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诀窍是刻苦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fPr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而感到焦虑。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
  我从清华提前一年毕业,当时对学术没有兴趣,觉得要先去经商。但是,纠结一晚后,我还是决定出国读书。
  在霍普金斯的5年读博生活很辛苦。有一门生物学课程前后3次考试,我只有一次及格,最后只得到一个B-。我直到博士三年级才有了一点儿感觉,到了博士五年级,我才感到,原来我好像也可以在学术界“混”个工作。
  后来,我下定决心还是走学术这条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术上,我也告诉自己这种兴趣一定可以培养起来。现在我的兴趣极其浓厚,可以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干。
  所以,不要给自己理由,不论出现什么状况,都要全力以赴。
  
  ·认识你自己·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我一直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上高中时,化学老师解释“勒夏特列原理”,我开小差,没听懂。后来反复看书也看不懂,我觉得崩溃了。我总觉得班上其他同学都比我聪明,真的特别自卑。
  同时,我还有一个性格特点是好胜。上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鼓励我报1500米长跑比赛。报名的当天晚上,我一激动大腿抽筋了,完全动不了,比赛的那天才恢复正常。发令枪一响我领先了其他选手整整100米,可最后被倒数第二名落了300米。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但我那时候很争强好胜,运动会第二天我就开始练跑步。后来上了大学,教练选我加入校队,代表清华参加比赛。
  无论学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极大的付出。
  清华曾有一位生物系主任老蒲,在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一天工作8小時的话,你要每周工作至少6天以上。”
  不要以为早上8点去,晃晃悠悠做一点儿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他只计算具体做实验的时间,以及真正去查阅相关文献的时间。哪怕是吃饭的时间和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1小时,也都要被去除。
  ·建立批判性思维·
  有一天我们开组会,我的博士导师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
  我哆哆嗦嗦地举起手,我想说第一处有错误。我说完,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
  其实,我发现导师在我说出第一句话时,他的脸就红了。导师说今天的组会到此为止。大家觉得我顶撞了老师,没人理我。
  下午导师找到我,问我本科是在哪所大学念的,我说清华大学。他说我不关心你来自哪所大学,我关心的是你学得非常好,你那时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大家。
  这次公然的质疑,用自己所学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的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熹微摘自《报刊文摘》)
其他文献
我的爷爷是个养生“砖”家。  也许没多少人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可我确信只有爷爷会坚持在凌晨五点起床,支持他最爱的养生节目《万家灯火》,边听边做笔记,好完善他的养生经。饭桌是他的主战场,三言两语就能让整个吃货家族溃不成军。  当家宴上我们狼吞虎咽吃小龙虾时,爷爷清高地独坐首席,看似不经意地说:“科学研究表明龙虾体内含大量寄生虫。”所有人动作霎时一顿。  我畅饮可乐却不幸碰到爷爷,片刻后,微信新增三
期刊
我记忆中有一段永远难忘的往事,发生在40多年前一个麦子成熟的农忙时节。  那天下午两三点左右,母亲正与十来个村民在麦地里收割。就在此时,一段宁海腔传入耳膜:“谢谢哪位好心人,能帮帮我,把我这担货物担到鹿颈峧头,脚钿一元二角。”话音中夹杂着太多的央求与盼望。  正在埋头干活儿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探起身,只见麦地旁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妇人,一脸疲惫相,双眼直勾勾地望向众人,神情里有种说不出的忧伤。她旁边的
期刊
有一天,我去一个德国小学一年级的班级听课。他们正在学地理,黑板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没有标明国家的名字,而是画了和那个国家有关的动物、植物或者建筑物。老師让孩子们找出德国,每个孩子都举起了手,一个女孩子被请到黑板前,她轻松地拿起教鞭,点到最中间那个画着一个勃兰登堡大门的地方。我也是出了国以后才知道,每个国家的世界地图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都把自己国家放在地图最中间的位置。  一定是因为我的缘故,
期刊
任何一本跟纽约有关的游记都没有说过,逛跳蚤市场,有时候也可以像看周星驰的电影一样,无厘头到这种地步。  有一回,我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发现一个不大不小的跳蚤市场。进去问,才晓得人家星期天在这里做生意,已经好久了。  我边逛边找人说话。摆摊的人肤色不同,千奇百怪。有的是忽然发现过世母亲堆积如山的刺绣,心怀感恩地抱到这里卖,还拉着客人不停述说自己的母亲年轻时有多美;有的是搜集了无数猫王的唱片、海报和剪报
期刊
随着《庆余年》的播出,张若昀红遍网络,成为了不少热播剧的主角。而作为一名星二代,他拿到的命运剧本,却只剩下了勇敢面对。  在很小的时候,张若昀的父母就离异了。张若昀归父亲抚养,和母亲见面的机会寥寥可数,尽管他一直热切地渴盼母爱。  张若昀的父亲张健是一名导演和制片人,工作很忙,因此一直对这个儿子疏于照顾,张若昀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测绘大院里长大。张爷爷是一名地质学家,奶奶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张若昀
期刊
2019年8月27日,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18岁的中国选手陆亦炜冲上花艺项目之巅——摘得了金牌。  陆亦炜小时候就喜欢琢磨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下棋、摄影、手办都是他的最爱。进入大学后,他开始摸索自己感兴趣的技能。  自从接触到花艺,陆亦炜便来了兴致。“花艺”简单来说就是插花,通过排列组合或者搭配使花材变得更加赏心悦目,体现自然与人以及环境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简单的插
期刊
最近有同事聊起来高考改革。现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阅读量是一万字。什么概念?就是有15%左右的考生连卷子都读不完。数学考卷的阅读量也在飙升。  现在很多高端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也是采取这个策略。无论哪一科,试卷的阅读量都奇大。这就是想通過极限施压的方法,把那些阅读能力超群的学生挑选出来。  其实,很多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本质上都是因为语文不行,他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你看,在一个超级连接的时代,
期刊
吴冠中,是当代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洗礼,致力于中国画的改良与革新。《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一书从同名展览中精选了80件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底蕴与博大的人文情怀。  生长于江南的吴冠中,始终对故乡有着浓厚的深情,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乡为题材。他说:“黑、白、灰是江南主调,也是我作品中银灰主调的基石。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他用纯熟的绘画技
期刊
记忆中,老南瓜是秋天的况味,那道美味在舌尖上留下的印痕,清新、温润……经过秋风、秋霜的洗礼,它醇厚的底子沉淀了下来,对于春的娇媚、夏的葱茏,都能以包容开阔的眼界看去,俨然过来人。故其味香、色黄,有古色苍然之感,恰如我的祖母。  祖母是个平凡的乡间人,守着一亩三分地,陪伴院子里的李子、梨子树,还有墙外的竹笋、木材过了半辈子。小学没毕业就操持家事的她,谈何眼界、格局、智慧?  这不,到吃老南瓜的日子了
期刊
打电话给同学欣宜,没想到她正受邀在英国伦敦参加某部电影的全球首映式,我惊讶得很:“才一年多没联系,你竟然真的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成为一名资深电影人,太厉害啦!”欣宜笑着告诉我:“这次又是票根帮了我。”  一年多前,欣宜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组票根图,那是由600多张电影票和几十张各地电影节通行证组成的贴本和拼贴画。她从中学时就喜欢看电影,上大学后更是想尽办法去一些电影节现场。那天是欣宜的30岁生日,她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