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达成度,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益。但是,通常的测验是教师出题或考务部门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学生被动应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及考务部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的教学评价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完全不相符的。通过在军内外学校中的调查也证明,在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下,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怎样应付考试、怎样不挂科上,而把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能力的培养提高则放在了次要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测验方式才能既客观地考察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了一种利用Moodle教学环境进行自主测验的新方式,现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 测验的基本过程
在每节课上完后,让学员根据当节课教员的讲授,自拟规定数量的作业题,教员在第二次上课时就上节课学员的自拟作业的类型、题目的难易程度、综合性等进行讲评,指出哪些是需要继续发扬的,哪些是应该改进的。在课程的一个阶段学完之后,让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各自出一份试卷及相应答案,并通过Moodle提交,教师参照上交的试题借助教学目标要求构建一个试题库,测验时利用Moodle测试模块从试题库中按类型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进行测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把本学期所学内容分成几个教学阶段,讲清每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目的。在每个教学阶段学完后,根据本阶段内容,向学生推荐几种试题类型,规定难易题目所占比例、题量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要求出一份试卷,做出答案和各题的分值,规定上交期限。上交时注明姓名、班级等信息。
2 学生试卷上交后,教师对试卷按出题要求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修改。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出题的质量,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第三,根据学生提交试卷的质量(如知识点覆盖率、难易程度比例,试卷间的雷同程度等)写出评语。最后,通过Moodle平台将试卷分析反馈给每个学生。
3 试卷审查后,通过Moodle测试模块录入到题库,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要求对试题库中题目的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率进行适当调整。测验时利用Moodle测试模块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测试。
4 利用Moodle平台测试完毕后,客观题部分利用Moodle对测验成绩进行评判打分,主观题由教师进行评判。
5 利用Moodle对本次测验成绩进行科学分析。分析完毕后将分析情况和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Moodle反馈给每一个学生。
6 教师利用Moodle测试模块查看各题学生的得分率等相关情况,并据此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 Moodle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借鉴了建构主义的知识意义建构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或者说学生知识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不是通过教师或别人灌输实现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再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过程实施的主导者,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实施者。过程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一是对每个知识段的系统化、整体化时的再思考;二是通过给别人讲解概念、解决问题时的再思考。例如,您可能阅读此页很多次但明天依然会忘记,可是如果曾试图用自己的话向其他人解释这些观点,或者制作一个幻灯片来阐明这些概念,那么我可以保证您一定获得更深的理解,并且它与您自己的观点一定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三是把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再思考。
在新的测试方式中,教师把测试的主导权给了学生,学生既是试题的拟制者,又是试题答案的定制者。学生要编写试题并制定答案就必须对整个知识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知识系统化。学生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应用类题目,就不仅要根据学过的知识编制题目,还要尝试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最终,无论学生能否编制出一套高质量的试卷,他都会主动的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再应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自觉地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二)借鉴了社会架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基于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当人们一起致力于尝试为他人创造一个作品时,他们会在这个社会过程中获得对知识意义的重构,从而获得多知识的更好理解。与建构主义不同的是,社会建构主义不仅强调个人在知识意义建构时的主体性,更强调知识意义建构时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强调人们在合作时的相互交流,而这个交流、协调、合作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一张白纸,我们需要参照以往的知识、他人的知识来验证新的知识,需要把新的知识整合进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而这种测试、借鉴和整合就包含在自己和他人一起完成某种作品的协作过程之中。正像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任何两个人彼此交换一下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那么每个人便同时拥有两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正是在我们为他人创建某种作品时以及与他人的相互交谈之中,我们不仅彼此共享了已有的知识,而且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建构。
在Moodle环境下,学生要为教师完成试卷这个作品,可以借助Moodle平台很好地与教师交流、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在这个交流、协作、讨论甚至争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维特征,了解别人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别人的智慧之光,校正自己对知识意义理解上的偏差。而学生也在这种思维、习惯的碰撞中撞出火花,潜移默化地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三)符合学员的认知动机
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提出的ARCS的动机设计模式,定义了激发学习动机的四个基本策略:注意策略(Attention)——当教学设计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的好奇心和兴趣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关联策略(Relevance)——当目标被明确定义并且和学习者的兴趣相关联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自信策略(Confidence)——当挑战以一种平衡方式出现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满意策略(Satisfaction)——当正确执行行为能得到奖励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
