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浓郁的民族文化产生于一个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翻译,更是文化内涵的翻译。文章以部分厚重的晋商文化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在语言翻译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究其根源,提出了有关语译技巧之己解。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差异 语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49-02
引言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括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语言翻译而言,从本质上说,是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要懂得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心灵之语言”。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经探索分析认为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恰倒好处地进行英汉互译,即应针对不同的文化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技巧灵活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一、析文化差异,究问题根源
许多学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When language acts on culture, it it the vehicle and container of culture information.”(《许国璋论语言》P1,外研社,1991年版)同时,语言也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即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民族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浓郁的民族文化产生于一个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加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语言的文化性更是反映了两个民族人民文化生活的相同、相似和迥然不同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了两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使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更畅通、更准确。这就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翻译,更是文化内涵的翻译。
在语言翻译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面对具有深厚民族文化背景的语言精品,势必会出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分析问题、恰当表达便成为翻译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扩大,深受历史传说、文学宗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反映了持这种语言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如Herder所说:“A nation’s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manifestation of its distinctive national spirit of mind.”即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思想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不相同。因而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民族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究其根源,可大体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英文所属语系的不同造成了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性。中英文源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就在所难免。中国人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中国人语言表达曲折、委婉,谦虚,处于防守状态;西方人讲话直率而有攻击性。
所以英语文章往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每一个段落就像一篇小论文,每段一个主题,由通常出现在句首的主题句引出,段落按例证(by example)、空间(by space)、对比(by contrast)、因果(by cause and effect)等方式展开。而且文章一般是围绕段落主题,层层递进,直线展开,后面的段落不会再现已有的主题。
汉语的文章常常曲折回环,并不急于点题。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往往需要读者寻找,段尾也可能会引出新的主题。汉语写作往往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同一个论点,呈螺旋型上升。
要使译文既忠实于中文原意,又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且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了解东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差异尤为重要。如果一味的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英文翻译,就必然会导致译文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结果。
2.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了许多习语、俚语等的误译。英汉的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寓意上均有所体现。如:晋商文化中“伙计”一词为“学徒”之意,而在英文中却是对伙伴的一种称呼。又如“大伙计”在晋商团队中可谓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东家”极其信任,且要委以重任之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此词只能直观理解为伙伴的个头高大而已。“走西口”在华夏文化中寓意晋商顽强拼搏、开拓商路之举,也寓意为生活所迫,流离失所,向茫茫漠北逃荒求生存的山西人之行。而译成英文如无特别标注和解释,会让西方文化中的观众深感一头雾水,无从理解的,因为英语中的“西口”应该只是个单纯的地名而已,却不知“走西口”是贯穿晋商文化的背景。只有真正理解了晋商文化那可歌可泣的“走西口”,才能领悟到此背景下人之所盼、情之深厚。
3.语言文化的差异致使语言互译时产生了特有的排他性。用一个民族的语言来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会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不可译”现象。如华夏传统文化中情侣间的“荷包”、女性的三寸“金莲”等词就难以译成英语。因而“文化翻译”便成为英汉翻译过程中最有争议而又最引人入胜的一个方面。
如:The news of his death came as a bolt from the blue.(他的死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尽管汉语成语“晴天霹雳”和英语习语“a bolt from the blue”都可以用来比喻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然而在下面这个句子中:She found the keys she had lost last month, which was 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若仍把“a bolt from the blue”译为“晴天霹雳”,就不恰当了。汉语成语“晴天霹雳”指不幸的事情,而英语习语则是中性的,既可指不幸之事,又可指高兴之事。因此,合适的译文应该是“喜出望外”。 英汉文化及翻译问题涉及广泛,以上三点仅属沧海一粟,但已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英汉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差别的巨大。这种文化差异性给两种语言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求恰当翻译,探语译技巧
