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德育必修课程,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的功能定位没有确定在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训练上,而仅是一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程;第二,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对学生实际的就业能力培养不够,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的现实需要;第三,对于职业道德的教育停留在认知层面,拓展和深化不够,在促进学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作用方面仍需努力;第四,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机联系不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整体作用发挥不明显。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该课程的改革,用创新的课程观来重构和开发课程,实现从传统课程向现代课程的转变。
一、对“活动课程”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1.“活动课程”来源于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课程”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积极思考,从而获得身心的发展。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展了“活动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如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开展了“生活教育实验”,他反对传统的封闭、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性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黄炎培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思想。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活动教学”有一个从“课外活动”到“活动课”,从“活动类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演变过程。虽然在实践中仍比较偏重于“课外活动课程化”,没有真正形成“新型学科课程”的开发理论,但对我们探索本课程的“活动课程”开发,仍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
2.对“活动课程”内涵的分析
“活动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在任务驱动下的个体全身心参与的体验感悟、探究认知、训练实践的过程。课堂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情境、活动区域,教师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只是以“辅导者”的身份出现,师生关系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主体模式。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所谓的“活动课程”是指以各种形式的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行探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过程。具体来讲有以下特点:
(1)课程学习的内容并非完全是“纯粹的经验”,也并非完全由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和决定,仍然需要体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主导性。换言之,学生的学习仍然是在教师事先设计和规划的进程中完成的,并同时希望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和传统的“活动教学”观是有所区别的。
(2)课程学习的方式虽然是活动,学习的时空也包括课后或校外。但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本质上仍然是一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新型规范性课程,这和当前的“课外活动课程化”有所区别。
(3)该课程同样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活动,而是“课程即活动、活动即课程”,这里的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4)该课程之所以称为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因为课程的组织方式或实施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核心,学习方式也以活动或实践为主。而不是指教师以课堂讲授、练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这和专业课程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理念下的“项目课程”“行动导向”课程相类似。
(5)在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学习的效率等方面,“学科课程”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活动课程”在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学科课程”不能比拟的优势。可见,“活动课程”比较适用于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而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的课程。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活动课程的构建
1.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
按照“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主题)、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创设要点如下:一是以“就业准备-就业实践-创业活动”为线索,把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职业适应与工作礼仪”“劳动安全与职业保障”和“个人创业与经营管理”等7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二是“学习领域”是指向某一学习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是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的综合体,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具体教学情景。三是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行探究的自主活动方式。四是学生自主活动以课内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五是活动围绕预设的教学内容(活动主题)形成有机联系的学习系统。六是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从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教案与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该课程的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领域与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的场所及时间安排、活动步骤、指导方法、活动材料和活动管理等内容。
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第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融入一种与之紧密相关的活动情境之中。第二,提出任务,在已经创设的情境中提出学习任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使学生进入活动的状态。第三,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寻找和收集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资源,尝试开展各种分析理解、评价运用活动,或按照要求开展自我训练和练习,或完成相应的作品等。第四,交流展示,学生相互通过辨论、讨论、交流、展示等,补充、修正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第五,任务评价,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后,教师开展点评和说明,总结活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课后学习(延伸活动)要求。
3.“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1)对于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等理解和应用的内容,如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等,可采用直接认知模式,通过学习相关材料和开展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反思,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2)对于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如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材料准备等,可采用模拟训练模式(如主题作品、现场模拟等),通过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作品,让同学们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完成模拟,并相互交流展示,从而掌握程序性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于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如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可以体验感悟模式(如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活动),在学生活动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在情感的生成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4)对于涉及联系主体自身状况,意在培养自我意识的内容,如就业心理调适、职业适应等,可以采用自我探究模式(如社会调查、心理游戏等),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实验、调查、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和寻求知识的再建构。
三、“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实践性特点
“活动课程”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实践为载体的新型课程,它既不是“课外活动的课程化”,也不是配合传统“学科课程”的课堂活动,而是基于活动基础的课程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特别要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从学生的就业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以主题扩展的方式展开活动。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学生已有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任务驱动”“行为引导”“项目教学”等课程教学模式,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参观调查等,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教育性
“活动课程”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只是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因注重从学生自身出发展开活动,而淡化了活动的教育意义;也不能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学习结果具有生成性,就对学习内容不加引导。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维、想象、分析、综合、记忆、理解及情感体验等都要注意指明方法、点拨引导、精心施教,让学生会学、学会。并注意及时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控制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活动过程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帮助其完善完成任务的路径、方法和手段等,而不是代替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感受到情感上的愉悦,全心全意喜欢并主动、积极地实施;二是学生的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三是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否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
