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矛盾的统一体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拜伦诺曼武士的家族传统加之他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造就了其公子哥和革命者的双重性格,使他成为一个矛盾统一体。本文试图从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所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探究拜伦人格中孤独忧郁的公子哥气质和积极入世的革命战斗者的双面性。
  【关键词】:拜伦;人物形象;人格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19世纪初期英国诗坛上最伟大的诗人,被称为浪漫主义诗派的“宗主”(鲁迅语)。他诺曼武士的家族血统加之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身为贵族却被贵族排挤;欧洲反动势力嚣张,但要求自由的愿望却十分强烈),造就了他的双重人格(既孤独忧郁又积极入世)。这种人格张力在其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得以充分的显示。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一部题材新颖,思想深刻的浪漫主义长诗。它的创作历时8年之久,是诗人两次亲游欧洲各国的见闻录。长诗一、二两章为拿破仑战争时期作者第一次漫游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见闻;三、四两章则是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诗人在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地的感想。长诗真实的反映了19世纪初期欧洲的社会风貌。在叙事与抒情的交叉叙述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拜伦个体。
  长诗除了异域自然风光,各地风土人情的叙述之外,还向我们塑造了两个绝妙的人物形象:恰尔德?哈洛尔德和“我”。两个形象各代表了诗人人格中的一面,相辅相成,构成了拜伦这个矛盾统一体。
  作者在第一、二章的序言里就阐明了塑造恰尔德?哈洛尔德该人物形象的用意:“为了让这部作品多少有点连贯性,就放进了一个虚构的人物;……哈洛尔德只是个幻想的产儿。”[1] 但哈洛尔德的形象确实有诗人的影子,他是拜伦首次塑造的一个所谓“拜伦式英雄”的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贵族青年的精神面貌(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找不到出路,同情被奴役的人民却又不愿与人民为伍),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个孤独的漂泊者。他出生于英国破落的贵族家庭,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
  “他白天过着放浪的生活,十分荒唐,夜晚也总是笑乐欢狂,闹个通宵达旦。”[2]
  但在“还没有过完他一生的三分之一”时,“便陷入了酒醉饭饱后的苦闷境地”。他感到了这种生活的空虚,厌烦了荒唐的放浪生活,“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他的祖国”,去流浪海外,寻求另一种生活以排除内心深处的忧思与哀怨。他在感伤的“晚安曲”中远离了国土,驶向了异乡。他企图通过去国远游来医治心灵的创伤,结果反而使心都碎了。随着游迹的远行,他对欧洲现实的认识也日益深刻,人生的虚伪、世态的炎凉伤透了哈洛尔德的心。但面对此种场景,哈洛尔德想到的不是身先士卒,加入到反压迫、反奴役的队伍中去,而是发出了“要离去,永远离去”的呼喊,他只愿做个旁观者,而不愿付诸行动。但哈洛尔德的性格还是在发展着的,因为此时的他已不会再找女色和酒杯去摆脱那忧郁的情绪了,而是快得像飞一样的骑马赶他的旅程,急不可耐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浏览各式各样的风景。随着时光的离去,哈洛尔德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孤独与忧郁:
  “而那忘不掉往事的心何独不然,破碎的活着;它冰冷、憔悴而孤独,在漫漫长夜里悲痛得不能成眠,躯壳不死,它的愁苦总难以消除,那种苦痛深藏不露,因为是言语无法倾诉。”[3]
  由此,作者赋予了哈洛尔德这个形象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是拿破仑战争时期西方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由于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无法与人民群众一起投入斗争,因此找不到救世的出路,从而陷入无限的悲观绝望中。或许正是体悟到了哈洛尔德作为贵族公子哥的代表,只能放逸自留,无法找到人生航程中的正确的航行目的地,于是作者又在长诗叙事中插入了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我”。这个形象及时弥补了哈洛尔德性格中的不足。叙述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整体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一面。
  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积极干预生活的战士。他热情洋溢、目光犀利、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长于讽刺,对旅途中的见闻及时果敢的作出评论。这种干涉在第一、二章中或许还不是十分明显,但在三、四章中却极为普遍,尤其在第四章中,几乎全部是“我”与读者的直接对话。他是反专制暴政的坚强斗士和进步思想的代表:“虽然乌云遮住阳光,白天还是白天,人也需怀着破碎的心活下去,直到度完残年。”[4] 他谴责英国的强盗行为,把拿破仑比作狮子,把神圣同盟比作豺狼。他坚信自由和正义终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你的   号角虽然中断,余音渐渐低沉,依然是暴风雨后的最嘹亮的声音。”[ 5 ]
  这一切都表现出诗人作为积极进步的革命家的壮烈情怀。
  长诗在叙事结构(抒情主人公“我”贯穿全诗)上的这种巧妙安排,给了作者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诗人根据自己游历的见闻天马行空地抒发着自己的见解,充分自由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使抒情评论成为了长诗的主体,这种结构安排正好迎合了诗人不受约束、爱自由的天性。
  将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我”两者相比,一个忧郁、悲观,逃离现实,一个积极入世,亲自参加民主革命斗争,这两个性质相反的形象都带有诗人自传的成分。哈洛爾德是诗人贵族公子哥气质的外显,抒情主人公“我”则是时代背景下诗人革命战士情结的外露。哈洛尔德增添了诗人忧郁的气质,而抒情主人公“我”则弥补了诗人个人主义特征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便构成了拜伦的伟大。很显然,两者之间是后者占了上风,这使得诗人遭到当时贵族阶级的排挤,但也正是诗人身上的这种革命战士气质,才凸显出拜伦的进步与伟大!
