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生的学习平台和老师的教学科研平台,高校图书馆还承担着高校图书馆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图书馆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服务读者,所以必须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对策
引言
高校图书馆其实属于一个从属性的服务部门。它不仅应该提供图书资源,还应该开展读者辅导、教育等工作。要想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讲座,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学术交流也是很非常有必要的。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读者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采取相关对策,不断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1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1.1服务对象单一
图书馆是一所高校的文化象征,它是读者的精神食粮。高校图书馆与校外公共图书馆有区别,它仅仅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开放,这就使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专业化,有针对性地服务于读者。
1.2服务形式多样化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是人工借书、还书,而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服务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一般通过“自助借还机”就可以完成图书的借还与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的检索、续借、预约等服务功能都可以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完成远程服务。移动图书馆提供海量的电子图书,实现了让读者把“图书馆带回家”的梦想;图书馆的多种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图书;图书馆的各种讲座、活动都起到了扩展读者视野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将以多样的形式服务于读者。
1.3读者需要的服务趋向于信息化、个性化
在手机或者电脑上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这是读者所渴望的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留言可以解决读者的疑问;网站可以直接下载图书的光盘内容;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是可以在官网直接下载。网络已经不知不觉深入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许多高校为满足读者需求,還为读者开设了考研自习室,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图书馆应该积极推广的一个服务模式。
2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2.1馆藏资源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过去以纸质文献为主体阅读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共享,电子资源大量涌现,电子文献的利用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借阅纸质图书的数量明显下降。电子文献资源的优势日趋明显,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的影响。具有传播速率快,信息更新快,获取方式便捷,易于保存等特点,使得传统的馆藏布局方式发生改变。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满足二十一世纪读者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技术。比如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有万方、超星、独秀等特色专题数据库,涉及到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电子图书等多种资源,再与多媒体进行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现代化信息知识资源。
2.2学生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通过相关调查发现,90%的学生不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文献检索等相关的知识,不知道或不关注图书馆馆藏的分布以及图书馆内相关借阅的规定。图书馆专门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而开设的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学生上网聊天的地方,成为了心目中的“网吧”,大部分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聊天、玩网络游戏,只有少部分人在网上查阅资料;大部分读者消耗在娱乐性期刊、报纸、小说、武侠、言情小说等文学作品上的时间较多,对专业学科的书籍借阅却较低,几乎无人问津,学生一般所借阅的专业参考书也是由教师、同学之间推荐的居多。
2.3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缺乏沟通
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目前高校很多学生认为图书馆馆员是低素质的,不能对馆员的工作有很好的理解,与学生的交谈中也不礼貌,管理员感觉不到服务后读者的回应,从而影响馆员的积极性。读者有意见或者有好的想法也不能或者无法直接反映给图书馆,图书馆馆员也不能及时知道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以至于工作效率不能及时提高。读者不能很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交流服务平台,使这种信息化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不能得到普遍化。
3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对策
3.1提高馆员服务观念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层次比较复杂,一般会有临时馆员和馆员等划分,许多临时馆员会有自己只是临时的工作人员,工作做得好坏没什么关系这种思想。对于这种复杂的情况,图书馆应该对不同层次的馆员进行培训,把培训也要作为工作来认真完成,不可以不想培训就不培训。高校图书馆应该对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一视同仁,并设立相关奖罚制度,来提升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3.2明确读者服务工作的定位及新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为了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如果还抱着以往的旧观念,靠坐等读者上门那样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转变服务观念,还要有创新的精神,从小细节做起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观点。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密切关注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认识到我们是图书的服务者,而不是图书的管理者,要从旧观念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一切以满足读者需要为宗旨,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3.3加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校应该加大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结合地方特点,例如建立好地方红色文献资源特色的文献数据库,以及有自己馆藏特色的数据库,实行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使信息服务开放化。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根据读者的需要,制定相关文献采购书目名单;加强各个系部之间的联系交流,由系部拟出书目名单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过加工和利用转化为对教学和科研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在采购纸质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时要有针对性,结合学校的性质,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4加强新技术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面对不断更新的读者需求,图书馆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读者的服务。与读者多沟通,要建立有效、互动的读者联系制度及反馈系统。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一个在线用户反馈系统或建立一个图书馆互动交流的平台系统,该系统可以收集对引进的新技术反馈信息。第二,对引进的新技术及时对用户推介,随时了解读者的反映和需求。第三,定期举行会议,面对面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认真落实,从而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现阶段或以后都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会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就要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图书馆也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创建个性化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炫,陈林,罗仁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贵图学苑,2017,(02):41-42.
[2]常晓凤.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3):278.