学习效果的自主评价方式,使得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怎样应对考试上,而是放在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学习上;再者当学习目标明确后,学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与学员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方式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针对学习目标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求尽快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三,当学员在其他同学和教员的帮助下不断克服一个个困难时,他的自信心会得到自我加强;第四,当学员在自主评价过程中不断进步时,当发现自己的测试成绩不断提升时,他的学习动机无疑会得到更大的激发。总之,自主评价与学员的学习动机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三 自主评价方式的信息技术支撑
为什么可以在Moodle中实施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接口。通常以工具为中心的CMS(Course Manager System)系统会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给你提供一系列的工具作为接口来实现教学管理,而Moodle 是以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系列工具。其次,在Moodle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按周或按知识点安排教学,使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三,其他的CMS通常提供一种静态的模板,然后让教师按这种静态的模板上传静态的教学内容,而Moodle更侧重于讨论工具、作品共享工具的提供。所以Moodle平台不仅仅提供一个信息的分发,他把精力集中在思想共享和知识意义的地构建。例如,利用Moodle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建立独具特色的聊天室,学生可以边学习边相互讨论;利用Moodle教师也可以创建个性化的论坛,使学生可以方便地随着课程的进度不断更新论坛话题。第四,利用Moodle的测试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拟制题目,随机抽题组卷,再现答题评判等。总之,Moodle这个开源平台建立的教育理论基础就是社会建构主义。
四 Moodle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评价模式阶段测验的实效
通过对几届学员的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测验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知识意义的构建、对教学效益的提高都是非常有效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的。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检验,在同样水平的试题难度下,学生测验成绩由以前的优秀率在20%左右,良好率在50%左右,不及格率在10% 左右,到实行新的测验方法后的优秀率达40%甚至更高,不及格率为0。
归结起来,这种测验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在通常的教学和测验中,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有的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究其原因是在这种教学和测验方式下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应付的地位。上课时学生盲目地听、机械地记,经常对教师的讲解一知半解,课后也没有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及时复习巩固。而采用新的阶段测验法后,因为每个教学阶段学生都要自己设计试卷,所以学生上课时都会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教师所讲每个知识点,想办法搞清楚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学生上课时注意不力集中、打瞌睡的现象不见了。上课时教师再注意引导他们去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从不同多角度理解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怎样根据这些知识来组织试卷中各种不同的题目类型等,而由于这些内容正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所以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也多了。思考问题也全面了,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其次,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反映。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定势和个性差异是一个影响思维过程的重要心理因素。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社会阅历和所受的教育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而且这种思维定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在纵向上可能会得到不断发展。但是,如果长期不接触或学习其他思维方式,就会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束缚学生思维的横向发展。实施这种测试方法,一方面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去出每一道题,安排试卷的结构,定制标准答案,从而把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展现给其他同学。另一方面,他在做题时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在不同的思维定势和个性的碰撞下,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这种方法可以克服部分学生学习上的应付心态,促使其主动认真学习。通常的测验方法是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做,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上课不想听,下课不复习,考前磨磨刀,测验不会想法抄。”的不良现象。采用新的阶段测试方法则能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这是因为试卷质量占总分的30%,也就鼓励他认真钻研本阶段的学习内容,然后根据教师的出题要求对本阶段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另一方面,由于他还要能解答其他同学的试题,而试卷出题是随机的,测验时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试卷可抄,使其考前不得不复习。
第四,这种测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一份试卷中不仅要包含客观题,还要包含主观题,要包含各种应用题,因此学生在听课时不仅要记忆、理解各个知识点,更要思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以方便应用题目的拟制。这样就使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宗旨之一。
第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应用等很多方面。通过在Moodle环境下的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在Moodle环境下的信息查询、试卷的提交、网上测验等,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最终使学生的信息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第六,实施这种方法,教师借助Moodle可以对学生出题、答题等项工作方便地作出分析,从而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和对本阶段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在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中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效益的稳步提高。
以上是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所作的一些粗浅尝试,不完善之处必定不少,敬请各位专家斧正。
参 考 文 献
[1]何克抗.对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对分
析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2]郑太年,马小强.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3]黎加厚,冯均芳.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
[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
[4]马小强,张晓军.基于开源软件的研究与教育应用[J].中
国电化教育,2006(11).
