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哈尔滨的冬天,叫人回到了小时候的冬天。老话叫“嘎嘎冷”,或者也可以用东北方言中一个表示极限的副词来修饰——“贼啦啦地冷”。我们当年写作文的时候反复用过一句话,“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缘故,已经许多年不被“刀割”了。
这样的日子,朋友驱车,我们去道外。一般比较大的城市,到哪里去,不会说得如何具体,而只是用大范围的词来代替。比如,北京人会说“昨儿去了一趟海淀”,上海人会说“阿拉刚从徐家汇来”,武汉人则说“他明天去汉口”……仿佛都是些很遥远的地方,其实就在身边。我们去的地方,是老哈尔滨所在的道外。
我并非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听说道外,最早是在介绍萧红的文字里。萧红和她那个怎么逃也逃不掉的逃婚对象王恩甲,在道外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同居,怀孕,即将分娩时王恩甲失踪。这时候是1932年,哈尔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泛滥,此时,萧军到东兴顺旅馆英雄救美,就有了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恩恩怨怨。
对于一个自小热爱文学的我来说,道外应该是个有着文学意境的地方。
车子一路奔跑,在拥挤的车道上等红灯,过绿灯,高楼大厦晃晃悠悠从眼前闪过。几乎就在眨眼的瞬间,几处青砖老屋扑入视野。时光,霎那间倒退回百年前。同行的朋友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哈尔滨了。
我于是怀疑,我是乘着时光机器而来的。刚刚路过的一个桥洞,应该是时光隧道了。
第一眼的道外,有点破烂,有点肮脏,有点芜杂,有点混乱。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这里集中了若干个大型批发市场,厨具、皮草、服装、装修材料、冷冻食品……我们此行的动意,是被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吸引过去的。那些器具,真是美得琳琅。买了几件玻璃的,煞是中意。又在眼花缭乱中挑选了几个骨质瓷的碟子。末了,江西老板冷冰冰地说不零售,这是样品,需要的话大批量预订。好说歹说无济于事,只好放弃。无奈至极。
遗憾,随时都会发生。那几款碟盏,谁又能说不会留下一个美丽的惦念呢?
出了市场,虽是正午,虽有耀眼的阳光,却依然寒气逼人。问朋友,饿了吧?于是我们想着吃什么的问题,车子就拐进了窄街小巷。这里的街道,跟哈尔滨其他几个区截然不同,仍是百年前的宽度,两辆车相向而行,需擦肩才能通过。朋友介绍,道外小吃很有名,其实我也向往了很有些时日了。在我生活的香坊,我工作的南岗,经常会看到“老道外小吃”这类招牌,有人便告诉我,那都是冒牌的。今儿真的到了道外,岂有错过之理?
寻了一家“张飞扒肉”,门脸用热热闹闹的红色装修得喜气洋洋。进得门来,简陋得如同街边的排档,然而每张小桌子都挤挤挨挨坐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在二楼找到个空桌子,点下扒肉,酸菜粉(也叫渍菜粉),洋葱熘肝尖。走菜的速度超级快。我端着相机欲对端盘子的翠花小伙拍照,他竟羞涩地转过身去。呵呵,我和朋友相视而笑。这种小店,环境没有大馆子那么讲究,服务没有大馆子那么完善,但是用一种寻访地方文化的心理去感受,应该是无可挑剔的。
车子进了更窄的一条巷子。这里更像小镇的集市,卖冷冻水产品的大哥身穿厚重的棉衣,卖面包的大姐不停地磕着两只脚,还有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烙饼炸麻花的大嫂……每个角度,都可以成为北方市井的典型画面。朋友进了北山酒馆买干肠,50块钱一斤,买了三斤。据说这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干肠,春节将至,干肠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得预订。一个破破烂烂脏兮兮的小酒馆,三四张折叠小桌子,喝得面红耳赤大嗓门说话的食客。这么个地儿,竟把生意做得扬名哈尔滨,不能不说是奇迹。
出了酒馆,朋友带我穿街过巷,走走停停。这样的季节拍照,极其考验意志。冷,出来时没戴围巾也没戴手套,脸蛋变成了山里红,手指僵化得不听使唤,照相机闪着电量低的警示标志。但是俺热情的火苗子已经越窜越高啦。
