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本刊增刊《家庭真验方》上市。这本增刊汇集了本刊自创刊以来中医验方领域的精华作者、精华作品,上市两周就销售一空。刊中历经岁月沉淀和临床验证的各种小验方,有的令人拍案叫绝,有的叫人浮想连篇,有的则使人扼腕叹息。读者的评论、提问,也纷至沓来。
我们就其中讨论最热烈的作品,邀请专家为读者再写续篇。有些专家年事已高,仍然亲自笔耕;有些专家已经离世,他们的后辈接过了接力棒——那些经典的验方是怎样诞生的,多年来发生了那些变迁,今天的普通人应该怎样看待老祖宗的经验,怎样用好偏方、验方?让我们听“真验方”的创作者和运用者娓娓道来。
专家简介
张重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张重华名老中医工作室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顾问。]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疑难病顽固性鼻出血鼻炎以及喉性顽咳声带白斑等
柏连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全国痔病专题组组长,上海市肛肠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发明“双线切挂法”、“隧道法” 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纯中药栓剂“消痔锭”。
周恩超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证、慢性病和亚健康的膏滋调理。
苏 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医为主,中西结合论治免疫疾病。
殷岫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民进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继续教育医学教学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痛证及产后病。
时毓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性早熟、小儿肾病的中医辅助治疗。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褪筋方
配方: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山药15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北沙参10克,防风6克。
用法:煎汤,每日一剂,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2~4个疗程。
(特别提醒:验方仅供鉴赏,无医师指导切勿擅用)
从褪青筋方治咳喘
说说怎样让儿科验方更有效
时毓民
“褪青筋”方是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对1500例托幼机构小儿调查后总结制定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5%的小儿面部有青筋,这些小儿大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表现反复感冒、咳嗽,胃口很差,面色黄等脾虚证侯。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补气、健脾、活血的“褪青筋”方。
褪青筋方名字的由来
俗话说“山根(鼻根)青筋,灾祸临门”,实际上这种出现在小儿鼻根部的青筋,虽然不是什么灾祸,而是提示小儿健康出现了异常。民间将静脉血管俗称“青筋”是负责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青筋常常在人体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情况。
中医很重视观察小儿面部青筋,认为如小儿的面部青筋比较明显,常提示可能患有某些病症,如易呼吸道感染及消化不良。我们发现,小儿治疗后病情发生变化,(鼻根)青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表现。青筋颜色变浅,一般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故验方得名“褪青筋方”。
实践证明,褪青筋方对脾虚的小儿很有效,未见副作用;对阴虚及肾虚的小儿,还需要调整方剂。
怎样用好临床方
褪青筋方多年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大众医学》介绍后更在患儿家长中也有了“知名度”。很多苦于宝宝反复感冒的家长,在求诊时点名要开“褪青筋方”。对此,我常常好言相劝:一张经验方再好,也不可能人人适用。
要用好经验方,中医辨证是相当重要的。同样是反复感冒的青筋宝宝,中医辨证可能不同,只有中医辨证对了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如对面色苍白,纳呆,易乏力,多汗的青筋宝宝,属于肺脾气虚;怕热、面颊升火,便秘、盗汗,肺阴虚的青筋宝宝,属于肺阴虚;生长落后、面色苍白、食欲差的青筋宝宝,属于脾肾虚, 这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不可能以一张固定的验方来治疗所有的青筋宝宝。
怎样用好民间方
目前,有不少民间验方治疗小儿疾病,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不能乱用。如民间流传用蛤蚧治疗小儿哮喘,有一定疗效,然而剂量较大或长期应用,可能引起性早熟。我在门诊时,发现有一个5岁女孩双乳房增大。家长诉说小儿有哮喘2年,近日给小儿服用蛤蚧,每日2克,共3个月,前日给女儿洗澡时才发现她双乳增大。经过B超及骨龄检查,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停用蛤蚧3个月后,孩子乳房增大消失。
实验表明,蛤蚧乙醇提取液能增强肺、支气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效;能增强白细胞的移动力,能使小鼠脾重量增加;能对抗泼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固有解痉平喘作用。但是它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蛤蚧也有雄性激素的功效,能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和提肛肌重量增加。一般应用蛤蚧的剂量每天不要超过1克,用药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3岁以下的宝宝不宜用。
所以,民间验方不能乱用,只有能了解清楚它的作用、用量及疗程,才可考虑。一旦发现副作用,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小儿体质特殊,家长更是要小心从事。
延伸阅读 自用小儿验方4项注意:
1、不同年龄选药有异:如有一个治疗感冒的验方,用草乌、皂角、生姜等贴在小儿囟门上,此法仅适用于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的婴儿,对囟门已闭的宝宝就效果不好。
2、注意用药方法:如治疗小儿脱肛的验方,用乌龟头放在瓦片上,用文火培干。要注意不能烧焦,如果家长将乌龟头烧焦了,就没有疗效。
3、有毒性的验方要慎用:一些验方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家长选用前一定要询问医生。如牵牛子能攻下,治小儿体内宿食,但是牵牛子的通泻作用很强,生用或用量过大会引起小儿腹泻脱水,体质较弱的小儿更容易出现意外。
4、小儿验方接受度要好:对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给予近于食疗的验方,否则宝宝不肯吃,效果也打折扣。一些没有痛苦的贴脐疗法,也值得推荐。
“临床方经过验证,民间方也有佳效,但都要辨证、辨人用方”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指甲入药……算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指甲有去翳拔毒、收敛生肌、止衄的功效……古代主要把它配入丸散作内服,而现在则多配伍作外用药……市售的常用成药锡类散中,就含有人指甲。”
从人指甲入药
说说特殊中药是“宝”还是“废”
张重华
我早年在《大众医学》上介绍过人指甲的利用,拙作重刊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有人问:人指甲,还有头发、尿液、胎盘这些据说能入药的东西,安全、卫生吗?更有人问:这些听上去“可怕、恶心”的中药,将来会被淘汰吧?
