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拉丁学校是波士顿顶尖公立学校之一,毕业生进名校的比例相当高。几个月前我曾听过一个讲座,该校几名优秀毕业生介绍经验。一名女生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她说升学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幸亏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年,从那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不时会传来消息,又有学生自杀了。有时同一个学校一年内发生不止一起自杀事件。事实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如履薄冰,他们不能犯错,处于持续的高度紧张中。一些高中生告诉我,他们不敢生病,因为落下的课还没补上,新的任务又堆积如山。他们无暇顾及真正的兴趣,更倾向于把精力投入到能出成绩的各类比赛。
可是,当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当全面发展变成量化而高难的考核,当挑战极限、参与竞争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这其中的得失该怎么衡量?如此方式获得的完美,是否名符其实,是否可以长久,值得拷问。
美国民众对公立教育普遍缺乏信心
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长处,我们往往更熟悉,如重视鼓励和尊重孩子,重视玩耍和动手,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看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掘。这些都是事实,但并非全貌。
美国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的设计比较合理,例如,学生的任务和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循序渐进。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似乎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公立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兼顾所有受教育群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想要具备升学竞争力,不在校外下功夫是不行的。
学业方面,许多孩子从五岁上学前班起,就开始在课外补习班学习数学、外语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进度至少得比学校进度领先一年以上,将来才能比较从容地应对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陡升的学习压力。才艺活动方面,不少三、四岁的孩子已开始学习体操、跳舞等各种才艺。每年暑假,各种夏校、夏令营,把许多孩子忙得团团转。
在这里,课外活动产业发达,但是,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普通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也相当大。
一位孩子练滑冰的家长算了一笔帐,随着孩子水平和级别的提高,每周的训练时间从几小时增加到十多小时,未来还会达到二十多个小时。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参加好几次比赛,有时还要出国比赛。比赛想要取得好成绩,不请一对一私教肯定不行。所有这些课时费不说,优质冰鞋和表演服每套价格都在数百美元以上,外出比赛的食宿交通全自费,家长还得陪同。到了高级别冲奖阶段,一年花销好几万美元。这还没计算家长每天开车接送、等候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仅仅在这一个领域出成绩,就不是一般家庭敢想的。
我认识一个双职工家庭,有两个孩子。这边小学三点就放学了,他们接不了,只能让孩子上托管班。但才艺学习不能落下,他们几乎每个晚上和周末都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课外班,全家人难得悠闲地吃个晚餐。另一个家庭,因为同样的奔波,每天晚上九点吃晚餐,已经成了多年的习惯。
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名牌大学变得比以往更加抢手。但同时,社会的阶层分化也在加剧。在这场比拼“全面”“完美”的竞赛中,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将孩子送到一年学费数万美元的私立中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负担沉重的中产阶级,往往倾其所有,十几年如一日,支撑着这漫长的“备考”。尤其是亚裔子女,由于在升学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必须比其他族裔考出更高的分数,各方面也更優秀,才有可能去竞争同一个入学机会。
一位二十年多前从北京移居美国、将孩子送进了“常春藤”的妈妈坦言,孩子每节钢琴课要花费上百美元,她毫不犹豫地掏,但很多年来,超过20美元的衣服她自己舍不得买。经济能力更有限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孩子“全面发展”。我之前住的小镇有一个非盈利机构,到处募集资金,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体验一次短期夏令营。根据美联社和某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今年五月的调查,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拿不出一千美元应急。根据联准会去年的调查,47%的美国人甚至拿不出四百美元应急。
在美国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只是一个环节,家庭承担着相当大的职责。丰富多元的校外教育资源对美国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享用这些资源的机会。
一位在国内事业很成功的妈妈来美国陪读了几年,深有感触对我说:“在这里,学校老师对孩子全是鼓励,从来不提弱点。但如果你满足于那些鼓励,渐渐就会发现孩子已经落后了。有一个无形的筛子在那里,你看不见而已。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就被筛下来了。”
其实,当下美国民众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也普遍缺乏信心。据哈佛教育学院费尔南多教授介绍,2015年美国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公立教育很有信心。
美国教育界的危机意识一直比较强,近些年的焦虑感也比较明显。“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结果在美国颇有反响。这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项目,每三年一次,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试。2009年和2012年两届测试,在参评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代表中国大陆的上海学生连续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而这两年美国的各项排名都在17至30位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均教育投入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近些年,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薄弱环节,美国教育界积极努力。例如,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比以往更为看重,公立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许多民间力量也参与进来。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各州都是争执很激烈的焦点问题。如何让测评更科学、更有利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成为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公众话题。大学招生环节也在发生变化。2016年初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名为《扭转形势》的新研究报告,提出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设想,获得全美80多个大学的认可签名。该报告建议大学招生人员重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鼓励关心他人,不把学生修多少AP课程,或参加多少课外活动当作加分项目,重视课外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以减轻申请者压力,使大学招生更加人性化。