一、对“活动课程”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1.“活动课程”来源于活动教学理论
“活动课程”起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积极思考,从而获得身心的发展。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展了“活动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如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并开展了“生活教育实验”,他反对传统的封闭、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性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黄炎培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思想。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活动教学”有一个从“课外活动”到“活动课”,从“活动类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演变过程。虽然在实践中仍比较偏重于“课外活动课程化”,没有真正形成“新型学科课程”的开发理论,但对我们探索本课程的“活动课程”开发,仍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
2.对“活动课程”内涵的分析
“活动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在任务驱动下的个体全身心参与的体验感悟、探究认知、训练实践的过程。课堂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情境、活动区域,教师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只是以“辅导者”的身份出现,师生关系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主体模式。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所谓的“活动课程”是指以各种形式的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行探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过程。具体来讲有以下特点:
(1)课程学习的内容并非完全是“纯粹的经验”,也并非完全由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和决定,仍然需要体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主导性。换言之,学生的学习仍然是在教师事先设计和规划的进程中完成的,并同时希望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和传统的“活动教学”观是有所区别的。
(2)课程学习的方式虽然是活动,学习的时空也包括课后或校外。但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本质上仍然是一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新型规范性课程,这和当前的“课外活动课程化”有所区别。
(3)该课程同样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活动,而是“课程即活动、活动即课程”,这里的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4)该课程之所以称为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因为课程的组织方式或实施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核心,学习方式也以活动或实践为主。而不是指教师以课堂讲授、练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这和专业课程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理念下的“项目课程”“行动导向”课程相类似。
(5)在知识的系统性、知识学习的效率等方面,“学科课程”具有较大的优势。而“活动课程”在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学科课程”不能比拟的优势。可见,“活动课程”比较适用于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而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的课程。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活动课程的构建
1.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
按照“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主题)、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创设要点如下:一是以“就业准备-就业实践-创业活动”为线索,把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职业适应与工作礼仪”“劳动安全与职业保障”和“个人创业与经营管理”等7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明确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二是“学习领域”是指向某一学习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是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的综合体,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具体教学情景。三是教学模式采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行探究的自主活动方式。四是学生自主活动以课内活动为主,课外活动为辅。五是活动围绕预设的教学内容(活动主题)形成有机联系的学习系统。六是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从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教案与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该课程的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领域与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的场所及时间安排、活动步骤、指导方法、活动材料和活动管理等内容。
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第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融入一种与之紧密相关的活动情境之中。第二,提出任务,在已经创设的情境中提出学习任务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使学生进入活动的状态。第三,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寻找和收集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资源,尝试开展各种分析理解、评价运用活动,或按照要求开展自我训练和练习,或完成相应的作品等。第四,交流展示,学生相互通过辨论、讨论、交流、展示等,补充、修正对学习任务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第五,任务评价,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后,教师开展点评和说明,总结活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课后学习(延伸活动)要求。
3.“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1)对于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等理解和应用的内容,如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等,可采用直接认知模式,通过学习相关材料和开展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反思,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2)对于操作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如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材料准备等,可采用模拟训练模式(如主题作品、现场模拟等),通过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作品,让同学们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完成模拟,并相互交流展示,从而掌握程序性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于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如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可以体验感悟模式(如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活动),在学生活动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在情感的生成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4)对于涉及联系主体自身状况,意在培养自我意识的内容,如就业心理调适、职业适应等,可以采用自我探究模式(如社会调查、心理游戏等),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实验、调查、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和寻求知识的再建构。
三、“活动课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实践性特点
“活动课程”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实践为载体的新型课程,它既不是“课外活动的课程化”,也不是配合传统“学科课程”的课堂活动,而是基于活动基础的课程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本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特别要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从学生的就业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以主题扩展的方式展开活动。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学生已有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任务驱动”“行为引导”“项目教学”等课程教学模式,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参观调查等,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教育性
“活动课程”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只是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课程教学标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因注重从学生自身出发展开活动,而淡化了活动的教育意义;也不能因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学习结果具有生成性,就对学习内容不加引导。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维、想象、分析、综合、记忆、理解及情感体验等都要注意指明方法、点拨引导、精心施教,让学生会学、学会。并注意及时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控制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活动过程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帮助其完善完成任务的路径、方法和手段等,而不是代替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感受到情感上的愉悦,全心全意喜欢并主动、积极地实施;二是学生的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否能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三是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否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