7种人体“废品”正式入药
其实利用人体废弃或分泌物入药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搜集有35种之多,但现今多数已淘汰不用,《本草纲目》中也只重点介绍13种。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正式收入了人指甲、头发、乳汁、尿液、胎盘、人中白(人尿的白色沉淀物)、人中黄()等7种。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35种特殊中药,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确实有效的。它们经过千百年的反复应用,效果得到证实,并已总结出药物的性味,采集、制备方法等方面的规律,目前还在临床正式使用,如人指甲、头发等。
第二类是存在分歧的,如尿液。据我所知,有人相信喝“童子尿”能养生,,其中也有老中医;而持反对态度的医生也不少。到底尿液的养生作用如何?我觉得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三类是应入淘汰之列的,占半数以上,如“月经血”“精液”等。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鼓吹“采阴、补阳养生”等歪理,是站不住脚的;李时珍也斥之为“秽滓”,属“方士邪术,蛊惑愚人”,故必遭淘汰。
特殊中药不会逐渐消亡
人指甲等目前还在用的这些特殊中药,一般人都还比较生疏,甚至觉得“可怕、恶心”,它们将来会不会也逐渐淡化、湮没而趋于消亡呢?我看是不会的。中药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之所以会沿用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确切的疗效,与人体相关的特殊中药也是如此。
比如头发(中药名叫“血余炭”,由头发经煅烧而成),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书《神农本草经》(约成于公元一、二世纪)已有记载。称其为“发 ”(音“被”),即剃下的头发。现已明确它性味苦、温,有消瘀止血、利小便等作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乱发灰吹鼻止鼻出血的专方。我们曾用血余炭加上白及、青黛制成止血粉,外用止鼻出血效果良好,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还在治声带黏膜下出血引起声音嘶哑处方中加入血余炭,可使瘀血加快吸收、声嘶病程明显缩短。
又如“人中白”,《本草纲目》称其为“溺白垽(音yin)”,即人尿的白色沉淀物。其性味咸寒,有清热降火、止血消瘀去腐的功效,配制喉科治“口疳”的吹药中常用到它;先师张赞臣先生的家传验方“珠黄青吹口散”中也含这味药,我曾用先师自制的此药治过严重口腔黏膜腐碎,以致咽痛饮食难进的病人,患处吹药后止痛迅速,并能促进溃疡面去腐、收口。我现在在用中药治疗“声带白斑病”(属癌前期病变)时,也常加用“煅人中白”,初步观察到有促进白斑消退的效果。
至于“人胎盘”,则更是家喻户晓的“宝贝”了。
“老祖宗”经验需研究开拓
再有一个问题:现有这些药是否只要按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经验、老方法保存下去就行?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够的。对祖先的经验用药,还需要继续加以完善,不断提高与发展,使之更“简、便、廉、验”,更合理、科学。具体不妨从探索其作用机理、提高药品质量、合理用药、不断创新等方面入手。有临床报道:用人指甲研末吞服治“手足抽搐症”(鸡爪风),以及“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用新鲜消毒人乳汁点眼治电光性眼炎,都取得很好疗效。这些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开拓。
对普通百姓来说,要有意识地提高对中医药的认识水平,破除对中药和验方的“神秘感”,纠正盲目迷信和轻视、偏见。如果大家能正确理解、合理使用这些来自人体的中药以及其他特殊中药,既节省资源,变“废”为“宝”,又价廉物美、简便验廉,何乐而不为呢?!
变“废”为“宝”,价廉物美、简便验廉,何乐而不为呢?!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枯痔散是过去中医治疗痔疮的常用药物,配方很多……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再广泛运用。但民间仍有轻信不实宣传而冒险尝试者,并有中毒死亡的报道,应引以为戒。”
从枯痔散遭“禁”
说说值得追忆和研究的古代秘方
柏连松
tips
枯痔疗法1000年的脚印
唐宋时期
枯痔疗法在唐代已有萌芽,南宋《魏氏家藏方》首先记载。
明代
枯痔疗法进一步改进,明确有两种方法:枯痔散和枯痔钉(俗称“三品一条枪”)。其后,历经明清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枯痔疗法一直是中医治痔的主要方法。 20世纪50年代
枯痔疗法得到大发展,枯痔散和枯痔钉疗法在全国推广。
今天
近年来,极少有医家仍用枯痔散疗法。枯痔钉通过改良为无砒钉后,则一直应用至今,成为痔病的特色治疗。
流传千年的枯痔散疗法淡出现代临床,是因为枯痔散的主要成分砒和白矾,对肛管健康组织具有损害作用,且砒有剧毒。而改良后的无砒枯痔散,则效果差,因而逐渐被弃用。
切中病机,秘方才有“奇效”
验方是临床经验证明确有疗效的现成的药方,其中多有民间的秘方。枯痔散作为家传方,历时1000多年,为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管理法制法规的不断完善、医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经验方和经验疗法应体现中医的理、法、方、药,强调用药安全,枯痔散由于含有剧毒的砒而被禁止使用。
中医治疗痔的验方或秘方包括内服和外用方,古籍记载的外用成方虽历经千年,大多配方和制作秘不外传,患者很难制作,疗效难料。内服验方药味固定,药味精而少,有些验方疗效确切,切中病机,这类验方多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民间口口相传的验方多不能相信,如果病机与药方不符合,多会加重或延误病情,有时转为重症。
2010年,有一女病人肛门疼痛(后诊断是肛痈),自行用单味艾叶煎水熏洗,导致肛门深部环状化脓坏死,经我科2个月治疗方才痊愈。那是不是艾叶不能用于肛痈呢?否。清代医家邹澍在《本经疏证》记:艾叶有隔阴化阳之效,组成复方用于肛痈熏洗,确有很好的效果。这个病人却因是实热症肛痈,单用性温的艾叶,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属于典型的药不对证。
民间验方,值得大力研究
民间用新鲜仙鹤草炖猪大肠治疗痔脱出、出血有很好的效果,兼有补虚作用。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补虚的功效,无论虚实寒热皆可应用,目前已成为痔病方尤其是痔疮出血方中的必用药。
