在罗布淖尔遗址中,也发现了汉代丝织品,在民风合葬墓中,一件锦袍之上更是有“万事如意”四个字,西域鬼兹、鄯善、莎车等地的民族都纷纷对汉族文化服饰进行效仿,但是这种效仿仅仅局限于贵族,普通百姓的衣着依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这主要是因为丝绸的昂贵造成的[2]。
  以塔吉克人服饰为例,该地区在古丝绸之路的要塞之地,中西方的服饰文化在此地发生交流与碰撞,在《塔吉克简史》中,曾记录伊朗中亚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在此地交汇。这也就使得塔吉克人服饰在此时可以代表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特点,如帽子就和哈萨克人相同,丝绸与棉布又和中原地带一致,汉族、维吾尔族在让其服饰中具有刺绣元素。就西方国家而言,以罗马国为例,在公元5世纪时,罗马贵族穿着的主要为羊毛织成的长袍,后经过发展采用了帕留姆这一主要服饰,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罗马贵族在制作帕留姆长袍时会采用丝绸这一材料,且会效仿中原,进行刺绣装饰。丝绸被罗马人称为sericum[3],女性服装也同样,穿着丝绸已然成为当时罗马贵妇人的象征装扮。这也成为了区分贵族与平民的主要标志,此时罗马人对于我国丝绸的制作是全然不懂的,贸易也是不够平衡的,因此,丝绸、珠宝、香料已然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我国在古代是唯一一个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丝绸之路让丝质面料流通到西域各地,它代表了中国的服饰文化与文明文化,可以说,这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让中原民族服饰文化和西域民族服饰文化均发生了变化。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会让民族服饰发生变异,而正是这种变异才形成了古时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服饰设计文化的比较是艺术交流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希望本文能对艺术交流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若诗.论唐代丝绸之路影响下的服饰新变——以唐代诗歌为研究视角[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1:84-88.
  [2]万翔.丝绸之路与西方观念中的中国[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06:10-16.
  [3]刘进宝.东方学视野下的“丝绸之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04:64-71.
其他文献
【摘要】芭蕾基训是舞蹈教学的必须课之一,钢琴伴奏是基训课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近七十年的舞蹈教学中,随着办学层次的细化及教学方向的细分,对基训课的伴奏曲目的要求也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由此,基训课的伴奏曲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伴奏曲目对舞蹈教学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新疆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基训课伴奏教材、曲目历年来的变化,分析并思考怎样更好地为舞蹈教学服务,
【摘要】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本文以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为例,结合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群体,探究如何发挥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藏资源优势,开展少数民族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  【关键词】毛泽东纪念馆;少数民族;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国务院颁发的《博物馆条例》明确强调:博物馆就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人在墓室、山崖、石阙等以石为地,用刀作笔雕刻的艺术品。这是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石材上雕刻的画作。这种艺术形式多是古代一些有钱的人家为自己的墓室雕刻的,多半是墓室的主人和家属同画工们一同创作,前者提供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由后者完成雕刻等创作。汉制规定,皇帝和王侯被封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建墓,可以用征租税收入的1/3建造墓室。墓室主人生前可以开始营建祠堂、墓室。其实,汉人
【摘要】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摘要】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萨尔》史诗,不但在藏族群众中家喻户晓,而且流传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浅析《格萨尔》史诗及其在甘南地区的传播来解读史诗传播所依据的内在生命力;《格萨尔》史诗以佛教文化价值和苯教文化价值的优异面在民间融合后,形成具有普世价值思想的一种热爱和平、反对暴力,且积极向上、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它不但是藏民族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而且也是向往在一种由强力保障的公平社会下,可以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文本包含大量历史、习俗、宗教等信息,给外宣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其文本功能的特殊性,外宣文本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可读性,又要考虑如何保留原文的文化要素。关联翻译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以最佳关联为标准,为非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非遗旅游外宣;承德地区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
【摘要】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关键词】纪录片;人与自然;纪录片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内容,赋予了中国画最内在的灵魂。对于笔墨所具有的内涵,不管是从纸、笔等工具的狭义意义上来讲,还是从抽象绘画形态这种广义意义来讲,都体现了中国画与我国传统笔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和相关联系的相辅相成性。所以,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对笔墨的融会表达必须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以此才可充分将现代绘画的那种审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摘要】依据我国《文物保护法》,如同古人类化石一样,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同样是我国重要的科学文化遗产,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受到国家保护。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古生物复原及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本文以诸城恐龙博物馆为例,对利用混合现实(MR)平台实现古生物数字化复原与保护进行研究,可以为山东乃至全国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混合现实(MR)平台;古生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