回到家,喝下一碗热腾腾的红糖生姜水,终于恢复了正常体温。突然想起,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萧红住过的东兴顺旅馆。便决定,再去寻访。
隔日。一个人。先乘车抵道外,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告诉他我要看老房子,谈好价格,三块钱。一路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主动叫我下去看,有时候我无意中瞥见了一处老屋便大呼停车。虽是这大哥答应的价格,我却分明感到自己在剥削劳动人民,决定下车多付他车钱。他的厚道和我的不安,应该可以代表东北人的性格了。
找到了十六道街和靖宇街交叉口的东兴顺旅馆的旧址,遗憾的是,老房子已经翻新,变成了马克威服装批发市场的一部分。浮雕俊美别致,典型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唯一能够证明一点什么的,就是墙壁上的几个大字“萧红纪念陈列室”。据说,陈列室在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我没去,我已经失落了,走进去,怕等待我的是更多的失落。
蹬三轮的大哥说带我去看老院子。穿过十几米长的拱形门洞,进入院落,豁然一片沉疴斑驳的情形。当地居民称之为圈楼,其实是典型的四合院格局。一般皆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从前我只知道南方民居中会运用精巧的木雕,东北虽产木材,但像过廊顶上雕刻得如此细致,还不曾见过。
走在二楼的过廊,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电线横七竖八高低错落地扯在半空中,脚下好多木板已经千疮百孔,生怕失足跌下去。而这里,竟然每一间屋子里,都有住户。一位老阿姨看我拍照,热乎乎地打招呼:“是不是我们这儿要拆了?”我想也没想,答她,快了!我问她在这儿住多久啦,她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婆婆的父亲就住这儿,婆婆去年82岁过世的,你算算,我们一家子住了多久了!”看我冻得发抖,她把我让进屋子围着火炉说话,言语间尽是对拆房子的憧憬。临走,嘱我“有空再来坐坐”。
走在古旧的建筑中,跟着时光倒流至上个世纪,慨叹老房子们摇摇欲坠的命运。那些房子的生命,跟人是多么相似,都会经历从生到死,从辉煌到衰败;会目睹一次次的历史变革,会见证一系列人生的悲欢离合。如今风烛残年,那样的姿态,像是诉说,像是告诫,也像是认命了。该老的总会老去,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现实。
这样的日子,朋友驱车,我们去道外。一般比较大的城市,到哪里去,不会说得如何具体,而只是用大范围的词来代替。比如,北京人会说“昨儿去了一趟海淀”,上海人会说“阿拉刚从徐家汇来”,武汉人则说“他明天去汉口”……仿佛都是些很遥远的地方,其实就在身边。我们去的地方,是老哈尔滨所在的道外。
我并非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听说道外,最早是在介绍萧红的文字里。萧红和她那个怎么逃也逃不掉的逃婚对象王恩甲,在道外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同居,怀孕,即将分娩时王恩甲失踪。这时候是1932年,哈尔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泛滥,此时,萧军到东兴顺旅馆英雄救美,就有了后来大家都知道的恩恩怨怨。
对于一个自小热爱文学的我来说,道外应该是个有着文学意境的地方。
车子一路奔跑,在拥挤的车道上等红灯,过绿灯,高楼大厦晃晃悠悠从眼前闪过。几乎就在眨眼的瞬间,几处青砖老屋扑入视野。时光,霎那间倒退回百年前。同行的朋友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哈尔滨了。
我于是怀疑,我是乘着时光机器而来的。刚刚路过的一个桥洞,应该是时光隧道了。
第一眼的道外,有点破烂,有点肮脏,有点芜杂,有点混乱。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这里集中了若干个大型批发市场,厨具、皮草、服装、装修材料、冷冻食品……我们此行的动意,是被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吸引过去的。那些器具,真是美得琳琅。买了几件玻璃的,煞是中意。又在眼花缭乱中挑选了几个骨质瓷的碟子。末了,江西老板冷冰冰地说不零售,这是样品,需要的话大批量预订。好说歹说无济于事,只好放弃。无奈至极。
遗憾,随时都会发生。那几款碟盏,谁又能说不会留下一个美丽的惦念呢?
