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肺外合皮毛,皮毛者皮肤也,合者相关连也,这说明肺与皮毛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笔者试从现代生理、生化以及病理生理方面来解释肺与皮毛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肺;皮肤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39-1
《素问·痿论篇》说:“肺主身之皮毛”。《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咳论篇》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这些都强调肺与皮毛的密切关系。现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和论述肺与皮肤的内在联系:
1肺在体温调节中与皮肤的协同关系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肺与皮肤是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肺在呼吸过程中,—方面呼出的气体中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吸入的比体温低的空气又可吸收体内一部分热量。当体温较正常高时,或外界气温较高影响体温散发时,常常以加快加深呼吸活动来促进体温散失。相反,当体内热量产生不足或外界气温较低时,肺的呼吸运动则慢而弱,以减少体温的丢失。关于皮肤在调节体温方面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而重要了。皮肤是一身之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动静脉吻合结构。以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散发体温。当体内产热多时(发烧),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血管扩张,动静吻合关闭,经皮肤的散热增多。反之,当体内热量产生不足,体温较低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动静吻合开放,经皮肤血流减少,皮肤呈现苍黄、干燥而凉,体温散发减少。另外,皮肤的汗腺活动也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肺在气体代谢中肺与皮肤的协同关系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无论外呼吸还是内呼吸都与肺有着密切关系,肺既是具体进行外呼吸的器官,又是保证内呼吸正常进行的结构,因此,中医所说:“肺者,气之本也”,“诸气皆属于肺”是完全正确的。都说明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了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是通过呼吸活动的气体交换来实现的。但皮肤也有呼吸作用,特别在低等动物更为明显,如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人皮肤的呼吸功能虽然显著退化,但在一定情况下仍具有一定意义:试验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人皮肤吸O2量为肺吸O2量的1/120~l/180,排出的CO2为肺排出量的1/85~1/90,但当人处高温环境和重体力劳动时,或空气中含O2量稀少时,皮肤呼吸作用明显增强,有时可达肺呼吸量的15~20%。在临床上,常采用热浴,红外线照射等疗法来增强皮肤的气体代谢。
现在已知道,皮肤是参与多种物质代谢及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它摄取血液中各种营养物质作为合成多种物质(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原料,以及维持皮肤正常生长和代谢。因此,皮肤的多样而旺盛的活动中必须依赖由血液运来的丰富氧才能维持,否则皮肤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都不能顺利完成。我们已知道,血液中氧是来源于肺的呼吸作用,如果肺发生病变,吸氧量减少,必然使到皮肤血液的含氧量减少,皮肤的合成物质过程减弱,而使毛发和表皮的生长代谢不足。这样,当皮肤中热量产生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障碍时,导致皮肤苍白而冷、毛发枯燥无华,正如《难经·二十四难》所说:“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
3肺在血液循环调节中与皮肤的协同作用
在呼吸过程中,肺有节律地扩张和回缩,不仅有利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而且也对血液循环起着“泵”的功能。当肺扩张时,大量血液进入肺内,经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含O2少,含CO2多)变为动脉血(含O2多,含CO2少),当肺回缩时,将血液推入左心,此即生理学上称为肺循环。另一方面,肺呼吸运动时,胸部的张缩和膈肌的升降调节着胸、腹腔内压力,影响着心脏进出血量的多少和快慢以及腹腔、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如当吸气时,胸廓张大,膈肌下降,使回心血量增大,促进盆腔脏器(肠、胃、肾、膀胱等)中血液的排出;当呼气时,变化正与上述过程相反。此外,肺对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的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皮肤的血液供给量。而皮肤也含有反应灵敏且数量多的血管,是人体内最大的血库之一,同时皮肤血管中也含有直接受神经调节的动静脉吻合装置,在调节血液循环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贫血患者或大失血患者,皮肤血管收缩,贮血量减少。因此,中医在临证时,常用观察皮肤的荣枯、润燥和冷热来判断“气血”的盛衰。
4肺在机体防御系统中与皮肤的协同作用
肺和皮肤都具有同外界直接接触的广阔表面积,经常遭受外环境各种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子)的侵袭,故有人把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称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现代组织生理学指出,肺与皮肤具有较强的防御免疫作用。如肺和皮肤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有人指出:血液循环中的20~50%单核细胞在肺内集积。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前身,因此肺组织有强大的抗菌和免疫能力。淋巴细胞是直接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细胞。肥大细胞对抗体—抗原复合物的作用很敏感,释放组织胺、肝素等引起变态反应,对机体起着及时的报警作用,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常见的肺支气管哮喘和皮肤荨麻疹就是典型的变态反应。另外,呼吸道粘膜层产生一种分泌免疫蛋白A(SIgA),具有抗菌作用。皮肤的皮脂分解产生的脂肪酸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总之,无论是从现代生理、生化以及病理生理方面,还是从中医理论方面,均认为肺与皮毛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颖晓,李其忠.肺主皮毛理论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01).
[2] 陈明,张传兰,李树林.试探肺鱼皮毛相关—兼论肺司呼吸[J].国医论坛,1991,(03).
[3] 欧阳兵.肺主皮毛小议[J].北京中医,1993,(03).