20世纪70~80年代,有上海南汇县的病人来我科就诊,提供民间用青萁(辣椒梗)煎汤服用治痔疮出血的信息。我据此开展相关研究,实验发现对痔疮出血的有效率在60%左右,并制成院内制剂“青萁片”应用于临床。可惜后来因青萁原材料来源匮乏,此民间验方而来的效药无奈停药。
近年来上海卫生部门非常重视挖掘民间验方、秘方和民间独特疗法,已为此设立科研课题,以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科学验方,安全有效入药典
历代流传下来的验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只有经过科学研究的证实,才可用于现代临床;并且必须药证相符,才可能有效。我在临床科教研一线工作50余年,摸索出一些治痔的经验方,如痔血宁合剂、四味痔血汤、痔熏洗Ⅰ号颗粒剂等,均被证实能显著减轻痔疮的症状,缓解痔的急性发作;其中复方消痔栓(消痔锭)已成为中成药,进入中国药典。患者应去正规专科医院就诊,接受安全、有效的验方治疗,避免自己误诊、用错药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各种正规疗法治疗痔疮,均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保护肛门功能为目的,所有的疗法包括手术均不能根治痔疮。无论是由传统枯痔疗法演变而来枯痔钉治疗,还是属于现代萎缩疗法的硬化剂注射治疗,都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近年来上海卫生部门非常重视挖掘民间验方、秘方和民间独特疗法,已为此设立科研课题,以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酒精药棉塞耳治痛经
“具体用法:取药棉少许,放在75%酒精内浸透,然后取出少许塞入患者的外耳道,若有鼓膜穿孔,就不要过深地送入外耳道,外耳道有排异作用,往往经过数小时后,药棉能自行排出,如果不能自行排出,可次日再取出。注意酒精棉不宜过快送入外耳道,以免因接触鼓膜而引起暂时性的头晕,最好先把酒精药棉放在耳孔边数秒钟,头不要倾斜,用小棒慢慢推入外耳道。”
从酒精药棉塞耳治痛经
说说可靠的中医治痛经特色手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 曾微微、殷岫绮(主任医师)
原创验方:酒精药棉塞耳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我科钱志益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原理,提出酒精药棉塞耳法治疗痛经,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全国各基层医院纷纷效仿。
这一简单手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体的手足三阳经均联系于耳部,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与耳廓相通。酒精因酒的成分而具有活血通络、驱寒的作用,通过外耳道给药,可刺激各入耳的经络,进而作用于脏腑,起到活血止痛、祛寒暖宫之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酒精挥发快,外耳道神经血管丰富,塞入后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止痛作用;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酒精十分敏感,经吸收后,可抑制内源性致痛物质的释放;而且,低浓度乙醇经吸收后可减轻焦虑,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痛感。
插入网页图片
改良验方:痛经膏
当年,钱志益老师临床使用此法效果颇佳,一时广泛流传。后来,我科不断研究改进,将酒精改为薄荷、樟脑等中药,制成痛经膏。痛经膏仍旧通过外耳道给药,治疗痛经同样见效迅速,未见不良反应,各地基层医院也纷纷学习借鉴。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缺乏宣传、经济利益驱使、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现在我院临床上极少推崇酒精药棉塞耳法及痛经膏外耳道给药治疗痛经。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痛经极具特色,但是在今天要得到推广,还需进一步深入、科学、规范地研究。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新、更精确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特色疗法的临床疗效。
民间验方:良莠不齐要分清
我国民间还流行着大量治疗痛经的验方、验法,如艾叶泡脚;红花、红糖经行口服;食盐及米醋放锅内炒热后敷少腹部;花椒、生姜、 红枣水煎服;黄酒加入胡椒及红糖,经前服用;泽兰加绿茶泡茶饮;艾叶、生姜煮鸡蛋等等。很多患者认为痛经病小,或者认为痛经根本不是一种疾病,不愿去医院,而热衷于采取简单的自我疗法。 然而,当前医疗信息杂乱不实,报刊、网络上的痛经偏方比比皆是,很多患者不追究验方、验法的来历及真实性,拿来便用,觉得试试无妨。殊不知大多数随手可得的所谓验方、验法,未经临床验证,不说其疗效不清楚,只说药有偏性,若不经辨证而盲目取用,常常与病性背道而驰,便会徒增其害。比如明明是湿热瘀阻证的痛经患者,却夜夜以药性温热的艾叶泡脚,不但无效,甚至有反作用。
另外,痛经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因各种妇科疾病引起的痛经,若一味使用验方验法,很有可能耽误病情,酿下祸根。所以,患者应审病求因,不要一味追求验方、验法以求方便、快速止痛之效。
正规医院:特色经验多利用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气血瘀阻或寒凝经脉所致,临证还可见湿热瘀阻型、肝肾亏虚型、气血虚弱型。我科擅用中药治疗痛经,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辨证,或行气止痛、或温经活血、或清热止痛、或益气补血等,从根本上治疗痛经。此外,中药灌肠、外敷;针灸如体针、耳针、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或推拿点穴法等,很多中医疗法经过了大样本临床研究,疗效显著。希望患者去正规医院咨询就诊、接受特色治疗,以求从根本上解除病因,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痛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可多多利用。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归地鳝鱼羹、桃仁粥,这两则食疗方口味好、疗效佳,我们在临床上常介绍给类风关患者食用,反映确实不错。”
从食疗辅治类风关
说说利用偏方怎样规避风险
苏励
我多年前写的一些辅助治疗类风关的食疗方被收入《家庭真验方》,编辑部要我说说想法,并问:为什么只推荐食疗类的验方,而不推荐治疗类的验方;网上治类风关的偏方、验方那么多,患者可不可以选用?