虽然人们对这个报告反应不一,争议较大。但不可否认,其发布本身,即是对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现存问题的一种回应和反馈,也是对现存大学招生制度的反思和质疑。
拉丁学校是波士顿顶尖公立学校之一,毕业生进名校的比例相当高。几个月前我曾听过一个讲座,该校几名优秀毕业生介绍经验。一名女生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她说升学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幸亏有亲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几年,从那些竞争激烈的好学校不时会传来消息,又有学生自杀了。有时同一个学校一年内发生不止一起自杀事件。事实是,很多成长中的孩子如履薄冰,他们不能犯错,处于持续的高度紧张中。一些高中生告诉我,他们不敢生病,因为落下的课还没补上,新的任务又堆积如山。他们无暇顾及真正的兴趣,更倾向于把精力投入到能出成绩的各类比赛。
可是,当追求完美成为流行而单一的价值追求,当全面发展变成量化而高难的考核,当挑战极限、参与竞争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这其中的得失该怎么衡量?如此方式获得的完美,是否名符其实,是否可以长久,值得拷问。
美国民众对公立教育普遍缺乏信心
美国基础教育的一些长处,我们往往更熟悉,如重视鼓励和尊重孩子,重视玩耍和动手,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看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掘。这些都是事实,但并非全貌。
美国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的设计比较合理,例如,学生的任务和压力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循序渐进。但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似乎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公立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兼顾所有受教育群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想要具备升学竞争力,不在校外下功夫是不行的。
学业方面,许多孩子从五岁上学前班起,就开始在课外补习班学习数学、外语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进度至少得比学校进度领先一年以上,将来才能比较从容地应对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陡升的学习压力。才艺活动方面,不少三、四岁的孩子已开始学习体操、跳舞等各种才艺。每年暑假,各种夏校、夏令营,把许多孩子忙得团团转。
在这里,课外活动产业发达,但是,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普通家庭面对的经济压力也相当大。
一位孩子练滑冰的家长算了一笔帐,随着孩子水平和级别的提高,每周的训练时间从几小时增加到十多小时,未来还会达到二十多个小时。每年要到全国各地参加好几次比赛,有时还要出国比赛。比赛想要取得好成绩,不请一对一私教肯定不行。所有这些课时费不说,优质冰鞋和表演服每套价格都在数百美元以上,外出比赛的食宿交通全自费,家长还得陪同。到了高级别冲奖阶段,一年花销好几万美元。这还没计算家长每天开车接送、等候孩子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仅仅在这一个领域出成绩,就不是一般家庭敢想的。
我认识一个双职工家庭,有两个孩子。这边小学三点就放学了,他们接不了,只能让孩子上托管班。但才艺学习不能落下,他们几乎每个晚上和周末都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课外班,全家人难得悠闲地吃个晚餐。另一个家庭,因为同样的奔波,每天晚上九点吃晚餐,已经成了多年的习惯。
在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名牌大学变得比以往更加抢手。但同时,社会的阶层分化也在加剧。在这场比拼“全面”“完美”的竞赛中,富裕人群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可以选择将孩子送到一年学费数万美元的私立中学,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负担沉重的中产阶级,往往倾其所有,十几年如一日,支撑着这漫长的“备考”。尤其是亚裔子女,由于在升学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他们必须比其他族裔考出更高的分数,各方面也更優秀,才有可能去竞争同一个入学机会。
一位二十年多前从北京移居美国、将孩子送进了“常春藤”的妈妈坦言,孩子每节钢琴课要花费上百美元,她毫不犹豫地掏,但很多年来,超过20美元的衣服她自己舍不得买。经济能力更有限的家庭,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孩子“全面发展”。我之前住的小镇有一个非盈利机构,到处募集资金,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体验一次短期夏令营。根据美联社和某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今年五月的调查,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拿不出一千美元应急。根据联准会去年的调查,47%的美国人甚至拿不出四百美元应急。
在美国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只是一个环节,家庭承担着相当大的职责。丰富多元的校外教育资源对美国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享用这些资源的机会。
一位在国内事业很成功的妈妈来美国陪读了几年,深有感触对我说:“在这里,学校老师对孩子全是鼓励,从来不提弱点。但如果你满足于那些鼓励,渐渐就会发现孩子已经落后了。有一个无形的筛子在那里,你看不见而已。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就被筛下来了。”
其实,当下美国民众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也普遍缺乏信心。据哈佛教育学院费尔南多教授介绍,2015年美国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只有1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公立教育很有信心。
美国教育界的危机意识一直比较强,近些年的焦虑感也比较明显。“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结果在美国颇有反响。这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项目,每三年一次,对全世界15岁学生学习水平进行测试。2009年和2012年两届测试,在参评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代表中国大陆的上海学生连续获得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而这两年美国的各项排名都在17至30位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均教育投入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近些年,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些薄弱环节,美国教育界积极努力。例如,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教育比以往更为看重,公立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等方面加大投入,许多民间力量也参与进来。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各州都是争执很激烈的焦点问题。如何让测评更科学、更有利于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成为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公众话题。大学招生环节也在发生变化。2016年初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名为《扭转形势》的新研究报告,提出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设想,获得全美80多个大学的认可签名。该报告建议大学招生人员重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鼓励关心他人,不把学生修多少AP课程,或参加多少课外活动当作加分项目,重视课外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以减轻申请者压力,使大学招生更加人性化。
虽然人们对这个报告反应不一,争议较大。但不可否认,其发布本身,即是对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现存问题的一种回应和反馈,也是对现存大学招生制度的反思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