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农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辨析——以《农政全书》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明末博学多才的卓越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在数学、天文、历法、农田水利等众多学科领域内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对于农事农学,“尤所用心。盖以为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徐光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选择,其既有中国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也是时代要求和其自身经历使然。事实上,徐光启在其它领域的研究,其最终目的还是试图直接或间接地为他的农学研究提供服务。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CAPM模型检验,发现在两个市场上存在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市场异象,但是在加入流动性因子的LCAPM模型中无法有效地测度两个市场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对于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服务行业已经跨入了新的阶层。酒店作为近几年来服务行业的龙头,主要的运作方式是通过提升自己
中西方传统美术在艺术形式与表现内容方面,有许多相似和共通的地方。如主题的选择,构图的安排和对于形式美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艺术法则对艺术家来说是共同的。它必然
《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总则的第一条明确说明革命纪念馆是依托有关革命旧址、纪念性建筑而建立的,是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和文物资料的收藏保护机构、宣传教育机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与文学、翻译有着紧密的联系。该论文拟将模糊概念引入到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研究中来,系统探讨模糊性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影响,以及模糊
传统翻译研究往往忽视对译者的研究,从而导致了译者地位的边缘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日程,译者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经济活动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迅速壮大,同时,并购热潮中不断涌现出许多高溢价并购,并购绩效也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选择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起点上实现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