药食同源,辅治疾病好帮手
我认为,原则上讲,所有药物都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但是有些中药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即中医认为食药同源的药物,类风关患者可以在平时的饮食中适当加用。
如类风关患者有关节肿胀的,可以常服薏苡仁(米仁)、冬瓜等以健脾利湿消肿;木瓜作为水果甜美可口、有“百益之果”之称,其实也是一味有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能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疼痛等病症。此外猪(或牛)蹄筋、乌龟、甲鱼、蛇肉、鳝鱼等对类风关都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偏方,酌情运用重安全
至于一些治类风关的偏方、验方效果如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人们常说“偏方治大病”,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偏方中可能蕴含着现代医学所不能认识到的作用机理,有时对现代医学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杂症确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它们会代代流传。
比如类风关患者中很流行的蚂蚁偏方和保健品。蚂蚁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载有独角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蚂蚁为“玄驹”, 认为能“益气力,泽颜色”,有扶正固本、益气荣筋、祛瘀通络的作用。故蚂蚁有一定的补肾强身、填精固髓、补气益血的功效,作为辅助治疗,类风关患者可以酌情选用。但必须提醒的是,要有异性蛋白质过敏者(如吃鱼虾过敏的人)、胃溃疡、过敏性哮喘、肾功能不全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不能服用,服用蚂蚁后出现皮身痒肤过敏、腹胀等,要立刻停用。
两个原则,自用偏方减风险
平时诊疗中,经常有患者问:看到网上数不胜数的偏方、验方,怎么办?我提两点以供参考:
一、凡是做成丸药、散剂(粉剂)、水剂的偏方、验方,必须看是否有“国药准字号”。如果没有,不管这些药物包装得怎么好看、功效讲得怎么好、号称有多少人用了有效,也不要购买、服用。道理很简单,这些药物没有经过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疗效是不确切的,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
二、如果是别人推荐的偏方、验方,则必须到医院请教有经验的中医师,看是否适合你服用。因为中药是讲辨证论治的,用药因人而异,对别人有用的方,很可能对你没用甚至有害,千万不要自行服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偏方、验方会含有毒中药。治类风关有效的偏方、验方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有毒性的药物,如马钱子、乌头、雷公藤、蝎子、蜈蚣等。这些药物的炮制、用量、用法、疗程都各不相同。怎么用、用多少,和患者的病情以及医生的用药经验密切相关。
特别提醒
用偏方、验方前一定要先明确诊断
在使用偏方、验方前,首先应明确诊断。以类风关为例,临床上有不少病人因为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认为自己得了类风关,试用治这病的偏方、验方。实际上,类风关有严铬的诊断标准,怀疑自己得了类风关的患者,应到正规的有风湿病专科的医院就诊,以免误诊误治。
总之,对那些在有现有医疗条件下不能治愈的疑难杂症,如果能获得可靠的偏方、验方,可以试用。但患者切不可自行配制、试用别人推荐或网上流传的偏方、验方,而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运用。同时要记得,所谓“疑难杂症”,一般是个长期、慢性的顽症,治疗要有耐心,要根据病情变化有法有方地综合治疗。
“偏方中可能蕴含着现代医学所不能认识到的作用机理,有时对疑难杂症确有较好的疗效,但一定要注意风险。”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最早将虫草用于尿毒症治疗的,当推20世纪50年代的我科创始人邹云翔教授……”
从虫草方治肾病
说说真验方和“假秘方”
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中医师 周恩超
我科创始人、中国中医肾病学创始人、著名中医学家邹云翔先生在1955年出版的《中医肾病疗法》一书94页,介绍了其治疗尿毒症神志不清、恶心呕吐时所用中医处方。这个方子是国内最早用冬虫夏草治疗尿毒症的,目前在临床上仍然应用广泛,有较好的疗效。 虫草方为啥有验效
邹云翔先生认为,补益肾元是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的主要法则。冬虫夏草具有补肾助阳、补肺益阴、止血化痰的功效,既能养肺阴,又能补肾阳,为平补阴阳之品。现代医学也发现冬虫夏草能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并能防护药物肾毒性损害、肾移植抗排异反应等。因此,冬虫夏草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和各种肾炎,以及免疫功能异常、体质虚弱者。
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一路高涨,贵若黄金,绝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因此,我们并不建议所有肾炎或肾衰患者都用虫草。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冬虫夏草药材不道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者甚多,因此,肾炎、肾衰患者欲用虫草的话,最好是从医院或医药公司正规渠道购买,千万不要在旅游地或通过其他途径购买。
tips最早的虫草治肾病方
冬虫夏草9克,人参9克,双钩藤12克,枸杞子15克,白蒺藜12克,生黄芪30克,炙甘草6克,茯苓神(各)6克,怀牛膝9克,灵磁石15克,金匮肾气丸(包煎)12克。
(特别提醒:验方仅供鉴赏,无医生指导切勿擅用)
“真验方”应完整,可重复验证
临床上,有不少同虫草方一样来自实践、被正式文献报道的验方,对此大家也要客观地看待。首先,要明确验方有无完整的药物组成、剂量、服法及疗程,是否可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如果重复验证有效,则证明今后可以参照应用;如果无效,也可以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
对病家来说,不能因为这是正式文献报道过的验方就拿来自用。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患者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验方,切不可自行购药尝试。否则的话,张冠李戴、药不对证的情况随时会发生,将贻害无穷。
不过相比临床验方的误用来说,实际上我们遇到更多的,是患者自行使用来历不明的“验方”。
常见“假秘方”——“创新疗法”
有一慢性肾炎病人,肾脏穿刺结果是非常轻微的病变,经治一切正常。一次感冒后,病人出现尿蛋白,治疗后很快便好了,我嘱其提高体质、预防感冒、定期检查即可。可家人顾虑重重,带着病人跑到某肾病专科医院,花了十万元做检查,并举债接受所谓的新疗法治疗。我听闻后,真是非常痛心。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尿毒症,都是难治疾病,多数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可惜些病家总是听不进真话,总希望听到“能治好”“百分之百根治”“不复发”“摆脱透析”等充满希望和绝对化的话。实际上,在肾病的疗效方面,各种新治法、新药物,大多数无法超越正规医院的常规疗法。
常见“假秘方”——“祖传秘方”
我还治疗过一个10岁的患儿,家长在孩子诊断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给他服某肾病专科医院的“祖传秘方”。该“秘方”成分不明,但根据用药反应,我分析应该是激素,大剂量用药副作用会很大。经过反复的解释,家长才听劝,孩子安全地撤停药物。后来,我用简单的中药,几十元钱就把孩子调理正常了。
