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诚安达,有这样一支吃苦敢拼、能打硬仗的团队,6年来,这支队伍像御林军一样护卫着这个大“家”,它就是泓越部。
走进泓越部,还误以为闯进了幼儿园教室:满墙贴着照片与口号,还有业绩表,不同的是前面的名字全是昵称。北方的阳光洒进这间敞亮的房子,墙上照片中的笑脸与奋进的口号,这让刚坐了一夜火车的记者再也不好意思挂一副疲乏的表情。
吾家有子初长成
“我是泓越部的第一个业务员,当时只有4个人,因为公司不成形。”回忆着当初的情境,泓越部第一任掌门人王亚丽感慨万千。现在看来,诚安达当初确实不成形,一个公司、十几个人、几台电脑、四间没有现在泓越部大的房间,而且是租的。但不成形的岂止是诚安达,整个保险中介行业都处在“初生儿”的阶段。
在当时的情况下,王亚丽为什么能留下来?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泓越部的功臣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当天的情景:“董事长和我谈话,从保险业讲到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讲保险中介的发展。”那场谈话时间很长,具体的细节已慢慢淡忘,却让王亚丽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保险公司产品好,为什么不能把不同公司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介绍呢,帮客户找到最合适的产品。”王亚丽这一朴实的想法也让刘绪涛又找到了一个“蓝天之下,大地之上,一定会有一群真正致力于做保险中介事业的人”中的一员。
那次长谈之后,王亚丽便有了把诚安达寿险第一个“孩子”抚养大的决心,但让公司的产寿险轮子开始一起转动,这仅仅是个开始。摆在她面前的现实是:没有经验,没有人手,没有外援,更没有资源。最初,他们每次去保险公司谈合作,由于诚安达当时的弱小,总是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当时的屡次碰壁不禁让起初豪情万丈的王亚丽怀疑:保险中介真的有未来有希望吗?由于没有经验,“前无古人”的悲哀被她转化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力量。“当时没有培训的师资力量,来一个人我就给一个人培训”,王亚丽坐在泓越部这颗大树的办公室里,想着当初它如小草般的成长。
而此时的保险中介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亏损和坚持之后,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06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那年实现了首年盈利,这也让整个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士气大涨。在这一年创办的诚安达,把握住了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时代脉搏。
2007年,泓越部开始引进骨干;2008年,泓越部创造了一个奇迹——13人日创18万元保费的战绩,当月大家以人均21000元的保费规模拿到了平均7000多元的月工资;2010年,这个团队再次以8136元创下泓越部月人均收入新高。如今,它已拥有3支队伍、30多个销售人员。王亚丽也没想到,当初的这个如少年般的团队,当年那股青涩的滋味,如今已结出甜蜜的果实。
好成绩来自好环境
“‘小岭’,‘到’!‘霍妈’,‘到’!”在“耶,耶,我最棒”的问候过后,泓越部开始了一天的早会,在每天的早会里,一定少不了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新闻,“这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社会环境,也是保险生活化的一步”,今年59岁的霍彦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霍妈”,她对早会中的这个环节很情有独钟。当然,最让她喜欢的还是整个团队的氛围:“跟这群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有什么消息大家会通过短信、QQ、飞信来传达交流”,霍妈的话印证着这个团队的“分享”文化。
泓越部在温馨中成长着,国内保险专业中介的大环境也有了由逆境转顺境的趋势。2009年,诚安达开始酝酿全国性发展思路;2010年初,保监会面向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开闸发放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2010年11月诚安达正式获批成为全国性保险代理机构。这个被刘绪涛称为“家”的地方,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被他称为“家人”的人沸腾了,泓越部成长的环境更好了。