  参考文献:
  [1]【英】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M].杨熙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潘耀瑔.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J].武汉大学学报,1918年第4期。
  [3]王化学.时代的最强音——拜伦之《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4卷第6期。
  [4]陈文.《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浪漫情怀[Z]. 诗苑品鉴 芒种 总第437期。
其他文献
【摘要】:黛西是盖茨比所钟情的女人,她在盖茨比的一生中起到的作用无以复加。她是推动盖茨比实现美国梦的强大动力,盖茨比一直为她作不懈的努力;在盖茨比拥有财富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与黛西一齐分享,通过黛西的肯定获得自己的价值;然而,盖茨比在本质上与黛西是不同的,黛西与盖茨比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黛西把盖茨比的梦想彻底打破。  【关键词】: 梦想;动力;标准;不同;打破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
期刊
【摘要】:西方文论是文学所有学科里公认涉及的理论知识最庞杂、最晦涩的一个类别,想要学生把这门课程的内容理解透彻,教师必须做一些课程改革的创新,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掉这些艰涩的知识点。本课题主要探讨笔者在两年的教学工作中,关于这门课程进行的创新讲授,展示了课堂成果,分析了创新的优势,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出路,让这门传统的课程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西方文论;外国文学;影
期刊
【摘要】:《论语》是记载空自己其弟子言论的儒家经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行观,他主张慎言慎行,言行一致,先行后言,敏于事而讷于言等在今天依旧适用。  【关键词】:《论语》;言行观  在这个人脉是银牌的社会,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说话艺术。殊不知几千年前,孔子就开始注重言行举止。《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言行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言行观。  一、慎言  孔子在《论语》中多
期刊
【摘要】: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借鉴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审丑学,创作了一批表现丑和审丑的作品,出现了“审丑”现象。以形式之丑来表现内容之丑是先锋派实验小说的特征之一,表现其在文学艺术审美、哲学等方面的思索。  【关键词】:先锋;审丑;现象  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以其独特的先锋实验性、纯文学性和精英知识分子立场,与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关系的暧昧,成为甚嚣尘上的潮流。先锋派由于文学实验产生了“戏仿”、
期刊
【摘要】:《局外人》作为加缪的早期创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加缪的荒诞哲学,哲人化的小说家意识到荒谬是人类经验的一种无法超越的既定事实,并在此之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小说的主人公默而索就是生活在荒谬世界中为反抗荒谬而生存着的荒谬之人。  【关键词】:加缪 局外人 默而索 荒谬  作为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局外人》无疑是加缪荒谬哲学的文学构建,本文参考了加缪同时期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的若干观点
期刊
【摘要】: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其论著《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些观点和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评价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
期刊
【摘要】:《格林童话》是闻名世界的童话故事集,也是语篇分析研究的经典素材。本文将结合普洛普(Vladimir Propp)提出的童话故事叙事语篇分析模式以及心理语言学派提出的相关叙事语篇分析的理论对《格林童话》中的童话故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和风格,给中国童话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格林童话》;叙事结构;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也称话语分析,是对超出单句长度的语言段
期刊
【摘要】: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中塑造了几个典型的被遗弃者的形象:佩科拉、麦肯·戴德第二和奶娃。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三个被遗弃者的形象,窥探托妮·莫里森探索黑人精神出路的歷程。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寻根之旅  一、美不单单是眼中所见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把重心放在了社会最柔弱的成员——女性儿童佩科拉身上,她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双无与伦比的“最蓝
期刊
【摘要】:莫奈的《睡莲》是美术史上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印象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主要分析莫奈不同发展阶段所创作《睡莲》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莫奈;睡莲;光与色  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终其一生追求和表现着瞬间的视觉印象,描绘着大自然中变化无穷的光与色,哪怕是在后期双眼患有白内障,也还在忠实地表现着那盛开着的莲花。在笔者看来,他最让人心动的艺术作品不是被称为印象派开
期刊
【摘要】:《我的名字叫红》是一部精彩的爱情、哲思、谋杀推理小说。作为叙事大师,其叙事技巧使整部小说在国际上刮起了研究热潮。笔者欲从叙述者的可靠性与否、叙述时间(时序、时长)叙述技巧体验帕慕克给我们带来的叙事惊喜。  【关键词】:可靠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时长  一、可靠与不可靠的叙述者  “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或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这里所说的是,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相吻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