社会上,有不少人利用百姓对“古方”“秘方”的崇拜心理行骗。实际上,我们中医提倡继承地发扬,继承是基础,发扬是目的。在继承的过程中,对古代方剂要批判地吸收,不能全盘照收。中医是充满文化色彩的传统科学,有其合理、科学的内涵,但也存在一些非科学的成份,病家要明白这一点,不能盲目迷信古方。
“‘假秘方’有一个重要特征:公开兜售,但中药汤剂没有完整处方、中成药没有组成成份,热爱中医验方的读者不要上当。”
我们就其中讨论最热烈的作品,邀请专家为读者再写续篇。有些专家年事已高,仍然亲自笔耕;有些专家已经离世,他们的后辈接过了接力棒——那些经典的验方是怎样诞生的,多年来发生了那些变迁,今天的普通人应该怎样看待老祖宗的经验,怎样用好偏方、验方?让我们听“真验方”的创作者和运用者娓娓道来。
专家简介
张重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张重华名老中医工作室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顾问。]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疑难病顽固性鼻出血鼻炎以及喉性顽咳声带白斑等
柏连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全国痔病专题组组长,上海市肛肠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发明“双线切挂法”、“隧道法” 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纯中药栓剂“消痔锭”。
周恩超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常务理事,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证、慢性病和亚健康的膏滋调理。
苏 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医为主,中西结合论治免疫疾病。
殷岫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民进市委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继续教育医学教学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痛证及产后病。
时毓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性早熟、小儿肾病的中医辅助治疗。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褪筋方
配方: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山药15克,丹参12克,当归10克,北沙参10克,防风6克。
用法:煎汤,每日一剂,3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2~4个疗程。
(特别提醒:验方仅供鉴赏,无医师指导切勿擅用)
从褪青筋方治咳喘
说说怎样让儿科验方更有效
时毓民
“褪青筋”方是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对1500例托幼机构小儿调查后总结制定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5%的小儿面部有青筋,这些小儿大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表现反复感冒、咳嗽,胃口很差,面色黄等脾虚证侯。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补气、健脾、活血的“褪青筋”方。
褪青筋方名字的由来
俗话说“山根(鼻根)青筋,灾祸临门”,实际上这种出现在小儿鼻根部的青筋,虽然不是什么灾祸,而是提示小儿健康出现了异常。民间将静脉血管俗称“青筋”是负责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青筋常常在人体表面出现凸起、曲张、扭曲、变色等情况。
中医很重视观察小儿面部青筋,认为如小儿的面部青筋比较明显,常提示可能患有某些病症,如易呼吸道感染及消化不良。我们发现,小儿治疗后病情发生变化,(鼻根)青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表现。青筋颜色变浅,一般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故验方得名“褪青筋方”。
实践证明,褪青筋方对脾虚的小儿很有效,未见副作用;对阴虚及肾虚的小儿,还需要调整方剂。
怎样用好临床方
褪青筋方多年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大众医学》介绍后更在患儿家长中也有了“知名度”。很多苦于宝宝反复感冒的家长,在求诊时点名要开“褪青筋方”。对此,我常常好言相劝:一张经验方再好,也不可能人人适用。
要用好经验方,中医辨证是相当重要的。同样是反复感冒的青筋宝宝,中医辨证可能不同,只有中医辨证对了路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如对面色苍白,纳呆,易乏力,多汗的青筋宝宝,属于肺脾气虚;怕热、面颊升火,便秘、盗汗,肺阴虚的青筋宝宝,属于肺阴虚;生长落后、面色苍白、食欲差的青筋宝宝,属于脾肾虚, 这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不可能以一张固定的验方来治疗所有的青筋宝宝。
怎样用好民间方
目前,有不少民间验方治疗小儿疾病,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不能乱用。如民间流传用蛤蚧治疗小儿哮喘,有一定疗效,然而剂量较大或长期应用,可能引起性早熟。我在门诊时,发现有一个5岁女孩双乳房增大。家长诉说小儿有哮喘2年,近日给小儿服用蛤蚧,每日2克,共3个月,前日给女儿洗澡时才发现她双乳增大。经过B超及骨龄检查,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停用蛤蚧3个月后,孩子乳房增大消失。
实验表明,蛤蚧乙醇提取液能增强肺、支气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效;能增强白细胞的移动力,能使小鼠脾重量增加;能对抗泼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固有解痉平喘作用。但是它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蛤蚧也有雄性激素的功效,能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和提肛肌重量增加。一般应用蛤蚧的剂量每天不要超过1克,用药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3岁以下的宝宝不宜用。
所以,民间验方不能乱用,只有能了解清楚它的作用、用量及疗程,才可考虑。一旦发现副作用,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小儿体质特殊,家长更是要小心从事。
延伸阅读 自用小儿验方4项注意:
1、不同年龄选药有异:如有一个治疗感冒的验方,用草乌、皂角、生姜等贴在小儿囟门上,此法仅适用于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的婴儿,对囟门已闭的宝宝就效果不好。
2、注意用药方法:如治疗小儿脱肛的验方,用乌龟头放在瓦片上,用文火培干。要注意不能烧焦,如果家长将乌龟头烧焦了,就没有疗效。
3、有毒性的验方要慎用:一些验方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家长选用前一定要询问医生。如牵牛子能攻下,治小儿体内宿食,但是牵牛子的通泻作用很强,生用或用量过大会引起小儿腹泻脱水,体质较弱的小儿更容易出现意外。
4、小儿验方接受度要好:对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给予近于食疗的验方,否则宝宝不肯吃,效果也打折扣。一些没有痛苦的贴脐疗法,也值得推荐。
“临床方经过验证,民间方也有佳效,但都要辨证、辨人用方”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指甲入药……算来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指甲有去翳拔毒、收敛生肌、止衄的功效……古代主要把它配入丸散作内服,而现在则多配伍作外用药……市售的常用成药锡类散中,就含有人指甲。”
从人指甲入药
说说特殊中药是“宝”还是“废”
张重华
我早年在《大众医学》上介绍过人指甲的利用,拙作重刊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有人问:人指甲,还有头发、尿液、胎盘这些据说能入药的东西,安全、卫生吗?更有人问:这些听上去“可怕、恶心”的中药,将来会被淘汰吧?
