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著作。其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这些思想,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唯物史观 意义
  一、《序言》中阐明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在这篇只有三千字左右的《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极其简明扼要的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完整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就一定要认真研读《序言》。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他在《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从本质上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变迁根源于生产力的变化。他在《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要导致社会革命,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认为,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关系中,在生产关系和思想、文化的关系中,归根到底是前者决定后者,确切地说,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马克思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时,他实际上在向我们喻示这样一个社会事实:在社会的两种现象中,物质现象决定着精神现象,精神现象是物质现象的反映和表现,而物质现象则是精神现象的产生基础及其变化的根源。
  二、《序言》中唯物史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
  《序言》中高度概括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唯物史观,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内在的带有规律性的联系,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我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武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表明,它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马克思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清楚地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公有制是社会化生产方式本身的必然要求。建立在机器生产基础上的近代生产力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都提出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被动地适应这种要求,但是公有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多层次且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中国的公有制经济还不可能覆盖全社会,因此必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信用制度,必然产生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的控制和反控制,发生资本之间的并购、交融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所谓“混合经济形式”,正是市场经济内在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决定了政府自身改革的必要性
  马克思在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革。这个理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政府及其自身的改革,无疑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政府只有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是以市场为基础。政府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凡是市场管得了也管得好的事,政府就不能再管。否则,市场经济也就无法运转了。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政府改革进程过于缓慢,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从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等问题提出来的。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必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观不仅指引着中国经济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健康道路,而且指引着中国社会步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轨道。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许斗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理论的当代解读——兼对马克思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决定作用的认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1).
其他文献
【正】近日,欧盟《官方公报》刊登了欧洲委员会第2014/79/E U号指令,就玩具所含的若干类阻燃剂订立更严格的限制。这项新指令修订了《玩具安全指令》,加入新的限制措施。受这
【摘要】班级管理系学校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初中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简要简述了当前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班级管理;创新;措施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对初中班级管理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各初中班主任理应拥有与时俱进的管
服装是反映时代的镜子,从它特有的角度,可以看出人类物质及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面貌。在现代男装设计中,色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能体现出穿衣者的内心与情感世界,又能影响人
开场白:20I3年1月25日,以“责任进化:底线的挑战”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183;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责任进化与经济下行压力并行,一系列关乎环
【摘要】作文开头一定要写得精彩。一个精彩的开头,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使文章锦上添花,也能增加学生写好下文的信心。写好作文开头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巧用修辞,展示风采;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描写入题,烘托背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广泛引用,突出主题;抒情议论,情感导入式。  【关键词】学生 作文 开头 技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是说作文开头一定要写得精彩。因为最先映入阅卷老
【摘要】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需要创建一个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从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在实际教学中训练学生作文可以采用一些基本的程序。  【关键词】作文教学 过程与方法 自主命题 自我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作文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
“近三年来,在贵单位的帮助下,我公司的皮革产品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确保了公司的产品顺利出口及生产的正常运转……”海宁蒙奴集团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针对板材渐进成形破裂预测对应变路径的过分依赖且无法实时预测的问题,首先,运用FORTRAN语言,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材料子程序接口,将于忠奇破裂准则引入DC56D+Z钢板的VUMA
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遵循“规范、创新、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质量提升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责。狠抓检验、检测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