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代表企业能获得的未来的现金流入。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和回收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催收,避免变成呆账、坏账、死账,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关键词:应收账款;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074-01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应收账款。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或信用方式已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主要形式。分析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往来长期挂账、“三角债”像流行病一样全国漫延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新办企业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销售局面,事先对购买方不作任何资信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与对方签订比较有诱惑力的销售合同,以扩大市场份额,却忽视了大量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加大了企业赊销的风险。
2.盲目追求销售指标。一些市场公司老总为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销售考核指标,不考虑购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一厢情愿地将商品发往对方,造成购买方大量商品的积压,资金无法回拢,这样企业报表的销售收入增加了,利润也虚增了,但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沉积,商品发出后,由于营业收入增加,企业为此需交纳大笔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税费,更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3.考核体系不健全。企业在制订考核指标的同时,未将应收账款指标列入其中,造成了销售部门的侥幸心理。利益的驱动使得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而不管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4.与客户对账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形成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以及单据传递与记录过程发生误差的可能性,要求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事项进行定期核对,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对账不及时,有的企业因当事人的变动,具体的细节又无详细记录,导致若干年后,无法对清所发生的账目,或即使对清了往来,却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双方差异的调整无详细的说明,一旦当事人员发生变动,也使债权债务双方无据可依。与此同时,有些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未将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落实到个人,极易给企业造成坏账。
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在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上,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1.加强源头控制,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额度及频率
(1)加强对企业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的内部控制。要求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建立健全销售台账,谁经办的业务由谁负责结清账款;对营销人员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超过一定期限、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将没收风险抵押金,对销售利润指标、应收账款考核指标都达标的营销人员双倍返还风险抵押金;建立激励机制,将营销人员的工资、奖金与销售回款挂钩。
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广泛采集客户的资信信息,科学地评估客户的资信状况,划分信用等级,确定相应的赊销制度。对往来较多、金额较大、风险较大的赊销客户加强监控;加强对营销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提醒营销人员催收欠款,提示客户按合同付款。
(3)及时核对应收账款往来账目。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定期进行核对。财务人员不仅要定期与本企业的营销部门或营销人员核对账目,还要定期与对方财务部门核对往来账目,并取得盖有财务章的对账回执,作为催收货款的依据,一旦双方发生债务纠分,这也是有效证据之一。
(4)严格合同审批手续,加强赊销合同的管理,尽可能减少赊销业务,尽量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频率与额度,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
2.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信息的传递与报送
(1)财务部门应定期以书面及表格的方式向有关负责人、有关部门报送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
(2)时刻关注客户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征,以防因客户经营状况变化和人员变动而造成的坏账损失。
(3)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及时获取有关信息,采取防范措施,对已过合同付款期限或欠款额度加大的客户采取限量供货或停止供货的方式。
3.积极催收往来帐款
(1)成立清欠小组,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增强销售人员及清欠小组成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
(2)针对不同客户关系,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对近期应收账款清理回收缓慢的客户,应限制发货或停止发货,并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应在诉讼有效期内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以免丧失追诉权,造成坏账损失;对欠款方确实无力支付的,可采取以物抵款;对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企业可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以鼓励客户尽早偿还货款。
三、关于应收账款的整合
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其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销售额不断增加,而可用资金却不断下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应收账款,特别是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1.用应收账款变现筹资
(1)抵押应收账款借款。即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从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贷款,等到客户支付所欠货款时,再将此款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一旦发生坏账,金融机构有权向借款企业追索。
(2)让售应收账款。企业经应收账款客户同意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专管此类业务的财务公司,提前收取现金。由于售出的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客户平时直接付款给财务公司。发生坏账时,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这项业务有助于企业转嫁坏账风险,因此实收金额往往较账面值小。在资金紧缺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应急措施。
2.债务重组。实行协议清算,重新安排债务关系。即当债务方非恶意拒付时,债权企业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设立一个较宽容的还款条件,避免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3.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收账款。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企业可对拒付客户采取法律手段,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