7种人体“废品”正式入药
其实利用人体废弃或分泌物入药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搜集有35种之多,但现今多数已淘汰不用,《本草纲目》中也只重点介绍13种。1977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正式收入了人指甲、头发、乳汁、尿液、胎盘、人中白(人尿的白色沉淀物)、人中黄()等7种。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35种特殊中药,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确实有效的。它们经过千百年的反复应用,效果得到证实,并已总结出药物的性味,采集、制备方法等方面的规律,目前还在临床正式使用,如人指甲、头发等。
第二类是存在分歧的,如尿液。据我所知,有人相信喝“童子尿”能养生,,其中也有老中医;而持反对态度的医生也不少。到底尿液的养生作用如何?我觉得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三类是应入淘汰之列的,占半数以上,如“月经血”“精液”等。某些人出于某种目的鼓吹“采阴、补阳养生”等歪理,是站不住脚的;李时珍也斥之为“秽滓”,属“方士邪术,蛊惑愚人”,故必遭淘汰。
特殊中药不会逐渐消亡
人指甲等目前还在用的这些特殊中药,一般人都还比较生疏,甚至觉得“可怕、恶心”,它们将来会不会也逐渐淡化、湮没而趋于消亡呢?我看是不会的。中药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之所以会沿用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确切的疗效,与人体相关的特殊中药也是如此。
比如头发(中药名叫“血余炭”,由头发经煅烧而成),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药书《神农本草经》(约成于公元一、二世纪)已有记载。称其为“发 ”(音“被”),即剃下的头发。现已明确它性味苦、温,有消瘀止血、利小便等作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乱发灰吹鼻止鼻出血的专方。我们曾用血余炭加上白及、青黛制成止血粉,外用止鼻出血效果良好,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还在治声带黏膜下出血引起声音嘶哑处方中加入血余炭,可使瘀血加快吸收、声嘶病程明显缩短。
又如“人中白”,《本草纲目》称其为“溺白垽(音yin)”,即人尿的白色沉淀物。其性味咸寒,有清热降火、止血消瘀去腐的功效,配制喉科治“口疳”的吹药中常用到它;先师张赞臣先生的家传验方“珠黄青吹口散”中也含这味药,我曾用先师自制的此药治过严重口腔黏膜腐碎,以致咽痛饮食难进的病人,患处吹药后止痛迅速,并能促进溃疡面去腐、收口。我现在在用中药治疗“声带白斑病”(属癌前期病变)时,也常加用“煅人中白”,初步观察到有促进白斑消退的效果。
至于“人胎盘”,则更是家喻户晓的“宝贝”了。
“老祖宗”经验需研究开拓
再有一个问题:现有这些药是否只要按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经验、老方法保存下去就行?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够的。对祖先的经验用药,还需要继续加以完善,不断提高与发展,使之更“简、便、廉、验”,更合理、科学。具体不妨从探索其作用机理、提高药品质量、合理用药、不断创新等方面入手。有临床报道:用人指甲研末吞服治“手足抽搐症”(鸡爪风),以及“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用新鲜消毒人乳汁点眼治电光性眼炎,都取得很好疗效。这些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开拓。
对普通百姓来说,要有意识地提高对中医药的认识水平,破除对中药和验方的“神秘感”,纠正盲目迷信和轻视、偏见。如果大家能正确理解、合理使用这些来自人体的中药以及其他特殊中药,既节省资源,变“废”为“宝”,又价廉物美、简便验廉,何乐而不为呢?!
变“废”为“宝”,价廉物美、简便验廉,何乐而不为呢?!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枯痔散是过去中医治疗痔疮的常用药物,配方很多……目前在临床上已不再广泛运用。但民间仍有轻信不实宣传而冒险尝试者,并有中毒死亡的报道,应引以为戒。”
从枯痔散遭“禁”
说说值得追忆和研究的古代秘方
柏连松
tips
枯痔疗法1000年的脚印
唐宋时期
枯痔疗法在唐代已有萌芽,南宋《魏氏家藏方》首先记载。
明代
枯痔疗法进一步改进,明确有两种方法:枯痔散和枯痔钉(俗称“三品一条枪”)。其后,历经明清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枯痔疗法一直是中医治痔的主要方法。 20世纪50年代
枯痔疗法得到大发展,枯痔散和枯痔钉疗法在全国推广。
今天
近年来,极少有医家仍用枯痔散疗法。枯痔钉通过改良为无砒钉后,则一直应用至今,成为痔病的特色治疗。
流传千年的枯痔散疗法淡出现代临床,是因为枯痔散的主要成分砒和白矾,对肛管健康组织具有损害作用,且砒有剧毒。而改良后的无砒枯痔散,则效果差,因而逐渐被弃用。
切中病机,秘方才有“奇效”
验方是临床经验证明确有疗效的现成的药方,其中多有民间的秘方。枯痔散作为家传方,历时1000多年,为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管理法制法规的不断完善、医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经验方和经验疗法应体现中医的理、法、方、药,强调用药安全,枯痔散由于含有剧毒的砒而被禁止使用。
中医治疗痔的验方或秘方包括内服和外用方,古籍记载的外用成方虽历经千年,大多配方和制作秘不外传,患者很难制作,疗效难料。内服验方药味固定,药味精而少,有些验方疗效确切,切中病机,这类验方多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民间口口相传的验方多不能相信,如果病机与药方不符合,多会加重或延误病情,有时转为重症。
2010年,有一女病人肛门疼痛(后诊断是肛痈),自行用单味艾叶煎水熏洗,导致肛门深部环状化脓坏死,经我科2个月治疗方才痊愈。那是不是艾叶不能用于肛痈呢?否。清代医家邹澍在《本经疏证》记:艾叶有隔阴化阳之效,组成复方用于肛痈熏洗,确有很好的效果。这个病人却因是实热症肛痈,单用性温的艾叶,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属于典型的药不对证。
民间验方,值得大力研究
民间用新鲜仙鹤草炖猪大肠治疗痔脱出、出血有很好的效果,兼有补虚作用。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补虚的功效,无论虚实寒热皆可应用,目前已成为痔病方尤其是痔疮出血方中的必用药。
20世纪70~80年代,有上海南汇县的病人来我科就诊,提供民间用青萁(辣椒梗)煎汤服用治痔疮出血的信息。我据此开展相关研究,实验发现对痔疮出血的有效率在60%左右,并制成院内制剂“青萁片”应用于临床。可惜后来因青萁原材料来源匮乏,此民间验方而来的效药无奈停药。