犹如一个好孩子,它也努力的回报着。“公司制定的激励政策,每次得奖的总是泓越部的人最多,而且多在一半以上。在今年3月26日的高峰会盛典上,得奖的18人中就有12人来自泓越部”,王亚丽指着一面墙说,以前这里挂满了奖牌。这样的荣誉,这样的环境,让泓越部的魅力指数倍增,“6年来,我们部门一直保持着无一人跳槽到同行的记录”,这一件事为如今留在泓越部的每个人感到骄傲。2011年12月26日,在诚安达“员工制”签约仪式中,27名首批员工制人员,泓越部占了11个。
“泓越部昭示着诚安达的成绩。”刘绪涛这样评价二者的关系。
亦疯子亦专家
“他们称我为‘院长’,因为泓越部就是一个疯人院。”的确,“不疯魔不成活”,泓越部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疯”。但王亚丽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疯人院”是从“院长”开始“疯的”。
2010年7月,一直把自己当铁人的王亚丽由于腿部一肿物腐蚀了骨头,需要先做穿刺术再做植骨。当时令王亚丽最痛苦的是术后需要卧床休息4个月,“这意味着要脱岗四个月呀,我的团队、我的目标、我的使命将如何面对”,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谈及工作、谈及团队、谈及大家冲刺的状态成了王亚丽疗伤最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状态下,4个月才刚刚过去1个月,王亚丽坐着轮椅来到了公司,在公司最后奋战40天时,她在轮椅上天天陪着团队加班研讨策略至深夜,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40天的目标,再次刷新了泓越部的历史新高点。
“我为她感动、骄傲、自豪”,在王亚丽生病期间,一直关心着她身体情况的领导们也被她和泓越部这样的“疯子”精神深深撼动着。
如果说“疯子”是泓越部的精神,那么“专家”就是它的职业。“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好比医生,而且不是赤脚医生,是专家坐诊,我们凭借品牌、素质、专业给客人经过诊断后再对症下药”,王亚丽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在她看来,想由跑保险的转变成坐着卖保险的必须建立品牌,树诚信。泓越部不断提升的业务品质和继续率,让这个专家被外界称为“有素质,有技术”的专家。
把保险专业中介视作一位专家的看法,不仅王亚丽认同,整个泓越部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在诚安达6年的保险事业当中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身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医生,可以真正的将客户的愿望与担忧做以分析与专业的设计,为客户量身定做一套‘诊治’的方案”,有过30多年从医经历的霍彦芬感慨说,当她的服务得到客户认可时,“那种感觉就像她当医生时看好一个病人的感觉一样欣慰”。
走进泓越部,还误以为闯进了幼儿园教室:满墙贴着照片与口号,还有业绩表,不同的是前面的名字全是昵称。北方的阳光洒进这间敞亮的房子,墙上照片中的笑脸与奋进的口号,这让刚坐了一夜火车的记者再也不好意思挂一副疲乏的表情。
吾家有子初长成
“我是泓越部的第一个业务员,当时只有4个人,因为公司不成形。”回忆着当初的情境,泓越部第一任掌门人王亚丽感慨万千。现在看来,诚安达当初确实不成形,一个公司、十几个人、几台电脑、四间没有现在泓越部大的房间,而且是租的。但不成形的岂止是诚安达,整个保险中介行业都处在“初生儿”的阶段。
在当时的情况下,王亚丽为什么能留下来?面对记者的疑问,这位泓越部的功臣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当天的情景:“董事长和我谈话,从保险业讲到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讲保险中介的发展。”那场谈话时间很长,具体的细节已慢慢淡忘,却让王亚丽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保险公司产品好,为什么不能把不同公司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介绍呢,帮客户找到最合适的产品。”王亚丽这一朴实的想法也让刘绪涛又找到了一个“蓝天之下,大地之上,一定会有一群真正致力于做保险中介事业的人”中的一员。
那次长谈之后,王亚丽便有了把诚安达寿险第一个“孩子”抚养大的决心,但让公司的产寿险轮子开始一起转动,这仅仅是个开始。摆在她面前的现实是:没有经验,没有人手,没有外援,更没有资源。最初,他们每次去保险公司谈合作,由于诚安达当时的弱小,总是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重视。当时的屡次碰壁不禁让起初豪情万丈的王亚丽怀疑:保险中介真的有未来有希望吗?由于没有经验,“前无古人”的悲哀被她转化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力量。“当时没有培训的师资力量,来一个人我就给一个人培训”,王亚丽坐在泓越部这颗大树的办公室里,想着当初它如小草般的成长。
