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艳的粉红色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朵下了客车,看了下手机,才十点。时间还早,她就不想去他那儿。印刷厂的人看见她,不定又要说他多少闲话。五朵就由着脚朝着热闹的超市去了,看见他爱吃的绿豆饼,买了两包。又到广场坐了一会儿,想着时间不早了,从包里掏摸出手机,果然是晌午了。站在印刷厂门口时,才觉出来轻松和欢喜。
  他在印刷厂门房看门。年轻时,他们是一个学校里的民办教师。他带语文,她带数学。那时,她喜欢画画,还专门从县上的书店买过一本素描入门的书。他爱好哨笛,没事了,嘴边总是横着一管竹笛,吹得滴溜溜的。是老汉住院时,在街上碰见他,才知道他也没有转成公办,清退回去后,到印刷厂门房看门来了。印刷厂离医院近,老汉想喝面汤了,她就来他的门房做一碗;想吃挂面了,也是到他的门房给老汉下一碗挂面。那时,他的老婆已经殁了好几年了。有一次,她问他还吹哨笛不?他吭吭地笑,笛子都不晓得扔哪儿了。她说:“买个耍嘛,你孤家寡人的,哨個笛,还能热闹些。”他说:“没那心情了。”问她还画画?她也笑。
  他正在门房里看电视,看她来了,呼嗵站了起来,问她:“月尽了?”从床下摸出个西瓜,放在案板上嚓嚓切了,端起一牙递给她。她接了瓜,问他咋晓得是月尽。他说:“你只在月尽能出门嘛。”她伺候一对老夫妻,一月两天假,她在月底休息。他把剩下的瓜往她跟前挪挪,说:“你爱吃沙瓜,这瓜沙,面。”她爱吃沙瓜他还记得。她的心头像是被一双温热的大手捂住了般舒服,吃一口瓜,看他一眼。
  他说:“你慢慢吃,我到街上买碗羊汤,晌午咱吃羊汤面。”
  她说不急。他二话不说,扭身出去了。她笑他急性子,门缝里看见他单薄的身影,连脚步都轻飘飘得没有二两力气似的。回过头来,突然觉出这小小的门房里有什么不对。
  怎么说呢,从推开他的门,她就觉出来不一样了,要说这小屋子里的东西呢,也没有多啥少啥。本来就是巴掌大个屋子,靠墙放的还是那张单人床,床上铺着白蓝格子床单,又干净又清爽。床头顺墙摆着的铁皮柜子上,摆了个小案板和电磁炉,柜子前有个纸箱子,里面有菜刀,有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还有一把挂面半包方便面。门后的办公桌上蹲着个小电视机。床对面的窗户下,摆的还是单位的铁皮柜子,两节,摞到了一起,正好跟窗台平齐,以前常放着他的水瓶子和烟,现在,柜子上还是放着水瓶子和一盒纸烟,纸烟旁边呢,多了两样东西,是一面镜子和一把梳子。
  对了,就是这镜子和梳子,让五朵觉出了不一样。
  镜框和梳子都是粉红色,鲜嫩,簇新,明艳艳的。五朵掏出手绢擦擦手上的西瓜汁,走过去,伸出手。手在半空中却停住了——梳子齿缝里夹着几根头发,枯黄干硬的长发像是椽一样横在她眼前。一根,两根,三根。五朵瞪着梳子,慢慢地把手缩了回去,心就扑通扑通乱跳开了,又失望,又羡慕。脸红心跳地把眼睛从梳子上扯开,心里就生出一股子气,懊恼,悔恨,哑然一笑,怪不得你着急忙慌地要出去,你给我说一声啊。老汉死了一年后,她到县上看他时,他说:“一个人的日子我知道,明里黑里,不容易哩,给娃娃女子说说,咱一起过吧。”
  她心说,也不能怪他啊,咋能怪他呢,是你娃娃女子不同意,你该早劝人家找个老伴哩,人家一颗心热切切地等了你好几年,也算仁至义尽了。
  五朵又看了一眼粉红色的镜子和梳子,黯然神伤地对自己说了声走吧。五朵说,你不走还等啥呢?真的等着吃人家给你做羊汤面,还是等梳子的主人回来?