近年来上海卫生部门非常重视挖掘民间验方、秘方和民间独特疗法,已为此设立科研课题,以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科学验方,安全有效入药典
历代流传下来的验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只有经过科学研究的证实,才可用于现代临床;并且必须药证相符,才可能有效。我在临床科教研一线工作50余年,摸索出一些治痔的经验方,如痔血宁合剂、四味痔血汤、痔熏洗Ⅰ号颗粒剂等,均被证实能显著减轻痔疮的症状,缓解痔的急性发作;其中复方消痔栓(消痔锭)已成为中成药,进入中国药典。患者应去正规专科医院就诊,接受安全、有效的验方治疗,避免自己误诊、用错药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目前各种正规疗法治疗痔疮,均以缓解或消除症状、保护肛门功能为目的,所有的疗法包括手术均不能根治痔疮。无论是由传统枯痔疗法演变而来枯痔钉治疗,还是属于现代萎缩疗法的硬化剂注射治疗,都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近年来上海卫生部门非常重视挖掘民间验方、秘方和民间独特疗法,已为此设立科研课题,以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酒精药棉塞耳治痛经
“具体用法:取药棉少许,放在75%酒精内浸透,然后取出少许塞入患者的外耳道,若有鼓膜穿孔,就不要过深地送入外耳道,外耳道有排异作用,往往经过数小时后,药棉能自行排出,如果不能自行排出,可次日再取出。注意酒精棉不宜过快送入外耳道,以免因接触鼓膜而引起暂时性的头晕,最好先把酒精药棉放在耳孔边数秒钟,头不要倾斜,用小棒慢慢推入外耳道。”
从酒精药棉塞耳治痛经
说说可靠的中医治痛经特色手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科 曾微微、殷岫绮(主任医师)
原创验方:酒精药棉塞耳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我科钱志益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原理,提出酒精药棉塞耳法治疗痛经,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全国各基层医院纷纷效仿。
这一简单手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体的手足三阳经均联系于耳部,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与耳廓相通。酒精因酒的成分而具有活血通络、驱寒的作用,通过外耳道给药,可刺激各入耳的经络,进而作用于脏腑,起到活血止痛、祛寒暖宫之效。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酒精挥发快,外耳道神经血管丰富,塞入后能刺激神经末梢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射性地造成深部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止痛作用;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酒精十分敏感,经吸收后,可抑制内源性致痛物质的释放;而且,低浓度乙醇经吸收后可减轻焦虑,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痛感。
插入网页图片
改良验方:痛经膏
当年,钱志益老师临床使用此法效果颇佳,一时广泛流传。后来,我科不断研究改进,将酒精改为薄荷、樟脑等中药,制成痛经膏。痛经膏仍旧通过外耳道给药,治疗痛经同样见效迅速,未见不良反应,各地基层医院也纷纷学习借鉴。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缺乏宣传、经济利益驱使、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现在我院临床上极少推崇酒精药棉塞耳法及痛经膏外耳道给药治疗痛经。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痛经极具特色,但是在今天要得到推广,还需进一步深入、科学、规范地研究。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新、更精确的数据,来说明这一特色疗法的临床疗效。
民间验方:良莠不齐要分清
我国民间还流行着大量治疗痛经的验方、验法,如艾叶泡脚;红花、红糖经行口服;食盐及米醋放锅内炒热后敷少腹部;花椒、生姜、 红枣水煎服;黄酒加入胡椒及红糖,经前服用;泽兰加绿茶泡茶饮;艾叶、生姜煮鸡蛋等等。很多患者认为痛经病小,或者认为痛经根本不是一种疾病,不愿去医院,而热衷于采取简单的自我疗法。 然而,当前医疗信息杂乱不实,报刊、网络上的痛经偏方比比皆是,很多患者不追究验方、验法的来历及真实性,拿来便用,觉得试试无妨。殊不知大多数随手可得的所谓验方、验法,未经临床验证,不说其疗效不清楚,只说药有偏性,若不经辨证而盲目取用,常常与病性背道而驰,便会徒增其害。比如明明是湿热瘀阻证的痛经患者,却夜夜以药性温热的艾叶泡脚,不但无效,甚至有反作用。
另外,痛经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是因各种妇科疾病引起的痛经,若一味使用验方验法,很有可能耽误病情,酿下祸根。所以,患者应审病求因,不要一味追求验方、验法以求方便、快速止痛之效。
正规医院:特色经验多利用
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气血瘀阻或寒凝经脉所致,临证还可见湿热瘀阻型、肝肾亏虚型、气血虚弱型。我科擅用中药治疗痛经,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根据辨证,或行气止痛、或温经活血、或清热止痛、或益气补血等,从根本上治疗痛经。此外,中药灌肠、外敷;针灸如体针、耳针、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或推拿点穴法等,很多中医疗法经过了大样本临床研究,疗效显著。希望患者去正规医院咨询就诊、接受特色治疗,以求从根本上解除病因,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的中医特色疗法治痛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可多多利用。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归地鳝鱼羹、桃仁粥,这两则食疗方口味好、疗效佳,我们在临床上常介绍给类风关患者食用,反映确实不错。”
从食疗辅治类风关
说说利用偏方怎样规避风险
苏励
我多年前写的一些辅助治疗类风关的食疗方被收入《家庭真验方》,编辑部要我说说想法,并问:为什么只推荐食疗类的验方,而不推荐治疗类的验方;网上治类风关的偏方、验方那么多,患者可不可以选用?
