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福克纳因其对美国南方及整个西方深刻的洞察力,及对小说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实验,成为在“文化沙漠”上崛起的“南方文艺复兴”的巨人。他为我们了解美国、西方、世界文明,乃至我们自己,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范式。本文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出发,试图从结构、情节、基本特征、语言、文本形式等方面探讨福克纳小说与戏剧的互文性,希望为研究福克纳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小说 戏剧 特征 互文 实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福克纳“从邮票般大小的土地”走向世界,成为在“文化沙漠”上崛起的“南方文艺复兴”的巨人。
他因对美国南方及整个西方深刻的洞察力,和对小说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实验,成为当之无愧的“作家的作家”,“正是由于他对当代美国小说所作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以伦比的贡献”,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对福克纳的研究也是一种再学习再认识过程。通过福克纳的小说,我们更为了解美国、西方、世界文明,乃至我们自己。本文拟就福克纳小说中的戏剧特点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文学同仁。
一 古希腊戏剧与福克纳小说的结构
西方戏剧传统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古希腊戏剧是一种完整的戏剧形态,戏剧中有歌唱和舞蹈,有声乐和器乐,也有对话构成的戏剧情节系列,即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六大要素:情节、性格、言辞、思想、形象、音乐。
“雅典戏剧家不仅要编写剧本,而且要负责作曲,训练合唱队和指导他们创作的戏剧,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除此以外,戏剧家常常亲自在剧中扮演角色。因此,伟大的戏剧家同时既是作曲家,又是诗人、演员、剧作家和舞台监督。这种艺术人创作的一元化领导,保障了戏剧形态的整一性。”
我阅读《沙多里斯》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强烈的视觉感和节奏感,像在看电影脚本一样。如沙多里斯的出场,作者采用了闪回、周围人对他的评价等多角度的叙述,对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喧哗与骚动》中对作为时间、地点、事件、说话人的转换都用了标志性的斜体字形式。从而组成了特定的环境氛围,有剧院的场效应。福克纳像古希腊的导演,对舞台精心布置,使每一个细节都物尽其用。或隐喻,或显现。
贺拉斯和自亚德既相互相似又相互对应,同时又互为观照,这种小说上的“并列观照”的空间感与剧中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戏剧性与叙述性
虽然剧本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戏剧性,小说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叙事性,但是这两种文本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写作范式。一方面,叙事性突出小说性,以抵消戏剧性的极端化或普遍化。通过增加小说的叙事容量,增强它的阅读性、趣味性,挖掘人物深层的意识活动。如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小说性的增强,仅仅是因为穿插了一些戏剧性场面,从而使文本生动活泼有趣,而《去吧,摩西》采用的也是连环长篇的形式及以故事叙述为主体。
另一方面,戏剧性将小说的叙事性推入戏剧的同化之中,同化(或抵消)小说叙事性的极端,如冗长的背景描写、沉闷的心理刻画、过于复杂的情节线索等,这可以增加文本的表演性,如《坟墓的闯入者》、《沙多里斯》等。福克纳的许多小说具有戏剧结构及戏剧语言特征,因而与剧本有很强的互动性,这一方面与福克纳的好莱坞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与他求新追求有关。众所周知,福克纳是激进的小说实验家,他的20几本小说,每一本小说都绝不雷同。
三 戏剧语言与叙事语言
古希腊人希腊戏剧语言接近于日常生活,认为这样才是真实的,才是美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指出:“代替四音步,悲剧采用了抑扬格,这就是因为抑扬格和散文最为接近。”
福克纳的描述本身又具有诗一般的优雅,这一点毫不奇怪,写小说之前,福克纳写的是诗,想的是当诗人,因此他的描述具有诗的音乐节奏感。全文涌动着浓郁的情感,景色描写也具有忧郁的诗意,如热烈温婉的南方。
福克纳在小说其他地方的描述,看起来更像古希腊合唱队,推动情节的发展,评价着发生的各事件。对许多古希腊人来说,灵魂的永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同宇宙中各种力量的和谐一致。和谐的音乐成了神圣的象征。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指出:“我们准许保留的乐调是这样:它能很妥帖地模仿一个勇敢人的声调,这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中都勇敢坚定,假如他失败了,碰见身边有死伤的人,或是遭遇到其他灾祸,都抱定百折不饶的精神继续奋斗下去。此外我们还要保留另一种乐调,它能模仿一个人处在和平时期,做和平时期的事业,或是祷告神氏,或是教导旁人,或是接受旁人的央求和教导,在这一切情境中,都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
四 文本舞台与跨文本写作
在小说实验上,Henry James 是第一个提倡用Scenic method(戏剧手法)写小说的作家,他主张作家不应叙述情节,而应按它们在想象中发生的那样去再现它们。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福克纳的一个新视角,可以说小说仅仅是福克纳作品普通意义上的“形式”,而内容则是它的“戏剧性”,也就是说,小说为剧本“上演”提供了一个“文本舞台”,而“戏剧性”则指这种舞台所包含的任何特性,在“文本”成为“舞台”的情况下,戏剧性小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述社会场景的小说,而是以小说为名进行的戏剧创作或舞台演出,它是一种跨文本的写作范式。
有趣的是,福克纳的剧作《修婉魂曲》则更像一本小说。福克纳在每场前安了一个很长的序言,这些序言不仅简述了与剧本情节有关的一些事件,而且追述了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历史演变,进而与密西西比的历史,甚至同整个南方的历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了他小说创作的史诗感。