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使资金在周转中的耗费及时足额地得到补偿,提高资金利润率。企业应牢牢抓住应收账做文章,盘活资金存量,促进资金增量,不仅可以避免增贷增息的负担和风险,还可以促“呆”变“活”,实现资金良性循环。
关键词:应收账款;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3-0074-01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应收账款。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或信用方式已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主要形式。分析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往来长期挂账、“三角债”像流行病一样全国漫延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新办企业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销售局面,事先对购买方不作任何资信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与对方签订比较有诱惑力的销售合同,以扩大市场份额,却忽视了大量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加大了企业赊销的风险。
2.盲目追求销售指标。一些市场公司老总为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销售考核指标,不考虑购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一厢情愿地将商品发往对方,造成购买方大量商品的积压,资金无法回拢,这样企业报表的销售收入增加了,利润也虚增了,但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大量沉积,商品发出后,由于营业收入增加,企业为此需交纳大笔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等税费,更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3.考核体系不健全。企业在制订考核指标的同时,未将应收账款指标列入其中,造成了销售部门的侥幸心理。利益的驱动使得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而不管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4.与客户对账不及时,责任不明确。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形成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以及单据传递与记录过程发生误差的可能性,要求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事项进行定期核对,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对账不及时,有的企业因当事人的变动,具体的细节又无详细记录,导致若干年后,无法对清所发生的账目,或即使对清了往来,却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双方差异的调整无详细的说明,一旦当事人员发生变动,也使债权债务双方无据可依。与此同时,有些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未将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落实到个人,极易给企业造成坏账。
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在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上,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操作程序。
1.加强源头控制,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额度及频率
(1)加强对企业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的内部控制。要求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建立健全销售台账,谁经办的业务由谁负责结清账款;对营销人员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超过一定期限、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将没收风险抵押金,对销售利润指标、应收账款考核指标都达标的营销人员双倍返还风险抵押金;建立激励机制,将营销人员的工资、奖金与销售回款挂钩。
建立客户资信评估制度。广泛采集客户的资信信息,科学地评估客户的资信状况,划分信用等级,确定相应的赊销制度。对往来较多、金额较大、风险较大的赊销客户加强监控;加强对营销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提醒营销人员催收欠款,提示客户按合同付款。
(3)及时核对应收账款往来账目。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定期进行核对。财务人员不仅要定期与本企业的营销部门或营销人员核对账目,还要定期与对方财务部门核对往来账目,并取得盖有财务章的对账回执,作为催收货款的依据,一旦双方发生债务纠分,这也是有效证据之一。
(4)严格合同审批手续,加强赊销合同的管理,尽可能减少赊销业务,尽量压缩应收账款发生的频率与额度,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
2.加强应收账款日常动态信息的传递与报送
(1)财务部门应定期以书面及表格的方式向有关负责人、有关部门报送应收账款的动态信息。
(2)时刻关注客户经营情况,加强日常询征,以防因客户经营状况变化和人员变动而造成的坏账损失。
(3)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及时获取有关信息,采取防范措施,对已过合同付款期限或欠款额度加大的客户采取限量供货或停止供货的方式。
3.积极催收往来帐款
(1)成立清欠小组,建立责任中心,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增强销售人员及清欠小组成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
(2)针对不同客户关系,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对近期应收账款清理回收缓慢的客户,应限制发货或停止发货,并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应在诉讼有效期内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以免丧失追诉权,造成坏账损失;对欠款方确实无力支付的,可采取以物抵款;对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企业可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以鼓励客户尽早偿还货款。
三、关于应收账款的整合
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其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销售额不断增加,而可用资金却不断下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应收账款,特别是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1.用应收账款变现筹资
(1)抵押应收账款借款。即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从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贷款,等到客户支付所欠货款时,再将此款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一旦发生坏账,金融机构有权向借款企业追索。
(2)让售应收账款。企业经应收账款客户同意后,将应收账款让售给专管此类业务的财务公司,提前收取现金。由于售出的应收账款无追索权,客户平时直接付款给财务公司。发生坏账时,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这项业务有助于企业转嫁坏账风险,因此实收金额往往较账面值小。在资金紧缺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应急措施。
2.债务重组。实行协议清算,重新安排债务关系。即当债务方非恶意拒付时,债权企业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设立一个较宽容的还款条件,避免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3.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应收账款。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企业可对拒付客户采取法律手段,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
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使资金在周转中的耗费及时足额地得到补偿,提高资金利润率。企业应牢牢抓住应收账做文章,盘活资金存量,促进资金增量,不仅可以避免增贷增息的负担和风险,还可以促“呆”变“活”,实现资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