  从印刷厂出来,走不了几步,就是一个胡同,五朵想也没想就走了进去。担心他追撵过来似的,脚底下绕了一团风样走得飞快。阳光把胡同的一面墙照得白亮,另一面墙呢,像是陷在了自己的心事里,黑影沉沉的,孤单,寂寞,寒凉如水。五朵走在阴凉里,白亮里照下她的半个影子,一步一步往前蹭着,走得又缓慢,又怅惘。
  粉红色的梳子。
  粉红色的镜子。
  咋会买个粉红色的呢?五朵觉得太可笑了,用个嫩粉色的镜子照,是照那一脸褶子呢,还是照那满头的枯发哩。她的嘴角扯扯,想笑,却哭了起来。
  选自《金山》
其他文献
午阳打在碎蓝色的短颈花瓶上,发出幽幽的光亮。老人做了个梦,好梦,却被蓝花瓶发出的光亮吵醒了。  这样的事发生了多少年,二奶奶记不清了,数了数日子,到今天她已活过九十个年头。  活过的九十个年头,蓝花瓶陪了她七十多年。  二奶奶的梦做得越来越密,花瓶瘣怔,只要一靠近,瞌睡就来了,梦也随着来了。  有一些年头,二奶奶是不敢把花瓶示人的,总是藏在最深处,只是在夜深人静时掏出来,放在枕边,和它说说话,说着
期刊
清晨。山的那边,夏季的太阳早已升到了白云间,把阳光洒向大地。阳光也同样被送进了眼前的这个房间里。这儿是一栋八十层公寓的第七十二层,躺在床上的这名男子便是这房间的主人——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上班的泰勒。  在室内设备的作用下,室内的空气温度适宜,还带着丝丝的花香。室内的气温常年保持稳定,花香还会随季节和主人的喜好随时调整。现在是夏季,所以根据泰勒的个人喜好,室内的花香被调成了以百合花为主。现在,这花香
期刊
敌起倾国之兵犯境。将军率军拒于米仓山。  米仓山绵亘八百里,高山深峡,唯米仓道可通,是国门屏障。将军屯兵于米仓道要冲,和敌人决战于峡谷中。  双方决战数百次。敌人觊觎已久,为进犯准备多年,势在必得,虽死伤不少,但后援不断。  国家积弱多年,国力远不如敌。形势愈加严峻。  将军暗思,须得出其不意,方可挽回局势。是夜,他望着黑魆魆的峡谷,思索良久,唤过几位士兵,吩咐如此。  翌日,两军对决。咚咚咚!山
期刊
夜深人静了,我正在赶写一篇稿子。突然,脑子里闯进来一个人,板着脸质问我,你凭什么剥夺我的姓名权?  来人很陌生。我没时间也没心情搭理他。  我赶写的刘老师的报道明天上午必须交报社。  刘老师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纯属偶然。一民间网络平台发起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他曾经的一个学生,贴了一篇关于他的配图文章,没想到竟好评如潮。而在此之前,他就像遗落在田间地头的一颗小石子,没谁在意。  刘老师已退休两年
期刊
起风了,吹皱了眉头。  他上了“头条”,评论如潮。照片清晰可见,他坐着,老人站着。  可以用一整个下午回忆细节,那天理了发,“潮”的发型,精神得像去见初恋女友。他眉若卧茧,鼻若……他坐着,玩着手机;老人站着,低头看他。  家在山村,身在大城市,他想起母亲佝偻着腰爬上一道道坡,在混着小石子的山土里挖红薯的样子,起风了,母亲的脸被一岁岁的风涂抹成黄黑色,淌下的汗珠犹如黄河一样弯弯曲曲。攒点钱,就要寄回
期刊
曾癞子本名曾重一,因为小时候长过癞子的缘故,大伙都叫他曾癞子。曾癞子从小父母双亡,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十三岁开始就跟着别人在长江上跑船。  这眼看快四十了还没娶上媳妇,曾癞子的心慌得很,一上岸就迫不及待地让同村张大娘给张罗一门亲事。张大娘还真是个说媒的好主,给他领回一个模样俊俏的姑娘来,美中不足的,是个哑巴。消瘦的曾癞子眯着眼,一抹嘴,猛地咽下一口唾沫,打开用一层一层红布包裹着的一沓红绿票子交给张
期刊
“你或许是最后一个人类了。”  “为什么是最后一个?人类是绝对不会灭亡的。”  “能问一下,你的底气从何而来么?”  我没有回答,喝着机器人送上来的果汁。  嗯,还挺好喝的。  “人类灭亡是必然結果,我的资料里显示,我们机械族已经大约有三年没有见过野生的人类了。”  机器人整体呈圆柱形,下方安装了履带,两只机械手臂宛如触手,也和人一样,随心愿舞动。  我叹了口气,他说的是真的。我很久没有看见过同类
期刊
晚清年间,河北小黄庄大户人家之子黄大虎,自幼习武,加之骨骼清奇、悟性颇高,一时进步神速,小小年纪便打遍四里八乡无敌手。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锐、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般兵器样样精熟,可最喜欢的,还是使唤双刀,据说手上双刀一旦使唤开来,方圆几丈之内,万物俱没,只有刀影重重,如披风护体,端的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那年,承老佛爷开恩,武科重启。黄大虎心中一动,毅然进京
期刊
写作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发展变化,作品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形成超出作者初始构思的走向,甚至与读者的某种常态化期待大相径庭。文学是一面镜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成为作家采撷素材、塑造典型的起因。欧阳明的小小说创作视角,倾向于杂驳的凡人小事,以拨动人性的深层触须为切入点,于现实生活中呈现其多义性。  《佟鸭子》深得笔记小说之妙,佟鸭子既是店名和菜名,又是大家对店主的称呼。佟鸭子用料
期刊
A  那一晚,他和她凑在一起看电视剧。  那是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像他们租住的那间破旧的老公房,黑白的,没有有线电视,摁过来,摁过去,就几个台。有时电视机还不听话,都是雪花,跳不出屏幕。  她跑上前,就着电视机的外壳,拍打了几下。哦,还别说,画面就出来了。他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她笑,说,不听话就要  七岁的儿子发来微信: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接着是一个流泪的表情符号。想到小小的人儿已多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