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人文学科,它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当生活成为它源头活水时,它才能光彩照人,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但目前由于受中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更有效地让生活走进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让生活走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新奇,追求时尚,在生活中对流行歌曲,影视剧,国内外新闻等颇感兴趣,歌曲、影视剧、新闻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从歌曲、影视剧、新闻等内容为切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在七年级水乡孕育的城镇》教学前,播放歌曲《太湖美》然后问:太湖美在哪里?水对太湖流域的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再配上美丽的太湖画面,一下子在空间上拉近了太湖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太湖就在眼前,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非常兴奋,特别想学乐学。
案例二:在八年级《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学中,我提供了一张麦加朝圣的图片和一段相关的材料:朝圣者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参加宗教活动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至少造成300多人被踩死,300多人被踩伤。然后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麦加朝圣,是什么宗教使这么多人对它这么狂热地信仰呢?通过国际新闻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很自然地导入伊斯兰教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就是今天的过去,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认识
案例三:我在七年级《山川秀美》教学中,在分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后,联系学生的身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
师:我们家乡有哪些类型的地形?
生:以丘陵,平原为主。
师:位于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生:第三级阶梯。
师:假如你是镇长,你将如何发挥我们本地的地形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生:我们这儿多丘陵,风景比较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丘陵上还可以种植茶树,毛竹,桔子,杨梅等果木。
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充足,可以种植水稻和各种蔬菜。
生:我们这儿靠海边,靠海吃海,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航海业……
(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从上述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看出: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不是用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是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镇长,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提升认识,使观点的形成水到渠成。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有好多这样抽象枯燥的观点、理论,如果教师不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简单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学生记住的只是一个名词,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就会觉得这种理论高不可攀,离生活很遥远,根本没有实用的价值,当然更谈不上在生活中灵活应用了。因此,在观点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层层分析,逐步深入,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理论以指导生活实践。
三、联系生活实际,落实具体行动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培养人文素质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意识的养成。当课堂上学生已经获得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观点的时候,应进一步不失时机地通过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案例四:初一《母亲河》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最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家乡河流的现状如何?我们青少年为保护家乡的河流该做些什么?生:我们的家乡河流污染严重。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不往河里乱扔垃圾,乱倒废水,对排放污水的工厂向环保部门举报……
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情感得到升华,今后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去保护母亲河了。
四.走出校园课堂,回归现实生活
有古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是个大课堂,在社会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感受到课堂上感受不到的新体验。
案例五:初三《看不见的手》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市场调节资源这一难点,我在新课教学前布置了一个社会小调查。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向农民调查近三年来农民种植的农产品收获情况,在市场上出售价格情况。学生通过调查后在课堂上就能举出例子:有的年份西兰花、桔子等农产品盲目种植,虽大获丰收,但增产不增收,农民损失惨重;有的年份种植少,市场上供不应求,获利多多。通过回归身边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亲密接触”,学生对市场经济这一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解更深刻,觉得市场经济不是书本上说说的一种纯理论,其实市场经济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访问一些老人,向他们询问有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下票证的故事,商品匮乏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过去计划经济下商品匮乏与现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琳琅满目的情况进行对比,学生就明白了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和实惠,更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走出课堂,回归社会,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新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多角度地解读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能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融入生活,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还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充分激发,使学习成为自身真正的内在需要;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深切的体验,价值观在生活的感悟中形成。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新奇,追求时尚,在生活中对流行歌曲,影视剧,国内外新闻等颇感兴趣,歌曲、影视剧、新闻已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从歌曲、影视剧、新闻等内容为切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在七年级水乡孕育的城镇》教学前,播放歌曲《太湖美》然后问:太湖美在哪里?水对太湖流域的城镇发展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再配上美丽的太湖画面,一下子在空间上拉近了太湖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太湖就在眼前,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非常兴奋,特别想学乐学。
案例二:在八年级《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学中,我提供了一张麦加朝圣的图片和一段相关的材料:朝圣者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参加宗教活动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至少造成300多人被踩死,300多人被踩伤。然后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麦加朝圣,是什么宗教使这么多人对它这么狂热地信仰呢?通过国际新闻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很自然地导入伊斯兰教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就是今天的过去,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认识
案例三:我在七年级《山川秀美》教学中,在分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后,联系学生的身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
师:我们家乡有哪些类型的地形?
生:以丘陵,平原为主。
师:位于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生:第三级阶梯。
师:假如你是镇长,你将如何发挥我们本地的地形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生:我们这儿多丘陵,风景比较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丘陵上还可以种植茶树,毛竹,桔子,杨梅等果木。
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热充足,可以种植水稻和各种蔬菜。
生:我们这儿靠海边,靠海吃海,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航海业……
(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从上述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看出: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不是用简单灌输的方法,而是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镇长,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提升认识,使观点的形成水到渠成。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有好多这样抽象枯燥的观点、理论,如果教师不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简单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学生记住的只是一个名词,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就会觉得这种理论高不可攀,离生活很遥远,根本没有实用的价值,当然更谈不上在生活中灵活应用了。因此,在观点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层层分析,逐步深入,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理论以指导生活实践。
三、联系生活实际,落实具体行动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培养人文素质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意识的养成。当课堂上学生已经获得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观点的时候,应进一步不失时机地通过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落实到行动上。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
案例四:初一《母亲河》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最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家乡河流的现状如何?我们青少年为保护家乡的河流该做些什么?生:我们的家乡河流污染严重。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不往河里乱扔垃圾,乱倒废水,对排放污水的工厂向环保部门举报……
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情感得到升华,今后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去保护母亲河了。
四.走出校园课堂,回归现实生活
有古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是个大课堂,在社会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查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可以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感受到课堂上感受不到的新体验。
案例五:初三《看不见的手》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市场调节资源这一难点,我在新课教学前布置了一个社会小调查。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向农民调查近三年来农民种植的农产品收获情况,在市场上出售价格情况。学生通过调查后在课堂上就能举出例子:有的年份西兰花、桔子等农产品盲目种植,虽大获丰收,但增产不增收,农民损失惨重;有的年份种植少,市场上供不应求,获利多多。通过回归身边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亲密接触”,学生对市场经济这一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解更深刻,觉得市场经济不是书本上说说的一种纯理论,其实市场经济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访问一些老人,向他们询问有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下票证的故事,商品匮乏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过去计划经济下商品匮乏与现在市场经济下商品琳琅满目的情况进行对比,学生就明白了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和实惠,更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走出课堂,回归社会,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和巩固新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多角度地解读生活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能使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融入生活,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还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充分激发,使学习成为自身真正的内在需要;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深切的体验,价值观在生活的感悟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