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诊断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室间隔厚度≥13mm,心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比值大于1.3,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运动,及左室流出道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3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29例。结论:观察心脏结构与功能,流出道压差。目前仍是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最常用、最可靠、最经济的方法。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82-0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的遗传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心室壁肥厚而非扩张、心室腔呈高动力状态并且没有导致室壁肥厚的心脏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基础。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最重要的方法,是最常用、最可靠、最经济的方法。评估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及其收缩时的运动;沿其短轴以评估左心室腔的舒张与收缩末期直径(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之间的距离)以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运动的功能[1]。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2例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2例;男26例,女16例; 年龄19~67岁,平均47岁;病期7个月~15年。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25例、心脏杂音3例、心电图异常2例、心衰1例、晕厥1例。病史: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偶发室性早搏或室速11例,血脂异常8例,吸烟、饮酒史19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
  1.2方法:切面超声心动图主要检查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左心室各水平短轴、心尖四腔、五腔和左心室长轴切面等,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的常用切面。由于肥厚可发生在心室的不同部位,故应强调多切面观察。在左心室桓轴水平,自基底部至心尖水平各切面,可显示左心室各室壁在不同水平的室壁厚度及范围。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胸骨旁四腔心、心尖四腔心、心尖左心室长轴以及剑下切面可较清晰显示心尖部有无肥厚。
  2结果
  2.1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表现: 左室肥厚是HCM超声心动图的基本特征。大多数呈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ASH),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室间隔肥厚的程度差别很大,轻者13~15 min,重者可达50 mm。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肥厚。APH则心肌肥厚限于心尖部,前侧壁心尖部尤其明显,如不仔细检查,很容易漏诊。病变部位室壁运动幅度减低,收缩期增厚率减小。严重者心室腔变得明显狭小,收缩期甚至成闭塞状。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腔内突出,造成左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包括顺应性减低,快速充盈时间延长,等容舒张时间延长。运用彩色多普勒法可以了解杂音的起源和计算梗阻前后的压力差。
  2.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使用脉冲和连续波模式,有可能获得更多有关流量和压力的动态信息。当梗阻的部位局限于左心室流出道时,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最高区在主动脉瓣下,可判定梗阻的部位。连续波多普勒可测量最高流速,可用于估计跨过瓣下梗阻后的压力下降。流出道流速的轮廓为从左心室腔至流出道压力下降轮廓的镜影,并假定为特征性的匕首形状[2]。心室开始喷射的早期速度在1.0~1.5m/s范围内,与快速早期喷射相称。随后,速度逐步增加,收缩中期和后期达到高峰,在喷射结束时回到基线。此轮廓剖面与固定性梗阻(如主动脉瓣狭窄看到的)完全不同,即使在收缩中期达到高峰时,观察到增速部分是平滑的轮廓。也可以评估二尖瓣反流及其严重程度。在右心室漏斗部梗阻,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多普勒频谱。
  2.3 心室间隔厚度≥13mm,心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比值大于1.3,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运动,及左室流出道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3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NCM)29例。左室舒张末内径38.7~49.1mm,收缩末内径19.4~30.8 mm,左房内径29.1~35.7 mm,心尖部室间隔厚度14.7~20.9mm,心尖部左室后下壁厚度11.8~18.6mm,左室射血分数为0.39~0.69%。
  3讨论
  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心肌核素扫描、心脏磁共振、心肌活检等确诊。但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对于HCM诊断应用最广泛、最有价值的检查。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和预防猝死是HCM治疗的主要目标,而左室流出道梗阻又是引发HCM各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因此,超声对HCM梗阻的检出和判断梗阻部位尤为重要[3]。肥厚型心肌病的梗阻可发生在左室的不同部位:二尖瓣水平梗阻;左心室中部梗阻;心尖部梗阻。二维超声可观察肥厚心肌部位和程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血流频谱形态、血流加速度及最大血流速度,从而判断肥厚型心肌病分型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观察心肌肥厚部位、梗阻发生的节段和程度以及瓣膜情况,对治疗方案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如HCM有二尖瓣反流时,且二尖瓣反流是由SAM征引起时,则当梗阻缓解之后二尖瓣反流就会明显减轻,若是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多需要选择外科二尖瓣置换术;若基底段的梗阻合并肥大的乳头肌导致左室中部心腔同时梗阻,这时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若HCM患者压力阶差>50mmHg可作为外科手术或酒精消融的指征[4]。
  超声心动图不仅能完全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可评估心脏大小、瓣膜及室腔形态以及评判瓣膜障碍程度、心室肌肥厚程度和流出道梗阻程度,而且还可评价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参考文献
  [1]于维汉.心肌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8-99.
  [2]马文英,沈潞华,田文清,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597-598.
  [3]田家玮.心肌疾病超声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116.
  [4]汪大全,阮长武.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描述记术检查及临床价值[J].新医学,2006,3:151-15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肺炎病例60例,采用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并配合敷胸散外敷。结果:经治60例肺炎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缩短了疗程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肺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鼓胀患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2例鼓胀患者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鼓胀患者经辩证治疗消胀散敷脐1~2 d,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攻补兼施治疗准则,早期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根据病邪的不同,分别采用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清热利湿等法治疗。  关键词:鼓胀;中医治疗;辩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2-01  笔者1998年-2006年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各种心脏早博72例,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72例心脏早搏患者符合《内科学(第五版)》的诊断标准。72例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8-70岁;病程0.5-6年;病因为心肌炎16例,冠心病28例,高血压21例,功能性7例。心电图检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辩证论治;血管性痴呆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3-01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或缺血缺氧性脑损害导致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个综合征[1],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类型之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早有记载,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的医药实践给本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阶段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报道已经显示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桂枝的临床拓展应用。方法: 根据资料记载,总结桂枝的临床拓展应用。结论: 复方桂枝气雾剂预防流行性感冒,桂枝治疗发热、心悸、低血压症、嗳气、水肿、瘫痪、上热下寒、遗尿等有疗效。王氏常用桂枝内服外敷,治疗截瘫、偏瘫、面瘫,疗效显著。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灶吸收或缩小。瘫痪处温擦,能增强肌肉被动刺激。内外同治,促进瘫痪早日恢复。  关键词:桂枝;应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的药理研究及配伍应用。方法: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结论:主要功效为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临床通过配伍,用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各种出血等病症的治疗。  关键词:三七;三七总皂苷;配伍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69-01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因
期刊
摘要:针对中专护理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及实践,改善中专护校学生不好的现状,使学生在护校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关键词:中专护理学校;学生;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76-01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个人成长和发展不仅局限于以前的思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方法:输液前实行编号、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结果:使安全隐患渐渐减少,从而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开展儿科门诊输液专业化管理能提高服务质量,消除输液存在的隐患。  关键词:患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期刊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多由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术前应用抗凝药物,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血栓可进一步扩展,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74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深静脉血栓  【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对疑似此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结论:虽然部分病例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疑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但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关键词:呼吸内科;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80-01  0.流感嗜血杆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e pneum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