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开始出现课堂沉默现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此现象的研究。本文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沉默交际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对中国教师的外语教学和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课堂沉默;面子理论;大学英语
近年来 ,中国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发现课堂上出现沉默并非偶然,认为此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甚至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的面子文化对课堂沉默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结合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深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课堂沉默的概念
Saville Troike提出沉默是指交际主体所呈现的沉默的、不固定的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刘向谦把沉默的意义延伸到课堂教学中,指出课堂沉默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沉默的、非固定的语义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一直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学者从教师层面出发,着重从教学方法、人格魅力、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等方面为教师打破课堂沉默提出解决办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个性、焦虑和英语水平也对课堂沉默现象有很大影响。学生异常的课堂沉默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还受到中国传统面子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也有更多的学者关注ELS课堂中学生沉默的研究。研究亚洲学生的学者发现,亚洲学生在西方学习时更不愿意回答问题,他们受到不同东方文化的影响,其中对学生的沉默有着直接而决定性影响的就是中国的面子文化。
二、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成因
本文正是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沉默现象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从大学课堂入手,发现学生课堂沉默的各种表现。然后,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来了解缺乏自信、传统文化成见、性别差异、害怕犯错和学习习惯等。其中,威胁面子的原因占统计结果的60%以上。中国的面子文化使大多数学生不仅要维护自己的脸,还要尽量维护别人的脸。在课堂上,学生害怕犯错,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嘲笑,使他们知道答案却不愿意说出来,自信心差的学生更是会错过很多机会,因为他们太注重面子,害怕犯错。此外,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可能会被冠以“炫耀”字样。因此,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答案可能会让自己或其他同学丢脸,或者可能会对老师的权威产生怀疑,质疑他人的意见,他们往往会以沉默的态度回应。也有老师过于注重答案的完美,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有太多的补充或修正,包括语法和发音。这种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过高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影响学生的正面形象,这才造成课堂沉默现象,学生们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冒险让老师“纠正”。
三、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改善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面子文化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沉默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礼貌策略、教师话语和行为、多向辅助教学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课堂沉默的方法。
(一)礼貌策略的运用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面子的研究发现, Brown&Levinson针对面子理论提出的礼貌策略,在教学课堂上似乎更容易被接受。它既能照顾到教师的面子,也能减少对学生面子的威胁。
如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言的冲动。对于英语口语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表达理解和同情,从而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慢慢鼓励他们从简单的开始做起。老师也可以尽量避免用“你”来批评学生,改为用“我们”来指出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当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给他一个提示,帮助他找到正确的答案,也可以用修辞问题的形式提问,诱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教师话语和行为的变化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首先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用来限制话语的内容及其真实性,同时也表明双方对对话的内容缺乏足够的主观把握。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原因之一是害怕犯错和丢脸,特别是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由于老师或同学的批评和纠正,他们更倾向于保持消极的面子,拥有独立的自由。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保护学生的负面面子需求,減少对学生自尊的损害。当学生能够减少焦虑时,他们会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
“赏识和鼓励永远胜过批评和指责”,教师的积极评价和反馈,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正面形象,满足学生获得公众认可和赞扬的愿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距离。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权利距离指数越低,越有利于课堂交际。
(三)多向辅助教学
考虑到中国传统“面子”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思维的影响,大学外语教学应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开设一些跨文化交际课程,引入跨文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开放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敢于慢慢表达意见的习惯,从而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沉默的弊端。同时,网络多媒体环境具有双向或多重的交流和互动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维信息和虚拟自然环境,是外语学习的理想环境。将网络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沉默的预防和激活策略中,可以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避免面子威胁的产生。
总之,重视面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中考虑面子因素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学生的消极沉默是一种消极的语言学习逃避行为,与现代英语教学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本文希望在关注学生面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交际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对中国外语教学课堂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in Face-to-face Behavior [M]. Chicago: Random House, Inc.
[2] Brown, P,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张一宁, 段翠霞. 新编语用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3.
[4]刘向前. 论课堂沉默 [D].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09.