那么,什么样的测验方式才能既客观地考察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了一种利用Moodle教学环境进行自主测验的新方式,现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 测验的基本过程
在每节课上完后,让学员根据当节课教员的讲授,自拟规定数量的作业题,教员在第二次上课时就上节课学员的自拟作业的类型、题目的难易程度、综合性等进行讲评,指出哪些是需要继续发扬的,哪些是应该改进的。在课程的一个阶段学完之后,让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各自出一份试卷及相应答案,并通过Moodle提交,教师参照上交的试题借助教学目标要求构建一个试题库,测验时利用Moodle测试模块从试题库中按类型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进行测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把本学期所学内容分成几个教学阶段,讲清每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目的。在每个教学阶段学完后,根据本阶段内容,向学生推荐几种试题类型,规定难易题目所占比例、题量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要求出一份试卷,做出答案和各题的分值,规定上交期限。上交时注明姓名、班级等信息。
2 学生试卷上交后,教师对试卷按出题要求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修改。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出题的质量,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第三,根据学生提交试卷的质量(如知识点覆盖率、难易程度比例,试卷间的雷同程度等)写出评语。最后,通过Moodle平台将试卷分析反馈给每个学生。
3 试卷审查后,通过Moodle测试模块录入到题库,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要求对试题库中题目的难易程度、知识点覆盖率进行适当调整。测验时利用Moodle测试模块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测试。
4 利用Moodle平台测试完毕后,客观题部分利用Moodle对测验成绩进行评判打分,主观题由教师进行评判。
5 利用Moodle对本次测验成绩进行科学分析。分析完毕后将分析情况和对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Moodle反馈给每一个学生。
6 教师利用Moodle测试模块查看各题学生的得分率等相关情况,并据此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 Moodle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借鉴了建构主义的知识意义建构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或者说学生知识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不是通过教师或别人灌输实现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实现的。这种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再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过程实施的主导者,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实施者。过程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一是对每个知识段的系统化、整体化时的再思考;二是通过给别人讲解概念、解决问题时的再思考。例如,您可能阅读此页很多次但明天依然会忘记,可是如果曾试图用自己的话向其他人解释这些观点,或者制作一个幻灯片来阐明这些概念,那么我可以保证您一定获得更深的理解,并且它与您自己的观点一定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三是把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再思考。
在新的测试方式中,教师把测试的主导权给了学生,学生既是试题的拟制者,又是试题答案的定制者。学生要编写试题并制定答案就必须对整个知识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知识系统化。学生要编写出高质量的应用类题目,就不仅要根据学过的知识编制题目,还要尝试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最终,无论学生能否编制出一套高质量的试卷,他都会主动的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再应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自觉地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二)借鉴了社会架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基于这样一种思想,那就是当人们一起致力于尝试为他人创造一个作品时,他们会在这个社会过程中获得对知识意义的重构,从而获得多知识的更好理解。与建构主义不同的是,社会建构主义不仅强调个人在知识意义建构时的主体性,更强调知识意义建构时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合作,强调人们在合作时的相互交流,而这个交流、协调、合作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一张白纸,我们需要参照以往的知识、他人的知识来验证新的知识,需要把新的知识整合进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而这种测试、借鉴和整合就包含在自己和他人一起完成某种作品的协作过程之中。正像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任何两个人彼此交换一下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那么每个人便同时拥有两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正是在我们为他人创建某种作品时以及与他人的相互交谈之中,我们不仅彼此共享了已有的知识,而且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建构。
在Moodle环境下,学生要为教师完成试卷这个作品,可以借助Moodle平台很好地与教师交流、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在这个交流、协作、讨论甚至争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别人的思维特征,了解别人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别人的智慧之光,校正自己对知识意义理解上的偏差。而学生也在这种思维、习惯的碰撞中撞出火花,潜移默化地完成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三)符合学员的认知动机
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提出的ARCS的动机设计模式,定义了激发学习动机的四个基本策略:注意策略(Attention)——当教学设计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情境的好奇心和兴趣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关联策略(Relevance)——当目标被明确定义并且和学习者的兴趣相关联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自信策略(Confidence)——当挑战以一种平衡方式出现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满意策略(Satisfaction)——当正确执行行为能得到奖励时,学习者的动机会更强。
学习效果的自主评价方式,使得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怎样应对考试上,而是放在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学习上;再者当学习目标明确后,学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与学员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方式有直接的关联,所以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针对学习目标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求尽快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三,当学员在其他同学和教员的帮助下不断克服一个个困难时,他的自信心会得到自我加强;第四,当学员在自主评价过程中不断进步时,当发现自己的测试成绩不断提升时,他的学习动机无疑会得到更大的激发。总之,自主评价与学员的学习动机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三 自主评价方式的信息技术支撑
