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颈挺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胸椎小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压颈挺胸法
  胸椎小关节紊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胸背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压颈挺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7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39例;年龄最大69岁;30岁以下4例,30~40岁19例,40~50岁35例,50岁以上9例。病程在1周以内者为急性期,59例;1周以上者为慢性期,8例。胸椎正侧位x片上均无明显阳性改变。
  2治疗手法
  2.1放松手法:嘱患者俯卧,术者以手掌或大鱼际在患者两肩胛骨之间进行按揉。部分患者可在背部触及条索状结节,需用一指禅法进行弹拨。施法约2~3分钟。2.2压颈:患者站立,两腿张开与肩同宽,两手交叉置于颈后。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右腿向前,置于患者两腿之间,双手自患者腋下伸向前,两掌重叠压于颈后。
  2.3挺胸:术者用右胸抵住患者后背,后仰致最大限度时,突然挺胸,使患者肢体悬空。此时听见关节复位时发出的一连串响声,患者胸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即刻消失或减轻。
  3治疗结果急性期59例,55例经手法治疗1次后症状消失,另有4例,经2次手法治疗后症状消失。慢性期8例,经手法治疗2~6次后症状消失。
  4讨论
  4.1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由于胸椎间盘及韧带组织退变、外伤、长期姿势不良等原因,破坏了胸椎脊柱的内外平衡,导致胸椎小关节的轻度错位,使相应节段的脊神经受到刺激而出现疼痛等症状。急性者常表现为胸背疼痛,翻身困难,患椎棘突偏歪或后突,局部压痛明显。低头、弯腰或转身等可有不同程度受限。如胸椎中段小关节机能紊乱,还可出现胆囊、阑尾或胃区的疼痛。本病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以变为慢性病变,病人常表现为胸背部酸沉疼痛。本病多见于30岁以上患者,40~50岁更为多见,女多于男。
  4.2压颈挺胸法,通过放松手法缓解痉挛,再施以压颈、挺胸,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等作用。操作时,动作必须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
  4.3胸椎小关节紊乱,以往有扩胸牵引扳法、仰卧扳压法、侧卧扳压法、胸椎对抗复位法等手法。经笔者体验,以胸椎对抗复位法疗效较好。但此法,以双手提患者上肢,膝顶患者后背,使患者受力部疼痛难忍,甚者,可出现新的拉伤。本法,以术者胸部支撑患者全身,避免了以上弊端,且疗效更佳。
 
[1]郑光亮。痛症的诊断与治疗。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
[2]李金学。张禄堂,颈肩腰腿痛问题解答。第一看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
[3]臧福科,等。推拿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先天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我国发病率约为1/11000。本病患儿因肝中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HA),使血苯丙氨酸(Phe)浓度增高,影响了脑发育而导致智能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为腰痛或腰臀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两年于门诊收治52例,予推拿治疗,手法以弹拨法为主,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无休止性心动过速(incessant tachycardias)又称持续性心动过速(persistent tachycardias),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因其与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直接相关,近年来倍受重视.本文对近2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骨组织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将52例ITP患儿分为激素、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组(干预组)和单纯激素治疗组
<正> 梨状肌大部起于2~4骶前孔外侧,肌纤维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渐移行为肌腱,紧贴髋关节囊的后上部,向外止于大转子上缘后部。由骶丛分支支配,其作用为外旋髋关节。梨状肌体表
瘙痒病多发于中秋时令,发病急,全身瘙痒,两手不停的搔抓遍体各部,处处可见疠及红片疙瘩.面部并出红色的轻微浮肿等.
为了比较头颅 B超( US)、 CT和磁共振( MRI)对新生儿颅内病变的诊断特性,应用头颅 US、 CT及 MRI对新生儿颅内病变进行同步对照检查.结果: US对室管膜下囊肿( SEC)和脑内钙化
轮状病毒肠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对 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 -α 1b(商品名:运德素)进行治疗,并与病毒
本世纪发生的第一起世界性新发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起,截至2003年6月2日,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诊断病例累计达8384例,死亡770例,累计病死率为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