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写作,并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有真情实感,首先要会观察生活,并有创作激情,这样,他在写作中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怎样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激发创作热情有效地结合起来呢?我市语文教研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趣味大作文”课题研究,本人也参与课题的实验,其中有不少收获,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
一、从细节描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向来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但却忽略更为重要的一点,即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否则,像看热闹一样,之后就没有什么收获。学生作文里叙事干巴巴是因为缺乏描写,但如何去描写,学生心中没有底。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先从细节描写入手,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能够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因此,我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细节的观察指导,并让他们进行描写,这种观察指导都是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如指导“笑”的神态描写,通过一个根据口令做出相反动作的游戏,罚出一名同学,让他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微笑,然后让其他同学描述他的笑。起初,同学们只会用一两个词来简单形容,后来,通过老师指导观察,看看台上那位同学笑时脸上的五官如何变化,还有身体的动作,手的姿势等,这些都是笑的表现,经过这样一指导,同学们在描述后面被罚上来的同学的“笑”的神态时,就很生动了。一位学生写道:“她笑的时候眼睛眯起来,眉毛绽开,显得很欢快,她大大方方地笑,脸上带有一点粉红色,像一朵花在感受阳光给她带来的好处。头微微地向右移动,喉咙抖动着,可以看得出她笑得非常开心。”
指导味道的描写则让同学们拿自己最喜爱吃的零食到教室,边品尝边写作。观察自然的写作指导也是在教室,让同学们去花圃里拾来一朵落花,一片落叶或一根草等,指导学生用五官并用观察法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并描写。通过指导观察,学生描绘一朵花,一片叶子都可以写到一二百字,而且想象丰富。这样的课堂常是笑声连连,观察时很开心,写时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效率很高,由于是真切体验,文章里很有个人的独特感受。
以这样的形式来进行作文指导教学,首先是学生感觉到快乐而有激情,乐于写。其次,通过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观察事物,并学会了如何多角度地描绘事物,有内容可写,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活动的形式其实就是把生活移入课堂,培养了学生一种观察生活的理念,懂得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观察自然,抒写感悟
大作文训练先进行描写自然的训练。之所以先进行描写自然的作文训练,一方面由于自然事物相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说,比较容易观察,另一方面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个“感受自然”的写作训练。
前面片断作文训练时已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的方法,此次作文就不用过多指导,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及上课十五分钟到校园走走,观赏校园的景物,以此为题材进行描写。其实上课这十五分钟到校园走也可以不留给学生,但给这十五分钟学生心态就不一样了,别人都上课了,我们还能在校园玩,写作起来积极性就高,回教室后,利用一节半课的时间完成作文,六百至八百字之间,还是可以的。批阅前,我开始以为这次作文也能像片断文那样有精彩的东西,但读完以后,有点失望,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只是比过去写得具体生动些而已,并没有什么特色的内容。怎么回事?通过仔细分析,才发现学生对事物只是客观描写,没有融入自己个人的情感,文以情感人,没有个人的情感,文章自然就没有特色。
发现问题所在后,第二次进行自然描写的作文训练时,还是让学生到校园中走,但这一次注意引导他们的思考:你认为你欣赏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喜欢它的哪一方面?回来后动笔写,这一次与上一次的作文不一样,精彩多了,而且有自己个性的东西,文章也有深度了。其中,有一位平时作文不算好的同学竟会去观察角落里的夹竹桃,以此为描写对象,以“必须把握住机会,努力在众人之中‘开发’自己”为主题,写得相当精彩。
这一阶段的观察自然的大作文训练,让学生直接进入生活观察,写自己熟悉的周围景物,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融入个人情感,文章也有了深度,这对于学生可以说是一个层面上的提高。
三、向生活取材,学会用思考的眼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学生为什么常常会对身边有价值的题材熟视无睹呢?是因为他没有带着思考的眼睛去看,悟不出这些平凡的生活小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所以就发现不了这些题材的价值所在。