作者简介:
林小萌(199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学历:在读研究生,学校:长春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课堂沉默;面子理论;大学英语
近年来 ,中国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发现课堂上出现沉默并非偶然,认为此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甚至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的面子文化对课堂沉默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结合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深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课堂沉默的概念
Saville Troike提出沉默是指交际主体所呈现的沉默的、不固定的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刘向谦把沉默的意义延伸到课堂教学中,指出课堂沉默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沉默的、非固定的语义非言语交际行为。在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一直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学者从教师层面出发,着重从教学方法、人格魅力、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等方面为教师打破课堂沉默提出解决办法。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个性、焦虑和英语水平也对课堂沉默现象有很大影响。学生异常的课堂沉默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还受到中国传统面子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外也有更多的学者关注ELS课堂中学生沉默的研究。研究亚洲学生的学者发现,亚洲学生在西方学习时更不愿意回答问题,他们受到不同东方文化的影响,其中对学生的沉默有着直接而决定性影响的就是中国的面子文化。
二、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成因
本文正是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沉默现象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从大学课堂入手,发现学生课堂沉默的各种表现。然后,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来了解缺乏自信、传统文化成见、性别差异、害怕犯错和学习习惯等。其中,威胁面子的原因占统计结果的60%以上。中国的面子文化使大多数学生不仅要维护自己的脸,还要尽量维护别人的脸。在课堂上,学生害怕犯错,害怕老师批评,害怕同学嘲笑,使他们知道答案却不愿意说出来,自信心差的学生更是会错过很多机会,因为他们太注重面子,害怕犯错。此外,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可能会被冠以“炫耀”字样。因此,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答案可能会让自己或其他同学丢脸,或者可能会对老师的权威产生怀疑,质疑他人的意见,他们往往会以沉默的态度回应。也有老师过于注重答案的完美,对学生的回答总是有太多的补充或修正,包括语法和发音。这种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过高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影响学生的正面形象,这才造成课堂沉默现象,学生们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冒险让老师“纠正”。
三、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改善策略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面子文化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沉默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礼貌策略、教师话语和行为、多向辅助教学三个方面探讨解决课堂沉默的方法。
(一)礼貌策略的运用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面子的研究发现, Brown&Levinson针对面子理论提出的礼貌策略,在教学课堂上似乎更容易被接受。它既能照顾到教师的面子,也能减少对学生面子的威胁。
如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尽量使用学生感兴趣、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言的冲动。对于英语口语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表达理解和同情,从而缩小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慢慢鼓励他们从简单的开始做起。老师也可以尽量避免用“你”来批评学生,改为用“我们”来指出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当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时,老师可以给他一个提示,帮助他找到正确的答案,也可以用修辞问题的形式提问,诱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教师话语和行为的变化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首先提出了模糊限制语,用来限制话语的内容及其真实性,同时也表明双方对对话的内容缺乏足够的主观把握。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原因之一是害怕犯错和丢脸,特别是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由于老师或同学的批评和纠正,他们更倾向于保持消极的面子,拥有独立的自由。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极大地保护学生的负面面子需求,減少对学生自尊的损害。当学生能够减少焦虑时,他们会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
“赏识和鼓励永远胜过批评和指责”,教师的积极评价和反馈,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正面形象,满足学生获得公众认可和赞扬的愿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使用肢体语言拉近师生距离。研究表明,大学英语课堂师生权利距离指数越低,越有利于课堂交际。
(三)多向辅助教学
考虑到中国传统“面子”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思维的影响,大学外语教学应与时俱进。我们可以开设一些跨文化交际课程,引入跨文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开放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敢于慢慢表达意见的习惯,从而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沉默的弊端。同时,网络多媒体环境具有双向或多重的交流和互动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维信息和虚拟自然环境,是外语学习的理想环境。将网络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沉默的预防和激活策略中,可以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避免面子威胁的产生。
总之,重视面子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中考虑面子因素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学生的消极沉默是一种消极的语言学习逃避行为,与现代英语教学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本文希望在关注学生面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交际的原因及对策,以期对中国外语教学课堂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Goffman, E.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in Face-to-face Behavior [M]. Chicago: Random House, Inc.
[2] Brown, P, 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张一宁, 段翠霞. 新编语用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3.
[4]刘向前. 论课堂沉默 [D].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09.
作者简介:
林小萌(199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学历:在读研究生,学校:长春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