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路径要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师资培养;(二)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四)完善课程思政实施;(五)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六)运用好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供给侧打造路径要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师资培养;(二)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四)完善课程思政实施;(五)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六)运用好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全面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其他文献
德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初兴时坚持“学徒制”;消沉时曾受英国新《商标法》打压;复兴时细分龙头隐性冠军企业暴增;强化时颁布《工业4.0计划》,抢占信息化时代制造业先机.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合力形成的结果.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位一体,校企合作紧密,行业监管有力,政府支持到位,最终才形成了德国质量这张名片.其对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借鉴作用:(一)立足国情,化劣为优;(二)坚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三)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培育合力.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企图从整个城邦出发去探讨人的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城邦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类似,如果人是小写的正义,那映射到城邦就是大写的正义.他希望通过分工确保大写的正义,通过系列公民教育来确保小写的正义,培养正义的公民是构建正义的城邦的必经之路.在对公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诗与哲学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理想国》一开始以讨论正义开篇,最后以诗与哲学的争论结束,苏格拉底指责诗歌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拒绝摹仿艺术进入理想城邦,通过探讨苏格拉底如何建立正义的城邦,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态度,以及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下展开,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党在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中建构出了以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需要为中心的动力机制,以党内意识形态工作常设机构为主导的运行机制,以多元意识形态宣传媒介为载体的整合机制和以不断完善的党内法规为规范的保障机制.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重要经验:(一)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四)坚持与时俱进改革方式与手段.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性、方向性、人民性和创新
中国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绵阳A小区就住房补偿金而展开的一起集体维权活动,是该行动中的典型事件.A小区在从维权行动的酝酿、维权组织的产生,以及律师介入、法庭较量直到业主获得最终胜利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理性,从“要个说法”到“寻求公道”,再到寻求可动员的资源,将内部民主作为连接纽带,将利益驱动、组织能力、政治机会等关键因素组合运用得恰到好处.“业主”作为都市中产阶层,其权利意识与动员模式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建设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当下的“国家—社会关系”.
长期以来,司法改革忽略了专门法院的改革问题.专门法院的设立受到法治化、系统性、专业性以及案件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专门法院存在着名存实亡、管辖机制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而新的专门法院在设立中也存在着设立标准模糊、创设机制缺失、批准机构混乱等问题.专门法院的革新之路是:(一)“废”——专门法院改革敢于“破产”;(二)“改”——专门法院改革勇于“重组”.对新专门法院要确定设立标准和条件,并保障立法跟进,适时制定专门针对专门法院的法律.
起源于英国牛津的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是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制度.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主要采用创客教育、以赛促培、项目促培三种应用方式.其优势是:个性化培养体现“因材施教”;能力提升与综合素质培养结合.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如导师数量和质量不足、批判性思维培养欠缺、奖励扶持力度不够等.根据本科生导师制在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运行实践,提出建议和措施:(一)本科生导师可通过学院择优选聘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聘任,确保导师的质量.(二)定期举办本科生导师培训,吸纳更多的一
为了迅速有效地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地政府采取如登记居民出行信息,公开确诊感染者活动路线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其实施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收集、公开和利用成为了常态.虽然有利于防疫,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容忽视,包括公民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公开和使用,甚至被非法出售、提供给他人牟利因而导致疫情期间出现“精准诈骗”.疫情期间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当遵循禁止权力滥用,权力行使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个人信息的利用应当坚持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程序性的原则.具体的保护措施有:(一)建立个人信息分级保护机制;(二)建立健全监
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是建设高教强国的必由之径和本质需求.以陕西省为例,通过聚类分析范式,设置由整体实力指数、“双一流”建设指数与区域创新指数三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体系,四分省域高等教育梯队,将陕西省置入第二梯队.陕西省高等教育处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期,面临“双一流”标准下高校建设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挑战.在文化、人才队伍、财政支持方面弥补短板有助于更好完成陕西省“双一流”建设使命.同时,陕西需着力解决全国视域创新首位度不高、院校科研融入经济程度不深、科研人才群成员松散度过强的问题,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自近代西方刑法产生以来,关于刑罚思想的理论渊源、哲学基础、功能评价、价值分析等问题向来为古往今来的法学家们所津津乐道.报应刑理论、一般预防、个别预防分别表达了各自的刑罚主张,体现了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同价值追求.报应刑理论受到的批评焦点在于其脱胎于野蛮的复仇主义思想;一般预防论刑罚思想的渊源是重刑威吓论,因缺乏对正义情感的重视而受到否证;个别预防论是基于行为人的危险人格来施以刑罚,故而无法准确把握用刑尺度,评判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存有疑问,矫治康复的效果也不确定.建议:中国现代刑事政策的制定应以预防论为主
我国《刑诉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自证其罪原则,根据禁止自证其罪原则之内涵,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于于己不利的提问有权拒绝回答.但是在《刑诉法》一百二十条中又赋予被追诉人如实供述义务.在必须供述和可以沉默之间,是无法调和的直接冲突.其背后也蕴含刑事诉讼程序与保障人权之间的价值取向的对立和底层逻辑假设冲突.对二者冲突化解的路径是:(一)对如实回答义务的限制解释;(二)对沉默权的呼吁;(三)明确违法取证的救济途径,落实侦查人员违法取证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借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完善刑事侦查技术手段,逐步减轻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