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历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开辟“历史故事会”、“历史人物大家谈”、“历史大剧院”、“历史大跨越”、 “历史知识大奖赛”和“历史大家考”等六大评价载体,将历史基本知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技能等基本历史学科素养融入其中,不断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新 历史 学习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习质量或者成果的一种合理判断,更是导向学生学习过程不断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生学习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创新学生学习评价,必须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故事会”评价中基础性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都成为“历史故事大王”。庞大的历史空间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小点组成的,没有“点”的形成,或者“点”不够多,就不能构成学生头脑中历史的全貌。所以我们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历史和讲历史故事变为学生人人讲历史故事。将表达能力、内容完整性和演讲形象三个方面作为评价的第一级指标,在故事內容完整性方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为评价学生讲故事完整性的二级指标。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炼了60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散安排到每一学期,每期大约10个,开发成“历史故事会”校本课程。在初一上期对学生“历史故事会”参与过程的评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要素的把握能力,“故事”以课本内容为主要框架,学生自主查阅为丰富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和高效的历史事件学习方法,为学生储备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达到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二)“历史人物大家谈”评价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唯物辩证能力可以从人物分析的碰撞中得到培养。我们把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引子,从多角度来进行人物的辩证分析。例如“假如我是秦始皇”、“天地乾坤康乾帝”等,学生可以用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来进行论证,针对历史人物表明多元化的评价。在该项目的参与评价中,我们主要从观点论证、历史依据、思维严密性等方面来设置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现有历史知识来开展历史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历史大剧院”评价中增强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主要通过历史电影赏析和历史课本剧表演两个方面来创新该项目的评价。充分利用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的强烈感官影响力,达到再现历史与感悟历史的目的。我们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相对固定地在每一学期选取4——5部经典电影(或经典课本剧创作)来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评价有效地导向学生提高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四)“历史大跨越”评价中培养历史必然发展的认识能力。我们截取历史的片断,然后移植到不同的年代或地域,我们称之为“历史跨越”。在这样的历史学习活动评价中,我们在考察学生对不同年代或不同地域历史的把握能力的同时,重点对学生怎样认识不同年代和地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考察,透过表面的“穿越”来审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水平。
(五)“历史知识大奖赛”评价中进一步巩固历史基本知识。这一项评价活动相对较为传统,主要针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编制评价试题,学生编制与教师编制相结合,形成大奖赛题库,随机抽选组成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水平评价工具,主要以填选题、列举题的形式呈现,每期举行一轮,一般分为两次,在第一次中认为不满意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二次的竞赛,每次满分100分,学生可以在赛前针对题库内容开展自主训练与自评,不断提高改进后,参与统一组织的大奖赛。
(六)“历史大家考”评价中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习成果是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为呈现方式,主要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例如“我们身边的三国文化”、“儒家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古典名著里的历史”、“历史遗迹考古”等研究性学习题目不断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试金石。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学生学习状况对比。
在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我们分别对学生基本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感等方面开展了对应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双基”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可喜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得到了大的逆转,这对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历史学习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一地利用教材和教参,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木偶和容器。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时空物质资源不再限于课本和课堂,历史典籍、影视作品、文物古迹、博物馆藏等都成为学生涉猎的内容,学习形式在完全体现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学生自学、表演实践、考察探究、小组合作、争论辨析等多样化形式不拘一格,课本延伸、校本开发、生本演绎等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有效再开发。
(三)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师生的角色定位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从单一的教授者转化为学习组织者与评价者,真正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主人,历史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历史让学生自己钻研,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辨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自己演说,历史剧本让学生自己编排,历史文化让学生自己感悟,历史课程成为初中学生三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为有了历史课程才让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如此多彩。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
3、董 奇,《有效的学生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
关键词:创新 历史 学习评价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习质量或者成果的一种合理判断,更是导向学生学习过程不断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学生学习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创新学生学习评价,必须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初中历史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养。
(一)“历史故事会”评价中基础性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都成为“历史故事大王”。庞大的历史空间是由一个个历史事件小点组成的,没有“点”的形成,或者“点”不够多,就不能构成学生头脑中历史的全貌。所以我们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讲历史和讲历史故事变为学生人人讲历史故事。将表达能力、内容完整性和演讲形象三个方面作为评价的第一级指标,在故事內容完整性方面,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为评价学生讲故事完整性的二级指标。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炼了60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分散安排到每一学期,每期大约10个,开发成“历史故事会”校本课程。在初一上期对学生“历史故事会”参与过程的评价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要素的把握能力,“故事”以课本内容为主要框架,学生自主查阅为丰富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和高效的历史事件学习方法,为学生储备最基本的历史知识达到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二)“历史人物大家谈”评价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唯物辩证能力可以从人物分析的碰撞中得到培养。我们把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引子,从多角度来进行人物的辩证分析。例如“假如我是秦始皇”、“天地乾坤康乾帝”等,学生可以用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来进行论证,针对历史人物表明多元化的评价。在该项目的参与评价中,我们主要从观点论证、历史依据、思维严密性等方面来设置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现有历史知识来开展历史发展思维的能力。
(三)“历史大剧院”评价中增强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主要通过历史电影赏析和历史课本剧表演两个方面来创新该项目的评价。充分利用电影这一门综合艺术的强烈感官影响力,达到再现历史与感悟历史的目的。我们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相对固定地在每一学期选取4——5部经典电影(或经典课本剧创作)来开展学习活动,活动评价有效地导向学生提高客观认识历史的意识。
(四)“历史大跨越”评价中培养历史必然发展的认识能力。我们截取历史的片断,然后移植到不同的年代或地域,我们称之为“历史跨越”。在这样的历史学习活动评价中,我们在考察学生对不同年代或不同地域历史的把握能力的同时,重点对学生怎样认识不同年代和地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考察,透过表面的“穿越”来审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水平。
(五)“历史知识大奖赛”评价中进一步巩固历史基本知识。这一项评价活动相对较为传统,主要针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编制评价试题,学生编制与教师编制相结合,形成大奖赛题库,随机抽选组成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水平评价工具,主要以填选题、列举题的形式呈现,每期举行一轮,一般分为两次,在第一次中认为不满意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二次的竞赛,每次满分100分,学生可以在赛前针对题库内容开展自主训练与自评,不断提高改进后,参与统一组织的大奖赛。
(六)“历史大家考”评价中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能力。这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习成果是以研究性学习报告为呈现方式,主要评价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的分析能力。例如“我们身边的三国文化”、“儒家思想与我们的生活”、“古典名著里的历史”、“历史遗迹考古”等研究性学习题目不断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试金石。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学生学习状况对比。
在创新历史学习评价前后,我们分别对学生基本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感等方面开展了对应的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双基”水平、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可喜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得到了大的逆转,这对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历史学习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初中历史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单一地利用教材和教参,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木偶和容器。创新学习评价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时空物质资源不再限于课本和课堂,历史典籍、影视作品、文物古迹、博物馆藏等都成为学生涉猎的内容,学习形式在完全体现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学生自学、表演实践、考察探究、小组合作、争论辨析等多样化形式不拘一格,课本延伸、校本开发、生本演绎等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有效再开发。
(三)创新历史学习评价让师生的角色定位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从单一的教授者转化为学习组织者与评价者,真正从台前走到幕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与能力的主人,历史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历史让学生自己钻研,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辨析,历史事件让学生自己演说,历史剧本让学生自己编排,历史文化让学生自己感悟,历史课程成为初中学生三年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因为有了历史课程才让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如此多彩。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
3、董 奇,《有效的学生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