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教育视角下的感恩教育初探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感恩是人的心理的满足,它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生活在感恩心态中的人,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育家曹华曾说过:“‘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
  而目前的现实是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教育薄弱,重建当代感恩教育体系十分重要。感恩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多种途径,而提取传统孝道精华以传统孝道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通过以传统孝文化为支撑土壤,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孝道是感恩思想的重要体现。传统孝道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沉淀为我们民族道德观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孝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用以巩固其统治的工具。因此,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取精去粕,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重新诠释,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一、 挖掘传统道德内核,培养未成年人感恩观念
  挖掘传统道德内核就是要克服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迷茫。在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中,教师首先应具备传统孝文化修养,熟悉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并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传统孝道及感恩思想的精华,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感恩追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虽然受着各方面的共同影响,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理论上,我国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多措并举、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单一而呆板。因此,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德育评价体系,必须重视过程,重视整体,重视长效。学生能够以德育评价为目标,开展感恩行为,并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 凝聚德育工作合力,激发未成年人感恩情感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家庭教育是“阳光”, 学校教育是“水”,社会教育是“空气”,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学生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和荣誉的工具,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首先要赋予学生应有的独立人格。其次,感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非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育中,情感交流是贯穿整个感恩教育的纽带,只有在情感上激起青少年的需要,才能够使其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第三,家庭、学校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克服认识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知识教育更多地在课堂,而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在课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两者相互补充,和谐统一。现行的评价体制,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道德修养的人,更能够激发出其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感恩教育赋予了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1.家庭——感恩教育的亲情纽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在家庭里,最重要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自然情感。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要培养其爱戴父母、礼敬长辈的观念,让孩子知道所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建立在他人劳动付出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回馈他人的感恩思想和责任意识。转变“大包大揽”的错误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在对传统孝道的教育中,父母借助于传统蒙学教材的同时,自身要做好表率,因为榜样教育的最佳例子就是教育者自身。封建社会提倡以孝治天下,天子尚且“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可见树立典范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应该通过日常的道德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社会性的敬老爱老奠定基础。
  2.社会——感恩教育的人文环境
  社会对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形成这一品质。社会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和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除了弘扬真、善、美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假、恶、丑进行无情地批判,深刻剖析假、恶、丑的严重危害,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道明确的是非界限,构建一个相互感恩和博爱的社会。
  3.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天地
  学校是学生感恩行为实施的最佳互动场所,首先应该树立“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模范作用,在理性上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践履,并结合社会现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此外,要进一步巩固家庭伦理中的孝道教育,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公民社会条件下的“仁、义、礼、智、信”意识、行为和博爱精神。
  感恩教育只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孝道教育又只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孤立地就感恩教育谈感恩教育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我们要将感恩教育放到小学生成才的大系统中,厘清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和内部要素间的联系,注重道德思维的培养,强调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之间的联系,促进道德教育由专业化模式走向通识化模式,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实现道德与能力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师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我们这些群体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全方位” 的航标。  一、知识、理念的前卫者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和“早期成熟”“机灵智慧”的学生们,我们教师应首先具备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终身
“自学导航”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案,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方法指引、目标导航、兴趣激发的作用。目前,用“自学导航”来辅助教学,在许多老师的课堂上已经运用得越来越普遍。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某一具体对象而言,学习目标具有多维性,探究方向具有多向性,研究内容具有多选择性,教师如果完全放手,则可能导致学生迷失方向,把握不住所谓的教学目标。“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 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一些名优教师的示范课及身边教师的研讨课中,可欣赏到他们对教材创造性的设计处理,但这些教材的开发运用只是公开课或研讨课上的应景之物,教师们普遍对有效性学习材
文章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渊源的梳理,阐述了独立董事制度理念的构成,进而提炼出独立董事的制度要件,即独立资格、独立意志和独立责任。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维系独立董事独立性的
摘要:文章围绕环境与战略之间关系演变,以商贸类中央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其战略危机与战略转机,归纳了战略转型的动因。关键词:战略危机;转型动因;战略转机在各种流派战略管理理论中,均绕不开“环境——战略——绩效”分析范式这一核心,因为它是战略研究的起点,对它们之间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各种学术流派产生的根源,“围绕环境与战略对绩效的影响程度究竟是环境的选择性为主导还是战略的主动适应性为主导的争议诞生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