在指导学生向生活选材这一问题上,我在作文课上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游戏结束后,不作任何提示,就让同学们写这个游戏。作文交上后,因人看事的角度不一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当作一件开心的事,记了一节快乐的游戏课,有的却能从中悟出这个游戏所蕴含的哲理,写出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因此,我在讲评时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学会思考,普通的小事中也会蕴含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写作的好题材。随后,我就布置课外作文活动,让同学们自己确定一个地点,利用课余去观察,选取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题材来完成一篇作文。作文交上后,丰富多彩的生活尽现于同学们的笔端,如超市见闻,闹市百态等。文章中透出同学们对生活稚嫩的思考,还有一位同学通过一碗粉写出初中生活,把一碗粉描绘得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
通过两次作文训练把学生引入门,此后就在巩固和提高上设计作文训练了,其中很多作文训练都是围绕教材(人教版)来设计的。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戏曲大舞台”,我们当地都有三月三对山歌的活动,我就提前安排观察任务。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就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然后自己整理材料写作。还有很多活动设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进行作文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想仅仅通过训练学生写几篇,学生写作水平就明显提高,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总有一个过程,比如对于家庭生活这一题材的写作,我指导了两次作文训练,但对学生写出的作文都不满意,感觉还是老一套。但我也放在一边不管了,继续我的课题实验。等到课题实验结束,学生上了初三,在一次亲情作文专题训练中,我就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为题目,稍作引导,就让学生动手写作,两节课完成。作文交上来一看,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同学能挖掘到自己生活中平常不留意的细节来表现亲情,生活气息浓厚,很有个性,非常感人,以下是其中精彩的一篇:
平平淡淡才是真
上了初三,一天到晚地学习,有时我觉得真的很累,很累。
上课时,总是盼望回家,开启那扇门,便可以看到爷爷坐在沙发上,或看电视或看报纸。听见开门声,他会微微抬起头,看见是我后,他会轻微地露出一抹笑容。
“回来了。”
“唔,回来了。”
他不会说什么,只是低下头再看一两分钟的报纸,就向卧室走去。
于是我常常笑着说他的生活真的是很有规律。
他总是淡淡地笑,不语。
就这样,一天的疲劳不觉地消失了,只剩下轻松愉悦。
日复一日,重复着平淡。
忽地某一天,他突然对全家宣布要与以前的老同学一起去外省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好好地聚一聚。
“很好啊……”我是如此回答他。
那一日,我一如平日回到家,一如平日地打开那扇门。
然而,却没有一如平日地响起那话语。
我愣愣地看着那空荡荡的客厅,心里突然地,不知所措。
对了,爷爷去旅游了……
为什么我的心,宛如这客厅一般,空荡荡地……
躺在床上,我无理由地辗转反侧。
“回来了。”
原来,我已是早就习惯了这句话吗?或者是早已习惯了晚上回家,听到这一声浓浓的关切的话语?
那一声蕴涵着多么深的厚重的爱!
所以,当我真正失去了这一份悄然的平淡之后,才会真正地懂得去理解!
才能真真正正地懂得去珍惜!
有些人你以为可以再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再继续的,然后,也许就在你转身的那一刻,有些人已不在了,有些事也不再了……
真的,平淡是会消逝的……
所以,我们真的,真的要学会珍惜……
当一个晚上,我在灯下看报纸,门,响了。
我抬头,看着爷爷推开门走进屋内,出奇的,我没有先前预想的那样兴奋,激动,抑或是其他什么,我只是那一句平淡的话。
“回来了。”
他看着我,展颜一笑。
“唔,回来了。”
类似上文这样的选材,此次作文还有很多,可以说是这个实验最大的收获吧。把作文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随着他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作文的深度会慢慢呈现,这才是教给他们能影响一生的有用的东西。
以上三个阶段的作文训练都是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抒写生活,对写作的方法指导得很少。其实是想让学生自由表达,不想用所谓的技法来束缚他们,况且,我们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范文,上课时写作手法分析得已经够多了。其次,在指导学生写这种以观察为主的作文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引导好,那就是作文不能一味翻版生活,不能把写作当成重复生活的过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应该高于生活,文章里应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文中的作者不应该只是个旁观者冷漠的叙述,游离于事件之外。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和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可见,作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如果仅仅是把作文当作生活的翻版,这样的文章是肤浅的,缺乏深度,很难有感人的力量。
