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考前解题技巧总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lingy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前,尤其是面临重要考试时,老师都会谆谆告诫莘莘学子一条非常重要的答题方法:会答的先答,不会答的后答。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使考试获得成功、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到了今天,这件法宝在许多同学身上不灵了,考试居然达不到平时写作业的水平,让同学们倍感困扰。三轮解题法就是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最佳水平的一种方法。它的理念是以“我”为主,以发挥出考试最佳状态为本,按照分轮次解题的要求,构建自信,有序答题。它有可控的机制平台,能拓展自我进步、成功的轻松空间,实现应试能力的跨越。三轮解题法要通过以下七点实现。
  1.对考试成功的标志要有明确的认识
  初中生身经无数次的考试,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考顺之时,也有别扭之日。那么什么是考试成功的标志呢?有人说是分数,有人说是名次,还有人讲只有超过某人才算……其实分数也有绝对值和相对值,绝对值是拿你自己的分数与及格线、满分线等比较的结果。相对值是将你自己的分数放在个人、班级、年级、全市等参照系中衡量其相对位置的结果。正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系不同,有的同学越比信心越足,越比干劲越大,越比越乐观;而有的同学则越比越没有信心,越比对自己越怀疑,越比热情越低。我的观点是,考试成功的标志有两条:一是只要将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了,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二是不要横向与其他同学比,要纵向自己与自己比。按照前述《良性循环学习法》中提到的,只要在第一类问题的解答上达到既定目标,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
  2.确定考试目标
  有资料显示,每年中考考砸的考生约占25%。因此考试前确定目标时,虽然心中有了上述两条考试成功的标志,但是对于第一条,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可以100%地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才叫正常发挥,更不要幻想超常发挥,而应该按三层递进模式实现目标。三层递进模式是:第一要保证不考砸。第二要正常发挥。正常发挥就是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80%,发挥出80%已经很不简单了,发挥出80%无疑是没考砸。第三要向更高标准迈进,就是在保证已发挥出80%以后,再向发挥100%努力,再向超常发挥进发。虽然看似简单的三层,但我认为应按照这样的顺序做心理建设:不砸→80%→100%→超常。若想考试时100%发挥、超常发挥,就可能出现全盘皆输的惨局。那么保证实施三层递进模式的一种最佳方法就是采用三轮解题法。
  3.敢于休息30秒
  按照会做的则解,不会做的则放,卡壳的也放的方法,从第一题做到最后一题之后,要敢于休息30秒。一定要老老实实地休息。比如,可以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观,树在摇曳,鸟在飞翔,等等。也可以想想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电视剧等,注意不能想得太远,还可以采取一些深呼吸放松法、自我深度松驰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等。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而是闭目养神。在休息过程中要注意一点,采用什么休息方法自己选择,但千万不要想自己没做出来的某道题。
  为什么要用“敢于”两字呢?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每每觉得时间不够,根本不敢挤出时间休息。其实恰恰相反,考试是高度的耗氧活动,对脑力、体力消耗很大,经过一段时间便会出现疲劳的现象,此时若强行用意志力来坚持,效率自然不高。若适当休息就会使脑力得到恢复,使体力得到补充,经休息后再投入解题过程中会高效发挥,所以敢于休息的同学反而时间足够,这就是辩证法。这也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敢于休息30秒也是心理状态提升的体现。考试时有的同学一听到其他同学快速翻页的声响就着急,眼睛的余光一看别的同学答得较快就发慌……要做到不为所动,不被所引,敢于主动休息。急答出现差错,稳答一次成功,孰优孰劣是不言自明。心理状态的提升需要一个磨炼过程。敢于休息30秒,就是心理状态走向成熟的开始,因此一定要敢于休息。休息后再进入第二轮。
  4.第二轮查缺补漏
  第一轮将会做的题都做了,休息后还有没有会做的题了呢?回答是肯定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实践的依据;二是理论的依据。
  考生几乎都有过这样的考试经历:在考试过程中某道题不会,不得不放弃了,但当答到后边某处时,忽然想起前边那道题该怎么做。或者是答到后边某道题,或者看见一道题的某句话、某个符号等,立刻唤醒了记忆,产生了顿悟,激发了灵感,等等,前边那道题就做出来了。这就是实践的依据。
  实践和理论都证实,做过第一轮后仍旧会有能解出来的题。那么这时如第一轮,一看这题会,就答;一看这题不会,就不答;一看这题会,答的中间卡壳了,就放。这样从前做到最后一道题,接下来要再次敢于休息30秒。怎样休息前文已有详述,不再赘述。
  5.第三轮换思路解题
  换思路解题法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当你解题时,仅仅将题做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道此题有几种解法,哪种是优化的解法才算优秀。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解题时想起了这题出自哪章哪节,老师讲这点时是如何强调的,此题是考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老师出这题想考什么……此时答这题感觉非常有把握,解题非常顺,这就是灵感。其实灵感没什么神秘,谁都在考试过程中迸发过灵感的火花。当然如果能看透某题的陷阱和迷惑在哪里,你就是顶尖高手。此外,还要转换思路,看看哪题能攻下来,哪点能拿下来。想想它是出自哪章哪节?这题考了哪些知识点?各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时要发挥记忆能力、领悟能力、多向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这时新的思路就有可能被打开,兴奋点就可能被激活,灵感的火花就可能绽放。