为什么可以在Moodle中实施呢?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接口。通常以工具为中心的CMS(Course Manager System)系统会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给你提供一系列的工具作为接口来实现教学管理,而Moodle 是以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系列工具。其次,在Moodle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按周或按知识点安排教学,使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三,其他的CMS通常提供一种静态的模板,然后让教师按这种静态的模板上传静态的教学内容,而Moodle更侧重于讨论工具、作品共享工具的提供。所以Moodle平台不仅仅提供一个信息的分发,他把精力集中在思想共享和知识意义的地构建。例如,利用Moodle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建立独具特色的聊天室,学生可以边学习边相互讨论;利用Moodle教师也可以创建个性化的论坛,使学生可以方便地随着课程的进度不断更新论坛话题。第四,利用Moodle的测试模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拟制题目,随机抽题组卷,再现答题评判等。总之,Moodle这个开源平台建立的教育理论基础就是社会建构主义。
四 Moodle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评价模式阶段测验的实效
通过对几届学员的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测验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对知识意义的构建、对教学效益的提高都是非常有效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的。
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检验,在同样水平的试题难度下,学生测验成绩由以前的优秀率在20%左右,良好率在50%左右,不及格率在10% 左右,到实行新的测验方法后的优秀率达40%甚至更高,不及格率为0。
归结起来,这种测验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在通常的教学和测验中,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有的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究其原因是在这种教学和测验方式下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应付的地位。上课时学生盲目地听、机械地记,经常对教师的讲解一知半解,课后也没有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及时复习巩固。而采用新的阶段测验法后,因为每个教学阶段学生都要自己设计试卷,所以学生上课时都会集中注意力去理解教师所讲每个知识点,想办法搞清楚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学生上课时注意不力集中、打瞌睡的现象不见了。上课时教师再注意引导他们去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从不同多角度理解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怎样根据这些知识来组织试卷中各种不同的题目类型等,而由于这些内容正是学生迫切需要的,所以学生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也多了。思考问题也全面了,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其次,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反映。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定势和个性差异是一个影响思维过程的重要心理因素。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社会阅历和所受的教育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而且这种思维定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在纵向上可能会得到不断发展。但是,如果长期不接触或学习其他思维方式,就会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造成一定的局限性,束缚学生思维的横向发展。实施这种测试方法,一方面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去出每一道题,安排试卷的结构,定制标准答案,从而把自己的个性和思维定势展现给其他同学。另一方面,他在做题时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在不同的思维定势和个性的碰撞下,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这种方法可以克服部分学生学习上的应付心态,促使其主动认真学习。通常的测验方法是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做,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上课不想听,下课不复习,考前磨磨刀,测验不会想法抄。”的不良现象。采用新的阶段测试方法则能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这是因为试卷质量占总分的30%,也就鼓励他认真钻研本阶段的学习内容,然后根据教师的出题要求对本阶段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另一方面,由于他还要能解答其他同学的试题,而试卷出题是随机的,测验时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试卷可抄,使其考前不得不复习。
第四,这种测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于一份试卷中不仅要包含客观题,还要包含主观题,要包含各种应用题,因此学生在听课时不仅要记忆、理解各个知识点,更要思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以方便应用题目的拟制。这样就使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这也正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宗旨之一。
第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现代信息社会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应用等很多方面。通过在Moodle环境下的相互协作、相互讨论,在Moodle环境下的信息查询、试卷的提交、网上测验等,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最终使学生的信息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第六,实施这种方法,教师借助Moodle可以对学生出题、答题等项工作方便地作出分析,从而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和对本阶段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便在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中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确保教学效益的稳步提高。
以上是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所作的一些粗浅尝试,不完善之处必定不少,敬请各位专家斧正。
参 考 文 献
[1]何克抗.对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对分
析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9(9).
[2]郑太年,马小强.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3]黎加厚,冯均芳.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
[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
[4]马小强,张晓军.基于开源软件的研究与教育应用[J].中
国电化教育,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