参考文献:
[1] 孙文辉:《戏剧哲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孙敏,女,1963—,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小说 戏剧 特征 互文 实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福克纳“从邮票般大小的土地”走向世界,成为在“文化沙漠”上崛起的“南方文艺复兴”的巨人。
他因对美国南方及整个西方深刻的洞察力,和对小说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实验,成为当之无愧的“作家的作家”,“正是由于他对当代美国小说所作的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以伦比的贡献”,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对福克纳的研究也是一种再学习再认识过程。通过福克纳的小说,我们更为了解美国、西方、世界文明,乃至我们自己。本文拟就福克纳小说中的戏剧特点作一探索,以就教于文学同仁。
一 古希腊戏剧与福克纳小说的结构
西方戏剧传统是从古希腊戏剧开始的,古希腊戏剧是一种完整的戏剧形态,戏剧中有歌唱和舞蹈,有声乐和器乐,也有对话构成的戏剧情节系列,即著名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六大要素:情节、性格、言辞、思想、形象、音乐。
“雅典戏剧家不仅要编写剧本,而且要负责作曲,训练合唱队和指导他们创作的戏剧,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除此以外,戏剧家常常亲自在剧中扮演角色。因此,伟大的戏剧家同时既是作曲家,又是诗人、演员、剧作家和舞台监督。这种艺术人创作的一元化领导,保障了戏剧形态的整一性。”
我阅读《沙多里斯》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强烈的视觉感和节奏感,像在看电影脚本一样。如沙多里斯的出场,作者采用了闪回、周围人对他的评价等多角度的叙述,对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喧哗与骚动》中对作为时间、地点、事件、说话人的转换都用了标志性的斜体字形式。从而组成了特定的环境氛围,有剧院的场效应。福克纳像古希腊的导演,对舞台精心布置,使每一个细节都物尽其用。或隐喻,或显现。
贺拉斯和自亚德既相互相似又相互对应,同时又互为观照,这种小说上的“并列观照”的空间感与剧中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戏剧性与叙述性
虽然剧本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戏剧性,小说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叙事性,但是这两种文本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写作范式。一方面,叙事性突出小说性,以抵消戏剧性的极端化或普遍化。通过增加小说的叙事容量,增强它的阅读性、趣味性,挖掘人物深层的意识活动。如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小说性的增强,仅仅是因为穿插了一些戏剧性场面,从而使文本生动活泼有趣,而《去吧,摩西》采用的也是连环长篇的形式及以故事叙述为主体。
另一方面,戏剧性将小说的叙事性推入戏剧的同化之中,同化(或抵消)小说叙事性的极端,如冗长的背景描写、沉闷的心理刻画、过于复杂的情节线索等,这可以增加文本的表演性,如《坟墓的闯入者》、《沙多里斯》等。福克纳的许多小说具有戏剧结构及戏剧语言特征,因而与剧本有很强的互动性,这一方面与福克纳的好莱坞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与他求新追求有关。众所周知,福克纳是激进的小说实验家,他的20几本小说,每一本小说都绝不雷同。
三 戏剧语言与叙事语言
古希腊人希腊戏剧语言接近于日常生活,认为这样才是真实的,才是美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指出:“代替四音步,悲剧采用了抑扬格,这就是因为抑扬格和散文最为接近。”
福克纳的描述本身又具有诗一般的优雅,这一点毫不奇怪,写小说之前,福克纳写的是诗,想的是当诗人,因此他的描述具有诗的音乐节奏感。全文涌动着浓郁的情感,景色描写也具有忧郁的诗意,如热烈温婉的南方。
福克纳在小说其他地方的描述,看起来更像古希腊合唱队,推动情节的发展,评价着发生的各事件。对许多古希腊人来说,灵魂的永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同宇宙中各种力量的和谐一致。和谐的音乐成了神圣的象征。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指出:“我们准许保留的乐调是这样:它能很妥帖地模仿一个勇敢人的声调,这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中都勇敢坚定,假如他失败了,碰见身边有死伤的人,或是遭遇到其他灾祸,都抱定百折不饶的精神继续奋斗下去。此外我们还要保留另一种乐调,它能模仿一个人处在和平时期,做和平时期的事业,或是祷告神氏,或是教导旁人,或是接受旁人的央求和教导,在这一切情境中,都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
四 文本舞台与跨文本写作
在小说实验上,Henry James 是第一个提倡用Scenic method(戏剧手法)写小说的作家,他主张作家不应叙述情节,而应按它们在想象中发生的那样去再现它们。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福克纳的一个新视角,可以说小说仅仅是福克纳作品普通意义上的“形式”,而内容则是它的“戏剧性”,也就是说,小说为剧本“上演”提供了一个“文本舞台”,而“戏剧性”则指这种舞台所包含的任何特性,在“文本”成为“舞台”的情况下,戏剧性小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述社会场景的小说,而是以小说为名进行的戏剧创作或舞台演出,它是一种跨文本的写作范式。
有趣的是,福克纳的剧作《修婉魂曲》则更像一本小说。福克纳在每场前安了一个很长的序言,这些序言不仅简述了与剧本情节有关的一些事件,而且追述了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历史演变,进而与密西西比的历史,甚至同整个南方的历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加强了他小说创作的史诗感。
参考文献:
[1] 孙文辉:《戏剧哲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孙敏,女,1963—,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