[4] 杨文思.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 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关键词】:肺;皮肤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39-1
《素问·痿论篇》说:“肺主身之皮毛”。《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咳论篇》说:“皮毛者,肺之合也。”这些都强调肺与皮毛的密切关系。现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和论述肺与皮肤的内在联系:
1肺在体温调节中与皮肤的协同关系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肺与皮肤是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肺在呼吸过程中,—方面呼出的气体中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吸入的比体温低的空气又可吸收体内一部分热量。当体温较正常高时,或外界气温较高影响体温散发时,常常以加快加深呼吸活动来促进体温散失。相反,当体内热量产生不足或外界气温较低时,肺的呼吸运动则慢而弱,以减少体温的丢失。关于皮肤在调节体温方面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而重要了。皮肤是一身之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动静脉吻合结构。以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散发体温。当体内产热多时(发烧),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血管扩张,动静吻合关闭,经皮肤的散热增多。反之,当体内热量产生不足,体温较低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动静吻合开放,经皮肤血流减少,皮肤呈现苍黄、干燥而凉,体温散发减少。另外,皮肤的汗腺活动也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2肺在气体代谢中肺与皮肤的协同关系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无论外呼吸还是内呼吸都与肺有着密切关系,肺既是具体进行外呼吸的器官,又是保证内呼吸正常进行的结构,因此,中医所说:“肺者,气之本也”,“诸气皆属于肺”是完全正确的。都说明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了肺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是通过呼吸活动的气体交换来实现的。但皮肤也有呼吸作用,特别在低等动物更为明显,如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人皮肤的呼吸功能虽然显著退化,但在一定情况下仍具有一定意义:试验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人皮肤吸O2量为肺吸O2量的1/120~l/180,排出的CO2为肺排出量的1/85~1/90,但当人处高温环境和重体力劳动时,或空气中含O2量稀少时,皮肤呼吸作用明显增强,有时可达肺呼吸量的15~20%。在临床上,常采用热浴,红外线照射等疗法来增强皮肤的气体代谢。
现在已知道,皮肤是参与多种物质代谢及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它摄取血液中各种营养物质作为合成多种物质(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原料,以及维持皮肤正常生长和代谢。因此,皮肤的多样而旺盛的活动中必须依赖由血液运来的丰富氧才能维持,否则皮肤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都不能顺利完成。我们已知道,血液中氧是来源于肺的呼吸作用,如果肺发生病变,吸氧量减少,必然使到皮肤血液的含氧量减少,皮肤的合成物质过程减弱,而使毛发和表皮的生长代谢不足。这样,当皮肤中热量产生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障碍时,导致皮肤苍白而冷、毛发枯燥无华,正如《难经·二十四难》所说:“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
3肺在血液循环调节中与皮肤的协同作用
在呼吸过程中,肺有节律地扩张和回缩,不仅有利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作用),而且也对血液循环起着“泵”的功能。当肺扩张时,大量血液进入肺内,经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含O2少,含CO2多)变为动脉血(含O2多,含CO2少),当肺回缩时,将血液推入左心,此即生理学上称为肺循环。另一方面,肺呼吸运动时,胸部的张缩和膈肌的升降调节着胸、腹腔内压力,影响着心脏进出血量的多少和快慢以及腹腔、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如当吸气时,胸廓张大,膈肌下降,使回心血量增大,促进盆腔脏器(肠、胃、肾、膀胱等)中血液的排出;当呼气时,变化正与上述过程相反。此外,肺对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儿茶酚胺、激肽等)的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皮肤的血液供给量。而皮肤也含有反应灵敏且数量多的血管,是人体内最大的血库之一,同时皮肤血管中也含有直接受神经调节的动静脉吻合装置,在调节血液循环中也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贫血患者或大失血患者,皮肤血管收缩,贮血量减少。因此,中医在临证时,常用观察皮肤的荣枯、润燥和冷热来判断“气血”的盛衰。
4肺在机体防御系统中与皮肤的协同作用
肺和皮肤都具有同外界直接接触的广阔表面积,经常遭受外环境各种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子)的侵袭,故有人把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称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现代组织生理学指出,肺与皮肤具有较强的防御免疫作用。如肺和皮肤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有人指出:血液循环中的20~50%单核细胞在肺内集积。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前身,因此肺组织有强大的抗菌和免疫能力。淋巴细胞是直接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细胞。肥大细胞对抗体—抗原复合物的作用很敏感,释放组织胺、肝素等引起变态反应,对机体起着及时的报警作用,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常见的肺支气管哮喘和皮肤荨麻疹就是典型的变态反应。另外,呼吸道粘膜层产生一种分泌免疫蛋白A(SIgA),具有抗菌作用。皮肤的皮脂分解产生的脂肪酸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总之,无论是从现代生理、生化以及病理生理方面,还是从中医理论方面,均认为肺与皮毛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颖晓,李其忠.肺主皮毛理论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
(01).
[2] 陈明,张传兰,李树林.试探肺鱼皮毛相关—兼论肺司呼吸[J].国医论坛,1991,(03).
[3] 欧阳兵.肺主皮毛小议[J].北京中医,1993,(03).
[4] 杨文思.肺主皮毛理论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 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