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外侧穿针和交叉穿针固定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单纯外侧克氏针穿针与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治疗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联合检索Cochrane图书馆、NCBI Pub 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经皮闭合复位单纯外侧克氏针与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报道,分析患者治疗后尺神经损伤、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骨折再移位情况,采用Stata 12.0对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项有关不同方式克氏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研究,共包含患儿653例,其中单纯外侧穿针328例,内、外侧交叉穿针325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方式,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单纯外侧穿针方式(RR=4.11,95%CI=1.73~9.79);而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骨折再移位发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应RR及95%CI分别为0.97(0.91~1.04)和0.87(0.54~1.40)。结论内、外侧交叉克氏针穿针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总体疗效与单纯外侧穿针相当,但明显增加患儿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发生。建议临床采用单纯外侧克氏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分析了LTE的无线资源分配机制的研究现状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LTE基站端上行无线资源分配架构,阐述了该架构中涉及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
机载MIMO-SAR在增大可照射场景范围的同时,也会带来距离空变性问题,使得现有算法在大场景模型下会出现各种误差。基于正侧视大场景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推导分析,指出成
针对加速寿命试验存在试验时间长、费用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Carlo仿真的步降加速寿命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nte-Carlo对步降加速寿命试验进行仿真模拟,
以间氟苯胺和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已酯为原料,经conrad-Limpach-Knorr合成法,合成苯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经过环化、水解、脱羧得到7-氟-4羟基喹啉(5),化合物5经过氯化到
C4ISR系统是大型复杂的军事信息系统,在其评估指标中既包含可获得精确数值的定量指标,也包含难以量化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定性指标,难以对其效能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估。在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