而此时的保险中介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亏损和坚持之后,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2006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那年实现了首年盈利,这也让整个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士气大涨。在这一年创办的诚安达,把握住了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时代脉搏。
2007年,泓越部开始引进骨干;2008年,泓越部创造了一个奇迹——13人日创18万元保费的战绩,当月大家以人均21000元的保费规模拿到了平均7000多元的月工资;2010年,这个团队再次以8136元创下泓越部月人均收入新高。如今,它已拥有3支队伍、30多个销售人员。王亚丽也没想到,当初的这个如少年般的团队,当年那股青涩的滋味,如今已结出甜蜜的果实。
好成绩来自好环境
“‘小岭’,‘到’!‘霍妈’,‘到’!”在“耶,耶,我最棒”的问候过后,泓越部开始了一天的早会,在每天的早会里,一定少不了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新闻,“这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社会环境,也是保险生活化的一步”,今年59岁的霍彦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霍妈”,她对早会中的这个环节很情有独钟。当然,最让她喜欢的还是整个团队的氛围:“跟这群年轻人在一起,我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有什么消息大家会通过短信、QQ、飞信来传达交流”,霍妈的话印证着这个团队的“分享”文化。
泓越部在温馨中成长着,国内保险专业中介的大环境也有了由逆境转顺境的趋势。2009年,诚安达开始酝酿全国性发展思路;2010年初,保监会面向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开闸发放全国性保险代理牌照;2010年11月诚安达正式获批成为全国性保险代理机构。这个被刘绪涛称为“家”的地方,有了更广阔的舞台,被他称为“家人”的人沸腾了,泓越部成长的环境更好了。
犹如一个好孩子,它也努力的回报着。“公司制定的激励政策,每次得奖的总是泓越部的人最多,而且多在一半以上。在今年3月26日的高峰会盛典上,得奖的18人中就有12人来自泓越部”,王亚丽指着一面墙说,以前这里挂满了奖牌。这样的荣誉,这样的环境,让泓越部的魅力指数倍增,“6年来,我们部门一直保持着无一人跳槽到同行的记录”,这一件事为如今留在泓越部的每个人感到骄傲。2011年12月26日,在诚安达“员工制”签约仪式中,27名首批员工制人员,泓越部占了11个。
“泓越部昭示着诚安达的成绩。”刘绪涛这样评价二者的关系。
亦疯子亦专家
“他们称我为‘院长’,因为泓越部就是一个疯人院。”的确,“不疯魔不成活”,泓越部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疯”。但王亚丽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疯人院”是从“院长”开始“疯的”。
2010年7月,一直把自己当铁人的王亚丽由于腿部一肿物腐蚀了骨头,需要先做穿刺术再做植骨。当时令王亚丽最痛苦的是术后需要卧床休息4个月,“这意味着要脱岗四个月呀,我的团队、我的目标、我的使命将如何面对”,在术后恢复的过程中谈及工作、谈及团队、谈及大家冲刺的状态成了王亚丽疗伤最有效的方法。在这样的状态下,4个月才刚刚过去1个月,王亚丽坐着轮椅来到了公司,在公司最后奋战40天时,她在轮椅上天天陪着团队加班研讨策略至深夜,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超额完成了公司下达的40天的目标,再次刷新了泓越部的历史新高点。
“我为她感动、骄傲、自豪”,在王亚丽生病期间,一直关心着她身体情况的领导们也被她和泓越部这样的“疯子”精神深深撼动着。
如果说“疯子”是泓越部的精神,那么“专家”就是它的职业。“保险专业中介公司好比医生,而且不是赤脚医生,是专家坐诊,我们凭借品牌、素质、专业给客人经过诊断后再对症下药”,王亚丽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在她看来,想由跑保险的转变成坐着卖保险的必须建立品牌,树诚信。泓越部不断提升的业务品质和继续率,让这个专家被外界称为“有素质,有技术”的专家。
把保险专业中介视作一位专家的看法,不仅王亚丽认同,整个泓越部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在诚安达6年的保险事业当中使我深深的感受到,我的身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医生,可以真正的将客户的愿望与担忧做以分析与专业的设计,为客户量身定做一套‘诊治’的方案”,有过30多年从医经历的霍彦芬感慨说,当她的服务得到客户认可时,“那种感觉就像她当医生时看好一个病人的感觉一样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