把游戏引入课堂,把课堂移到室外广阔的世界中,“趣味大作文”把激发兴趣和观察生活作为指导重点,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写作,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而且输灌给学生一种作文理念,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取材,这才是我们写作的源泉。
(责编 雷 艳)
一、从细节描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向来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但却忽略更为重要的一点,即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否则,像看热闹一样,之后就没有什么收获。学生作文里叙事干巴巴是因为缺乏描写,但如何去描写,学生心中没有底。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先从细节描写入手,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并能够生动细致地进行描绘。因此,我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一些细节的观察指导,并让他们进行描写,这种观察指导都是以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的。如指导“笑”的神态描写,通过一个根据口令做出相反动作的游戏,罚出一名同学,让他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微笑,然后让其他同学描述他的笑。起初,同学们只会用一两个词来简单形容,后来,通过老师指导观察,看看台上那位同学笑时脸上的五官如何变化,还有身体的动作,手的姿势等,这些都是笑的表现,经过这样一指导,同学们在描述后面被罚上来的同学的“笑”的神态时,就很生动了。一位学生写道:“她笑的时候眼睛眯起来,眉毛绽开,显得很欢快,她大大方方地笑,脸上带有一点粉红色,像一朵花在感受阳光给她带来的好处。头微微地向右移动,喉咙抖动着,可以看得出她笑得非常开心。”
指导味道的描写则让同学们拿自己最喜爱吃的零食到教室,边品尝边写作。观察自然的写作指导也是在教室,让同学们去花圃里拾来一朵落花,一片落叶或一根草等,指导学生用五官并用观察法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并描写。通过指导观察,学生描绘一朵花,一片叶子都可以写到一二百字,而且想象丰富。这样的课堂常是笑声连连,观察时很开心,写时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效率很高,由于是真切体验,文章里很有个人的独特感受。
以这样的形式来进行作文指导教学,首先是学生感觉到快乐而有激情,乐于写。其次,通过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观察事物,并学会了如何多角度地描绘事物,有内容可写,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活动的形式其实就是把生活移入课堂,培养了学生一种观察生活的理念,懂得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观察自然,抒写感悟
大作文训练先进行描写自然的训练。之所以先进行描写自然的作文训练,一方面由于自然事物相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说,比较容易观察,另一方面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个“感受自然”的写作训练。
前面片断作文训练时已指导学生观察自然的方法,此次作文就不用过多指导,让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及上课十五分钟到校园走走,观赏校园的景物,以此为题材进行描写。其实上课这十五分钟到校园走也可以不留给学生,但给这十五分钟学生心态就不一样了,别人都上课了,我们还能在校园玩,写作起来积极性就高,回教室后,利用一节半课的时间完成作文,六百至八百字之间,还是可以的。批阅前,我开始以为这次作文也能像片断文那样有精彩的东西,但读完以后,有点失望,大多数同学的文章只是比过去写得具体生动些而已,并没有什么特色的内容。怎么回事?通过仔细分析,才发现学生对事物只是客观描写,没有融入自己个人的情感,文以情感人,没有个人的情感,文章自然就没有特色。
发现问题所在后,第二次进行自然描写的作文训练时,还是让学生到校园中走,但这一次注意引导他们的思考:你认为你欣赏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喜欢它的哪一方面?回来后动笔写,这一次与上一次的作文不一样,精彩多了,而且有自己个性的东西,文章也有深度了。其中,有一位平时作文不算好的同学竟会去观察角落里的夹竹桃,以此为描写对象,以“必须把握住机会,努力在众人之中‘开发’自己”为主题,写得相当精彩。
这一阶段的观察自然的大作文训练,让学生直接进入生活观察,写自己熟悉的周围景物,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在文章中融入个人情感,文章也有了深度,这对于学生可以说是一个层面上的提高。
三、向生活取材,学会用思考的眼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学生为什么常常会对身边有价值的题材熟视无睹呢?是因为他没有带着思考的眼睛去看,悟不出这些平凡的生活小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所以就发现不了这些题材的价值所在。