药食同源,辅治疾病好帮手
我认为,原则上讲,所有药物都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但是有些中药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即中医认为食药同源的药物,类风关患者可以在平时的饮食中适当加用。
如类风关患者有关节肿胀的,可以常服薏苡仁(米仁)、冬瓜等以健脾利湿消肿;木瓜作为水果甜美可口、有“百益之果”之称,其实也是一味有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能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疼痛等病症。此外猪(或牛)蹄筋、乌龟、甲鱼、蛇肉、鳝鱼等对类风关都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偏方,酌情运用重安全
至于一些治类风关的偏方、验方效果如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人们常说“偏方治大病”,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偏方中可能蕴含着现代医学所不能认识到的作用机理,有时对现代医学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难杂症确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它们会代代流传。
比如类风关患者中很流行的蚂蚁偏方和保健品。蚂蚁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载有独角蚁的形态及治疗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蚂蚁为“玄驹”, 认为能“益气力,泽颜色”,有扶正固本、益气荣筋、祛瘀通络的作用。故蚂蚁有一定的补肾强身、填精固髓、补气益血的功效,作为辅助治疗,类风关患者可以酌情选用。但必须提醒的是,要有异性蛋白质过敏者(如吃鱼虾过敏的人)、胃溃疡、过敏性哮喘、肾功能不全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不能服用,服用蚂蚁后出现皮身痒肤过敏、腹胀等,要立刻停用。
两个原则,自用偏方减风险
平时诊疗中,经常有患者问:看到网上数不胜数的偏方、验方,怎么办?我提两点以供参考:
一、凡是做成丸药、散剂(粉剂)、水剂的偏方、验方,必须看是否有“国药准字号”。如果没有,不管这些药物包装得怎么好看、功效讲得怎么好、号称有多少人用了有效,也不要购买、服用。道理很简单,这些药物没有经过药品监管部门审查批准,疗效是不确切的,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
二、如果是别人推荐的偏方、验方,则必须到医院请教有经验的中医师,看是否适合你服用。因为中药是讲辨证论治的,用药因人而异,对别人有用的方,很可能对你没用甚至有害,千万不要自行服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偏方、验方会含有毒中药。治类风关有效的偏方、验方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有毒性的药物,如马钱子、乌头、雷公藤、蝎子、蜈蚣等。这些药物的炮制、用量、用法、疗程都各不相同。怎么用、用多少,和患者的病情以及医生的用药经验密切相关。
特别提醒
用偏方、验方前一定要先明确诊断
在使用偏方、验方前,首先应明确诊断。以类风关为例,临床上有不少病人因为关节疼痛持续不缓解,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就认为自己得了类风关,试用治这病的偏方、验方。实际上,类风关有严铬的诊断标准,怀疑自己得了类风关的患者,应到正规的有风湿病专科的医院就诊,以免误诊误治。
总之,对那些在有现有医疗条件下不能治愈的疑难杂症,如果能获得可靠的偏方、验方,可以试用。但患者切不可自行配制、试用别人推荐或网上流传的偏方、验方,而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运用。同时要记得,所谓“疑难杂症”,一般是个长期、慢性的顽症,治疗要有耐心,要根据病情变化有法有方地综合治疗。
“偏方中可能蕴含着现代医学所不能认识到的作用机理,有时对疑难杂症确有较好的疗效,但一定要注意风险。”
《家庭真验方》原文选录
“最早将虫草用于尿毒症治疗的,当推20世纪50年代的我科创始人邹云翔教授……”
从虫草方治肾病
说说真验方和“假秘方”
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中医师 周恩超
我科创始人、中国中医肾病学创始人、著名中医学家邹云翔先生在1955年出版的《中医肾病疗法》一书94页,介绍了其治疗尿毒症神志不清、恶心呕吐时所用中医处方。这个方子是国内最早用冬虫夏草治疗尿毒症的,目前在临床上仍然应用广泛,有较好的疗效。 虫草方为啥有验效
邹云翔先生认为,补益肾元是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的主要法则。冬虫夏草具有补肾助阳、补肺益阴、止血化痰的功效,既能养肺阴,又能补肾阳,为平补阴阳之品。现代医学也发现冬虫夏草能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并能防护药物肾毒性损害、肾移植抗排异反应等。因此,冬虫夏草常被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和各种肾炎,以及免疫功能异常、体质虚弱者。
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一路高涨,贵若黄金,绝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因此,我们并不建议所有肾炎或肾衰患者都用虫草。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冬虫夏草药材不道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者甚多,因此,肾炎、肾衰患者欲用虫草的话,最好是从医院或医药公司正规渠道购买,千万不要在旅游地或通过其他途径购买。
tips最早的虫草治肾病方
冬虫夏草9克,人参9克,双钩藤12克,枸杞子15克,白蒺藜12克,生黄芪30克,炙甘草6克,茯苓神(各)6克,怀牛膝9克,灵磁石15克,金匮肾气丸(包煎)12克。
(特别提醒:验方仅供鉴赏,无医生指导切勿擅用)
“真验方”应完整,可重复验证
临床上,有不少同虫草方一样来自实践、被正式文献报道的验方,对此大家也要客观地看待。首先,要明确验方有无完整的药物组成、剂量、服法及疗程,是否可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如果重复验证有效,则证明今后可以参照应用;如果无效,也可以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
对病家来说,不能因为这是正式文献报道过的验方就拿来自用。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患者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验方,切不可自行购药尝试。否则的话,张冠李戴、药不对证的情况随时会发生,将贻害无穷。
不过相比临床验方的误用来说,实际上我们遇到更多的,是患者自行使用来历不明的“验方”。
常见“假秘方”——“创新疗法”
有一慢性肾炎病人,肾脏穿刺结果是非常轻微的病变,经治一切正常。一次感冒后,病人出现尿蛋白,治疗后很快便好了,我嘱其提高体质、预防感冒、定期检查即可。可家人顾虑重重,带着病人跑到某肾病专科医院,花了十万元做检查,并举债接受所谓的新疗法治疗。我听闻后,真是非常痛心。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尿毒症,都是难治疾病,多数需要长期或终身治疗,可惜些病家总是听不进真话,总希望听到“能治好”“百分之百根治”“不复发”“摆脱透析”等充满希望和绝对化的话。实际上,在肾病的疗效方面,各种新治法、新药物,大多数无法超越正规医院的常规疗法。
常见“假秘方”——“祖传秘方”
我还治疗过一个10岁的患儿,家长在孩子诊断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给他服某肾病专科医院的“祖传秘方”。该“秘方”成分不明,但根据用药反应,我分析应该是激素,大剂量用药副作用会很大。经过反复的解释,家长才听劝,孩子安全地撤停药物。后来,我用简单的中药,几十元钱就把孩子调理正常了。
社会上,有不少人利用百姓对“古方”“秘方”的崇拜心理行骗。实际上,我们中医提倡继承地发扬,继承是基础,发扬是目的。在继承的过程中,对古代方剂要批判地吸收,不能全盘照收。中医是充满文化色彩的传统科学,有其合理、科学的内涵,但也存在一些非科学的成份,病家要明白这一点,不能盲目迷信古方。
“‘假秘方’有一个重要特征:公开兜售,但中药汤剂没有完整处方、中成药没有组成成份,热爱中医验方的读者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