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明确四个目标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四个目标: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特性:①学科性。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其着眼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综合性。它既包括学习方式的综合,也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综合。③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课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可以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依托网络资源
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在我们惊叹网络浩如烟海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搜索、交流功能、便捷、丰富的资源共享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胜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必需思考的问题。如《鸟的天堂》一文后有这样一道拓展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并收集资料,为导游写一份解说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设计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查找、运用资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这两方面的培养:①合作意识。在信息时代,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合作都是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中的信息搜集、整理更要求有良好的协作。本课中,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组织:组建合作小组,让组内同学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组际合作、创设共同学习的氛围;②问题意识。自主、探究的前提就是学习者要有问题意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会归纳出问题: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面对本课的学习目标你又产生哪些问题?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全班交流,梳理出共有哪些问题,哪些是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确定本学习小组下一步探究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随时讨论,不但可与班内同学交流,还可在BBS讨论与远程网络同学进行交流。
(二)挖掘教材内容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机会。
1、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延伸课文内容,围绕课文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
如教学《草船借鉴》《将相和》《景阳冈》一组课文。结合此组课文历史性、故事性、人物形象性强的特点,首先课前“薄书厚读”,设计大量的补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课堂举行我所了解的相关名著与最喜欢的一位英雄人物演讲竞赛;课后设计人人编写一个独幕剧,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独幕剧的方式,来表现某一个故事或某一段课文的综合学习活动。
2、落实“积累、运用”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设立了“积累、运用”,它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这几个项目。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应为学生进行自己的语文实践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的指导思想。如“积累运用(四)”中的习作练习既可写观后感或读后感受,也可写本单元中的讲演内容;积累、运用(八)中更是“既不出题目也不定范围,可自由表述。”“积累、运用” (一)中要求开展“办小报迎国庆”的实践活动,“积累、运用”(二)则展开了“讲讲评报”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中紧紧把握住《标准》精神,积极创设情境,认真落实每项“积累、运用”活动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而开展训练,有利于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有利于比较和多元解读,有利于多角度思考和激发讨论,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和综合性学习。
(三)、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四、改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多次练习有机联系,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科学分析,尊重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鼓励、表扬,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只有一个地球》后的填写表格、《鸟的天堂》中的为导游写解说词。它们,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必须分工、合作、查阅、整理资料。那么,学生在前后活动中对资料收集与合作探究的体验是否有了变化呢?再如,许多练习中都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在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的“说、写”态度和能力有了哪些进步呢?
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以下四个目标: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纵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特性:①学科性。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其着眼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综合性。它既包括学习方式的综合,也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综合。③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课内课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由此出发,我们可以以下几方面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依托网络资源
今天,网络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和生活。在我们惊叹网络浩如烟海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搜索、交流功能、便捷、丰富的资源共享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胜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必需思考的问题。如《鸟的天堂》一文后有这样一道拓展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并收集资料,为导游写一份解说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可设计一节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课,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查找、运用资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这两方面的培养:①合作意识。在信息时代,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合作都是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中的信息搜集、整理更要求有良好的协作。本课中,课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组织:组建合作小组,让组内同学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组际合作、创设共同学习的氛围;②问题意识。自主、探究的前提就是学习者要有问题意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学生会归纳出问题: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面对本课的学习目标你又产生哪些问题?经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全班交流,梳理出共有哪些问题,哪些是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而确定本学习小组下一步探究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随时讨论,不但可与班内同学交流,还可在BBS讨论与远程网络同学进行交流。
(二)挖掘教材内容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供挖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料,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创造许多综合性学习机会。
1、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延伸课文内容,围绕课文展开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策略。
如教学《草船借鉴》《将相和》《景阳冈》一组课文。结合此组课文历史性、故事性、人物形象性强的特点,首先课前“薄书厚读”,设计大量的补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课堂举行我所了解的相关名著与最喜欢的一位英雄人物演讲竞赛;课后设计人人编写一个独幕剧,小组合作表演一个独幕剧的方式,来表现某一个故事或某一段课文的综合学习活动。
2、落实“积累、运用”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设立了“积累、运用”,它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这几个项目。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应为学生进行自己的语文实践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的指导思想。如“积累运用(四)”中的习作练习既可写观后感或读后感受,也可写本单元中的讲演内容;积累、运用(八)中更是“既不出题目也不定范围,可自由表述。”“积累、运用” (一)中要求开展“办小报迎国庆”的实践活动,“积累、运用”(二)则展开了“讲讲评报”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中紧紧把握住《标准》精神,积极创设情境,认真落实每项“积累、运用”活动并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而开展训练,有利于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有利于比较和多元解读,有利于多角度思考和激发讨论,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和综合性学习。
(三)、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活动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接近的心理倾向。在兴趣的影响下,学生会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观察力显得敏锐,思维显得活跃,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随之增强。
四、改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所以,我们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加强形成性评价,将多次练习有机联系,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科学分析,尊重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鼓励、表扬,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如《只有一个地球》后的填写表格、《鸟的天堂》中的为导游写解说词。它们,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必须分工、合作、查阅、整理资料。那么,学生在前后活动中对资料收集与合作探究的体验是否有了变化呢?再如,许多练习中都要求学生“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在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的“说、写”态度和能力有了哪些进步呢?
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