[3]陶波.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快乐阅读,2016,(02):2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对策
引言
高校图书馆其实属于一个从属性的服务部门。它不仅应该提供图书资源,还应该开展读者辅导、教育等工作。要想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讲座,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学术交流也是很非常有必要的。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读者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采取相关对策,不断提升读者服务水平。
1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1.1服务对象单一
图书馆是一所高校的文化象征,它是读者的精神食粮。高校图书馆与校外公共图书馆有区别,它仅仅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开放,这就使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专业化,有针对性地服务于读者。
1.2服务形式多样化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是人工借书、还书,而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服务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一般通过“自助借还机”就可以完成图书的借还与借阅信息查询,图书的检索、续借、预约等服务功能都可以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完成远程服务。移动图书馆提供海量的电子图书,实现了让读者把“图书馆带回家”的梦想;图书馆的多种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大量的图书;图书馆的各种讲座、活动都起到了扩展读者视野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将以多样的形式服务于读者。
1.3读者需要的服务趋向于信息化、个性化
在手机或者电脑上享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这是读者所渴望的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留言可以解决读者的疑问;网站可以直接下载图书的光盘内容;所有的数字资源都是可以在官网直接下载。网络已经不知不觉深入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许多高校为满足读者需求,還为读者开设了考研自习室,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图书馆应该积极推广的一个服务模式。
2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分析
2.1馆藏资源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过去以纸质文献为主体阅读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共享,电子资源大量涌现,电子文献的利用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借阅纸质图书的数量明显下降。电子文献资源的优势日趋明显,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的影响。具有传播速率快,信息更新快,获取方式便捷,易于保存等特点,使得传统的馆藏布局方式发生改变。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满足二十一世纪读者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技术。比如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有万方、超星、独秀等特色专题数据库,涉及到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电子图书等多种资源,再与多媒体进行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现代化信息知识资源。
2.2学生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利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通过相关调查发现,90%的学生不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文献检索等相关的知识,不知道或不关注图书馆馆藏的分布以及图书馆内相关借阅的规定。图书馆专门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而开设的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学生上网聊天的地方,成为了心目中的“网吧”,大部分的学生把时间浪费在聊天、玩网络游戏,只有少部分人在网上查阅资料;大部分读者消耗在娱乐性期刊、报纸、小说、武侠、言情小说等文学作品上的时间较多,对专业学科的书籍借阅却较低,几乎无人问津,学生一般所借阅的专业参考书也是由教师、同学之间推荐的居多。
2.3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缺乏沟通
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目前高校很多学生认为图书馆馆员是低素质的,不能对馆员的工作有很好的理解,与学生的交谈中也不礼貌,管理员感觉不到服务后读者的回应,从而影响馆员的积极性。读者有意见或者有好的想法也不能或者无法直接反映给图书馆,图书馆馆员也不能及时知道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以至于工作效率不能及时提高。读者不能很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交流服务平台,使这种信息化的、间接的交流方式不能得到普遍化。
3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对策
3.1提高馆员服务观念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层次比较复杂,一般会有临时馆员和馆员等划分,许多临时馆员会有自己只是临时的工作人员,工作做得好坏没什么关系这种思想。对于这种复杂的情况,图书馆应该对不同层次的馆员进行培训,把培训也要作为工作来认真完成,不可以不想培训就不培训。高校图书馆应该对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一视同仁,并设立相关奖罚制度,来提升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3.2明确读者服务工作的定位及新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为了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如果还抱着以往的旧观念,靠坐等读者上门那样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转变服务观念,还要有创新的精神,从小细节做起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观点。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密切关注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认识到我们是图书的服务者,而不是图书的管理者,要从旧观念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一切以满足读者需要为宗旨,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3.3加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校应该加大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结合地方特点,例如建立好地方红色文献资源特色的文献数据库,以及有自己馆藏特色的数据库,实行文献资源网络共享使信息服务开放化。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根据读者的需要,制定相关文献采购书目名单;加强各个系部之间的联系交流,由系部拟出书目名单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过加工和利用转化为对教学和科研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另外,高校图书馆在采购纸质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时要有针对性,结合学校的性质,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4加强新技术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分析
面对不断更新的读者需求,图书馆应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读者的服务。与读者多沟通,要建立有效、互动的读者联系制度及反馈系统。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建立一个在线用户反馈系统或建立一个图书馆互动交流的平台系统,该系统可以收集对引进的新技术反馈信息。第二,对引进的新技术及时对用户推介,随时了解读者的反映和需求。第三,定期举行会议,面对面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认真落实,从而不断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现阶段或以后都将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会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人员就要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图书馆也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创建个性化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炫,陈林,罗仁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贵图学苑,2017,(02):41-42.
[2]常晓凤.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3):278.
[3]陶波.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快乐阅读,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