在指导学生向生活选材这一问题上,我在作文课上设计了一个寻宝游戏,游戏结束后,不作任何提示,就让同学们写这个游戏。作文交上后,因人看事的角度不一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当作一件开心的事,记了一节快乐的游戏课,有的却能从中悟出这个游戏所蕴含的哲理,写出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因此,我在讲评时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要学会思考,普通的小事中也会蕴含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写作的好题材。随后,我就布置课外作文活动,让同学们自己确定一个地点,利用课余去观察,选取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题材来完成一篇作文。作文交上后,丰富多彩的生活尽现于同学们的笔端,如超市见闻,闹市百态等。文章中透出同学们对生活稚嫩的思考,还有一位同学通过一碗粉写出初中生活,把一碗粉描绘得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
通过两次作文训练把学生引入门,此后就在巩固和提高上设计作文训练了,其中很多作文训练都是围绕教材(人教版)来设计的。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主题是:“戏曲大舞台”,我们当地都有三月三对山歌的活动,我就提前安排观察任务。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就让学生分组去采访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然后自己整理材料写作。还有很多活动设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进行作文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想仅仅通过训练学生写几篇,学生写作水平就明显提高,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总有一个过程,比如对于家庭生活这一题材的写作,我指导了两次作文训练,但对学生写出的作文都不满意,感觉还是老一套。但我也放在一边不管了,继续我的课题实验。等到课题实验结束,学生上了初三,在一次亲情作文专题训练中,我就以“平平淡淡才是真”为题目,稍作引导,就让学生动手写作,两节课完成。作文交上来一看,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同学能挖掘到自己生活中平常不留意的细节来表现亲情,生活气息浓厚,很有个性,非常感人,以下是其中精彩的一篇:
平平淡淡才是真
上了初三,一天到晚地学习,有时我觉得真的很累,很累。
上课时,总是盼望回家,开启那扇门,便可以看到爷爷坐在沙发上,或看电视或看报纸。听见开门声,他会微微抬起头,看见是我后,他会轻微地露出一抹笑容。
“回来了。”
“唔,回来了。”
他不会说什么,只是低下头再看一两分钟的报纸,就向卧室走去。
于是我常常笑着说他的生活真的是很有规律。
他总是淡淡地笑,不语。
就这样,一天的疲劳不觉地消失了,只剩下轻松愉悦。
日复一日,重复着平淡。
忽地某一天,他突然对全家宣布要与以前的老同学一起去外省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好好地聚一聚。
“很好啊……”我是如此回答他。
那一日,我一如平日回到家,一如平日地打开那扇门。
然而,却没有一如平日地响起那话语。
我愣愣地看着那空荡荡的客厅,心里突然地,不知所措。
对了,爷爷去旅游了……
为什么我的心,宛如这客厅一般,空荡荡地……
躺在床上,我无理由地辗转反侧。
“回来了。”
原来,我已是早就习惯了这句话吗?或者是早已习惯了晚上回家,听到这一声浓浓的关切的话语?
那一声蕴涵着多么深的厚重的爱!
所以,当我真正失去了这一份悄然的平淡之后,才会真正地懂得去理解!
才能真真正正地懂得去珍惜!
有些人你以为可以再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再继续的,然后,也许就在你转身的那一刻,有些人已不在了,有些事也不再了……
真的,平淡是会消逝的……
所以,我们真的,真的要学会珍惜……
当一个晚上,我在灯下看报纸,门,响了。
我抬头,看着爷爷推开门走进屋内,出奇的,我没有先前预想的那样兴奋,激动,抑或是其他什么,我只是那一句平淡的话。
“回来了。”
他看着我,展颜一笑。
“唔,回来了。”
类似上文这样的选材,此次作文还有很多,可以说是这个实验最大的收获吧。把作文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随着他们思想水平的提高,作文的深度会慢慢呈现,这才是教给他们能影响一生的有用的东西。
以上三个阶段的作文训练都是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抒写生活,对写作的方法指导得很少。其实是想让学生自由表达,不想用所谓的技法来束缚他们,况且,我们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范文,上课时写作手法分析得已经够多了。其次,在指导学生写这种以观察为主的作文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引导好,那就是作文不能一味翻版生活,不能把写作当成重复生活的过程。作文来源于生活,但又应该高于生活,文章里应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文中的作者不应该只是个旁观者冷漠的叙述,游离于事件之外。作文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灵活动,是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和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可见,作文并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如果仅仅是把作文当作生活的翻版,这样的文章是肤浅的,缺乏深度,很难有感人的力量。
把游戏引入课堂,把课堂移到室外广阔的世界中,“趣味大作文”把激发兴趣和观察生活作为指导重点,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写作,让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而且输灌给学生一种作文理念,作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向生活取材,这才是我们写作的源泉。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