随着语言翻译的发展,其标准也呈百家争鸣之势。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易解并保留原作的丰姿”;从傅雷的“神似”再到钱钟书的“化境”,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语言翻译,如何能做到既准确又不失其文化特色呢?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1.关注英汉语意中相同相近的表达之处。尽管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但人们的经历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却有着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寻找相同或相似的语言互译,即直译法。这类型翻译以谚语居多。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译作“趁热打铁”;Haste makes waste.即“欲速则不达”。对于这些含义相同的语言可直译。形式和内容的一致必然会使双方读者产生共鸣。
2.注意两种语言中可相互替代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有时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其语意确是相同的。在翻译时,可采用借译法,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如as strong as a horse可译为“力大如牛”;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作“一箭双雕”。这种方法被刘宓庆称为“易词而用”。尽管表达不同,含义却一样,使用两种语言的人都能理解,不会造成信息流失现象。但是,在翻译中,还应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准确理解其含义才是前提。
3.留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相互空缺现象。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英汉翻译时常常会找不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等词,出现语意相互空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为了既能准确转换语言间的含义,又能不失其文化内涵,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即先按字面翻译,然后加以注释说明。以“东施效颦”一词为例,《现代汉语词典》(1988年版)将其翻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尽管含义基本译出,但文化内涵尽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人将其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这种注释使内容更充实,理解更通畅,也使看到译文的外国人不仅理解了该成语的含义,还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英汉互译时,首先要考虑其文化内涵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准确实现语意间信息的转换,又要不失其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明了语意的同时也感悟文化。
结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固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而有其特殊性。要理解并翻译一种语言,就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特性,还要洞悉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语言障碍,即文化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语言翻译中的民族特色,即浓郁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恰倒好处地针对性地运用语译技巧体现出中华民族悠远精深的文化,精准地将文化信息播向全球、洒满人间。
[本文属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讨论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H-09213.]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青.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刘宓庆.文化翻译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现代汉语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 杨方林.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毕钰,1994年生,就读于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一旅五营,陕西西安,710000;苏红,1968年生,就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硕士,副教授,山西太原,030000](责编:李雪)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差异 语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49-02
引言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括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语言翻译而言,从本质上说,是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要懂得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心灵之语言”。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经探索分析认为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恰倒好处地进行英汉互译,即应针对不同的文化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技巧灵活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一、析文化差异,究问题根源
许多学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When language acts on culture, it it the vehicle and container of culture information.”(《许国璋论语言》P1,外研社,1991年版)同时,语言也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即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在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民族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浓郁的民族文化产生于一个民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更加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语言的文化性更是反映了两个民族人民文化生活的相同、相似和迥然不同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了两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使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更畅通、更准确。这就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翻译,更是文化内涵的翻译。
在语言翻译和文化内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面对具有深厚民族文化背景的语言精品,势必会出现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分析问题、恰当表达便成为翻译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扩大,深受历史传说、文学宗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反映了持这种语言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如Herder所说:“A nation’s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manifestation of its distinctive national spirit of mind.”即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思想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不相同。因而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民族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究其根源,可大体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英文所属语系的不同造成了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性。中英文源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就在所难免。中国人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中国人语言表达曲折、委婉,谦虚,处于防守状态;西方人讲话直率而有攻击性。