  这样,经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循环往复,形成一套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分轮次解题法,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三轮解题法。此时你的精力主要用于过程的完善、过程的完成,忽略结果,这样就能取得胜利。这时你才会感到考试是无憾的、考试是轻松的、考试是愉快的、考试是幸福的。考试会使你信心越来越强,思维越来越活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应试能力实现跨越式提高。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此中国企业功不可没。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下,一些企业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了很多经济效益以外的因
摘 要: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如今智能建筑中也加入了电气自动化元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智能建筑中的楼宇电气自动化是指利用现在最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对建筑中的机械设备自动化管理,已经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建筑将在未来占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而电气自动化系统就是智能建筑的核心内容,引领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在文章中,笔者将对智能建筑中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自动化
摘 要:本文以电厂热工仪表为着墨点,首先对其作用进行简述,然后介绍了几种热工仪表,并依次对其维护管理进行了具体描述,借以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一些帮助。  关键词:热工仪表;维护管理;故障检修  1 电厂热工仪表的应用简述  计算机技术的跨领域应用使得电厂热工仪表已摆脱原有的有限应用范围的桎梏,其现今应用范围已随其自动化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但热工仪表的工作点仍着重于对压力,液位,的控制,当然,流量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梯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因此,电梯的安全问题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为了尽可能使电梯保持良好的状态,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希望电梯各有关主体单位明确各自的主体责任,重视电梯的安全检验,切实做好电梯的检验工作。针对现状,本文简要阐述了在电梯检验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电梯安全管理和稳定运行的措施办法,供同行参考讨论。  关键词:电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桥式起重机的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改造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从而提高桥式起重机操作自动化程度与工作效率。因此,桥式起重机的自动化是未来起重机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探究桥式起重机的自动化改造,从而彻底实现起重机的自动化操作。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自动化;改造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起重机的自动化发展,同时也给起重机的自动化程度与安全稳定性带来了
摘 要:金属结构出现疲劳断裂的现象,极有可能对起重机械的使用期限造成影响,文章围绕起重机械疲劳断裂的可靠性,对起重机械的新进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起重机械;疲劳断裂;可靠性  起重机械的作业原理是基于交变应力的基础上,在其运行的同时难免会不停的循环,在不停运转的前提下起重机械额的疲劳期限便会达到极限,为此,起重机械主梁具有高应力的部位便会出现疲劳断裂的现象。现阶段在我国相关产业的生产过程中
【摘要】分析小学数学的学习提点对于教学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就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提出了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对于教学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特点 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33-02  在小学阶段而言,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由于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得教师的教学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液压系统在风力机变桨距控制中的工作过程,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的电液比例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关键词:风力机;电液比例;位置;伺服控制  在桨距控制系统中,其调节过程一般选用液压缸或者伺服电机作为其驱动力,传动装置会根据液压缸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者伺服电机的角位移来调整风机片的位移,从而对桨距进行调节。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原理简单而且精度较高,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
摘 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的安置数额也高速增长,那么我们也一定要把电梯检验工作当成重中之重。为了及时妥善处理检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保障检验的安全,检验的相关人员就必须要在检验时,不仅要做到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也要有防范进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危险。我们希望通过此文帮助到电梯检验的工作人员,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梯检测;控制系统;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1 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