出了市场,虽是正午,虽有耀眼的阳光,却依然寒气逼人。问朋友,饿了吧?于是我们想着吃什么的问题,车子就拐进了窄街小巷。这里的街道,跟哈尔滨其他几个区截然不同,仍是百年前的宽度,两辆车相向而行,需擦肩才能通过。朋友介绍,道外小吃很有名,其实我也向往了很有些时日了。在我生活的香坊,我工作的南岗,经常会看到“老道外小吃”这类招牌,有人便告诉我,那都是冒牌的。今儿真的到了道外,岂有错过之理?
寻了一家“张飞扒肉”,门脸用热热闹闹的红色装修得喜气洋洋。进得门来,简陋得如同街边的排档,然而每张小桌子都挤挤挨挨坐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在二楼找到个空桌子,点下扒肉,酸菜粉(也叫渍菜粉),洋葱熘肝尖。走菜的速度超级快。我端着相机欲对端盘子的翠花小伙拍照,他竟羞涩地转过身去。呵呵,我和朋友相视而笑。这种小店,环境没有大馆子那么讲究,服务没有大馆子那么完善,但是用一种寻访地方文化的心理去感受,应该是无可挑剔的。
车子进了更窄的一条巷子。这里更像小镇的集市,卖冷冻水产品的大哥身穿厚重的棉衣,卖面包的大姐不停地磕着两只脚,还有在零下20度的严寒中烙饼炸麻花的大嫂……每个角度,都可以成为北方市井的典型画面。朋友进了北山酒馆买干肠,50块钱一斤,买了三斤。据说这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干肠,春节将至,干肠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得预订。一个破破烂烂脏兮兮的小酒馆,三四张折叠小桌子,喝得面红耳赤大嗓门说话的食客。这么个地儿,竟把生意做得扬名哈尔滨,不能不说是奇迹。
出了酒馆,朋友带我穿街过巷,走走停停。这样的季节拍照,极其考验意志。冷,出来时没戴围巾也没戴手套,脸蛋变成了山里红,手指僵化得不听使唤,照相机闪着电量低的警示标志。但是俺热情的火苗子已经越窜越高啦。
回到家,喝下一碗热腾腾的红糖生姜水,终于恢复了正常体温。突然想起,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萧红住过的东兴顺旅馆。便决定,再去寻访。
隔日。一个人。先乘车抵道外,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告诉他我要看老房子,谈好价格,三块钱。一路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主动叫我下去看,有时候我无意中瞥见了一处老屋便大呼停车。虽是这大哥答应的价格,我却分明感到自己在剥削劳动人民,决定下车多付他车钱。他的厚道和我的不安,应该可以代表东北人的性格了。
找到了十六道街和靖宇街交叉口的东兴顺旅馆的旧址,遗憾的是,老房子已经翻新,变成了马克威服装批发市场的一部分。浮雕俊美别致,典型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唯一能够证明一点什么的,就是墙壁上的几个大字“萧红纪念陈列室”。据说,陈列室在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我没去,我已经失落了,走进去,怕等待我的是更多的失落。
蹬三轮的大哥说带我去看老院子。穿过十几米长的拱形门洞,进入院落,豁然一片沉疴斑驳的情形。当地居民称之为圈楼,其实是典型的四合院格局。一般皆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从前我只知道南方民居中会运用精巧的木雕,东北虽产木材,但像过廊顶上雕刻得如此细致,还不曾见过。
走在二楼的过廊,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电线横七竖八高低错落地扯在半空中,脚下好多木板已经千疮百孔,生怕失足跌下去。而这里,竟然每一间屋子里,都有住户。一位老阿姨看我拍照,热乎乎地打招呼:“是不是我们这儿要拆了?”我想也没想,答她,快了!我问她在这儿住多久啦,她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婆婆的父亲就住这儿,婆婆去年82岁过世的,你算算,我们一家子住了多久了!”看我冻得发抖,她把我让进屋子围着火炉说话,言语间尽是对拆房子的憧憬。临走,嘱我“有空再来坐坐”。
走在古旧的建筑中,跟着时光倒流至上个世纪,慨叹老房子们摇摇欲坠的命运。那些房子的生命,跟人是多么相似,都会经历从生到死,从辉煌到衰败;会目睹一次次的历史变革,会见证一系列人生的悲欢离合。如今风烛残年,那样的姿态,像是诉说,像是告诫,也像是认命了。该老的总会老去,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