所以英语文章往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每一个段落就像一篇小论文,每段一个主题,由通常出现在句首的主题句引出,段落按例证(by example)、空间(by space)、对比(by contrast)、因果(by cause and effect)等方式展开。而且文章一般是围绕段落主题,层层递进,直线展开,后面的段落不会再现已有的主题。
汉语的文章常常曲折回环,并不急于点题。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往往需要读者寻找,段尾也可能会引出新的主题。汉语写作往往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同一个论点,呈螺旋型上升。
要使译文既忠实于中文原意,又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且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了解东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差异尤为重要。如果一味的按照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英文翻译,就必然会导致译文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结果。
2.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了许多习语、俚语等的误译。英汉的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寓意上均有所体现。如:晋商文化中“伙计”一词为“学徒”之意,而在英文中却是对伙伴的一种称呼。又如“大伙计”在晋商团队中可谓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东家”极其信任,且要委以重任之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此词只能直观理解为伙伴的个头高大而已。“走西口”在华夏文化中寓意晋商顽强拼搏、开拓商路之举,也寓意为生活所迫,流离失所,向茫茫漠北逃荒求生存的山西人之行。而译成英文如无特别标注和解释,会让西方文化中的观众深感一头雾水,无从理解的,因为英语中的“西口”应该只是个单纯的地名而已,却不知“走西口”是贯穿晋商文化的背景。只有真正理解了晋商文化那可歌可泣的“走西口”,才能领悟到此背景下人之所盼、情之深厚。
3.语言文化的差异致使语言互译时产生了特有的排他性。用一个民族的语言来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会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不可译”现象。如华夏传统文化中情侣间的“荷包”、女性的三寸“金莲”等词就难以译成英语。因而“文化翻译”便成为英汉翻译过程中最有争议而又最引人入胜的一个方面。
如:The news of his death came as a bolt from the blue.(他的死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尽管汉语成语“晴天霹雳”和英语习语“a bolt from the blue”都可以用来比喻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然而在下面这个句子中:She found the keys she had lost last month, which was like a bolt from the blue. 若仍把“a bolt from the blue”译为“晴天霹雳”,就不恰当了。汉语成语“晴天霹雳”指不幸的事情,而英语习语则是中性的,既可指不幸之事,又可指高兴之事。因此,合适的译文应该是“喜出望外”。 英汉文化及翻译问题涉及广泛,以上三点仅属沧海一粟,但已使我们深切体会到英汉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差别的巨大。这种文化差异性给两种语言的理解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求恰当翻译,探语译技巧
随着语言翻译的发展,其标准也呈百家争鸣之势。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易解并保留原作的丰姿”;从傅雷的“神似”再到钱钟书的“化境”,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语言翻译,如何能做到既准确又不失其文化特色呢?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灵活处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1.关注英汉语意中相同相近的表达之处。尽管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但人们的经历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却有着相通之处,因此可以寻找相同或相似的语言互译,即直译法。这类型翻译以谚语居多。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可译作“趁热打铁”;Haste makes waste.即“欲速则不达”。对于这些含义相同的语言可直译。形式和内容的一致必然会使双方读者产生共鸣。
2.注意两种语言中可相互替代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有时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其语意确是相同的。在翻译时,可采用借译法,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如as strong as a horse可译为“力大如牛”;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作“一箭双雕”。这种方法被刘宓庆称为“易词而用”。尽管表达不同,含义却一样,使用两种语言的人都能理解,不会造成信息流失现象。但是,在翻译中,还应注意不能生搬硬套,准确理解其含义才是前提。
3.留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相互空缺现象。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英汉翻译时常常会找不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等词,出现语意相互空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为了既能准确转换语言间的含义,又能不失其文化内涵,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即先按字面翻译,然后加以注释说明。以“东施效颦”一词为例,《现代汉语词典》(1988年版)将其翻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尽管含义基本译出,但文化内涵尽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人将其译成“Dongshi imitates Xishi(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 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这种注释使内容更充实,理解更通畅,也使看到译文的外国人不仅理解了该成语的含义,还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英汉互译时,首先要考虑其文化内涵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准确实现语意间信息的转换,又要不失其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明了语意的同时也感悟文化。
结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固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而有其特殊性。要理解并翻译一种语言,就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特性,还要洞悉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语言障碍,即文化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语言翻译中的民族特色,即浓郁的民族文化所产生的背景和含义,才能恰倒好处地针对性地运用语译技巧体现出中华民族悠远精深的文化,精准地将文化信息播向全球、洒满人间。
[本文属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讨论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H-09213.]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青.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刘宓庆.文化翻译纲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现代汉语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4] 杨方林.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毕钰,1994年生,就读于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一旅五营,陕西西安,710000;苏红,1968年生,就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硕士,副教授,山西太原,030000](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