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文化扎根于大众、立足于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注意从生活中去考察、理解,从而来比较自己与作者认识的异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这对弘扬我们伟大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 语文教学 作用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课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初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趣味盎然、内容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反映的比较多,涉及题材、语言、人物、风格、地域背景等内容。恰当地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
据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很大责任在我们这些知识的传授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应试,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他们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
二、培养学生鉴赏民俗文化的形式
1.民俗文化阅读课。鉴赏民俗文化应大量阅读古今文学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学生要了解这些民俗文化,除了自己自觉地广泛阅读外,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补充。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民俗文化正在字里行间显示出强劲的活力,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的“民俗风情”单元。这单元的名家范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我们应根据教学要求,充分挖掘课文中民俗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端午日》一文,生動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日,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赛龙舟时,水上拼命划桨追逐,岸边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赛龙舟之后还有捉鸭子的活动,军民同乐,更增加了节日的愉快氛围。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被湘西地区端午日丰富的活动、热烈的氛围所感染,自然地激起了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民俗文化调查课。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俗及礼仪传统。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就要对民间厚土进行深层次挖掘与认识,对现代文明进行歌颂与反思。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就必须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搜索广大劳动人民的创作及至今仍在流传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行为习惯传承等,并进行忠实记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名胜,收集对联;可以深入乡村,考察民风,积累谚语、传说;可以根据民俗资料,整理编写故事……通过民俗文化调查,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加深乡土情结。
3.民俗文化讨论课。阅读、搜集的民俗文化,由于流传时间久远,或限于阅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难免残缺不齐或泥沙俱下,甚至充斥着严重的封建迷信。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讨论课,引领学生从文学、哲学、宗教、语言等方面具体讨论、分组研究。交流民俗材料,讨论、研究民俗材料的实用性、科学性,整理家乡民俗资料,整理编写故事等都是不错的形式。
三、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兼具工具与文化载体的双重性质。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卷也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对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视,例如2009荆州、2012沈阳等中考试卷上的综合实践活动题很具有代表性。这些中考题体现了命题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应该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增加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理解文本、主动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心智,增强他们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及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全面的素质。同时,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 语文教学 作用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课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初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趣味盎然、内容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反映的比较多,涉及题材、语言、人物、风格、地域背景等内容。恰当地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
据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很大责任在我们这些知识的传授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应试,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他们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
二、培养学生鉴赏民俗文化的形式
1.民俗文化阅读课。鉴赏民俗文化应大量阅读古今文学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然,学生要了解这些民俗文化,除了自己自觉地广泛阅读外,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补充。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民俗文化正在字里行间显示出强劲的活力,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的“民俗风情”单元。这单元的名家范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我们应根据教学要求,充分挖掘课文中民俗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端午日》一文,生動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日,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赛龙舟时,水上拼命划桨追逐,岸边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赛龙舟之后还有捉鸭子的活动,军民同乐,更增加了节日的愉快氛围。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被湘西地区端午日丰富的活动、热烈的氛围所感染,自然地激起了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民俗文化调查课。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俗及礼仪传统。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就要对民间厚土进行深层次挖掘与认识,对现代文明进行歌颂与反思。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就必须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搜索广大劳动人民的创作及至今仍在流传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行为习惯传承等,并进行忠实记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名胜,收集对联;可以深入乡村,考察民风,积累谚语、传说;可以根据民俗资料,整理编写故事……通过民俗文化调查,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加深乡土情结。
3.民俗文化讨论课。阅读、搜集的民俗文化,由于流传时间久远,或限于阅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难免残缺不齐或泥沙俱下,甚至充斥着严重的封建迷信。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讨论课,引领学生从文学、哲学、宗教、语言等方面具体讨论、分组研究。交流民俗材料,讨论、研究民俗材料的实用性、科学性,整理家乡民俗资料,整理编写故事等都是不错的形式。
三、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兼具工具与文化载体的双重性质。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语文试卷也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对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视,例如2009荆州、2012沈阳等中考试卷上的综合实践活动题很具有代表性。这些中考题体现了命题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应该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增加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理解文本、主动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的心智,增强他们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及不可或缺的危机意识。这样,才会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全面的素质。同时,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